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辽宁省铁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2)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件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1.在某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 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 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低___(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 化式:学_式2_C_为8_H_C_188_H+_1_28_,5_O_完2_=_点全=_=_燃燃=_=_烧_1_6时_C_O生__2成+__1二_8_H氧__2化O__碳__和__。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基础题 能力题 突破题
基础题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点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急速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0.如表所示为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成员测定不同体积H2和空气混合 气体点燃时的实验现象。根据表中数据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2体 积分 数/% 空气 体积 分数/%
点燃 现象
90
10 安静 燃烧
80
20 安静 燃烧
70
30 强爆

B.瓶装饮料
C.书刊
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
中,合理的是__A__B_C__。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座椅应用阻燃材料制成
C.应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7.1.1燃烧和灭火

7.1.1燃烧和灭火

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烟尘
灭火的原理
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
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灭火的原理
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被子弄湿,裹住身体,冲出火场
灭火的原理
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
发现火情,请立即拨打“119”
灭火的原理
探究: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Na2CO3和稀盐酸的反应实验,设 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P130) 视频资料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木材着火用水浇灭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实验桌上洒出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2.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着火点40℃ ,红磷着火点240℃; 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有燃烧,铜 片上白磷燃烧。对此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D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既供热又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稀盐酸 碳酸钠
灭火的原理
讨论:灭火器的反应类似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你能自己完 成反应方程式吗?它是如何灭火的呢?
Na2CO3+2HCl====2NaCl+CO2↑+H2O 分析: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O2,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而达到灭火的目 的。
灭火的原理
课外阅读: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P131表7-2)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总结:不同的物质燃烧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灭火。
归纳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14张PPT)

1.(关注社会热点)(潍坊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 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易错点3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4.下列说法中违背科学探究事实的是( A )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混合物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5.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2.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形成。如下 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 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B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易错点2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如图是央视播放的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在小塑料桶里放入彩色淀粉,点燃蜡烛,用塑料 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 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 料盖掀起。试问:
3.(关注科学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
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
着火点为40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CO2)
内容 【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7.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7.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条 件
2.氧气
2.隔绝氧气
即 可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灭 火
开设隔离带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高压水枪灭火 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
即破坏燃烧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它们“火”不起来的原因。
生活实例
灭火方法
“火不起来的原因”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燃料的充分燃烧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足够的空气; 2.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合理调控燃烧等化学反应,具 有重要意义。
燃气完全燃烧 出现蓝色火焰
加大氧气的供应量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但是若疏忽防范, 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可燃 温度
资料: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40℃ 红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240℃
实验分析:燃烧的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铜片上白磷燃烧 铜片上白磷达到可燃温度
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可燃 温度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纯酒精
交流讨论:“钻木取火”时为什么在木头旁边放一些稻草?
物质 木材 稻草
着火点(℃) 250~330
约200
稻草的着火点低,更易引燃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燃料的充分燃烧 思考讨论:
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 质。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
产生的黑烟是炭黑。 当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 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所以要调大进风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8分)试分析下列燃烧或灭火实例的原理,并回答问题: (1)家用燃煤小锅炉将煤球改为蜂窝煤,燃烧得更旺,其利用的原理是 _____增__大__煤__与__空__气__(_或__氧__气__)的_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 (2)电线老化引发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灭 火的原理是_____使__温__度__降__到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_隔__绝__氧__气__。 请再举出一个与此灭火原理相同的灭火实例: ____熄__灭__酒__精___灯__,__用__灯__帽__盖__灭______。
8.(2分)(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9.(3分)森林一旦遭遇大面积的火灾,很难恢复原貌。 (1)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持续高温的天气,使部分树木的温度达 到_着__火__点__,从而引发树木燃烧,燃烧是剧烈的__氧__化__反应。 (2)若你去爬山,山上突发森林火灾,你采取的措施应该是__B_C__。 A.与同伴一起脱下外套去扑灭大火 B.尽量远离火灾现场 C.保持镇定,拨打119报警求助
6.(2分)(巴中中考)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B )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 A.扇灭 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火 隔绝氧气 D.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乙,____(填“甲”或“乙”)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假设与猜想
物质是否可燃 可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可能与氧气(或空气)有关
实验探究: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300 mL热水,并放入 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 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 磷(如图7-5所示),观察现象。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 物,其中主要的是甲烷(CH4)。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 1、甲烷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无色、 无气味气体 ②难溶于水 ③比空气轻
2、甲烷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5-12] 点燃纯净的甲烷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
可燃性
CH4 + 2O2===CO2 + 2H2O
点燃
(明亮并呈蓝色)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 化通常表现热量的变化。
点燃
C + O2
CO2 + C=== 2CO
高温
CO2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 自于化石燃料,由于资源有限,因此要控制燃 烧反应,提高燃料的利用率P141。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 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请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 烧 需要什么条件?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 一谈。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需注意的是:(1)物质的燃烧需要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巩固练习】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4)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利用生动的录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及求知欲,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个情景
△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做科学”的过程。
培养学生从化学学习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能主动地或在他人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分组探究,形成共识,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提问】(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
【演示实验】
【引言】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演示:向水中通入氧气】
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什么是燃烧的现象,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
(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过渡]人们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这是因为①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②冷水把白磷与空气隔绝。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刘占国
年级

学科
化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三个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对学生在了解日常生活的安全知识及自救措施等都有很大帮助。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时作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课时作

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爆炸1.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错误的是(A)A.化学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必然结果B.爆炸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化学爆炸一般会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D.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种2.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D)A.氢气和氧气B.甲烷和空气C.一氧化碳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氮气知识点2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下列有关图标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B)4.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D)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附近应严禁烟火D.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综合能力提升练5.2018年3月12日,江西九江一石化企业柴油加氢装置原料缓冲罐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是物理变化B.控制燃烧条件可以防止爆炸C.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D.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6.某同学给危险品物流仓库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B)A.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图标B.危险品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C.仓库内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全的消防器材D.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7.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颗粒细小且遇到火源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固体物质叫做可燃粉尘,请你猜想影响可燃粉尘发生爆炸的因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和反应物的浓度等。

(2)亮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粉尘爆炸实验,相关操作及现象如下:在一右侧开口的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用打气筒迅速压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①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可燃物(或可燃粉尘) ,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与空气混合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