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鲫浮标的20种标相
不同种类的浮漂特征及作用

不同种类的浮漂特征及作用新手钓友,或者老手钓友去买浮漂,一般都是老板说什么可以就可以,而你自己去,什么都不了解,钓友是不是也是看到各种各样的漂,都感觉是一样的那?大家知道每种漂的作用吗?每种不一样的是干什么用的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
浮漂的种类①立式浮漂:最为常用的一种浮漂,形状较多,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灵敏度高,深受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喜爱。
②卧式浮漂:多为椭圆形,不怕风浪,使用时横卧于水面,当鱼吞饵时,它会立即斜立后直立起来,多用于风大浪高的场合。
③球形浮漂:有圆形和枣形两种,浮力较大,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
使用海竿钓浮时多用这种浮漂。
④线浮漂:又称多体漂、七星漂、蜈蚣漂,是我国南方钓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浮漂,非常适合新手使用。
这种浮漂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多用禽类的翅膀羽毛梗制成,也可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塑料浮球串连而成。
线浮漂的灵敏度高于立式浮漂,适合在静水、草区及有礁石的水域使用。
⑤特种漂:最典型的特种漂是夜光漂,由巴尔杉材料制成,外观和普通浮漂一样,漂身内部有存放小电池的空间,依靠电池供电发光。
优质的夜光漂在鱼儿咬钩时能改变漂体或漂尾的颜色,这种电子感应漂主要用于夜钓。
浮漂的作用①传递鱼儿咬钩的信号:浮漂被称为钓鱼人的眼镜,是否有鱼咬钩,依靠浮漂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就能分析得八九不离十。
浮漂的灵敏度越高,漂相就越明显,也越利于我们第一时间捕捉咬口。
鱼儿咬钩时,浮漂能呈现出不同的漂相,我们可以通过漂相判断提竿时机,这是浮漂最基本的作用。
②测量钓点的深度:在一处陌生的水域垂钓,我们不知道钓点的深度,需要用浮漂测量水深。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试水深时要上下移动浮漂,移动的原则是先深后浅,通过观察浮漂在水中的状态来判断钓点的深度。
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基本是先横浮再斜浮,最后漂尾露出水面两三目,此时我们即可得知钓点的深度。
鱼钩钩底至浮漂的这段距离就是当前钓点的大致深度,鱼钩至漂座之间的这段钓线叫做水线,调整水线的长度其实也是找底的过程(前提条件是浮漂的浮力和鱼饵的重力相当)。
浮标的种类及技术解析

浮标的种类及技术解析(转)浮标的种类及技术解析(转)近年来,随着钓鱼运动的深入发展,钓鱼人对钓鱼各项技术和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浮标理论探讨、争议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
这其中不乏大师、名人的精品之作,给了钓鱼人很多有益的指导,但有些纯理论性的探讨总给人深奥且复杂的感觉,有时会让初学者感到很困惑和无所适从。
就此,我想能不能换个思路,把浮标理论上的方方面面具体到钓鱼的实践中去,从而正确地认识浮标、了解浮标,进而破解浮标的奥秘,不再为浮标所累。
以我钓鱼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浮标的认识,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这也正是我想在此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的真正目的。
浮标在钓鱼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浮标的各种细微反应,很清楚地了解鱼类吃饵的各种举动,从而钓获它们。
正确地了解浮标、读懂浮标的真实语言,在实际钓鱼中达到人标合一的境界,是我们每个钓鱼人的追求,也是钓好鱼的关键所在。
一、浮标的作用若想用好浮标,首先就要对浮标有一定的认知。
浮标在钓鱼活动中的实际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鱼饵在水中的运行速度及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浮标上所表现出的颤动、上升、下顿等信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鱼吸饵进嘴的反应,同时也可大概了解到鱼的大小和种类等。
2.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类型、大小的浮标,结合不同的调标方法钓到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
3.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造型和用途的浮标,在复杂的鱼情下较容易地钓到对象鱼。
4.借助浮标自身的浮力大小,在风大或钓远时选用中、大号的浮标,配上较重的铅坠,就能把钩饵很顺利地投到预定钓点。
二、浮标的材质想拥有一支或几支高品质的好浮标,就一定要知道如何挑选浮标。
这就需要了解制作浮标的材质都有哪些,同时也要了解什么样的材质优,什么样的材质差。
用于制作浮标的材质有很多种类,这里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我主要说说目前使用最多、也是最为流行的三种材质的浮标。
1.芦苇标制作芦苇标所用的上等材质,通常是经过了一年的风干或次年生的芦苇,其纹理美观、截面圆滑,节长的芦苇应该是最好的。
浅谈浮标的不同造型种类与特性

先把现市面上常用浮标的造型与种类分一分,做一个比较简单的分类,然后再慢慢具体下去.1,长身标2,中长身标3,短身标4,枣核标大类分好了以后,我们就开始把每个大类开始细分一下:1,长身标(硬尾,软尾皆可):可分为A短碳脚,长标尾(硬尾),B短碳脚,短标尾(软尾),C短碳脚,短标尾(硬尾).2,中长身标(硬尾,软尾皆可):可分为D短碳脚,长标尾(硬尾),E短碳脚,短标尾(软尾),F短碳脚,短标尾(硬尾),G长碳脚,长标尾(硬尾),H长碳脚,短标尾(软尾),I长碳脚,短标尾(硬尾).3,短身标(硬尾,软尾皆可):可分为J短碳脚,短标尾(硬尾),K短碳脚,短标尾(软尾),L长碳脚,长标尾(硬尾),M长碳脚,短标尾(硬尾),N长碳脚,短标尾(软尾).4,枣核标(一般均为硬尾): 可分为O长碳脚,长标尾(硬尾),P长碳脚,短标尾(硬尾)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应该有点头晕了,其实,我写得人也很晕,但还是要接着理顺下去.1A的浮标, 我们一般称为细长身硬尾传统标型,标型比较古老,是属于台钓钓鱼近早期的标型,特点:浮标翻身慢,下降和到位速度快,杂乱鱼讯中的稳定性好,适合钓底部常规情况下的鱼口, 上浮和下顿的口均会比较明显.缺点: 难以钓行程中的截杀,抗走水能力弱.1B的浮标, 我们一般称为细长身软尾浮标, 标型比较古老,但至今仍然是竞技钓鱼手中不可或缺的浮标,休闲钓中使用得相对要少.特点:浮标翻身慢,下降和到位速度快, 杂乱鱼讯中的稳定性极好, 适合钓底部滑口,乱口.玩比赛,知道是滑口池,又没机会试塘,这则是类似遭遇战中最佳选择,缺点:难以钓行程中的截杀,抗走水能力弱.1C的浮标, 和1A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标尾短了一大截, 个人的观点是种非常操蛋的过度类浮标, 从有这类浮标到今天就没有受到过重用, 特点和1A类似,但使用下来绝对不如1A实用, 这种浮标只能玩跑铅的时候用用.2D的浮标, 历史上有两支浮标赫赫有名,一支是鱼神的YS006(竹脚),另一支是老化的湛庐巴尔沙, 就是2D所描述的那样,翻身快,到位快,使用范围比较广, 早期的竞技钓鱼比赛中钓浮的表现非常优异(因为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水皮标),当年在西丽湖吉尼斯速钓比赛中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标型的浮标.2E的浮标, 这种浮标一般多使用孔雀羽材质的比较多,众所周知的达摩和小鱼儿以及恒作羽毛许多标就是由这个标型进行延伸出来的, 红蓝头至今沿用这个造型,特点是翻身快,可以打快攻(那个年代),是钓乱口,滑口的利器,现在的竞技比赛中,很多人还是在用这个标型的浮标对付滑口,乱口.2F的浮标, 和1C比较像,但是比1C的身体要短, 现在多用于比较中钓一些相对速度比较快但又无法起浮的生口小鱼, 翻身快,到位快,因为标尾短,所以没有那么多行程可以走,用起来比较干脆简单. 受众面还是比较小.缺点: 乱口滑口中的稳定性不高,应对走水也不是很有效.2G的浮标, 比较有代表的标型有鱼神的YS010,老化的迅狐巴尔沙, 阿卢的LPA003,LPA008,恒作的A06等,我们一般称这类浮标叫中长截口浮标,特点是翻身快,下降速度先快后慢,有的是匀速慢降, 当年许多比赛中都用这种浮标钓那种截口比较多的鱼情,钓底也有比较好的表现,曾经风靡一时.2H的浮标, 这类浮标比较另类,说得好听点是另类,其实也是操蛋, 不如后来的三等份那样大受欢迎,是浮标标型发展史上的过度性标型,现在已经很少有生产类似标型.2I的浮标, 和2H一样的道理,只是做成了硬尾, 估计是某些厂商仿造其他厂商的标型, 因为没搞清楚原版是软尾还是硬尾就做出来的四不像.3J的浮标, 这个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水皮标了, 翻身速度快, 到位更快, 是现今极速钓鱼比较盛行使用的浮标, 最大的缺点就是很多类似标型入水到位后极易反弹,从而影响钓鱼人观察鱼讯. 但在上了250尾的时速后这一需要用眼睛来看的缺点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
钓鲫鱼20种漂相及其他鱼种漂相

钓鲫鱼漂相20种以及其他鱼种漂相钓鲫浮漂的有以下20种漂相,希望能对广大钓友提供一些垂钓的乐趣!以便大家能更好地掌握中鱼时的漂相,从而获得更多的鱼!1、浮漂轻点轻触。
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浮漂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
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
3、漂尾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后漂漂不动,是提竿时机。
4、浮漂偶尔慢慢下沉。
不可忽视,动作越慢、鲫鱼越大。
5、浮漂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漂动即停止。
这时提竿时机为浮漂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
6、浮漂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
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
7、浮漂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
动作越慢鲫鱼越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漂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即提竿。
9、浮漂有力猛点时。
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0、浮漂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11、浮漂横移。
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可提竿。
12、未见浮漂下沉,但送漂时往往是大鱼。
说明鱼已吞饵,提必获鱼。
13、浮漂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
15、浮漂横卧水面不沉不动。
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
16、浮漂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17、找窝及试点时,如果空钩下送,浮漂不下沉或突然下沉。
往往是鱼咬空钩,及时提竿。
(情况较少)18、送漂后浮漂迅速恢复原状,漂为一目送平后又恢复原状。
出现这种现象多为虾蟹脚拨动所致,起竿多为空钩.19、黑漂后迅速恢复原状,漂相为一目斜向入水,然后恢复原状。
多为小杂鱼咬钩,不必提竿。
20、浮漂在水下忽闪一下。
这是鱼儿碰线所致。
不必提竿。
各种鱼的漂相各种鱼的漂像各种鱼的漂相1. 鲫鱼:有力一钝,是生口鱼,慢慢一滑,是滑口鱼,漂顶起后停顿,饵正含在嘴里,漂斜者不动,饵也正含在嘴里。
浮标-------分类和应用技巧

浮标的分类和应用技巧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钓法”传入大陆,当时只有一种浮标——孔雀羽材质、7目软尾、身长120毫米、标脚长50毫米,钓鱼人称之为“鲫鱼标”。
随着钓鱼技术的发展,以及钓具产业的崛起,不论是浮标材质或是形体,都越来越多样化。
面对形形色色的浮标,该如何去应用呢?一、四大类功能浮标流行的浮标按材质分,不外乎三种:孔雀羽、巴尔杉木和芦苇。
应当说三种材质浮标各具特色,都非常好用。
然而,真正决定浮标用途的还得是浮标造型。
1.战斗标战斗标衍生于1998年钓王杯总决赛上,其外形特点是:粗短碳脚、身长100~120毫米、宽肩、硬尾(直径在0.5~0.9毫米);浮标翻身极快(不代表到位快)。
当时应用此种浮标,是为了使其尽早翻身而方便观察鱼讯。
后来,粗短碳脚逐渐过渡成竹脚。
现在,战斗标又发展成多种形态,如长标(长度适中的硬尾、短身宽肩、长碳脚)。
代表作:99钓王纪念版、战斗。
2.通用标通用标有巴尔杉木材质的,也有芦苇的,但更多是用孔雀羽制作的。
通用标从外形来看,上下差别不大,标身一般在140~160毫米长。
这类浮标既能钓浮,也能钓底;既适合竞技钓,也适合休闲钓。
代表作:湛芦二代。
3.降讯标降讯标的特点是脚长、尾长、标身短,主要用于钓底。
这类浮标翻身速度不快不慢;再加上标尾长的特点,因此在钓底的同时、在浮标缓慢下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表现出鱼吃饵的截口信号。
代表作:讯狐、佛手。
4.等分标这类浮标的外形特点是:尾短、脚长且粗。
它的浮力中心靠上,中鱼信号多表现在标肩和浮标即将要到位时。
代表作:小百灵。
二、硬尾标与软尾标的区别硬尾,也称“实心尾”。
对于一支高档硬尾标来说,如果标尾最大直径在1毫米、最小直径大于0.6毫米,则它肯定是整支浮标比重最大的部分,且它的比重大于水。
软尾,也称“空心尾”由于软尾是中空的,所以它在水中能产生较大的浮力。
目前,有很多钓友喜欢使用硬尾标,认为它比较灵敏。
为什么?假设有一条鲫鱼在水底吸食钓饵,当它牵动钓组时浮标只有1目的下沉量,但在浮标上表现出的动作却超过了1目。
浮标的类型

浮标的类型名词解释:尾:就是示标,浮标最上面用油漆油过的一格一格的那段。
每一格为1目软尾硬尾:通常来说软尾是空心的,所以尾部浮力较大;硬尾是实心的,比重基本都大于水。
短身长身:身,即是主浮体,去掉上面中间胖胖的那一段,相同直径的当然长身浮力大。
粗身细身:参照短长身。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苗子自己改造)急收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滑鱼(下沉快,回升慢)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及动水等。
纵观浮标,现在市场上和钓手手中流行的可谓是五花八门,特别是竞技钓浮标,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对于竞技钓场上的老手来说只是多了一份选择,可对于一位新手来说,再加上关于浮标的信口开河的文章,那可就是云里雾里,眼花缭乱了。
本人不才,不敢拨乱反正,就关于浮标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浮标有长短粗细形状及材质等各不相同,要认知它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会引出一大堆砖头来。
实际上不管浮标是什么样子,其入水后的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先平躺在水面,这时是坠带钩饵下落,当坠带钩饵下落达到水线的深度时,即开始拉动浮标,使浮标开始翻身而这时的坠也就开始减速下落,当下落到标的无钩调目时,这时坠应该停止下落,如果坠下无钩饵,这时应该整个钓组在水中达到二力平衡,可我们钓鱼时坠下都有钩饵,所以在过无钩调目后水中的钓组再运动是由钩饵的运动决定的,是钩饵拉坠及坠以上的钓组下行。
钓鱼时如何观察漂相

钓鱼时如何观察漂相鱼儿咬钩信号是通过浮漂转递给钓者,它用多种不同的信号报告咬钩信息,钓者观察浮漂的动向提竿起鱼,是垂钓中最有兴味、最兴奋、最愉快的事,各种妙处用语言是难以完全表达的。
常常见到如下情景:众多的钓手云集,技艺娴熟的钓翁频频举竿得手,而技艺稍逊或经验不足者,收获甚少,甚至上钩的鱼又逃之夭夭。
这就是为什么要研究咬钩信号和提竿时机必要性之所在。
由于鱼类的食性和就饵方式不同,浮漂的反应形态也就各个有别。
垂钓者必须在刹那间作出及时的反应,不失时机提竿起鱼。
1.鱼头朝下尾朝上吃到鱼饵后,扬头起身欲游的场面,是典型的鲫鱼咬钩信号。
如是鳊鱼,浮漂上送速度较鲫鱼快,也有鲫鱼咬钩不送漂的,但只是在水很浅的地区或流水区。
其他如鲤鱼、草鱼,也有送漂的情形,但起初浮漂的摆动幅度都较大,且送漂也是偶然现象。
2.向上顶漂,漂体向上运动速度较快,幅度较大,几乎倾斜时,可及时提竿,一定中鱼。
标尾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后漂标不动,亦可提竿,中鱼机率较大。
运动速度越快,鲫鱼个头越小。
反之亦然。
3.浮漂先是抖动几下,而后徐徐下沉,这多是鲤鱼咬钩的反应。
有时青、草鱼,也是沉漂,浮漂抖动的越沉稳,下降的速度越慢,说明越是大鱼咬钩,思想要有足够准备。
4.漂在水面上下数次频率较快地轻轻点动,上下点动的目数在1目左右,大概有3个回合时,可提竿,中鱼机率较大。
这是鱼将饵“含”在嘴里,想吐钩留饵,数次反复所致。
5.浮漂微微摆动。
先不沉降,后时沉时降,浮漂位置平移,这多是虾类索食动作,肝气的快时,它们的大夹还未松开仍可钓得,但多数起竿时中途落水。
有虾无鱼,这是最好移动位置,“钓鱼钓到虾,赶快就搬家”。
但若是浅水垂钓(一尺左右深),鲤鱼咬钩也常有这种浮漂表现,因水浅,没有闷漂或送漂的余地,只有平行移动的空间。
6.浮漂入水后迟迟不翻身,甚至发生了快速和较为持续的横向移动,提竿吧,看看结果如何!这是您抛入水中的饵团被上水层中的鱼儿“半路打劫”所致。
【钓鱼教程】漂相大全

个人收集的较全的漂相一、钓小鲫鱼要注意的问题1、最关键的是要找准底。
2、不论南方北方,小鲫鱼都喜欢吃腥香饵。
3、调目不要太高。
一般用软尾漂调三目。
二、找底的问题1、有顿口提杆中鱼,就是找到底了。
2、有顿口提杆不中鱼(空杆),说明钓得太灵了,向上推漂。
3、有顿口提杆中鱼,但是鱼一翻身就跑了,说明钓得钝了,向下推漂。
注:太小的钩不好找底。
三、饵料问题1、不要让饵料雾化得太快。
否则钩到底后,钩上没饵了怎么钓鱼2、饵料一定用腥香的。
纯腥饵虽然上鱼快,但不留鱼。
3、掐鱼时先用腥香饵,钓着钓着鱼聚多了,动作就乱了。
再用白饵(清淡),又上鱼了。
(白饵聚鱼效果不如腥香饵,鱼少了动作真实了)钓着钓着又没鱼了,再用腥香饵。
用白饵掐鱼时准赢,但一比赛就死。
掐鱼时人少,每个钓位上的鱼相对较多,比赛时每个钓位分配到的鱼相对少了,应多诱鱼。
四、钓鲫浮标的标相以下希望能对广大钓友提供一些垂钓的乐趣!以便大家能更好地掌握中鱼时的标相,从而获得更多的鱼!1、(轻点轻触)浮标轻点轻触。
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微升微下)浮标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
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
3、(缓起不动)标尾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后漂标不动,是提竿时机。
4、(偶尔慢沉)浮标偶尔慢慢下沉。
不可忽视,动作越慢、鲫鱼越大。
5、(略沉即停)浮标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标动即停止。
这时提竿时机为浮标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
6、(连续点动)浮标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
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
7、(点后慢送)浮标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
动作越慢鲫鱼越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斜向移沉)浮标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即提竿。
9、(有力猛点)浮标有力猛点时。
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0、(横移并沉)浮标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浮标在水下忽闪一下。这是鱼儿碰线所致。不必提竿!
5、浮标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标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为浮标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
6、浮标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
7、浮标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越慢鲫鱼越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标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即提竿。
14、浮标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
15、浮标横卧水面不沉不动。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
16、浮标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17、找窝及试点时,如果空钩下送,浮标不下沉或突然下沉。往往是鱼标后浮标迅速恢复原状,标为一目送平后又恢复原状。出现这种现象多为虾蟹脚拨动所致,起竿多为空竿。
9、浮标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0、浮标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11、浮标横移。不送标也不黑标,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可提竿。
12、未见浮标下沉,但送标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必获鱼。
13、浮标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
钓鲫浮标的20种标相(参考)
转自海峡钓鱼网
能给钓鱼人一点帮助
中鱼时的标相,从而获得更多的鱼!
1、浮标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浮标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
3、标尾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后漂标不动,是提竿时机。
4、浮标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越慢、鲫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