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体系”建设与档案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新修订《档案法》背景下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新修订《档案法》背景下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档案工作Archives work2023/8(上)总第416期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十一条提出:“国家加强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档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新时代整个社会知识化、信息化的要求,是加快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只有培养一大批政治思想觉悟过硬、爱岗敬业,又懂得现代化档案专业知识、德才兼备的档案管理人才,才能适应改革新形势,做好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

一、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档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日益重视,档案部门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整体学历层次大幅度提升,但具有档案专业背景的人员不足,档案专业科班出身的高层次人才更少。

南京工程学院档案馆现有专职档案工作人员7名,其中档案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1名,占14.3%,其他档案工作人员的从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上岗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

(二)档案工作人员队伍结构有待均衡。

现阶段,档案部门普遍存在工作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以南京工程学院档案馆为例,从职称结构上看,副高级职称2人(无正高级),占比28.6%;中级职称4人,占比57.1%;初级职称1人,占比14.3%,档案工作人员职称占主体的是中级,高层次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4人,占比57.1%;35~50岁2人,占比28.6%;35岁以下1人,占比14.3%。

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年龄结构整体偏大(详见表1)。

(三)档案科学研究有待加强。

档案工作人员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很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档案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主动开展档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创新性不够。

表2为近5年科研情况。

表1南京工程学院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统计表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结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男女50岁以上35~50岁35岁以下博士硕士本科档案学计算机其他专业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人数/个344211421150241所占比例/%42.957.157.128.614.314.357.128.614.314.371.4028.657.114.3表2南京工程学院档案馆近5年科研情况统计表科研类别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年度/年2018201920202021202220182019202020212022数量(项/篇)12131454115新修订《档案法》背景下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文/南京工程学院档案馆王调江【摘要】加强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档案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度重视档案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专业化档案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内容研究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内容研究

掰 ,

■●^
镕 (

档案 安全基础设 施 、 技术 支撑 、 组织 管理 、 法 规 标 准 等 若 干部 分组成 。 ” 1 7 1 赵鹏先 生认 为 : “ 档 案 安 全 体 系 包
含着 两个方 面的 内容 , 一是档案安全 , 二是体 系 , 其 中
档 案 安 全 是 目标 , 而 体 系 则 意 味着 针 对 目标 实 现 的全
案安全 的保障工作真正落到 实处 , 没有纰漏 。 ” 1 1 1 张艳欣
认为: “ 档 案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是 一 个 复 杂 而 庞 大 的体 系 , 包含技术 、 管理、 法律法规 、 标 准 建 设 等 多 方 面 的 内容 , 诸 多 方 面必 须 齐 头 并 进 . 全面均衡发 展 . 才 能 做 好 档 案 安全保护工作 。 ” [ 2 1 笔者认为 , 档 案 安 全 保 障体 系建 设 是
1档 案 安 全 保 障 体 系建 设 概 念
全 保 障体 系 的 理 论 研 究 、完 善 法 律 法 规 、制 定 标 准 规 范、 实施模 式 、 经 费保 障 、 技术研究 、 安全 管理 、 人 才 培 养等 , 还需 要科 学决 策 , 依法履 职 , 合 理布 局 , 系 统 实 施, 使档案 安全的保障建设工作 真正落到实处 , 全 面 均
档 案 安 全

O李 宝 玲 崔 海 燕
档 案安全保 障体 系是“ 十二 五 ” 期 间档 案事业 “ 三 个体系” 建 设 中 的一 项 。 这“ 三个体系 ” 是档案工作 “ 收” “ 管” “ 用” 三 个 基 本 工 作 环 节 在 新 时 期 的新 提 法 、 新 注 解 .但 也 表 明档 案 工 作 者 对 自己工 作 核 心 内 容 认 识 的 不断深化 。 要 建 立 档 案 安 全 保 障体 系 , 就 要 明确 这 项 工 作 的 内涵 与 外 延 , 具 体 工 作 范 围和 内容 。 这 对 于档 案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的建 设 有 着 积 极 的意 义 。

影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影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影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影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首先分析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明确了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随后重点探讨了提升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强档案管理技术和标准化建设,以及加强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展望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内外因素、关键问题、对策、管理技术、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研究成果、发展前景、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档案是国家和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历史、维护文化传统、保障社会权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档案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档案事业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信息碎片化、资源浪费、人才短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及关键问题,探讨提升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于推动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档案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对于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档案管理技术和标准化建设,加强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当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档案事业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律,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影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影响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探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深入研究档案管理技术和标准化建设,以及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加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国家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国家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国家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维护国家重要文化遗产,承担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

为了推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档案工作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一、人才培养
(一)高层次人才培养。

国家应该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开展面向全国招聘、设立专项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培养和选拔一批档案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二)在职人员培训。

国家档案局、各级档案机构应该定期举办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和复习课程,为档案干部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

(三)青年人才培养。

国家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加强科研导师制度、建设优良的学术氛围等方式,培养和选拔一批青年档案专业人才,以推动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二、队伍建设
(一)聘任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的聘任制度,通过竞聘、选拔等方式,选拔并录用具有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档案工作人员。

(二)职称制度改革。

建立阶梯式职称评定制度,通过科研成果、实践经验、专业能力等多方面评价档案工作人员职称,激励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绩效考核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果、业绩、贡献等因素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及时给予优秀的档案工作人员激励和表彰,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四)激励机制完善。

国家应该加大档案事业投入力度、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奖励和鼓励,为档案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荣誉感,提高档案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国外国家级档案事业战略规划及其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国外国家级档案事业战略规划及其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国外国家级档案事业战略规划及其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作者:肖鹏赵庆香卢心怡张衍来源:《档案与建设》2021年第10期摘?要:为了支撑和服务“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档案馆和档案行业组织的最新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分析其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归纳世界档案事业发展趋势。

基于上述研究,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扩大开放利用,提高档案事业的社会能见度;加强行业话语,提升档案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助力政府转型,推进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重视数字变革,拓宽档案事业的未来发展道路。

关键词:档案事业;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分类号:G279.1Foreign National Archival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High-Quality Archive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ChinaXiao Peng1, Zhao Qingxiang1, Lu Xinyi2, Zhang Yan3(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Sun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 2.School of Business of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3.Department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Abstract:In order to support and serve the high-quality archive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China, this paper adopts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latest strategic planning of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archives and archives organizations abroad, analyze their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archives career.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and China’s rea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archive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First, to strengthen the access and use of archives, and enhance the visibility of archival career. Second, to increas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archives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archivists. Third,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Lastl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broade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rchives career.Keywords:Archives Career; Strategic Plann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十四五”時期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落实《“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档案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1],对接世界档案话语体系,有必要适当关注其他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与探索方向,为推动我国档案事业走向世界前列奠定基础。

档案2024年工作要点

档案2024年工作要点

档案2024年工作要点
一、档案整理与归档
1.对现有档案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2.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做好档案的收集、鉴定、保管、利用和销毁工作。

3.加强对档案归档工作的监督,确保档案归档及时、准确、完整。

二、档案数字化升级
1.制定档案数字化升级计划,明确数字化目标和时间节点。

2.建立数字化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数字化质量和效率。

3.加大对数字化设备的投入,提高数字化水平,优化数字化效果。

三、档案信息安全保护
1.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2.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风险。

3.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档案利用服务优化
1.加强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流程和规范。

2.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档案服务。

3.提高档案利用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对档案的需求和期望。

五、档案法规与标准完善
1.及时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领域的新法规、新标准,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2.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加强档案法规与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法规意识和标准意识。

六、档案专业人才培养
1.制定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方案。

2.加强档案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实践,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3.鼓励档案专业人才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提升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

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

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在当今社会,人才是各个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高素质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

然而,要培养出具备高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并将其合理地配置到不同的岗位上,必须进行体系建设和资源优化管理。

本文将探讨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建议来优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

一、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是企业或组织长远发展的基础。

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培养体系,无论个人才能多么出众,都难以发挥最大的潜力。

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帮助员工在不同的阶段获得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体系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人才。

二、优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1.明确岗位需求和员工能力在优化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中,首先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需求以及员工的能力。

只有明确了岗位需求和员工的能力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资源的配置。

2.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岗位需求,制定培养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计划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评估方法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可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在岗位上的能力,提高整体绩效。

3.合理分配资源在资源配置中,需要合理分配培养资源。

不同的员工可能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因此,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配置。

这包括培训经费、培训时间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合理分配。

4.建立员工发展档案建立员工发展档案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员工发展档案,可以清晰记录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历程,为后续的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同时,员工发展档案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能力、潜力和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

5.持续跟踪和评估资源配置之后,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培养效果。

只有不断地评估和调整培养计划,才能确保资源的优化利用。

探索“三个体系”建设中青年领导的成长路径

探索“三个体系”建设中青年领导的成长路径

1 .思想观念不相适应 。档案部 才 的引进和培养,为档案人员提供进
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 的总体 目标和 中 门中普遍存在的自我封 闭、因循守旧 修 、在职教育培训等多种平 台,努力
心任务。在实施 “ 三个体系” 建设中, 的思想观念,如档案工作与经济工作 实现档案人才总量的持续增长和人才

1 .青年领导是 贯彻 实施 “ 三个 来,档案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 实践是青年领导提高创新能力的最好
体系 青年领导要积极投身 “ 三个体
学发展观 、建设 “ 三个体系”的先锋 以及下属档案室之 间,组织松散,缺 系 ”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加强档案信 队,在各级档案事业发展进程 中承担 少必要的信息传递 ,凝聚力和号召力 息资源建设 ,走多元化档案信息资源 着引导、带头、示范、组织、实施的 不强。基层档案管理基础薄弱,存在 开发之路,发挥 档案馆 “ 五位 一体 ” 作用。近年来,领导干部队伍 中青年 大量无序现象 。服务机制不活,服务 服务功能上创新实践 。要运用在 当地

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去影响、带动
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事业和个人的协调 青年领 导个人虽有激情 ,但要积极改 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以自身的人格 变诸多顽症 ,异常艰难。 2 .工作机制不相适应 。长期 以 魅力去赢得下属的理解和支持 。 3 .努力实 践,培养创新 能力。 担负的使命
本位思想 ,树立大局观念和意识 ; 正
那些不适应 、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的思想观念 ,着眼和立足于广大人民 较高的学习能力是青年领 导整体素质 确 处理好个 人 负责与集 体领 导的关 群众来建立 “ 三个体系 ” ,关键是加 的基础 ,是激发青年领导创新力的关 系 ,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处理 强领 导班子和 领 导干部 的领导力 培 键。 青年领导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 、 好青年领导与老领导、 老同志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体系”建设与档案人才培养
文章作者:赵鹏来源:《中国档案报》
“三个体系”建设是档案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

“三个体系”建设目标的提出,第一次将档案工作推到了社会大舞台的幕前。

档案不再仅仅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一些旧文件,而将会成为维系和推动国家、社会、民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求拥有一支思想可靠、业务精练、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档案人才队伍。

档案人才是赢得“三个体系”建设胜利的关键因素。

加强档案人才培养是“三个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
不可否认,由于社会档案意识的淡薄,档案工作的实际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工作长期以来被边缘化,造成了档案人才引进及培养的先天不足。

另外,从事档案工作比较清苦,交流进步慢,档案工作人员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实现上有着明显的失落感,使得档案人才的引进较为困难,同时又引发人才流失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管理档案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谁都能干,不需要多大的学问,因此形成对档案工作的矮化和自我矮化。

事实上,档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发展很快的工作,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政治素质的要求很高,档案工作不仅涉及历史、文献、文字、管理、法律、政治、经济等诸多社会科学,还涉及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及材料、信息、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

在美国,要成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必须要有硕士以上学历。

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重新认识档案”、“重新认识档案工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纸质文件管理为重点、以保密和服务领导为中心的档案理论和价值观以及档案实践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档案形式多元化、档案服务大众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三个体系”建设,对档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高速发展,档案数量将呈几何指数增长,管理如此浩大的档案,没有人才是不可想象的。

在很多档案馆,一个管理着几万卷档案资料的科室经常只有1至2个工作人员,档案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影响了档案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水平提高。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档案形式和管理模式,新的课题不断涌现,如电子文件
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网络安全利用、新载体档案管理、档案法规建设等等,都对档案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另外,档案工作是千秋大业,高素质的人才是档案长久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要求档案人才具备长远的战略目光、为历史负责的意识和服务民众的人本思想。

“三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中,档案工作者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任务,关于“三个体系”建设的理论体系、国家政策、法规标准、实施模式、资金保障、技术支持方面等,都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而大多数档案工作者知识老化,参与档案专业理论研究不多,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思想上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保守观念所约束,导致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在档案管理中的推广应用难以顺利开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时力不从心,成为制约“三个体系”建设迅速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个体系”建设对档案人才的现实需求
专业结构需求。

档案工作属于综合性的专业工作,需要许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方面的知识及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才。

档案管理人员按职能分有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业务型人才;按学科分有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历史专业人才、法律专业人才等。

“三个体系”建设需要多种人才的共同努力,一个相对合理的人才结构必须按其所承担的职能,形成一个合理的专业比例构成,应有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人员组成,使各个专业的人才都能适得其所,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在档案馆等业务单位,缺乏精通档案学、法律学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高端人才的问题较为明显,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档案工作的规律,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自觉性不高,应对电子文件等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不利于“三个体系”的建设。

年龄结构需求。

档案事业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事业,需要一支具有承前启后、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一个合理的档案群体结构应该是由各种不同年龄段的人才构成,做到“老中青”档案人才合理搭配,以获得档案群体的最佳效能,并保证档案事业发展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使队伍永远充满活力。

青年和中年时期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强、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合理的档案群体,应该坚持干部年轻化,各年龄段岁差合理配比,以保证整体创造力的稳步上升,防止人才同步老化,实现经久不衰的创造力。

老同志社会阅历广,经
验丰富,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层次结构需求。

现代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分为初级档案管理人员、中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和高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三个等级层次。

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档案学术带头人,但也需要日常档案管理人员和保障服务人员,不同层次人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在很多档案馆,相对大量进馆的档案资料,具体从事档案鉴定、整理、著录、利用服务、数字化、抢救保护等基础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太少,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及现代化工作的快速开展,甚至出现滞后现象。

“三个体系”建设对档案人才培养的要求
领导的重视和合理的规划。

对于人才的培养,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并在制定各项政策、规划时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档案人才的培养上,应深入调研,制定档案人员群体结构优化的目标,分析现有的档案人员群体结构中人数、年龄、层次、素质等方面的搭配是否合理,能否形成互补的合理关系,个体是否能各得其所,是否有利于加强群体的整体功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部门合理的群体结构模式和优化结构方案,通过各种措施逐步实现人才结构的合理化。

创造良好的环境。

档案人才的引进、留住和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人际环境。

工作环境上,要致力于办馆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其有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建立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做到按需引人、竞争上岗、合理使用,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焕发工作热情、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在物质条件上,应勇于面对档案部门物质待遇较差的现实,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不断改善档案人员的生活条件。

人际环境上,要力求对所有工作人员在物质待遇、学习培训、工作安排、升迁晋级等各个方面都做到公平公正,在岗位安排上考虑把不同人员的素质特点和岗位特点相结合,抑制消极的因素,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强化自我造血功能。

我们已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时代。

对档案人员来说,其知识结构一直处于相对稳定与快速变化更新的矛盾运动中。

要真正有效地造就一批档案专业人才,必须强化自我造血功能,结合档案工作的实践需要,不断保持档案人员上
岗后的继续教育学习与培训(尤其是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不断地更新知识与观念,使其在知识结构上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自身素质上符合知识创新的需要,更好地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服务。

“三个体系”建设对档案人才自我修养的要求
自觉努力提升自我修养,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为档案工作者更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档案工作不是一个时代的事,而是世世代代的事,政治性很强。

一方面要努力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树立严格的保密观念,充分了解保密的重要性,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

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坚持真理,忠于历史,正确处理工作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内部、外部关系。

其次,应牢记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根本目标,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另外,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乐于奉献、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地工作。

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就是要不断学习档案工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档案工作的各项技能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的业务专长,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要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

面对近年来档案工作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档案工作者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创新迎合档案工作发展的时代要求。

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根基。

早在2002年,中央就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并于2007年正式写入党章。

2010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人才投资优先,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党和国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把握信息化和以人为本思潮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档案工作质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0年8月26日总第2046期第三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