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规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元素在火焰加热后被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
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二、标液的配制:1.铅标液的配制,准备好三个100ml的容量瓶,吸取浓度1mg/ml的铅标准母液配制浓度成0.2µg/ ml、0.4µg / ml、0.8µg / ml,用已配制好的0.5%盐酸定容至100ml(空白用蒸馏水),作为一系列标液,此溶液需冷藏保存。
2.铬标液的配制,准备好三个100ml的容量瓶,吸取浓度1mg/ml的铬标准母液配制浓度成1µg/ ml、2µg/ ml、4µg/ ml,用已配制好的0.5%盐酸定容至100ml(空白用蒸馏水),作为一系列标液,此溶液需冷藏保存。
3.镉标液的配制,准备好三个100ml的容量瓶,吸取浓度1mg/ml的镉标准母液配制浓度成0.2µg/ ml、0.4µg / ml、0.8µg / ml,用已配制好的1%硝酸定容至100ml(空白用蒸馏水),作为一系列标液,此溶液需冷藏保存。
三、开机准备:1、依次打开WA208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机电源、计算机主机电源、显示屏电源、打印机电源,进入Windowxp操作界面。
左键单击桌面上WA2081图标,运行程序进入初始状态。
2、依次打开无油气体空气压缩机风机开关、工作开关后,逆时针拧开乙炔阀门(关机时所有过程相反)。
3、检查光源是否通过火焰线中心位置,可在白纸上画“十”字,然后将白纸的“十”沿火眼线划过,如果不在位置需要将工作灯位置进行调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Zn的含量的 主要步骤(标准曲线法)
1、按要求配制标准液和待测液 2、编辑分析方法、设定分析条件 3、制作工作曲线 4、测定待测液浓度
本实验的一些要求
1、本实验4人1组,每组配制1 套标准溶液和1 个待测液。
2、玻璃仪器用去离子水清洗洁净。 3、准确使用吸量管、正确使用容量瓶。 4、用坐标纸、铅笔认真绘制工作(标准)曲 线,根据工作曲线求出待测液浓度。计算原始水 样中Zn含量(浓度)。 5、每人单独完成实验报告。
点单击击相鼠关标内继容续继续
•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它是基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气对同种 元素发射的特征谱线进行吸收,依据吸收程度来 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
点击单相击关鼠内标容继继续续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检测记录系统组成。
1. 锐线光源 光源发射的谱线应该是带宽比吸收 线更窄的锐线,强度高而稳定。空心阴极灯、 高频无极放电灯及可调激光器等都符合上述要 求。
2. 原子化器 原子化系统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试 样中被测元素形成比率高又十分稳定的基态原 子,以便对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产生吸收。
• 开启微机电源开关,接着开启主机电源开关。
单击鼠标继续
2.选择原子化器
• 按主机前火焰键,火检原子化器将自动移到光路
中心。
单击鼠标继续
微机打开后,双击快捷方式wfx130图标进入工作界面。
3.编辑分析方法
点击菜单项操作
原子吸收分光光计操作规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⒈紧缩机打开供给干净干燥的助燃气,压力控制在0.35±0.03MPa。
⒉开启灯架门,拧下固定空心阴极灯的螺帽,插好空心阴极灯,将螺帽拧回,记好灯所插的灯架位置,关好灯架门。
⒊打开抽烟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电脑,点击电脑桌面上的中文版AA6300客户端图标,出现“WizAArd注册”窗口,无密码,直接点击“OK”,出现“WizAArd选择”对话框,若是是第一次测定的金属元素,双击“元素选择”即可;若是是曾经检测过的金属元素,可以点击“新近模板”,套用以前设定好的程序。
⒋点击“元素选择”出现“元素选择”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连接”键,电脑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连接检测,出现“初始化”界面,此界面除“ASC检查”和“GFA检查”为红色外,其余均应为绿色,其中当检测到燃气压力、助燃气压力和废液探头时,系统会提示是不是检测,若是仪器在正常使历时,可以点击“否”,省略检测,若是仪器长时间不用,需要点击“是”,进行检测,以检查三项是不是有问题存在,避免发生事故。
全数检测完后,点击“OK”。
⒌“初始化”结束后,出现“火焰分析的仪器检查目录”,在确认仪器在完善了检查目录中九项的要求,在九项目录前打勾,点击“OK”,退出“火焰分析的仪器检查目录”对话框。
⒍“连接”检测完毕后,回到“元素选择”对话框,点击“选择元素”,出现“装载元素”窗口,在元素域中可以直接输入所要检测的元素符号,也可在元素域的下拉菜单中寻觅,还可点击“周期表”,从周期表当选择;然后选择“火焰持续”和“普通灯”。
选择后点击“肯定”。
⒎进入“编辑参数”的“光学参数”窗口,修改点灯方式(检测锰元素用NON-BGC,检测铁元素用BGC-D2),点击灯位设置,出现灯位位置窗口(点击灯位设置,灯架可以转动),将在装灯的插座号后的元素框中的下拉菜单当选择所要检测元素,点击“OK”,回到“光学参数”界面,在“点灯”上打勾,此时空心阴极灯点亮;然后点击“谱线搜索”键,出现“谱线搜索”窗口,系统自动进行搜索,直到“谱线搜索”和“光束平衡”都出现“OK”,谱线正常时,点击“关闭”键,回到“光学参数”窗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简称AAS)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AAS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准备、样品处理和分析测量等步骤。
以下将详细介绍AAS的基本操作。
一、仪器准备1.开机前的准备:确认仪器连接正常,通电并预热,确保所需气体供应充足,如氢气、氧气和氮气等。
2.仪器校准:校准仪器的各项参数,如波长、光程、灯源电流等,确保仪器稳定且准确。
二、样品处理1.样品制备:按照实验需要,将待测样品处理成适合测量的形式,如加入适量溶剂稀释,进行分解提取等。
2.样品处理控制:处理样品时,要注意使用纯水、除尘纸等进行清洗,使用优质标准物质进行校正和质控样品测定。
三、分析测量1.选择合适的灯源:根据待测元素的吸光度,选择适当的灯源,如镉灯、锌灯等。
2.调节仪器参数:设置波长、光程和灯源电流等参数,以获得最佳吸光度测量条件。
3.本底测量: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进行本底测量,记录下吸光度值,并在后续测量时进行校正。
4.样品测量:将经过处理的样品注入样品池中,设置合适的光程,进行吸光度测量。
测量时要注意避免气泡和污染物干扰。
5.构建标准曲线:根据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出标准曲线,并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曲线上进行定量计算。
6.数据处理:根据计算方法,对得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计算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仪器操作规范: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导入样品和废液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
2.仪器维护保养:定期清洗光学元件、更换灯源、维护气路和温控系统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维持。
3.安全操作:在使用AAS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和气体的接触,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伤害。
总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准备、样品处理和分析测量等步骤。
仪器准备包括通电预热和校准等。
样品处理要注意标准物质校正和质控样品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南说明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南说明书前言感谢您选择使用我们公司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本操作指南将为您提供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正确操作和维护该设备。
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一、设备概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的仪器。
它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技术,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该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二、操作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使用前,请确保设备已正确连接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水平放置,并保证周围环境无干扰因素。
2. 打开设备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预热。
预热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确保设备处于稳定的工作温度。
3. 样品处理准备待测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前处理。
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进行调整。
4. 调整仪器参数使用仪器自带的操作面板或计算机软件,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仪器的参数。
包括选择元素、波长范围、燃烧条件等。
5. 校准仪器根据实验需要,执行仪器的校准步骤。
在测量前,确保仪器的校准状态良好,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6. 进行测量将样品注入样品室,并根据仪器操作流程启动测量过程。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测量结果稳定。
7. 结果分析根据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8. 关闭设备测量结束后,按照仪器操作要求,关闭设备电源开关,并进行仪器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三、注意事项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请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 避免震动:使用过程中,请尽量避免对设备进行剧烈或不必要的震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仪器和配件,确保仪器内部和外部无积尘和污渍,影响测量精度和仪器寿命。
3. 注意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请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高温表面,以免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

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一、开机依次打开抽风设备,稳压电源,打印机,电脑,电脑*启动后再打开原子吸收主机电源,如果需用石墨炉法,再打开石墨炉电源。
二、联机初始化及选择元素灯1、双击计算机桌面上AAwin图标,输入密码,点击确定,选择联机点击确定,仪器初始化(3—5分钟),各项出现确定后,弹出选择工作灯和预热灯窗口。
2、依照实验顺序选择需要的工作灯(W)和预热灯(R),点击下一步,出现设置元素测量参数窗口。
3、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相应元素参数(一般不用更改)。
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出现设置波长窗口。
4、选择合适的特征谱线(一般使用推荐的特征谱线),点击寻峰,弹出寻峰窗口,(根据所选谱线不同,整个过程需要时间不同,一般在1~3分钟)。
寻峰过程完成后,点击关闭。
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
三、仪器调整1、选择测量方法:单击仪器下测量方法选择相应的方法:火焰吸收、火焰发射、石墨炉后点确定。
2、火焰法燃烧器设置:单击仪器下火焰出现火焰选择界面输入适当的高度和位置,回车。
反复调整燃烧器位置使得元素灯光束从燃烧器缝隙正上方约3mm处通过,按关闭退出。
3、石墨炉原子化器设置:切换方法(在火焰法寻峰完成后进行此步骤)抽出金属挡板,点击“仪器”-“测量方法”,选择“石墨炉法”,等待石墨炉自动推到前方光路位置。
①打开石墨炉电源的电源开关,打开氩气总开关,调出口压力为0.5MPa。
②装好石墨管,调整石墨炉原子化器下的的白色圆盘使原子化器的高低位置合适,单击仪器下原子化器位置反复调整原子化器前后位置,使原子化器位置合适(能量大)。
③单击工具栏里的加热设置相应的:干燥温度、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净化温度和冷却时间。
按确定退出。
4、若需要氘灯扣背景,单击仪器下扣背景方式选择氘灯后点击确定。
单击能量选择调试,选择氘灯反射镜电机,用“正、反”转调整使光斑重合。
点击自动能量平衡后,关闭此窗口。
四、设置参数点击参数,弹出测量参数窗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详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详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详解在化学分析实验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重要的仪器设备,用于测量样品中特定金属元素的浓度。
它基于原子的吸收特性,通过分析被样品中金属元素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来确定浓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该仪器的操作。
一、仪器准备1. 确保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仪器已经完成所有的校准和验证。
2. 检查光源、光栅、进样系统和探测器等主要组件的正常工作情况,并确保它们没有受到损坏或污染。
二、样品制备1.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类型和容器。
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溶液、固体和气体。
2. 对于溶液样品,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取样品,并将其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
确保溶液均匀混合,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三、进样操作1. 打开进样系统,并将制备好的样品倒入样品池中。
2. 调整样品的进样流速和进样量,以确保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获得稳定和准确的信号。
3. 在进行进样之前,确保样品池已经清洗干净,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
四、仪器设置1. 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软件,并进行必要的仪器设置。
2. 设置光源的波长和强度,以及进样系统的参数。
这些设置将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样品的特性进行调整。
五、光谱扫描1. 开始光谱扫描操作,让仪器自动扫描一系列波长。
这将帮助确定需要测量特定金属元素的吸收波长。
2. 在光谱扫描结束后,仔细检查扫描结果,并选择最适合的吸收波长进行后续的分析。
六、基线测量1. 进行基线测量,以排除背景噪声的影响。
将纯溶剂或空白样品倒入样品池中,然后进行测量。
2. 记录基线测量结果,并在后续的样品测量中使用它们对数据进行校正。
七、样品测量1. 将待测样品倒入样品池中,并进行测量操作。
2. 确保测量过程中没有发生样品的混合或泄漏,以避免结果的偏差。
3. 记录样品测量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八、质量控制1.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实验,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基本操作步骤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基本操作步骤一、安装元素灯根据分析需要安装相应的元素灯。
安装元素灯时左手握住元素灯金属部分,右手握住元素灯座,对准位置(突出部对凹陷部)插入即可。
如果不能将六个灯座全部装元素灯,也要尽量对称安装,以保证转轴受力均衡。
二、开机1.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机电源。
2.打开计算机,运行AAS7-SP原子吸收分析系统,双击AAS图标,在接下来的画面中点左键,仪器自动初始化成功后点终止或自动关闭,即软件运行成功。
三、建立分析方法进入第四个图标(仪器参数),选择被测元素灯,点下一步,点扫描,扫描成功后,点调整灯位置成功后,点能量平衡,成功后,点完成。
四、调整燃烧头高度及对光第一步:燃烧头高度调节,一般用一张白纸放在燃烧头最右侧,升降燃烧头使元素灯发射出的光圈恰好与燃烧头狭缝刚好相切(假如你想调节最佳燃烧头高度,请绘制燃烧头高度与样品吸光度曲线而定)。
第二步:对光先根据被测定的元素调整好燃烧头的高度(不同元素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对应的燃烧头的高度不同),然后在没有放上对光板之前,将光能量调到100%。
先把对光板放在燃烧头中间位置(黑色部分在外),打开[工作平台锁定杆],放松工作平台下的两个[对光调节螺丝],然后往里推动平台,直到对光板完全挡住元素灯光线(此时操作软件光能量为0%),然后把石墨炉平台下的两个[对光调节螺丝]往紧旋,直到操作软件光能量显示在50%左右,然后把对光板分别移到燃烧头的两端,用手转动燃烧头角度,使对光板在燃烧头两端挡光也在40%-60%之间,反复调节几遍,即能把燃烧头三点都调节在挡光40-60%之间。
五、检查水封点火之前必须检查检查水封瓶中是否有水(只要有水就行),为了能让废液顺畅的流入废液瓶中,废液管口必须悬空在废液液面以上,废液瓶中废液应随时倒掉。
六、开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气1.开空气压缩机:先开风机开关,再开工作开关,调节空气压缩机上的调压阀,使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为0.3Mpa,此时空气即进入雾化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CU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及应用;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从光源中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波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使通过的光波强度减弱,根据光波强度减弱的程度,可以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利用锐线光源在低浓度的条件下,基态原子蒸气对共振线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即:
A=lg(I0/I)=KLN0 (1)
式中,A为吸光度,I0为入射光强度,I为经原子蒸气吸收后的透射光强度,K为吸光系数,L为辐射光穿过原子蒸气的光程长度,N0为基态原子密度。
当试样原子化,火焰的绝对温度低于3000K时,可以认为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数目实际上接近原子总数。
在固定的实验条件下,原子总数与试样浓度c的比例是恒定的,则等式(1)可记为
A==K’c (2)
式(2)就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常用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试剂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标准溶液1~4号
3.样品溶液1~2号
四、操作步骤
1.开机前先检查水封是否有水,乙炔管道有无泄漏(空气中有无乙炔气味)
2.打开抽风机
3.打开电脑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
4.分析方法设计
进入软件→点文件→选择新建→选择分析方法(火焰法、石墨法、氢化物法等)→分析任务选择(Cu、Pb、Ca等)→填写数据表(批数、个数、测量次数、稀释倍数)→展开→完成→仪器控制→点击自动波长→精调→完成→检测(准备两杯水,一杯调零,另一杯洗样管)
5.将元素灯预热30min
6.打开空压机,将压力调到0.3Mpa
7.打开乙炔钢瓶阀,将出气阀压力调到0.05~0.06Mpa之间
8.调整燃烧器高度,对好光路
9.旋开仪器上的乙炔伐,按点火开关,点火,调节火焰大小,开始检测
10.标准空白(纯水)读数5次,平均
11.标液1~标液4各读数5次,平均
12.建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在0.995以上。
13.未知样品读数5次,平均。
从标准曲线中求得结果。
14.检测完毕后,保存数据
15.点火吸去离子水10min,在关乙炔伐,使管道中气体烧完再关仪器、电脑、空压机。
五、结果处理
1.记录操作条件
灯电流
燃烧器高度
狭缝宽度
乙炔流量
空气流量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Cu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