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以及语文园地一。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诗歌欣赏及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熟练运用;2. 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3. 学会观察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诗歌欣赏及创作。

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引入本单元的主题。

2. 课文学习:(1)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教师逐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过程:学生自学,教师提问;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举例说明。

(3)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

3. 诗歌欣赏与创作:(1)欣赏诗歌:教师挑选一首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诗歌,进行欣赏。

过程:教师朗读诗歌,学生分享感受;教师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创作诗歌: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歌。

过程:教师给出创作提示,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2. 生字词;3. 优美句子;4. 诗歌欣赏与创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3. 创作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歌。

答案:1. 生字词抄写略;2. 复述课文内容略;3. 诗歌创作示例:月亮升起来了,悄悄地,照亮了夜空。

星星闪烁,像眼睛,看着我们,微笑着。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方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学方案)xx小学单元备课表主备人刘xx班级四年级一班课题名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元目标阅读能级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39个生字词,识记字形,了解大意,提升归类识字的能力。

2、初步了解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框架结构,并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

3、通过限时阅读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默读和速读能力。

4、能根据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初步的信息整理。

习作能级目标:1、初步了解写景这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了解其基本写法,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得到运用。

2、积累好词佳句。

3、习作指导。

①模仿《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钱塘江大潮。

②以导游的身份,为“鸟的天堂”写一份解说词。

③运用从本单元习得的写法,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3、口语交际能级目标:1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连贯地复述。

2在交谈中专注地倾听,并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请教时使用“请问”、“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我想请教一下”等交际语言,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

除了四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观潮》、《走月亮》、《繁星》和《普罗米修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校园美景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校园美景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校园美景的喜爱之情,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校园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强调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巩固理解。

4.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引导学生运用。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校园观潮走月亮繁星普罗米修斯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3.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校园美景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校园美景的喜爱之情有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生字词学习和运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如家庭、学校、大自然等,学会珍惜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单元的4篇课文分别描绘了不同的校园美景。

《观潮》以潮汐为线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走月亮》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校园夜景的喜爱;《繁星》以繁星闪烁为背景,展现了夜晚校园的宁静和美丽;《普罗米修斯》通过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正义与勇气。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解了关于身边昆虫和植物的知识,通过学习和阅读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关于昆虫和植物的基础知识。

–了解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表达。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昆虫和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昆虫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完整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1.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需要引导理解。

2.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

2. 学习1.阅读故事《昆虫的语言》,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昆虫的情感表达,展示合作成果。

3. 操作1.带领学生一起实地探索,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昆虫和植物。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或植物的文章。

2.收集昆虫或植物的图片,写出感想或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地观察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自然奇观)单元整体教学探究设计。

本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的,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阅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整组教材中的各篇课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导入谈话: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你们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这些自然奇观,一起继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要求认识、会读、会写本单元的27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能抓住关键词句,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4.在体会课文所描写自然景观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在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养成认真默读、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读书习惯。

教学设计模块一:预习课文。

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

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奇的地方。

模块三:领悟表达。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并背诵相关诗歌和小品文。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语文课程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相关诗歌小品文,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能够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能准确地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掌握并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黑板、粉笔4.教学视频或音频辅助材料5.各种语文学习工具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出示本单元教学计划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学习内容1.背诵课文中的相关诗歌。

2.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段理解和讨论。

3.学习并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其意义。

4.进行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做相关引导。

2.引导学生展示课外拓展内容,如相关读物、手工作品等。

二、学习内容1.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3.学习并练习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等。

三、课堂练习1.完成写作练习,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进行课文的问答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了知识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修订稿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修订稿
6、布置自学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
7、组织交流。
8、小结引导: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4页下面和的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留心观察事物。
2、板书课题。
二、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5页下面的图,讨论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2、小结:①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练习、听、记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
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
8、齐读生字词。

单元主题集体备课(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集体备课(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7.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8.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集体备课表
第一单元2016年9月8日
单元主题
自然奇观
备课组
组 长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教学资源包
1、参考书。
2、教案。
3、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元 课题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展示学习目标 、会认读7个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会写八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 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流利地朗读课文。 实施导学诊断 .看拼音写词语 lǒngzhào báowù ( ) ( ) méngméng qíguān héngwò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dī tÍ)恢复(huī fēi)风号浪吼(hàoháo)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钱塘江大潮奇观在我国的 省,每年的农历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2).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杭州湾特殊地形有关,杭州湾 ,呈 。 小组互查互教 、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师生引导释疑 阅读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和本课多音字(号蒙薄)以及易读错的字(堤 恢) 细读一、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诗句(苏东坡赞钱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理解“奇观”,联系生活理解“笼罩”。 联系全文,从“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观潮人什么心情?这个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当堂检测 .中“人山人海”说明了 ,“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

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 。 2.用“笼罩”写一句话。

。 教师导练 .易错的字:昂(左下不多点),蒙(中间不少横)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难解的词:“人山人海”体现观潮人多,“昂首东望”体现观潮时急迫心情。这两个词侧面描写了大潮之奇。 3.初解“奇观”:声音之奇 形态之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2日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贯旧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展示学习目标 、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贯旧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出示自学要求 、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2、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实施导学诊断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天相( )横( )江面 齐头( )进 山崩地( )风( )浪吼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潮来前,只听见远处传来 的响声,好像 。 潮来时那声音如同 ,好像 。当大潮过去后,江面上依旧

。 (2)潮来前,在远处的江面上只是出现 ,随着大潮越来越近,那“白线”

,当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大潮 ,犹如 当大潮过去后,江面上的余波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 。 小组互查互教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d.感情朗读。 师生引导释疑 .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联系课文幅插图,想想钱塘江大潮来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第一幅插图)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想想大潮来时声音和江面景色有什么变化?(第二幅插图)画出有关的比喻句;想想钱塘江大潮过去后,江面的又是怎样的呢?画出有关词句。 2.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想要怎么读出大潮气势和变化。然后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3.联系课文和插图,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等词 学生当堂检测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钱塘江大潮“奇”在

2.选择背诵课文3、4自然段其中的一段。 3.根据课文和你想象的画面,创造性复述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 4.模仿课文3—5自然段,写一场大雨,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 教师导练 “奇观”:声音之奇——隆隆、闷雷、山崩地裂;形态之奇——白线、变粗、两丈水墙。体会大潮声音、形态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和课文的形象比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展示学习目标 .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出示自学要求 .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实施导学诊断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秘鲁(mìbì) 咫尺(zhsuǐ chǐ) 青藏(cánɡ zànɡ)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咫尺为( ) 不容( )疑 云( )雾( ) 神秘( )( ) ( )( )苍苍 人迹罕( )( )来之笔 千姿( )( ) 小组互查互教 、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