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5.10玲珑剔透的美_赣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2)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玲珑剔透的艺术魅力,通过学习剪纸、玻璃工艺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和创造,但审美能力和手工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欣赏各种玲珑剔透的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艺术作品。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学会剪纸、玻璃工艺等制作技巧。
2.难点: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艺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种玲珑剔透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2.演示法:教师示范剪纸、玻璃工艺等制作技巧,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剪刀、彩纸、玻璃瓶、胶水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3.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作品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美。
2.呈现(5分钟)介绍剪纸和玻璃工艺的特点,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剪纸和玻璃工艺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玲珑剔透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其他艺术形式中?学生自由发言,展开想象。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技巧。
第十课《玲珑剔透的美》(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十课《玲珑剔透的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玻璃器具的种类和特点;2.学习玻璃器具的绘画技巧;3.理解玲珑剔透的美的概念。
技能目标1.能够绘制玻璃器具的形态、透明度和质感;2.能够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美。
情感目标1.通过感性体验,体会玲珑剔透的美,增强审美情感;2.发现身边的美,珍惜生活的点滴。
二、教学内容1.玻璃器具的种类和特点;2.玻璃器具的绘画技巧;3.玲珑剔透的美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透明感;2.营造玻璃器具“玲珑剔透”的美感;3.培养审美情感,激发艺术创造力。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表现玻璃器具的立体感和透明感;2.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纯净美;3.如何运用创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玻璃器具形象。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画板和讲解PPT;2.展示玻璃器具实物或图片;3.预备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4.相关教学资料和绘画范例。
五、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环节(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展示玻璃器具,引起学生的兴趣;2.教师让学生观察玻璃器具的形状、透明度和质感,启发学生对玻璃器具的感性认识;3.教师通过简单的绘画练习,引导学生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玻璃器具形象。
2. 新知讲解(20分钟)1.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不同类型的玻璃器具和它们的特点;2.通过范例和操作演示,讲解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透明度和质感;3.通过预备好的教材示例,解读玲珑剔透的美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3. 绘画实践(50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范例,引导学生用铅笔先画出玻璃器具的形状;2.学生根据教师思路和要求,运用色彩渐变、亮度变化等技巧,表现出玻璃器具的透明度和质感;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玻璃器具形象;4.学生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美和创作的过程。
4. 总结回顾(10分钟)1.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教师挑选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一起欣赏和品鉴;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热爱艺术,发现生活美。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镂空的相关知识,知道镂空的方法。
2.能依据参考图,设计一幅简单的镂空图案,培养初步设计技能。
3.经历观察、分析、设计、实践的活动过程,学会设计镂空图案的一般方法。
4.感受镂空艺术的魅力,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镂空版拓印的一般方法,会设计简单的玲珑剔透的图案。
教学难点:图案设计体现出镂空的特点。
技术准备:教师:课件、图案、实物投影、电脑。
学生:铅笔、白卡纸、参考图、研究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作品,都是什么?展示这几幅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镂空雕刻出来的。
做镂空雕刻,最关键的要镂空,就是镂空版,利用镂空雕刻出来的作品有一种玲珑剔透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种“玲珑剔透的美”。
二、研究分析(一)了解镂空雕刻的特点你再观察这几幅镂空雕刻,有什么特点?小结:必须是双线,线线相连。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像小车、字还有裙子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是双线,那,苹果、人,到底是不是双线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小结:看来双线可以变化成各种形状。
然后,把镂空版刻掉,托纸、上色。
那么,对于镂空版材料的选择有什么要求?能使用薄纸吗?总结:孩子们,通过我们对图案的整体观察,发现,镂空版图案的特点是:双线,线线相断。
(二)细化设计,运用镂空版特点那么,运用镂空版的特点,双线,线线相断,到底怎样设计一幅拓印画呢?请看,老师这,有一个叶子的简笔画,能不能直接刻制?叶子怎么修改呢?请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研究汇报:不管采用的是哪种方法,必须要注意的是什么问题?老师这,还有两幅设计图,哪幅更好,为什么?(三)内外设计,掌握不同方法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作品要想成功,必须是双线且线线相断。
老师可要增加难度了,还有信心接着研究吗?老师把叶子画在了苹果的内部,拓印时,既要看出苹果,又要看出叶脉,能直接刻吗?小组汇报:同学们,我们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研究,那么,设计镂空版图案最关键的是什么?。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下《玲珑剔透的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玲珑剔透的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法学法】
1.教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谈话法、引导启发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因此,学法要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欣赏、观察、交流、思考结合实践,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媒体资料、现场实例以及体验性学习活动等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步骤】
环节一【分组】课堂开始前将同学分组。
【导入】每组同学领取一张图片,并动脑思考这张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思考】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共同的特点。
【总结】通过看图片特点,发现镂空雕刻的美。
【合作意识】课堂开始前让学生对镂空艺术有了一定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让学生领取图片说特点,最后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引入课题。
1.同学们,鸡蛋是我们经常吃的一种食物,你一般是怎样处理剥下的蛋壳的?对,被我们随手丢进垃圾桶。
2.小蛋壳的命运会不会发生改变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多媒。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1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玲珑剔透的美,以及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这种美。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玲珑剔透的定义,并通过例图和步骤图,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玲珑剔透的效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玲珑剔透的表现,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玲珑剔透的定义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玲珑剔透物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玲珑剔透的定义和表现方法。
2.如何观察和描绘玲珑剔透的物体。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示范、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
2.教师示范用的绘画材料。
3.学生绘画材料。
4.与玲珑剔透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玲珑剔透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初步感受玲珑剔透的美。
2.呈现(10分钟)介绍玲珑剔透的定义,并通过教材中的例图和步骤图,讲解和示范如何绘制玲珑剔透的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尝试绘制玲珑剔透的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绘制玲珑剔透的物体,加深对玲珑剔透表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玲珑剔透的物体。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玲珑剔透的表现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玲珑剔透的画作,并写在画作背后的感受和体会。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新设计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充分认识镂空这种中国传统雕刻技术,了解到我国其他手工艺,感受到我国传统手工艺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名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能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并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名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共有4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4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
不过因为是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美术教育发展地比较缓慢,学生美术基础薄弱,由于学生受家长意识的影响很多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美术学科的学习,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完成,学具也不及时准备,男生作业相对来说比女生的毛糙很多,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的,也有个别学生比较有学习美术的天赋,能很好地完成美术作业,并有所创意。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镂空的艺术特点;2、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的方法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难点: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玲珑剔透的美。
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玻璃的特点及应用进行初步的了解。
2.学生能够把握学习方法,用观察的眼光发现身边的美丽,关注艺术的细节,丰富个人的艺术情趣。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学会根据自己的创意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玻璃的特点及应用,进一步认识美。
2.学生锤炼艺术鉴赏力,用观察的眼光发现身边的美丽。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培养初步的创造能力。
2.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发现身边的美丽,锤炼艺术鉴赏力。
2.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透明的物品(如玻璃杯、玻璃碟、玻璃瓶、玻璃珠、玻璃花瓶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们进行简单的互动,引导学生们发现这些物品的美丽之处,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玻璃的兴趣。
3.2 讲解与实践环节3.2.1 讲解玻璃的特点及应用1.玻璃是一种透明的、硬脆的质地,分为天然玻璃和人工玻璃两种。
2.玻璃在建筑、制造家居用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艺术工艺品的重要材料。
3.2.2 观察玻璃的美丽之处1.让学生们分组观察老师摆放的玻璃物品,发现其中的美丽之处,并通过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发现的成果。
2.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对玻璃的美丽之处的感受,如色彩、形状、光线等。
3.2.3 培养创造能力,进行创作1.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自己观察到的玻璃的美丽之处运用到创作中去,并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2.学生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彩纸、透明胶纸、彩笔等,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3.学生们在创作中,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并通过展示作品与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3.3 整理反思环节1.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整理和收集,并召开展示交流活动,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彼此的创作成果,通过相互借鉴和提出意见,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赣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套PPT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齐白石
16
创设情境
提问:中外画家,画虾最出名的是谁?大家为什么公认他最好?好在哪里?
齐白石的”虾”真正作到了雅俗共赏。在许多普 通人眼里,这里的“虾”和真的虾几乎没有区别。
17
齐白石生平
59
60
61
62
我们居住的家园有几个组成部分?
房屋
休闲 广场 绿化带
植物
道路
63
2.这些组成部分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64
你们见过身边哪些类型的住宅房屋呢?
高层电梯房
多层楼房
别墅
65
造型别致
66
功能各异
67
布局精巧
68
房子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屋顶
屋身
69
学生作品欣赏
70
71
112
机器人
113
114
机器人的的特点有哪些 ?
对人类有什么用途?
115
第一展厅
116
117
118
第二展厅
119
吹笛子的机器人
会哭的机器人
120
跳舞机器人
行走自如的机器人
121
可爱表情机器人
无线遥控机器人
122
123
124
125
学生作品欣赏
126
127
128
129
42
作业:来尝试画一张表现生活情趣的国 画
某学生作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