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比较

合集下载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处理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处理
维普资讯
中国心脏 起搏 与心电生理杂志 20 0 7年 第 2 卷 第 3期 1
・6 2 9・
环肺静脉前庭 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处理
施 海峰 刘旭
[ 摘要 ] 环肺静脉前庭 电隔离术治疗心 房颤动术后常有房性快速性 心律 失常发生 , 中部分 为局灶性 房性心动过 其
[ 关键词 ] 环肺 静脉前庭 电隔离术 ; 心房颤动 ; 综述 ; 快速性房性 心律 失常
中章编号 10 2 5 (0 7 0 0 6 0 07— 6 9 2 0 )3— 2 9— 3
近年来 , 由于导管 射频 消融 治疗 心房 颤动 ( 简称 房颤 ) 效果 比较明显 , 该技术 已经 被越 来越 多的心脏 中心推荐 为药 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治疗 的首选方案 , 中环肺静脉前庭 电 其 隔离术 ( i u frni um nr enal i , P A) 我 c c meetlp loayvi bmo C V 是 r a n 国使用最 多的消融术式。但文献报道 , 颤消融术后 的快 速 房 性房性 心律 失常( ta t h eri aryh aA a 发生率很 a i e ya a r tmi, T ) rla d h 高, 可达 12 ~ 1 .% 2 %之 间( 平均 80 ) , C V .% 且 P A术后的 Aa T 发生率 明显高 于肺静 脉 节段 性 电隔离 ( em na ot l S g etl sa i altnS A)2 bao O f3。由于房颤消融术后 A a常伴有很快 的心 i , J T 室率 , 患者往往难 以耐受 。因此研究 C V P A术后快 速性房性
传导 , 这是 C V P A术 后 房 颤复 发 的最 主 要 原 因, 时也 是 同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原理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原理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原理1. 引言1.1 背景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房颤患者。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的疾病,患者心脏的上部心房发生不规律的搏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通过隔离房颤的电源,即肺静脉周围的电波传导,以恢复心脏的规律搏动,提高心脏的功能。

这一手术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在技术上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将会在心脏外科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房颤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背景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是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的手术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深入了解手术步骤及术后处理,评估手术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对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对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理解,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概念环肺静脉电隔离术(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是一种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介入性手术方法。

AF是一种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快速而不规律地跳动,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PVI手术的概念是通过隔离心房肺静脉周围的电活动点,阻断异常的电信号传导,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在AF患者体内,心脏出现了异常的电活动,这些电活动会在心房内引起不规则的收缩,导致心脏跳动不协调。

PVI手术通过使用射频消融或冷冻技术,破坏心房肺静脉周围的组织,阻断异常电信号的传导路径。

PVI手术通常在心脏导管室内进行,病人在局部麻醉下,经过导管插入静脉或动脉进入心脏,医生通过导管操作消融或冷冻目标区域。

2024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常用策略

2024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常用策略

2024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常用策略通过导管消融对房颤进行节律控制已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指南推荐级别也在逐年升高。

目前常用的导管消融策略主要是先实现肺静脉电隔离,并在此基础上辅以线性消融、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等。

本文将对房颤的导管消融中常用的策略及其主要作用进行描述。

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术者操作的熟练,导管消融对于房颤的节律控制有着较好的效果,并可以有效避免药物复律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一些大型的临床研究也支持导管消融下的节律控制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获益,对于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指南推荐级别也在逐年升高。

1、房颤的消融技术根据使用能量类型的不同,房颤的导管消融类型主要可分为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脉冲消融。

各类能量的消融导管在临床应用上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其消融的基础策略是相同的,均是优先实现肺静脉的隔离。

除了导管消融,部分患者还会辅以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

对于合并心脏瓣膜病或其他外科手术指征、左心房极大的患者,外科消融治疗也作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2、房颤的导管消融策略触发灶的消融自MiChelHaiSSagUerre教授及其团队于1998年提出房颤起源于肺静脉的理论后,肺静脉消融逐渐已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

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对于肺静脉的消融已从早期的肺静脉内直接消融发展为三维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大环消融。

目前,对于肺静脉消融的消融终点为达到肺静脉电隔离(PVI∖PVI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消融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肺静脉外的触发灶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房颤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复发的患者中。

常见的肺静脉外触发灶包括: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终末崎、Marshall静脉等。

对于肺静脉外触发灶的识别常常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根据患者发作时心电图P'波形态,初步判断可疑位置,并进一步在相关位置放置电极,通过腺苗三磷酸(ATPl异丙肾上腺素或电刺激等方式诱发房颤并进行识别。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与其联合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对不同类型心房颤动疗效的长期随访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与其联合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对不同类型心房颤动疗效的长期随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要] 目的 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 C P V I ) 与环肺静脉 电隔离联合复杂碎裂 电位 ( C P V I + C F A E s ) 消融术治疗阵 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及持续性房颤疗效 的长期随访结果 。 方法 2 0 9例房颤 患者 随机分 为 C P V I 组( n = 1 0 3 ) 和 C P V I + C F A E s 消融组( n = 1 0 6 ) , 其中阵发性房颤 1 2 3例 , 持续性房颤 8 6 例 。消融术后进行不少于 3 6个月的定期 随访 , 随访内容包括并发症及是否维持 窦性 心律等 。结果 C P V I + C F A E s 消融组较 C P V I 组消融 时间、 透视时 间明显延长 ( 1 2 4 . 3 + 3 0 . 9 m i n v s 1 4 0 . 3  ̄ 3 6 m i n , 3 5 . 4 + 9 . 1 m i n v s 4 3 + 1 1 mi n , P均< 0 . O 5 ) , 肺静脉隔离时间两组无差别 。所有患者 至少随访 3 6 个月 , 阵发性房颤患者两组窦性心律维持 率无差异 , 持续性房颤患者 C P V I + C F A E s 消融组较 C P V I 消融
组6 , 1 2个月的成功率( 维持 窦性心律 ) 高( 7 3 . 2 %v s 5 1 . 1 %, 6 5 . 9 %v s 4 4 . 4 %) 。两组患者随访期 间并发症发生无差
别 。结论 C P V I + C F A E s 消融较 C P V I 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相似 , 但 消融 时间和透视 时间明显延 长 ; 持续性 房颤 C P V I + C F A E s 消融组 1 2 个 月内维持窦性心律 比例高 , 超过 1 2个月的长期随访这种差异不再显著 。 [ 关键词 ] 心血 管病 学 ; 心房颤动 ; 环肺静脉 电隔离术 ; 复杂碎裂 电位 ; 导管 消融 , 射频 电流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及双环消融术的比较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及双环消融术的比较
diameter and underlying heart disea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05).There were no sign ificant differ- ences in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X-ray exposur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 e cure rate in B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 group 6 months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90% VS 80%,P<0.05),as well as 12 months a fter the second operation (95% VS 90%,P<0.05).No pulm-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PV)isolation with monocyclic ablation (MA)and bicyclic ablation(BA)on pa roxysmal atrial f ibrillation (PAF).M ethods
比较 。结果 术 前 2组 年 龄 ,房 颤 发 病 时 间 、发 作 频 率 ,左 房 内 径 等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计 学 意 义 (均 P>0.05)。2组 手术 时
间 、术 中 X线 曝 光 时 间 比较 差 异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均 P>0.05)。 术 后 6个 月 ,双环 消 融组 的一 次 手术 治 愈 率为 900 ,高 于单 环 消 融组 的 80%(P<0.05);术 后 l2个 月 ,双环 消 融组 二 次 手术 治愈 率 为 95% ,明 显 高 于 单 环 消 融 组 的 二 次 手 术 治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随访及复发因素的研究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随访及复发因素的研究

B MI 、 P ma x 、 P d 、 合 并 器 质性 心 脏 病 、 合 并 高 血压 、 C R P 、 术 前
WBC计 数 、 左心耳大小 。
1 . 2 . 3 术后随访
患者消融后心电监护 2 4 h , 填 写 房 颤 症 状 发
作 的 日常 记 录 。 所 有 患 者 术 后 2周 内 及 6月 后 电 话 及 门 诊 随 访, 内 容包 括 患 者 房 颤 症 状 , 门诊 1 2导 联 心 电 图 及 Ho l t e r 检
CHI NE S E J OURNAL OF I NTE GR AT I VE ME DI C I NE ON CAR DI O一 / cE RE BR ( ) VAS c UI AR DI S EAS E S e p t e mbe r 2 O 1 3 Vo 1 . 1 l No . 9
指 导 下 进 行 环 肺 静 脉 电 隔 离 术 的 阵发 性房 颤患 者 。患 者 术 前 常 规 行 经 食 管 超 声 心 动 图 排 除 左 心 耳 血 栓 。对 于 有 心 房 血 栓 者 ,
离 散 度 及 P波最 大 时程 : 将 患 者 术 前 窦性 心 率 1 2 导 联 心 电 图经 扫描仪 以 1 0 0 平 扫 转 存 入 电脑 , 并使用 p h o t o s h o p图像 处 理 软 件 将 图像 进 行 】: 1 校 正 。确 定 P波 测 量 起 点 为 P波 起 点 与 等 电位 线 交 点 , P 波 终 点 与 等 电 位 线 交 点 为 P波 测 量 的 终 点 。
查 。平 均 随 访 时 间 为 9 . 5 个 月 ±2 . 7个 月 ( 4个 月 ~ 1 6个 月 ) 。 1 . 2 . 4 相关定义 ①早期复发 : 房 颤 患 者 术 后 2周 内再 次 出现

环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影响

环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影响

环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影响【摘要】目的:应用心脏彩超技术评价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a)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影响。

方法:paf患者61例,已经成功行cpva,据术后p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应用心脏彩超测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时静息状态下左房主动排空容积(laaev)、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及左心房射血力(laef)等。

结果:未复发组,术后第12个月与术前比较,反应左房辅泵功能的指标laaev[(6.9±3.1)cm3 vs (7.6±2.1)cm3]、laef[(12.3±2.2)kdaynes vs (13.5±2.1)kdaynes]均有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24个月与术前比较,laaev[(6.9±1.4)cm3 vs (7.3±1.7)cm3]、 laef[(12.3±2.2)kdaynes vs (14.1±2.2)kdaynes]均有显著增加(p<0.05)。

复发组,术后第36个月与术前比较,laaev[(7.4±2.5)cm3 vs (5.7±1.7)cm3]、laef[(13.7±2.8)kdaynes vs (11.2±2.1)kdaynes]均有显著减少(p<0.05)。

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患者,远期左房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随访期间患者的心房颤动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其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左房功能;心脏彩超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随年龄的增大,房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进步,以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pva)为主要术式的导管消融术能够破坏房颤的触发和维持基质[1];然而cpva作为一种有创手术,在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同时,能否伴有左房功能的长期改善,目前研究较少。

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40例

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40例
( / 0 .%) 二 次 消 融 2例 , 手 术 成 功 , 未 复 发 。 随 访 1 4年 ,总 成 功 率 为 (0 4 ,7 % ) 结 论 2 4 ,50 。 ~ 3/ 0 5 。
经 导管治疗心房 颤动有效及 相对安全 ;消融效果 与左 心房 内径 ,心房颤动 发作病 史 ,是否持续 性 ,肺 静 脉 是否被完全 隔离有关 ,术者通过学 习 曲线将 能进一 步提高手 术成功率及 降低并发 症 。 关 键词 : 心房颤动 ; 肺静 脉节段性 消融 : 导管 消融
(0 4 7 mi a dX ryepsr m a ( 5 l ) mi.T ecm lai s curdi 9pt ns( 2 ) 20 3 ) n n — xouet ew s 5 4 0 - a i - n h o pi t n cr ai t 2 % , c o o e n e
e don o b t n ( umoay vis w r slt o pe l), 9 css w r cmp td wt he n pit fal i 4 p l nr e ee i a d cm lt y ae ee o l e i tr ao n o e e e h e
中图分类号 : R 4 . 5 17 5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 6 8 (0 8 4 0 4 — 4 07 98 2 0 j0 — 2 8 0
Clnia n yss o e m e t lpul o r i a a i n i 0 pate s wih a ra b il i n i c la al i fs g n a m na y ven bl to n 4 int t t i lf r l o i at TAN ib n. YANG .i W EN Ha . i Xi1 , Xu—a t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学 、 效和 安 全 性 方 面的 差 异 。方 法 疗
验 性 电 隔 离 4条 肺 静 脉 。C V P A组 采 用 C R O 电解 剖 标 测 系统 及 双 L so 测 电极 技 术 , 别 进 行 环 左 、 侧 肺 A T as 标 分 右
静脉线性 消融 , 消融终 点为肺静脉 电隔离。记 录方法学参数 : 术时间 、 频放 电时间、 手 射 X线曝光 时间。术前和 术
s r在三维 电解 剖标 测系统 ( A T t) e C R O系 统 ) 下进 行环 绕 同侧肺 静脉进 行消融 , 后达到肺 静脉 电位完 全消 最
11 一般资料 .
例症状 明显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 不好或有严 重 副作用 的 阵发 性 房 颤 患 者 人 选。3 0例 分 配 入 S V PI
组 , 中男 2 其 2例 , 8例 ;6例 人 C V 女 3 P A组 , 2 男 6例 , 女 1 。两 组 患 者 在 年 龄 、 别 构 成 、 程 及 左 房 直 0例 性 病
左房线性 消融 ( i u fr tl um nr vi al i , c cmee i l oa e bao r na p y n tn C V 是 目前 导管 射频 消融 治疗 阵发性房颤最 常用的 P A) 两种 方法。两种术式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 的比较 尚存
在 争议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1 两 组 患者 的 一 般 情 况 比 较
持机制研 究深入 , 导管射频 消融术治 疗房颤 被用于 经 临床 , 得 了较 好 的疗 效 。肺 静脉 口节 段 性 电 隔离 取
(em n l um nr vi i l i ,S V ) 环 肺 静 脉 sg et l oa e o t n P I 和 ap y n s ao
内行经食 管 心脏 超声 检查 排 除左 房血 栓 或超 声 自 消融手 术 . 20 0 4年 8月至 20 0 5年 1 月共有 6 1 6
3 0例患 者接受肺静 脉 口节段性
消融 , 在肺静脉 口标测到最早的肺静脉 电位 的节段 , 消
廖 洪涛 杨平珍 詹 贤章 薛玉梅 吴 书林
广 东 省 人 民 医院 心 内科 ( 州 5 0 8 ) 广 10 0
【 摘要 1 目的
比较肺静脉 口节段性 电隔 离( P I和环肺静脉 消融 ( P A) SV) C V 两种 术式治疗 阵发性房颤在 方
6 6例 阵发 性 房 颤 患者 3 0例 接 受 S V 术 ,6例 接 受 C V 术 ,P I 经 PI 3 PA SV 组
【 关键词 】 心房颤 动 肺静 脉 射频 导管消融
心 房颤动是 临床上最常 见 的持续 性心律 失常 , 有 较高的致死 率和致残率 。由于抗心律失 常药 物的疗效 差且副作 用多 , 以通 过非药 物治疗 的手段获 得稳定 所
的窦 性 心律 引起 了人 们 的关 注 。随 着 对 房 颤 发 生 和 维
融一个或 多个节段至肺静脉 电位完全消失或肺静脉 与 左 房电传 导双向阻滞 。经验性 隔离 4条肺静脉 。3 6例
接受环肺静脉左房线性 消融 , 参照 O U N U A G等 的方 法, 用两根 L s as o电极分 别放 置于 同侧 的上 、 下肺静脉
口, 温 控 导 航 星 导 管 ( ai t ,Boes 用 N v —s r i ne—We . a s b
x线 曝 光 时 间( 0±1 ) i, C V 4 3 r n 与 P A组 (6±2 ) i 似 ( 0 13 。 术 后 随 访 ( 0 a 4 0 r n相 a P: . 1 ) 4 7±10 d S V 组 和 C V 5 ) ,P I PA
组 手 术达 到 终 点 率 ( 3 8 % P= 、 4 ) 治 愈 率 ( 0 9% 6 0 33 和 7 % s 5 P=06 0 相 似 。 总 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差 异 无 % 7 .5 )
后 检 查 超 声心 动 图 、 态心 电 图和 左 房及 肺 静 脉 螺 旋 C 动 T三维 重建 。结 果 S V 组 手 术 时 间 ( 3 3 ) i , 电 PI 17± 6 r n 放 a
时间(6±1 ) i, C V 3 0 rn 与 P A组手术时 间( 0 a 28±6 ) i, 电时 间( 6±1 ) i 1rn放 a 7 7 mn比较 差异有显 著性 ( 0 0 ) 而 P< .5 ,
径等方面差 异无显 著性 。见表 1 P I 3例高血压 。S V 组 病 , 中 1例伴 左 室肥厚 , 其 1例 既往 患 甲状 腺 功能 亢 进 ; P A组 1 CV 例肥厚型心肌病 , 例 中度二尖瓣反流 , 1 1 例高血压病伴 左 室 肥厚 , l例 既往 有 脑梗 死 病史 , 1 例曾因服胺碘酮 出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停药后痊愈。 12 术前 准备 . 术前 检查包 括 : 常规 的实验 室检 查 、 1 2导联 心电图 、 常规胸 片 、 超声心 动图 、 经食 管心脏 超
维普资讯
广东医 20 年4 学 08 月第2 卷第4 G agog eilor l 9 期 undn d aJun M c a

! : : ! !

6l - 7
肺 静 脉 口节段 性 电隔离 和环 肺 静 脉 消 融 治疗 阵发 性 房 颤 的 比较
显 著 性 (3 1 % 8 , % P= . 1 ) S V 组 3例 肺 静 脉 狭 窄 ;P A 组 2例 脑梗 死 , 组 各 出现 1例 心 包填 塞 。 结 05 1。 P I CV 两 论 C V 术 治 疗 阵发 性 房 颤 的疗 效 和 安 全 性 与 S V 术 相 似 , PA PI 而手 术 时 间 、 电时 间较 长 。 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