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特点

合集下载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植皮结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护理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植皮结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护理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植皮结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护理作者: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5期(湖北省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十堰 442000)摘要:目的:通过对2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植皮结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护理经过,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回顾性总结对2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进行植皮结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围术期的护理。

结果:2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全部愈合,其中13例经1次治疗创面愈合,9例经2次治疗创面愈合,3例经3次治疗创面愈合,均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

结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积极处理合并伤、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做好心理护理及加强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植皮;VSD;护理0引言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现代外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

其特点为皮肤,皮下组织撕脱,深部组织多有损伤,常伴有肌肉、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伤者多因大出血出现休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导致病情危重,早期处理常将重点放在危及生命的损伤处理上,而忽视了创面的处理,患者继而出现皮肤坏死,创面感染或严重功能障碍。

严重感染者还可导致毒血症,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1]。

我科自2007年 1月至2010年5月,收治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25例。

在抢救休克、积极处理合并伤的同时,采用植皮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方法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51岁。

受伤部位分别为:上肢11例,下肢14例。

上肢主要为前臂和手背。

下肢主要为膝部和小腿,撕脱面积达体表面积的0.5%-30.0%(平均10.0%),其中包括不完全性撕脱18例,完全性撕脱7例,合并骨折关节脱位15例,脑挫伤1例,股动脉断裂2例。

15例为车祸所致,6例为机器绞轧伤,4例为高处坠落伤。

1.2 方法1.2.1 彻底清创反复冲洗创面,充分止血,将外露的骨骼尽量用软组织覆盖,如合并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克氏针固定。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感受。

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30例由于大面积皮肤撕脱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

对照组将采取撕脱皮片原位回植,观察组患者采取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以及效果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DS)治疗后愈合率以及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DS)在治疗皮肤撕脱伤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愈合效果。

【关键词】: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皮肤撕伤;体会VSD负压引流数是一种处理浅面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可以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于骨髓炎等内部无法治疗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创新。

皮肤撕脱伤又叫做脱套伤,闭合性皮肤撕脱伤皮肤完整,皮下形成囊控和充满血液,触之有波浪感。

当四肢被碾压时车轮旋转产生强大的抓着牵引力,导致皮肤在皮下组织和肌肉深筋膜之间持续撕脱分离[1]。

本文将分析VSD在治疗皮肤撕脱伤的预后效果以及治疗体会,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30例由于大面积皮肤撕脱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

对照组男11例,女4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6.82岁。

观察组8例,男7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8.36岁。

所有患者资料均无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对创面常规消毒,将周边皮肤进行清洗,使用3%过氧化钠以及生理盐水不断的清洗创面以及周边皮肤,最后逐层清创,修复受损组织,进行止血,最后将撕脱片修剪为中厚皮片,在皮片上面切开0.5cm小口用作引流,确保张力用于皮肤回植。

所以对于皮肤撕脱伤的治疗,彻底清创是首要前提,及时清除感染,保全残余软组织作为首要目标,术后需要配合抗生素。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软组织撕脱伤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软组织撕脱伤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软组织撕脱伤的疗效观察软组织撕脱伤是创伤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项复杂疾病,多是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深面或浅面强行剥脱,而且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严重者因大量失血而发生休克。

早期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治疗效果,如治疗不当,可致皮肤坏死、感染、重要组织外露,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瘢痕挛缩,严重影响肢体的外观和功能。

我们自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引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该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8~60岁;受伤部位的分布:上肢13例,下肢17例;上肢主要创面在手背和前臂,下肢主要在足背和小腿;撕脱面积0.5%~32%体表面积(平均10%),其中包括不完全性撕脱19例,完全性撕脱11例;17例为车祸所致,13例为机器绞轧伤。

入院时合并休克2例,骨折关节脱位12例,皮肤缺损5例。

1.2治疗方法麻醉成功后,手术区域常规清洗消毒铺巾,由浅至深切除失活的皮肤、筋膜和肌肉,清除异物,尽量电凝止血,反复冲洗创面,直至显露比较清洁和血循环较好的组织,有严重骨折的行内固定,最后根据皮瓣血运情况,酌情修剪成中厚或全厚皮瓣,同时用小尖刀在皮瓣上戳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直径0.5mm,间距1cm左右)。

观察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缝合深部组织,消灭死腔,逐层缝合至皮肤。

然后按创面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修剪带有多侧孔的vsd敷料,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孔完全为vsd敷料包裹。

在擦干净创面周围皮肤之后,用具有生物透性薄膜封闭vsd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

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引流管接负压装置,开放负压。

并且调节负压,7~10天后拆除vsd敷料[1]。

术后常规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病房做好护理工作,保证负压装置的持续和合理负压,保持vsd敷料的密闭和吸引管的通畅,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患肢血运,及时处理。

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观察

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观察

J u a fAeo p c dcn o r lo rs a eMe ii e n
3 m , 0c 并有 3例 开放性 骨折 。将 3 2例患者 随机分为 常规
换药组 和 V D组 , S 每组 1 6例 , 两组病人伤情 、 年龄无 差异 。
12 S . V D材料 采用武汉 维斯第 医用科 技公 司生产 V D S
22 3
V 1 3 o2 o 2 N . .
完全接触 , 4号丝线 将其 边缘 缝合在 缺损区 周 围的正 常皮 肤上 。用 7 %酒精脱 去 V D边缘 皮肤皮脂 , 5 S 干纱布擦 净 ; 用生物透性 薄膜粘 贴封闭整个 创面 , 薄膜覆 盖的范 围应超
肤软组织缺损 3 2例患者 , 2 男 4例 , 8例 , 女 年龄 9— 0岁 , 7 平均 3 . 5 7岁。致伤 原因 : 车祸碾压 伤 2 7例 , 器绞砸 伤 5 机 例 , 为 伤 后 8h内 入 院 。损 伤 面 积 4×5C I 均 l T 一1 5×
沟通既是一种 科学 的沟通 方法 , 同时也 是 一 门艺 术 , 是优 质护理工作 中的一 个重 要环 节 。护 士应 努力 通 过有 效 的护 患沟通建立 良好的护 患关 系 , 而更有效 地满 足患 从
质量安全管理及 护士长工作 必备手册 .北京 : 民卫生 人
出版 社 ,0 9 2 0 20 .9 .
软组织缺损患者 日益增多 , 于各种 原 因创 面无 法 I 缝 对 期 合者 , 通常采用常规换 药 、 期植 皮 , I I 但存在 患者 治疗 时间 长 、 面愈合慢等 问题 。持 续封 闭负压引 流术治 疗软组 织 创 大面积缺损 , 关键在于及 时进行彻 底 的清 创 , 消灭死 腔 , 引 流 出伤 口内的积 血 积液 。效 果 良好 , 者痛 苦少 , 患 又减 少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
vri , ni 2 0 1, hn esy Najn 1 0 1 C ia t g
[ s at O ̄ef e T v sg t e l iarsl fh c v r fh e eeauso j r t au m e l Ab ̄ c】 c v oi et aeh i cleuto ter o eyo tesvr v lini uywi V c u S a- i n i t cn s e n h
wi ns aheplss b em a a c lrn t r r f ndo pl—hik e ss ng a , fwhc a e ’ t e w t u u d r l s ua ewo kg a a / rs i t c h v t t n s ki r f o t ih9c s swou swe ehe nd r - ae fe i peai na d7c s swo nd eehe lda e m e kng a igo e ains Re ut I h lda r1tmeo rto n a e ’ u s r ae f r2t t w t i ss i r f n p r t t o . s ls t ows h t s a t teV S Gr u a oe stsa t r ttsism e n n ne ce y ta h r a ou . Co cu in Va u h D o p h sam r aif co saitc a i gi f inc h nt eNo y i m lGr p n lso c um
创面封 闭式负压引流 (S V D)治 疗 皮 肤 撕 脱 伤 的 体 会
许诺 袁 同洲 王国栋 朱齐飞 黄野
【 要】 目的 摘
探讨 创面封 闭式负 压引流 ( S ) V D 治疗技 术对皮肤 撕脱 伤皮片 原位 回植 治疗效 果 的影响 。 方法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摘要】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技术。

本文旨在介绍VSD技术并探讨其在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通过对VSD 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的讨论,强调了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结合病例分析,评价了VSD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

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思路。

该研究将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对VSD技术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应用、护理、病例分析、效果、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纲要求为2000字,内容如下:皮肤撕脱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通常由于摩擦、挤压或撞击等外力导致皮肤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产生。

这类伤口通常呈大面积、深度较浅的特点,往往容易感染、愈合缓慢,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洁净包扎、外科手术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治疗周期长、感染风险高、疼痛剧烈等问题。

目前对于VSD技术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文旨在通过对VSD技术的介绍和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总结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合病例分析,探讨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深入分析VSD技术在治疗该类伤口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研究,探讨VSD技术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出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希望能够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减少并发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为进一步完善VSD技术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和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和积累,为未来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VSD技术治疗四肢超大面积脱套伤的护理体会

VSD技术治疗四肢超大面积脱套伤的护理体会

VSD技术治疗四肢超大面积脱套伤的护理体会摘要总结3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通过自体中厚皮片原位回植联合VSD技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探讨救治过程中的监护重点和并发症的预防。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皮肤撕脱伤;护理四肢超大面积脱套伤是指体表皮肤、皮下组织大面积撕脱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0%以上,患者表现为超过一个肢体面积的皮肤脱套,往往伴有严重的骨折,深部软组织的损伤,甚至伴有休克和多发脏器损伤,患者往往为高能量损伤,病情危重,处理起来极为棘手。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VSD)是由Fleischmann等首创,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己得到充分肯定,对于肢体大面积脱套伤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1、2]。

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自体中厚皮片原位回植联合VSD技术治疗四肢超大面积脱套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2006年2月至2009年9月,我科共治疗大面积脱套伤患者35位,其中男29位,女6位,年龄从16岁至74岁不等,平均38.7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工伤3例。

合并疾病:骨折,26例;神经血管损伤,6例;休克,28例;颅外伤,2例;肺挫伤及肋骨骨折,3例;腹部闭合伤,1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急诊入院,术前积极抗休克治疗,伤后8小时内行急诊手术。

术中仔细清创,采用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方法治疗骨折,必要的神经血管断裂予以吻合。

将撕脱的皮片打薄为中厚皮片,筛状打孔原位回植后予多聚乙烯泡沫海绵材料(武汉,维斯弟)覆盖,用生物透性粘贴薄膜(tegaderm transparent dressing)封闭创面,术后采用VSD持续吸引。

术后每天计量负压吸引量及出入量并观察负压引流颜色,观察患者体温,尿量,必要的患者予心电监护。

术后10-14天去除泡沫海绵材料。

2结果术后34例患者存活,一名67岁患者术后3日因休克时间长,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2月对38例因大面积皮肤撕脱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急诊清创后创面应用VSD负压引流,拆除引流后给予二期植皮,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结果:所有患者经应用VSD治疗后创面均生成新鲜肉芽组织,自体中厚皮片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良好。

结论:密切的护理观察是保障VSD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专业、细致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n博士首创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修复创面的新治疗技术对多种软组织缺损创面以及感染创面都有很好的疗效。

其原理是用聚氨酯(PU)或聚乙烯醇(PV A)泡沫填塞、覆盖创面,再用全密封的生物半透膜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和腔隙,并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给予持续的负压吸引,使整个与VSD材料相接触的创面处于一个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使外伤后感染坏死形成的创面得以全方位的引流,由此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应用多聚乙烯醇海绵泡沫高分子复合材料和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38例,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骨外科收治大面积皮肤撕脱伤38例。

男25例,女13例,年龄14~5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机器伤13例,烫伤2例。

创面部位:上肢12例,大腿14例,小腿8例,足踝4例,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肌腱外漏20例,伴有骨折并骨外漏10例。

创面新鲜30例,8例创面感染,入院体温37.5~38.9 ℃。

缺损面积6 cm×9 cm~25 cm×40 cm,入院至手术时间2~20 h。

1.2 治疗方法第一次手术:给予皮肤清洗和伤口冲洗后,所有患者均实行全麻,由医生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严格清创,彻底清除创面污物、异物及坏死组织,在清创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2 . 2 并发症 的预防及护理 ①髋关 节脱位 : 将患 者从 手 术车上正确 地搬 运到病床上 , 患肢外展 3 0 。 , 穿 “ 丁”字鞋 , 解 除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注意事项 。控制 体重 , 爱护关 节 , 尽 量 不在不平整不光滑 路面行走 , 避免重体力活动 , 减少重复 两腿之间放一软枕。向术侧翻身不能超过 4 0 。 ; 向健侧翻身 要在两腿 间垫枕头 , 术侧髋关节伸直 ; 搬动患者 时将髋关 节 动作 , 减 少磨 损。在患者 即将 出院 时 , 发放 康复 训练资 料 , 与患肢整体水平 托起 , 保持髋关节伸直 、外展 、中立 位。患 并且 确认 患者及家属 已经掌握了康复 内容 。 者排便时利用牵引床上的拉环做引体向上动作。②感染 : 术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个重大手术 , 手术的成功是取得 良 前准备要充分 , 防止或及时治愈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 糖尿
过长 , 否则容易使髋关 节疲 劳。在医生允许下进行轻度屈髋
பைடு நூலகம்
士进修杂志 , 2 0 1 1 , 2 6 ( 1 8 ) : 1 6 8 3 .
VS D治疗大面 积皮肤撕脱伤 的效 果观察及 护理特点
鲁静 靳海瑞 王玉霞
【 摘要 】 目的 探讨 V S D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自2 0 1 1 年1 1 月 2 0 1 3 年1 1 月 收治 的 7 O 例皮肤撕 脱伤患者 临床 资料 , 将患者 随机分 为观察组与参考 组, 各为 3 5 例,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同时采用优质护 理干预 , 参考组 患者术后仅采用 常规抗感 染等常规 护理方法 , 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愈合率比较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0 . 0 5 ) , 观 察组患 者伤 H 愈 合时 间明显短 于参考组 , 患者 住院期 间并发症发 生率 明显 参
术后的正确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 病人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和敷料清洁 , 严 好疗效的基础 , 格遵守无菌操作 规程 。病 房要 开窗通风 。加强饮食护理 , 保 和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恢复 持足够 的蛋 白质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遵 医嘱合 理应 髋关 节功能 的关键 , 也能使手术效果 得到充分体现 , 保证疗
心电监护 ; 观察引流液量 、颜色 ; 观察 下肢感觉、运 动、血
运情况 ; 每隔 2 ~ 3 h , 观察骶尾部和臀部皮肤情况 , 预 防压疮 ; 患者多数 为老年人 , 注意输液速度不要过快 , 避免增加 心脏 负荷 , 引起急性心力 衰竭 或肺水肿 ; 对糖尿 病患者 , 定 时监 测血糖、尿糖 ; 如疼痛 , 予 以对症处理。
误诊学杂志 , 2 0 0 9 , 1 1 ( 3 2 1 : 7 9 7 3 . 者突然 出现 呼吸 困难 、胸 痛 、咳嗽 、咳血 , 立 即通 知医生 , [ 3 ]( 美) 赛奥帕莫斯卡 . 骨科术后康复指南 . 天津 : 天津科技翻译 警 惕肺栓塞 的可能 。




2 . 2 . 3 功能锻炼
术后第 1 ~ 2 天: 复 习并指 导髋 部注意事
出版公 司 , 2 0 0 9 : 7 .
4 ] 李婧 , 邱贵兴 . 静 脉血栓栓塞在骨科 的预 防与治疗 . 中华骨科 项。在有效镇痛的前提下 , 从三个基本的仰卧位康复练习开 [
杂志, 2 0 0 5 , 2 5 ( I 2 】 : 7 4 0 . 始: 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臀肌等长收缩。术 后 3 ~ 4 d : [ 5 ] 刘贵芝 , 李萍 . 人 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 . 护 抬 高床头练 习坐位 , 但 不可超过 6 0 。 , 2 次, d , 坐位时 间不 宜
用抗生素。观察体温变化。③ 下肢深静 脉血 栓形成 : 下肢深 效最大化 。 静脉血栓形成是髋部手术 的常见并 发症 , 严 重者可因栓 子
脱离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 因此做好预防措施极为重要。 术后 当天 , 指导 家属不 间断捏揉 腓肠 肌 , 术 后第 1 天 开始 , [ 1 ] 罗凯艳 , 喻娇花 . 骨科护理学 . 北京 : 中国协 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 , 指导患者做踝泵 、股 四头肌等 长收缩等 , 有效促进下肢静 脉 2 o o 5 : 1 3 2 . 回流。观察下肢局部有无 肢肿胀 、疼痛 、浅静脉 曲张。如 患 [ 2 ] 郑琳 . 人 工全髋关 节置换术 9 7 例术后假 体脱 位的 预防 。 中国
练习 , 但不可超过 4 5 。 。术后 5  ̄ 7 d : 病人用双手支撑床坐起 ,
2 . 2 . 1 病情 观察
屈曲健肢 , 伸直患肢 , 从健侧移 动躯干至 床边 , 护 士在患侧 术后 2 4 h 严密 观察 患者 生命 指征 ; 持续 协 助 , 一 手托住患肢 的足踝部 , 一手托住 患肢的胭窝部 , 使 患肢 保持外展 中立位 , 避免髋部禁 忌动作 , 协 助患者用力撑 住床栏挺髋站起 。 2 . 3 出院指导 出院后 , 一 般指导患者 术后 6 ~ 8 周 可部分 负重 , 1 2 周后可逐渐达到全负重状态 。避免盘腿 、不能 坐矮 沙发 或下蹲 、洗澡用淋浴不能用浴缸 、如厕不能用蹲式 。拄 拐时尽 量不单独活动 J 。术后第 8 周经手术 医生随访后 , 可

2 0 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4 年2 月第 8 卷第嗍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F e b 2 0 1 4 , V o 1 . 8 , N o . 4
呼吸 ; 教会踝泵 、股 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方法 。
2 . 2 术后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