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图版知识点练习八十九
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5节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5节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f7220376a20029bc642d42.png)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 2、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
互相影响、互相推动。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 化,随后就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经历的时 间长、水平高,当前两者发展较稳 定协调,城市化问题相对小些
探讨:若城市化进程远远超出工业化速
度会出现哪些问题?
▪ 城市过渡膨胀、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就业困 难、贫富差距加大、社会治安混乱等。
喧闹拥挤的城市
人们居住的破旧住房
水 污 染
练一练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A
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
二、城市化 1、定义:农业人口向 非农业人口 转变,并在城市集
中地过程。
2、内涵: 城市人口增加 , 城市地域扩大 , 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3、实质: 二、三 产业在城市中建立和集聚的过程。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材料一: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18世
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城 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欧美国家 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 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超过 70%的国家。
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晚,经历的时间 短、水平低,当前两者快速发展出现 了不协调,城市化问题较严重
▪ 总结: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 市化来看: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发 生的现象,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会促进工业化,在区域发展 过程中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但工 业化和城市化应协调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20张PPT)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特点 参考教材66页【阅读】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 城市化过程异同点。 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较低 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早,经历时间长,城 市化水间短,导 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但两者都较低。 两者互相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 产生严重的城市病。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异 军突起,则是开辟了中国 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曾被 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模板”。小平同志称 之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 造”。
费孝通先生1983年首次提出“苏南模式”一词
平阴县第一中学 孙久涛
城市化有不同的模式:如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 式、东北模式、云南德宏模式等,现列表对比如下:
*7、通过对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我们得出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是:
平阴县第一中学 孙久涛
1、读图理解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思考我国推进工业化 与城市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 城市化,要扩大第二、 三产业就业人数,应降 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 就业人数的比重,同时 也要提高城市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重
平阴县第一中学
孙久涛
拓展迁移:试讨论我国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模式 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___________→工业化→城市化 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_________→工业化→城市化 浙江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___________→工业化→城市化 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___________→工业化→城市化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江苏江阴市 2江苏昆山市 3江苏张家港市 4江苏常熟市 5江苏太仓市 6福建晋江市 7浙江慈溪市 8江苏宜兴市 9浙江义乌市 10浙江余姚市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课件(共18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82021/8/82021/8/8Aug-218-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8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达 与城市 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能够维持
国化
新增人口和原有人口的生计水平。
家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发 工业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
展 与城市 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高于工
中化
业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
国 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
家
“城市病”(拥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城市化建设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 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 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读图回答: 如图江苏城
市布局由“三 圈五轴”构成, “三圈”指? 五轴呢?
突出徐州的交通
【课程标准】 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 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学习目标】 了解: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的关系。 2.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理解:1.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江苏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 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共36张文稿演示

2、讨论: (1)密歇根州的复苏对美国 其他城市建设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启发?
返 回
徐州
对建熟大到带大大曾书秦,都,家徐领家“家在、义时我于大力在颜好州大知来叔习军不就就徐家拨战见,,家道猜父武的刎利是是州和山败 江欢今游我一的, 重于兮 我项 , 我兮后东迎天览是下辅是要乌骓说羽对一气,父大由徐谁吧导秦领江不的。徐起盖觉老家我州吗,下末袖。逝。我州来世得,来来。?我读反。”曾很。,无自
2、工业化
完成工业化的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 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 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 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4、各国各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较大差异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 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 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 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 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历 史和2570年的建城史。位置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 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 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 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 公路、省道、高速公路一应俱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 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 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
我国各代领导人关心工业发展参观一汽
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指标的比较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三活规范训练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含解析

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工业化和城市化1、2 3、4、10、11、12、1413、15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5、6 7、8、9 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分析下表,回答1~2题。
地区城市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地区人口总数(万人)甲35 65 100乙65 35 100丙80 20 100丁90 10 1001()。
A.甲B.乙C.丙D.丁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非洲B.欧洲C.北美洲 D.大洋洲解析第1题,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通过表格可知各地城市化水平,甲为35%,乙为65%,丙为80%,丁为90%,故丁地城市化水平最高。
第2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有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甲地城市化水平较低,多位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答案 1.D 2.A读下图,完成3~4题。
3.南京市建国以来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显著B.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D.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4.目前,南京市属于()。
A.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城市B.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重工业城市C.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市D.农工贸并重的中心城市解析第3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例,观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第4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2001年的产业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目前,南京市重工业比轻工业发达,工业和服务业并重,农业比重较低。
答案 3.B 4.B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 工业化起步 晚,水
可持续发展 度基本上实现___________
城市化起步 早 ,时间长,城
同
点
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
市化水平高
小 ,城
对比 不 同 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水平远滞后 于城市化 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 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工业化与城 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
2.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2)本质:农业人口向 非农业人口 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3)内涵 农村人口 向城市集中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城市文明 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合作探究
1.促进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
工业化。
原因:(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使城镇数量猛增;
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二者具有
相关性。从图中看出,日本、德国等发达
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
较高;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
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也较低。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科技条件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市场条件 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市场广阔
迁移应用
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 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 处于停滞状态。图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三 第二章 第5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共44张PPT)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深化探究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 市化动力都是工业化,云南德宏模式的城市化动力是边贸发 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 断发展的;温州模式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乡村工业化 和城市化;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 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东北模式是由于资源的开 发,促进了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 发展;云南德宏模式是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 人口到此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必修3
第二章第5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考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工业化
基础梳理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 并达到占 主导地位 的过程。 (2)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 农业 占主导地位 向以 工业 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3)
农业产值
农业就业人数
城镇人口
考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考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4.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
基础梳理
①位置:位于长江、 淮河 下游,黄海之滨。 ②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 ①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 中级 阶段,其工业化 进程呈现 明显加快 的特征。 ②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 加快 ,但城市化水平仍 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考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深化探究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 力,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促进 工业化。
考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实用资料】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PPT

位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连安徽,北接山东。
问题苏一:人城市均化滞G后D于P工、业化综合竞争力
怎样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完成工业化?
、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资料二:阅读课本67页图2-5-2“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分析江苏省的城市分布特点,并思考其城市结构体系是否合理。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温故知新
资料: 2000年,江苏13个省辖市建成区面积为1382平方公里,
而2010年,建成区面积增加到3271平方公里,增长了1.4 倍。2000-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由3040.81万人增加到 4767.63万人,十年内共新增城镇人口1726.82万人。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0.6%。城市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调 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当地产业 转型。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 3383公里,面积万平方公 里,占中国的1.12%,人 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 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 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 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 省首位。
江苏省的概况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 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 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 、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 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 、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 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江苏地理上跨 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 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自然资源种类丰富。
江
江 苏 省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进 程
年 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4年 8.5% 56.5% 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图版知
识点练习八十九
第1题【单选题】
广东省的全球电子、轻工产品与通讯设备完善,加上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现广东省汽车出口量正式跃居全国第一。
随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如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进驻,加上近百家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使得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境内逐渐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东省汽车产业的过人表现基于( )。
①政府扶植②广东省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③珠三角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④拥有极佳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广东省将成为( )。
①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②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③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基地④中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地区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广东省汽车产业的产业缺点是( )。
①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②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生产方式,缺少自主品牌③出口的汽车以贴牌生产为主④没有充分利用本省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无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城市建设中,连云港市率先提出要把连云港打造为“和谐港城”、“绿色家园”。
下列措施有利于建设“绿色家园”的是( )
①改造老城区,建设别墅群②进行合理功能分区③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④扩大城市规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
A、畜牧业
B、谷物种植业
C、园艺业
D、迁移农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雄安新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4月1日决定设立的经济新区,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3县的区域中心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白洋淀。
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旨在“集中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完成下列各题。
与北京市相比,雄安新区( )
①城市规模小②城市级别高③服务种类少④服务范围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调整疏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北京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有( )
A、降低城市化水平,缓解交通拥堵
B、分散城市职能,控制人口规模
C、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缩小服务范围
D、降低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环境质量
下列不属于雄安新区优势的是( )
A、交通便利
B、处于京津冀?地,位置优越
C、开发程度较高,经济基础好
D、生态环境好,环境承载力较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人口的不断增加
B、经济的不断增长
C、工业的不断集聚
D、农业的不断增加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快慢不同。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地理区位优势
C、矿产资源丰富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
下图示意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
A、新兴产业比例下降
B、资源环境问题加大
C、传统工业部分复兴
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
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C、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
D、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我国应( )
A、大量承接低端产业的转移
B、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
C、从“走出去”转向“引进来”
D、逐步取缔中小型民营企业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下表为山东威海市近年来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及国内GDP总值(亿元)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99年以来,威海市( )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B、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
C、第二产业产值先上升后下降
D、第三产业为主导
与1999年相比,目前威海市( )
A、开放程度更低
B、外来人口迁入量更少
C、环境承载力更小
D、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
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
简述哈萨克斯坦气候特点。
分析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
根据矿产推断丙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分析工业发展对丙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山脉A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北部湾经济区现已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读北部湾经济区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简述该经济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014年,防城港核电厂500千伏线路启动试运行成功。
试分析该核电站建设的意义。
从区域开放性的角度,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之间可以开展哪些合作?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