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振动小和噪音低等优点,保证了大路的平安畅通。

但是也有部分大路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尤其是近几年来,交通量日益增大,超重车辆迅猛增多,造成大路病害快速加重,严峻影响了大路的通行力量,在社会上和经济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大路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就沥青路面病害损坏缘由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沥青路面波浪拥包产生的缘由分析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大小,车辆超载状况,气候条件、基层强度、路线线型、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路面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水平及养护状况等。

笔者经过多年的施工和管理阅历分析如下。

1.交通量及超限超载车辆多对路面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大型车辆增多,对路面产生很大影响,据调查,国道308线赵县段日平均交通量为13000余辆,其中超载超限车辆占40%。

有资料表明:超载30%时,换算系数为满载的3.13倍,超载60%时,换算系数为7.73倍,超载100%时,换算系数为20.39倍。

汽车作用于路面上力的大小由车辆荷载所打算,行车荷载对路面的作用力主要有垂直力和水平力两种:a.垂直力:分为由车辆荷重产生的垂直静压力和由于路面不平整及车身自身震惊而产生的冲击力。

一般载重货车的后轴负担车辆总重约3/4,垂直静压力对路面作用的大小,打算于后轴车辆的荷重。

冲击力的大小同行车速度、路面平整度和车辆的自振特性有关,一般为垂直静压力的0.15-0.2。

b.水平力:汽车在车轮起动、爬坡、换挡或刹车时对路面产生向前或向后的水平力。

在一般匀速行驶条件下,水平力的作用并不大,约为静载压力的0.2-0.3,但在换挡或紧急制动时,可增大到0.7-0.8。

在以上两种力的作用下,路面承受多次重复轮载作用,路面材料的强度随着荷载重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造成路面病害渐渐加重,直至破坏。

2.路面结构不合理对路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发觉,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匀称性对整体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多少、矿粉含量的多少及各种矿料的配比组合都将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等指标,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易消失波浪拥包。

沥青路面常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沥青路面常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一、沥青路面的开裂沥青路面开裂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由于开裂致使路面上的雨水下渗到基层,加上行车的作用,形成唧浆现象,导致路面基层破坏,从而毁坏路面形成坑洞。

导致路面开裂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沥青本身材质的影响,如沥青含蜡量大、易老化;二是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如修筑在软土地基和路面常出现这种情况;三是路面基层的反射裂缝,由于路面基层的裂缝,反射到路面面层,导致面层开裂的一种情况。

二、沥青路面的泛油、油包、车辙、推拥沥青路面出现泛油、油包、推拥、车辙的原因主要是:1、沥青路面施工规范的缺陷表现在沥青油石比的不准确,象油石比设计主要由室内马歇尔稳定度控制,如满足流值、稳定度、空隙率三大主要指标后,确定油石比,缺乏象日本、美国增加的动稳定度指标、确定油石比和集料配合比。

2、透层油、粘层油对油石比的影响为了保证层与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往往采用洒透层油和粘层油的设计方案,由于这些粘层油和透层油对未来油石比的影响往往被人忽视,因此,很容易导致油石比偏大出现泛油现象,下面我们不妨计算一下:(1)假定粘层油为乳化沥青,设计为O.8kg/m2,沥青加乳化剂和水的比例为50:50,沥青砼表层4cm,密度按2.42g/cm3,由于粘层油的洒布,每平方米增加沥青量0.4kg,而每平方米沥青砼总重量为:100×100×4×2.42g/cm3=96800g.油石比增加量为400÷96800=0.4%(2)规范要求实际沥青用量只能在最佳沥青用量±0.3%之内,可见实际油石比已经超过了规定值。

(3)此外,由于路面基层不可能十分平整,有坑洼现象,而沥青粘层油,则为流动的液体,因此,往往在低洼处粘层油过量集中,这也是导致局部路面泛油严重拥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路面平整度差衰减速度快的原因1、密实度的影响一方面路基密实度不够,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局部下沉,另一方面是沥青砼本身压实度不够,随着车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导致路面局部下沉,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原因之一。

沥青路面拥包的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拥包的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拥包的处理方法沥青路面拥堵是由于车辆通行量大、路面状况不佳或者交通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现象。

下面是50条关于沥青路面拥堵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1. 进行交通疏导:通过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警察等手段进行交通疏导,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减少拥堵。

2. 提升路面容量:通过增设车道、扩宽马路等方式提升路面通行容量,减少拥堵发生的可能性。

3. 定期维护路面:对沥青路面定期进行检修和养护,修补裂缝、坑洞,保持路面平整,减少因路面破损引起的交通拥堵。

4. 控制车辆数量:通过限行、实行交通管制、推广公共交通等方式控制车辆数量,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5. 加强交通管制:对交通密集区域进行临时封闭、单向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减少拥堵。

6. 完善交通设施:加强路口信号灯、标志、引导牌设置,提高交通设施的科技含量,降低交通事故和拥堵的发生。

7. 优化路网布局:通过调整道路布局、新建立交桥、隧道等方式优化路网布局,减少瓶颈路段和拥堵。

8.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信号控制、车辆识别等技术应用水平,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9.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完善交通管理体制,加强交通执法、道路巡逻等力度,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10. 加强路面监测:利用视频监控、车辆监测系统等手段,加强对路面交通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拥堵问题。

11. 鼓励错时通行:通过交通收费、停车限制等手段鼓励错时通行,分流交通流量,减少高峰时段拥堵。

12. 加强协调管理:各部门加强协调,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研究制定综合交通拥堵治理方案。

13.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加强站点设置、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拥堵。

14. 开展交通宣传教育:加强公众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路交通素养,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15. 强化交通预警:建立交通拥堵预警系统,对交通拥堵区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引导车辆绕行。

16. 完善交通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交通拥堵状况,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拥包产生的原因是:
1.沥青面层中沥青含量过多、粘度和软化点偏低,矿料级配不良,细料偏多,致使面层材料自身的高温抗剪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产生拥包。

2.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水分滞留于基层,或基层浮土过多,或透层沥青洒布不合要求等原因,影响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结合,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使路面产生推移而形成局部不规则隆起的变形。

3.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局部拥包。

根据拥包产生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下列维修方法:
1.对于轻微而且稳定的拥包,用铣刨机在气温较低时削平即可。


2.对于由面层原因产生的严重拥包,可在气温较高面层发软后铲除,然后洒一层粘层沥青,重新铺筑沥青混合料,找平压实;如油层较厚,可在气温较低时,用铣刨机铣平,洒一层粘层沥青,随及撒一层
0.3~
0.6cm的石屑,扫匀,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即可。

3.因基层强度不足或基层松软,形成的较大面积拥包,应将基层挖除,重新铺筑基层,然后再作面层。

1/ 1。

X123线沥青路面面层推移拥包成因分析及防治

X123线沥青路面面层推移拥包成因分析及防治

段 明显偏 大 , 在 小 半 径 平 曲线 路 段 , 按规范设置超高 , 往 往 由于实 际行 车 速 度 大 于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在 车辆 行
公路改造 , 按 国家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 设
计 荷载 : 汽 车—2 0级 , 挂车一 1 0 0 。路 面结构层 为 2 e a沥 r 青石 屑 + 3 c m 沥 青 碎 石 +1 8 c m 水泥稳定砂砾 基层 + 1 5 c m天然砂砾 垫 层 。路基 宽 度 7 . 5 m, 路面宽度 6 . 0 m, 设 计行车 速度 3 0 k  ̄h , 平 曲线 最小 半 径 3 0 m, 最大 纵坡 8 % 。2 0 0 5年 3月开 工 , 当年完 工 。该项 目完 工 车辆 通 行 三年后 , 病 害逐渐 显现 , 且逐 年增 多加 大 , 尤 其是 路 面
车厢 附 近 , 从 而 减少 了粗 集料 的集 中 。 ( 5 ) 不可 轻视 透 层 油 的喷 洒 , 透 层 油 具 有 防水 、 连
包, X 1 2 3 线K 4 一 K 2 8 路段基本属于上述情况 , 特别如
K 5一K 1 1 、 K 1 3一K 1 6 、 K 2 0一K 2 6等 路 段 。原 因是路段 的剪切力 比其它路
作者简介 : 张立禄 ( 1 9 6 2 一) , 男, 汉族 , 大学本科 , 主要研究方 向: 沥青路面养护及病害 防治 。
81
2 0 1 3 年( 第4 2 卷) 第3 期
施 工 技 术
保 证 汽车 在卸 料 过 程 中} 昆 合 料 能整 体 下 滑 , 接 料 过 程 中每 接一 盘料 , 应 前后 挪 动 , 并 采 取 人工 配 合 将 车 内 的 堆 放 集料 摊 平 , 避 免混 合 料形 成 锥 体 , 使粗 集 料 滚 落在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件 许 可 的情 况 下 ,可适 当增 加 面 层 厚 度 以增 加 其
透层 油喷洒效果 的好坏 ,将直接反映到面层 的使用效果 。 在喷洒透层油施工过程 中 , 施工单位
都 能按规 范要求清 扫基层 和控制透层 油喷洒 量 , 但往往忽视 了透层油 的粘度控制指标 。 几年来 , 通 过 观察 及 多次 试 验 发 现 , 当透 层 油 粘 度 过 小 时 , 渗
破坏 。 沥青 面层建成运 营后在大量行车荷载 ( 超载 车辆 ) 作用下 , 由于与基层粘结 不 良特别在 沥青面 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 , 随着时间增长 , 轮迹 带 两 侧 会 产 生 拥 包 ,甚 至 会 出现 由 于推 移 而 造 成
的严 重 裂 缝 。
21 年 6 01 月第 6 期
X= cs 【G i F o 一 s o 0 nl ( ) 1
适、 噪音低 、 易维护而在城市道路建设 中得到广泛
应 用 。沥 青 路 面 属柔 性 路 面 , 具 有 行 车 舒 适 、 它 振
动小 和噪音低 等优 点 ,在我 国的道路路面 中占绝 对 的 比例 。 但就 已建 道路 而言 , 有相 当部分没有达 到预期 的使用 功能 ,存 在使 用期达不到设计使用 年 限 的 问题 。 的路 面第 一 年 建 成 , 有 当年 或 第 二 年 就 出 现部 分 推 移 和拥 包 ,严 重 影 响 了车 辆 行 驶 的 安 全性 、 适 性 , 社 会 和 经 济 上 造 成 了不 可 弥补 舒 在 的 损 失 和影 响 。
式为 :
F=GV2 |
从计算结果 可知 ,沥青 路面在弯道上受 到较
大 的水 平 荷 载 的作 用 ,且 随 汽 车 行 驶 速 度 的增 加

沥青路面拥包病害成因及处理技术的探讨

沥青路面拥包病害成因及处理技术的探讨

参建各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和监控 。严格监控原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各施工工序 的质量 。保证沥青路面的使 用性能和服务水
关键词 : 沥青路面 ; 病害 :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4 62 7; 4 86 U 1 .1 U 1 .
文献标 (0 70 — 1 8 0 1 0 — 3 92 0 )5 0 1 — 2
合徐南 高速公路是 国家 “ 九五”规划国道主干线 “ 五纵七
横”中北 京至福 州公路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也是安徽省高速通 道 凝土路面 2 m。 3 设计行车速度为 10 m h 2 k /。面层采用 1e 5m沥青 混凝 土,其 中上面层为 4m A 一 6I c C 1 型细粒式 沥青 混凝 土 , 中
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原因分析沥青路面拥包是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沥青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路面病害沥青路面产生推移拥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的大小车辆超载情况温度路线线型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沥青路面材料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施工机械是否配套混合料矿料级配不合要求透封层粘结质量差等
维普资讯
安徽建筑
2 0 年 第 期 07 5
沥 青 路 面 拥 包 瘸喜 困 及处 理技 术 曲擦 讨
严 任 苗 1 , 2
(.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 院, 安徽

平。
合肥
20 0 ;. 3092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合肥
2 00 3 09)
要: 文章通过对合徐南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及通车运营调查 。 论述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 提出
s h v me t ap at a e n. l p
Ke y wor sap at a e n ; ies q ai n g me t d :s h vme t dsa e; u i ma a e n l p l y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摘要: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是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主要就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车辙、龟裂、泛油、推移、坑槽等常见病害,浅析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处治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加,特别是重型车辆逐年增多,车辆迅速大型化且超载严重,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

很多公路沥青砼路面均出现车辙、龟裂、泛油、推移、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

一、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沥青路面病害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主要分析其产生纵横向裂缝、龟裂、车辙、沉陷、波浪拥抱、泛油、推移等常见病害的原因。

1.纵、横向裂缝问题裂缝是沥青砼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1.1横向裂缝是与道路中线近似垂直的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

其产生原因主要为沥青面层材料的低温收缩和沥青老化、基层裂缝导致面层的反射裂缝、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疲劳损坏造成路面开裂。

这种病害比较普遍,主要为沥青面层温度病害。

1.2纵向裂缝多位于行车道左右轮迹带及施工缝处,有的是不规则连续纵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与宽度不一,并且部分纵缝伴有不同程度的支缝、沉陷现象。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半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

在半填半挖路基或路面加宽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

2.龟裂问题龟裂在路面上表现为相互交错的小网格状裂缝,龟裂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龟裂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路面会出现大面积的坑槽。

3.车辙与沉陷问题3.1车辙是由于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以及气候(高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表现为沿行车轮迹产生纵向大于10mm的带状凹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
拥包产生的原因是:
1.沥青面层中沥青含量过多、粘度和软化点偏低,矿料级配不良,细料偏多,致使面层材料自身的高温抗剪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产生拥包。

2.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水分滞留于基层,或基层浮土过多,或透层沥青洒布不合要求等原因,影响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结合,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使路面产生推移而形成局部不规则隆起的变形。

3.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局部拥包。

根据拥包产生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下列维修方法:
1.对于轻微而且稳定的拥包,用铣刨机在气温较低时削平即可。


2.对于由面层原因产生的严重拥包,可在气温较高面层发软后铲除,然后洒一层粘层沥青,重新铺筑沥青混合料,找平压实;如油层较厚,可在气温较低时,用铣刨机铣平,洒一层粘层沥青,随及撒一层0.3~0.6cm的石屑,扫匀,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即可。

3.因基层强度不足或基层松软,形成的较大面积拥包,应将基层挖除,重新铺筑基层,然后再作面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