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高二物理同步测试—电场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1: 1.3 电场强度 同步练习(带解析)

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1: 1.3 电场强度 同步练习(带解析)

电场强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A. 负点电荷电场B. 等量同种电荷电场AO=BOC. 等量异种电荷电场AO=BOD.2.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E=Fq知,若q减半,则该处电场强度为原来的2倍B. 由E=k Qr2知,E与Q成正比,而与r2成反比C. 由E=k Qr2知,在以Q为球心,以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场强均相同D. 电场中某点场强方向就是该点所放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3.如图所示,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圆形薄板相距为2d,+q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圆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图中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A.k q9d2+k qd2B. k q9d2−k qd2C. 0D. k qd24.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运动,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除受电场力外,所受的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A.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B.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C.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D.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5.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细棒,在过中点c垂直于细棒的直线上有a、b、d三点,且ab=bc=cd=L,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2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A. k5Q9L2B. k3QL2C. k3Q2L2D. k9Q2L26.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

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A. kq4R2B. kq2R2−E C. kq4R2−E D. kq2R2+E7.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的5条边AB、CD、DE、EF、FA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的相同绝缘细棒。

高二物理电场综合答案

高二物理电场综合答案

22.(16分)如图所示,长度为l 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

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qmg43的匀强电场中。

(1)求小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 ;(2)当小球处于图中A 位置时,保持静止状态。

若剪断细绳,求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 ;(3)现把小球置于图中位置B 处,使OB 沿着水平方向,轻绳处于拉直状态。

小球从位置B 无初速度释放。

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v 。

22.(共16分)(1)小球所受的电场力 Eq F 43== ···························· 2分mg Eq F 43==·····························2分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的的合力mg Eq F 45)()mg 22=+=(合 ·····························2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aF =合 ·····························2分所以,小球的加速度 g a 45=·····························2分 (3)根据动能定理有 :0212-=-mv Eql mgl ················4分解 得: 22gl v =······································2分22.(16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场强为E 、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位移为L 时撤去电场。

高二物理电场知识点及练习

高二物理电场知识点及练习

电场知识结构例二.如图8所示,一个质量为30g 带电量C 的半径极小的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某匀强电场中,电力线与水平面平行.当小球静止时,测得悬线与竖直夹角为30°,由此可知匀强电场方向为 ,电场强度大小为.(g 取)例五.如图10所示,正电荷q 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 向Q 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哪能一个?( )3.如图13所示,AB 为体积可以忽略的带电小球,,AB 相距3cm ,在水平外电场作用下AB 保持静止,悬线都沿竖直方向,则外电场的场强 ,方向 ,AB 中点处总场强大小为 ,方向为 .1.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 为ab 中点.a 、b 电势分别为5V =a ϕ,3V =b ϕ.下列叙述正确的( )A .该电场在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B .a 点处的场强a E 一定大于b 点处的强场b EC .一正电荷从c 点运动到b 点电势能一定减少D .一正电荷运动到c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 指向a2.在某一电场中,沿路径abc 移动一电子时,电场力做功分别为W ab =--4eV ,W bc =+2eV ,则三点电势φa 、φb 、φc 大小关系及a,b 两点的电势差为 ( )A .φa >φb >φc ;6V ;B .φc >φb >φa ;6VC .φa >φc >φb ;4V ;D .φb >φc >φa ; -4V3.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E ,与竖直方向成α 角,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细线系在竖直墙上,静止在水平位置.此时线的张力为T .现改变场强E 的大小和方向,若小球仍在原处静止,则( )A .当α 角增大时,E 增大,T 增大B .当增α 角大时,E 减小,T 增大C .当α 角减小时,E 增大,T 减小D .当α 角减小时,E 减小,T 增大4.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正电荷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若小球电量不变,且不计阻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 )A .动能一定增加B .电势能一定增加C .机械能一定增加D .总能量一定增加5.B 如图所示,墙壁上的Q 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 ,在Q 上方P 点用绝缘丝线悬挂另一质量的小球B ,A 、B 带同种电荷后而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β角.由于漏电使带电荷量逐渐减少,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P 点的拉力大小( )A .保持不变B .先变小后变大C .逐渐减小D .逐渐增大6.B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与它距离r 的P 点产生的电场的方向如图所示今把一带正电的金属球放在该电荷附近某处,则该点电荷在P 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A .大小与方向都没有变化B .强度增大,方向偏向金属球C .强度变小,方向偏向金属球D .由于金属球的位置未确定,因而无法判断7.B 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A .粒子带正电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C .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场强D .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8.B 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与直流电源两极连接,充电平衡后,两极板间的电压是U ,充电荷量为Q ,两极板间场强为E ,电容为C 现将两极板间距离减小,则引起变化的情况是( )A .Q 变大B .C 变大 C .E 不变D .U 变小9.B 上题中,如果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将两板间距离减小,引起变化情况是( )A .Q 变大B .C 变大 C .E 不变D .U 变小10.B 如图所示,A 、B 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 ,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 和N .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 板上方相距为d 的P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11.B如图所示,初速为零的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偏转,离开偏转电场时侧向位移是y.偏转板间距离为d,偏转电压为U2,板长为l.为了提高偏转灵敏度(每单位偏转电压引起的侧向位移),可采用下面哪些办法( )A.增大偏转电压U2B.减小板长lC.减小板间距离dD.增大加速电压U112.Ba、b、c三个а粒子由同一点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 )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а刚好打在负极板上B.b和c同时飞离电场C.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D.动能的增量,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13.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

全国高二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U=W/q的意义是A.它是由两点的位置决定的,与移动的电荷的种类和数量无关B.电势差与电场力做的功成正比,与被移动的电荷量成反比C.电势差的大小等于移动单位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D.电场中两点间没有电荷移动,则电势差为零2.图中的平行直线表示一簇垂直于纸面的等势面。

一个电荷量为–5.0×10–8 C的点电荷,沿图中的曲线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为A.–5.0×10–7 J B.5.0×10–7 JC.–3.5×10–6 J D.3.5×10–6 J3.如图,a、b、c是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ab=bc,a、b两点间电势差为10 V,则b、c两点间电势差A.等于10 V B.大于10 VC.小于10 V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10–9 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电势差U为abA.3.0×104 V B.1.0×104 VC.4.0×104 V D.7.0×104 V5.如图所示,在ab=bc,试比较ab和bc间电势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的电势差一定大于bc间的电势差B.ab间的电势差一定小于bc间的电势差C.因ab=bc,所以ab间的电势差等于bc间的电势差D.因是非匀强电场,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是一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箭头线)和等势面(虚线),两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为2 V ,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1.0×10–8 C 的电荷,从A 点沿不规则曲线路径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A .2.0×10–8 JB .–2.0×10–8JC .1.60×10–7 JD .–4.0×10–8 J7.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的B 点时,速率v B =2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A .B .C .D .8.(多选)空间存在一个匀强电场,有一个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 的粒子从O 点以速率v 0射入电场,运动到A 点时的速率为2v 0。

高二物理(电场强度)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电场强度)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分]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它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周围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荷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BC2.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5分]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DP点的场强方向为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3.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5分]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越来越小B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会相交C电场线是人们假设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并不存在D电场线是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CD4.如图,1-2-1所示,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则()[5分]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B形成这个电场的电荷一定带正电C在b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D正电荷由a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D5.图1-2-2甲中的AB是一个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场线,图乙则是放在电场线上a、b处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与所受电场力间的函数图象,由此可判定:()[5分]A若场源是正电荷,位于A侧B若场源是正电荷,位于B侧C若场源是负电荷,位于A侧D若场源是负电荷,位于B侧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C6.在真空中一匀强电场,电场中有一质量的0.01g,带电荷量为-1×10-8 C的尘埃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运,取g=10m/s2,则()[5分]A场强方向水平向左B场强的方向竖直向下C场强的大小是5×106 N/CD场强的大小是5×103 N/C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7.如图1-2-3所示,M、N是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在线上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向N点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5分]A电场线由N指向M,该电荷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B电场线由N指向M,该电荷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能确定C电场线由M指向N,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D电场线由N指向M,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8.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 ()[5分]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检验电荷的电荷电量C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9.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5分]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10.一电场中有a、b、c三点,将电量为再由b点移到c点,电场力对该负电荷做功为两点中点电势较高,a、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V。

全国高二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物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物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电场中的某一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场强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场强向左B.该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右C.该点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左D.该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2.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同时从静止释放,则对两小球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减速直线运动。

3.对公式E=Uab/d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B.a点和b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C.公式中的d是指a、b两点之间的距离D.公式中的d是匀强电场中a、b所在的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4.若带正电的小球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A.一定沿着电场线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B.可能沿着电场线由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5.关于等势面和电势能,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B.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大小一定相等C.电场中电势越高处,电荷的电势能就越大D.电场强度越强处,电荷的电势能就越大6.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A.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B.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运动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运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a、b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7.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固定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点电荷,M、N为AB连线上的两点,且AM=BN,则()A.M、N两点的场强相同B.M、N两点的场强不相同C.M、N两点的电势不同D.M、N两点的电势相同8.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

高二物理第一章(电场)测试卷(B卷)上学期

高二物理第一章(电场)测试卷(B卷)上学期

嗦夺市安培阳光实验学校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测试卷(B 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10—1所示画出了匀强电场的几条电场线,M 、N 是该电场中 的两点,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 点运动到N 点,则 ( )A .该离子在M 点的速度不为零B .该离子在M 点的速度可能为零C .该离子在M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 点的电势能D .该离子在M 和N 点的电势能哪个大不能确定 2.(2005·重庆)如图10-2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根细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现在让细线水平绷直,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摆下,小球能达到并通过最低点B .则小球在最低点B 处,细线的拉力可能是( )A .mg 5.0B .mg 5.1C .mg 5.2D .mg 5.33.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10-3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A 为固定电极,B 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与零刻度在的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已知电流从电流计正接线柱流人时指针向右偏转.当待测压力增大时 ( ) A .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B .灵敏电流计指针在正零刻度处C .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D .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4.(2006·黄冈)在某一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有a 、 b 两点,相距为d .a 点的场强大小为a E 方向与ab 连线夹角成012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b E ,方向与ab 连线夹角成0150,如图10-4所示,则关于a 、b 两点场强大小及电势高低关系A .3ba E E =说法正确的是( )b a ϕϕ>B .b a E E 3= b a ϕϕ>C .3b a E E =b a ϕϕ<D .b aE E 3= b a ϕϕ<5.如图10-5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 、Q 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人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 从两极板正射入, Q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人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 )图10-3图10-2图10-4图10-5图10-1A.它们运动的时间t Q>t pB.它们的电势能减小量之比△E p:△E Q=1:2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p : q Q=1:2D.它们的动量增量之比△P P:△P Q=1:2 6.如图10-6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的开关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极各有一个小孔a和b,在a孔正上方某处放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过b孔,则可行的方法是( )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B.保持S闭合,将B板适当下移C.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上移D.先断开S,再将B板适当下移7.如图10-7所示,在粗糙、绝缘且足够大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带负电荷的点电荷Q.将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为q的小金属块(金属块可以看成质点)放在水平面上并由静止释放,金属块将在水平面上沿远离Q的方向开始运动.则在金属块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A.电场力对金属块做的功等于金属块增加的机械能B.金属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金属块的加速度一直减小D.电场对金属块所做的功一定等于摩擦产生的热8.图10-8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eV和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时,它们动能应为( ) A.8eV B.13eV C.20eV D.34eV9.如图10-9(a)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10-9(b)所示的电压.t=0时,Q板比P板电势高5V,此时在两板的正M点有一个电子,速度为零,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使得电子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假设电子始终未与两板相碰,在0<t<8×10-10s的时间内,这个电子处于M点的右侧,速度方向向左且大小逐渐减小的时间是 ( )A.0<t<2×10-10s B.2×10-10s<t<4×10-10sC.4×10-10s<t<6×10-10sD.6×10-10s<t<8×10-10s10.(2005·滨州)如图10-10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从斜面底端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0v,则( )A.A、B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qmgLθsinB.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图10-6图10-7图10-8图10-10图7C .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一定为qmgD .若该电场是斜面中点正上方某点的点电荷Q 产生的,则Q 一定是正电荷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0分)11.(9分)已知某装置中的电场为匀强电场,为了能够将该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描绘出来,某同学想出这样的一个办法,测出了该装置中的A 、B 、C 三个位置处的电势大小(如图),即V V V c B A 2,9,5==-=ϕϕϕ.请问能否将该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描绘出来,如果能,请你将之描绘出来并说明理由.12.(9分)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10-15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谪进入上板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问的距离为d .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1)调节两金属板问的电势差u ,当u =:U o 时,设油滴的质量为m ,使得某个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 为多少?(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 板间的电势差为u=U 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 带电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 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13.测量电子荷质比(e/m )的精准的现代方法之一是双电容器法,装置如图7所示,在真空管中由阴极K 发射出电子,其初速度为0.此电子被阴极K 与阳极A 间电场加速后穿过屏障D 1上小孔,然后顺序穿过电容器C 1、屏障D 2上小孔和第二个电容器C 2而射到荧光屏F 上.阳极与阴极间的距离为L ,选择频率f 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亮点不发生偏转.试证明:电子的荷质比为:e/m =2f 2L 2/n 2U ,n 为整数.14.(16分)有一个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方向如图10-13所示.一电子以与x 轴成045夹角的初速度0v 垂直于电场方向从O 点射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不计重力.求:(1)电子通过x 轴时的位置;(2)电子通过x 轴时的速度大小.15.(17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 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 运动,如图10-14所示,AB 与电场线夹角Ө=30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 =1.0×10-7kg ,电荷量q =1.0×10-10C ,A 、B 相距L =20cm(g =10m /s 2).(1) 试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2) 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3)要使微粒从A 点运动到B 点,微粒进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大?16.(16分) 某平行板电容器,当其所带电荷量增加ΔQ=2.0×10-9C 时,两极板间电压增加了ΔU =5V .求:(1)该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2)当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50V 时,其所带电荷量为多少?17.(16分)如图10-16(甲)所示,A 、B 是一对平行放置的金属板,中心各有一图10-15图10-14个小孔P 、Q ,P 、Q 连线垂直金属板,两极板间距离为d ,从P 点处连续不断地有质量为m ,带电量为m 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沿P 、Q 方向放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从某一时刻t = 0开始,在A 、B 间加上如图10-16(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周期为T ,电压大小为U ,带电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1)如果只有在每个周期40T-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 中射出,则上述物理量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2)如果各物理量满足第(1)问的关系,求每个周期从小孔Q 中有粒子射出的时间与周期T 的比值.18.(18分)(2006·湖北)在绝缘水平面上放一质量kg m 3100.2-⨯=的带电滑块A ,所带电荷C q 7100.1-⨯=.在滑块A 的左边m l 3.0=处有一个不带电的绝缘滑块B ,滑块B 的质量kg M 3100.4-⨯=,B与一端连在竖直墙壁上的轻弹簧接触(不连接)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弹簧原长m L 05.00=.如图10-17所示,在水平面上方空间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C N E /100.45⨯=,滑块A 由静止释放后向左滑动并与滑块B 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两滑块结合在一起时共同运动并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处(弹性限度内),此时弹性势能JE 30102.3-⨯=,两滑块始终没有分开,两滑块的体积大小不计.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50.0=μ,g 取2/10s m .求: (1)两滑块碰撞后刚结合在一起时的共同速度v ;(2)两滑块被弹簧弹开后距竖直墙壁的最大距离S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 测试卷(B 卷)参考答案 1.A2.答案:BC .解析:假设没有电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小球过B 点的速度mgL mv =221,得gL v 2=,在B处由Lv mmg T 2=-得:mg T 3=,此时细线的拉力达到最大.现有电场力作用,小球由A 到B 电场力做负功,故到达B 点的实际速度范围为gL v 20≤≤,故在B 处细线的拉力范围为mg T mg 3≤≤,故选BC .3.D4.答案:B .解析:反向延长两条电场线交于一点,则该点即为场源电荷所处的位置,由几何关系易知a 、b 距场源电荷的距离满足3b a r r =,由2rkQE =知b a E E 3=,由电场线向外发散知该场源必为正电荷,则必有b a ϕϕ>,选B .5.C 6.B 7.D 8.C 9.D 10.答案:A .解析: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0202121sin mv mv W mgL -=+-电θ,则有θsin mgL W =电;又由qW U AB AB =得 qmgL U AB θsin =,故A 对;由前面知,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即小球在B 点时的电势能小,故B 错;由于电场方向不确定,所以该电场的电场强度无最大值,故c 错;又D 中若Q 为正电荷,图10-16则该电荷的电场对小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且先后做功的多少相同,不能满足题目要求,所以D 也是错误的. 二、实验题11.可以.提示:观察题中三点电势差的特点,可B 、A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4V , 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7V ,由于是均强电场,故AB 连线中点D 点与C 点是等势点,连接CD 的直线就是过C 点的等势面,再过A 、B 分别作平行于CD 的直线就是过A 、B 两点的等势线.过C 点垂直于CD 的直线就是该电场的电场方向.图略.12.(1)油滴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可见所带电茶为负电荷,即q= 解得(2)油滴加速下落,若油滴带负电荷,电荷量为Q 1,油滴受电场力方向向上,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而 解得 若油滴带正电荷,电荷量为Q 2,油滴受电场力方向向下,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 2g +Q 2 =m 2a 2 解得Q 2=13.解析:这是一个以精准测量电子荷质为背景而编制的科技综合问题,此题向学生展示了现代测量电子荷质比的创新技术和方法.由于电子通过电容器的时间极短,在此极短时间内可以认为加在C 1、C 2上的交变电压值不变,因而,要使电子通过两电容器时不发生偏转,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应为零,电子通过两电容器的时间t=L/V 满足:L/V=n/2f (7)(7)中n=1,2……,电子经过K 、A 间电场加速,获得的速度V 满足:eU =mV 2/2 (8)由(7)、(8)得:e/m=2f 2L 2/n 2U .14.解析:(1)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电子通过x 轴时的位置坐标为(x ,0),运动时间为t ,则有:)1........(..........45cos 00x t v =由式(1)、(2)得:eE mv x 222=即电子通过x 轴的位置坐标为:(eEmv 222,0)(2)电子经过x 轴时,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速度为0v ,平行于电场方向上的速度1v ,则:)3....(..........45sin 2001x t v =+ 由(1)、(3)解得:012v v =,电子经过x 轴时的速度021205v v v v =+=(或用动能定理求解) 15.(1)由于微粒沿AB 做直线运动,所以微粒所受外力的合力,应在AB 直线上,其受力情况如答图10-18所示,合力F 的方向与初速度v A 的方向相反,因此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由于qE=mgctg θ则电场强度E= 方向水平向左(3)要使微粒由A 运动到B ,则当v B =0时,微粒进入电场中的速度v A 最小,由动能定理可得,代入数据解得vAm =2.8/sAm m L mg 221θsin υ=图10-18d U )2(22g tdUd m -16. (1)4×10-10F ;(2)2×10 –8C .17.(1)依题意可知, 从P 孔进入的带电粒子恰能从Q 孔射出,则 即q UT 2=16md 2t = 0时刻和 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v -t 图象如图10-19所示(2)设t=0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在t1时刻射出,则 t 1= 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应在 时刻射出,故 18.解析:(1)1 m /s ;(2)m 08.0(1)滑块A 受到的电场力大小N qE 2104-⨯=,方向向左;摩擦力大小N mg f 2101-⨯==μ,所以A 在电场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直到与B 发生碰撞.碰撞前对A 由动能定理得2021mv fl Eql =- 解得s m mfl Eql v /3)(20=-=滑块A 与B 碰撞后,A 、B 结合在一起,由动量守恒定律得:v M m mv )(0+= 得s m Mm mv v /10=+=(2)设A 、B 结合在一起,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 ,这一过程,电场力做正功,摩擦力和弹簧弹力做负功,则由动能定理得解得:m gM m Eq v M m E x 02.0)()(2120=+-+-=μ 两滑块被弹簧弹开过程,弹簧弹力做正功,电场力和摩擦力做负功,设两滑块离开弹簧的距离为1L ,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m x gM m Eq E L 03.0)(01=-++=μ故两滑块距竖直墙壁的最大距离m L L S 08.010=+=2)4(212⨯=T dm qU d 4TT =4Tt =d t dmqU =21214T t =Tt 432=4234243(12-=-=-T)/T T T t t。

高二物理: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综合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物理: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综合题(含参考答案)

高二物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14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

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仅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出A .该粒子带正电B .该粒子在a 的加速度小于在b 的加速度C .该粒子在a 的速度小于在b 的速度D .该粒子在a 的电势能小于在b 的电势能2.空间虚线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

一群电子以不同速率v 从边界上的P 点以相同的方向射入磁场。

其中某一速率v 0的电子从Q 点射出,如图15所示。

已知电子入射方向与边界夹角为θ,则由以上 条件可判断 A .该匀强磁场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 B .所有电子在磁场中的轨迹相同C .速度大的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对应的圆心角小D .所有电子的速度方向都改变了2θ3.有一个小型发电机,机内的矩形线圈匝数为50匝,电阻为5Ω。

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转动。

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6所示。

由此可知发电机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A .e =31.4sin50πt (V ) B .e =31.4cos50πt (V )C .e =157 cos100πt (V )D .e =157 sin100πt (V )4.如图17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架CDEF 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 沿框架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运动。

t =0时,磁感应强度为B ,此时MN 到达的位置使MDEN 构成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形。

为使MN 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t =0开始,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图象为5.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同步测试— 静电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关于点电荷、元电荷、试探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B.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D.点电荷、元电荷、试探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2.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 如图所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两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B.这两点电荷一定等量同种电荷 C.D、C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D.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 3.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c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1q,在b、d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2q,21qq.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 ) A.1E B.2E C.3E D.4E 4.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V5aU,V3bU,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 B.a点处的场强aE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bE 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5.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b、c(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a对b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B.a对b的静电力可能是斥力
C.a的电量可能比b少
D.a的电量一定比b多
6.如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处于竖直墙面
和水平地面,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则两球静止
于图示位置.如果将小球向左推动少许,并待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跟原来相比 ( )
A.两小球间距离将增大,推力F将增大
B.两小球间距离将增大,推力F将减小
C.两小球间距离将减小,推力F将增大
D.两小球间距离将减小,推力F将减小
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静电计相接,
极板A接地,静电计
此时指针的偏角为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将极板A向左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
B.将极板A向右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不变
C.将极板A向上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
D.在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
8.如图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的开关 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极中
央各有一个小孔a和b,在a孔正上方某处放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
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过b
孔,则可行的方法是( )
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
B.保持S闭合,将B板适当下移
C.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上移
D.先断开S,再将B板适当下移

9.如图所示,虚线为某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现有两个比荷相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相同
的速率从同一等势面的a点进入电场后沿不同的轨迹1和2运动,图中a、b、c、d、e是粒子
轨迹与各等势面的交点,则可判断 ( )
A.两个粒子的电性相同
B.经过b、d两点时,两粒子的速率相同
C.经过b、d两点时,两粒子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D.经过c、e两点时,两粒子的速率相同

10.如图所示,在某一真空空间,有一水平放置的理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若正极板

A
B F
A以固定直线00/为中心沿竖直方向作微小振幅的缓慢振动时,恰有一质量为m带负电荷的粒
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平行板之间,则带电粒子在电场区域内运动的轨
迹是(设负极板B固定不动,带电粒子始终不与极板相碰) ( )
A.直线
B.正弦曲线
C.抛物线
D.向着电场力方向偏转且加速度作周期性变化的曲线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为固定的导体
芯, 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体,C为导电液体,把传感
器接到图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
相同。如果发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导电液体的深度h的变化
是 ,说明电容器的电容 。

1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左边的非匀强电场使电子加速,右
边的匀强电场使电子减速。设非匀强电场的电压为U,匀强电
场的电压为U′,实验结果是:只要U′ U(填“>”
或,“<”)电流计的指针就偏转;只要U′ U(填“>”
或“<”),电流计的指针就不偏转。从这个实验结果可得到的
结论是

13.如图所示虚线为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A、B两等势面间的电势差
为10V,且A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相邻两等势面电势差相等,
一个电子在只受电场力作用的情况下从电场中通过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电子过M点的动能为8eV,它经过N点时的动能为 eV,电子在M点的电势能比N点的电势能 (填“大”或“小”) 14.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在平整的木板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在导电纸上平放两个电极A与B,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接好,如图所示,若以A、B连线为x轴,A、B连线的中垂线为y轴,闭合电键后,将一个探针固定在y轴上的某点,沿x轴移动另一个探针,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都不偏转,若电流及连线都是完好的,可能故障是 (只填一种),将实验故障排除后,探针从BO间某处沿x轴向O点移动的过程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 三、计算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18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量q=1.0×10-10C,A、B相距L=20cm。(取g=10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求: (1)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16.(18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铅屏A的右表面上贴着射线(即电子)放射源P,已知 射线实质为高速电子流,放射源放出 粒子的速度v0=1.0×107m/s。足够大的荧光屏M与铅屏A平行放置,相距d =2.0×10-2m,其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2.5×104N/C。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取m=9.010-31kg。求 (1)电子到达荧光屏M上的动能; (2)荧光屏上的发光面积。

高二物理同步测试——电场
参考答案
1.AB
2.ACD

3.B
4.C 做辅助线有三种情况,平行、聚拢和发散。

5.AD 根据“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的原则判断。
6.B 利用整体法和图解法判断
7.AC 电容大小与两板间距、正对面积及介电常数有关。
8.B S闭合AB两板电压不变,断开SAB两板场强不变。

9.CD 根据2201122Uqmvmv和Eqam判断。
10.C 因两板场强不变,所以电荷做类平抛运动。
11.正增大,增大。
12.< , >,只要电压相同,不论是否匀强电场电场对带电粒子所加的作用是相同的

13.0.5 小
14.导电纸导电的一面朝下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没接好,探针根部断开,电流表已损坏等,向右。
15.(1)微粒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AB方向运动,在垂直于AB方向上的重力和电场力必等大反向,可知电
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微粒所受合力的方向由B指向A,与初速度vA方向相反,微粒做匀减速运动。
(2)在垂直于AB方向上,有qEsinθ-mgcosθ=0
所以电场强度E=1.7×104N/C 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3)微粒由A运动到B时的速度vB=0时,微粒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最小,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θ+qELcosθ=mvA2/2 代入数据,解得vA=2.8m/s

16.(1)由动能定理 eEd = EK-2021mv

EK=2731100.110921+24192105.2106.1=1.2510-16J
(2) 射线在A、B间电场中被加速,除平行于电场线的电子流外,其余均在电场中偏转,其中和铅屏A平行的
电子流在纵向偏移距离最大(相当于平抛运动水平射程)。

2
21tm

eE
d
, t = 3910s

r = v0t=1.0107 310-9=310-2m
在荧光屏上观察到的范围是半径为3.125×10—2米的圆,圆面积S =πr2=2.8310-3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