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母的制备PPT讲稿

合集下载

酿酒工艺教学课件PPT

酿酒工艺教学课件PPT

2.白酒原料
(1)主要原料:凡含有较多淀粉,糖分的农作物及其副产物和野生植 物可作酿造白酒原料。 粮谷原料 薯类原料 含糖原料 代用原料
(2)辅料
固态发酵的白酒酿造过程中常在辅料中加入一定的填充料,以调节 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发酒精成分,保持一定的浆水。常用辅料 有稻壳,高梁壳。
(3)水
它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素,各种物质的溶剂,各种生物化 学反应都在水溶液中进行。
在前发酵期阶段,前发酵期一般为前10h左右, 发酵作用不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得少,糖 分消耗得比较慢,发酵醪表面显得比较平静。 前发酵期一般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30℃。 主发酵期为前发酵期之后的12h左右,在此阶 段酵母细胞已大理形成,每毫升醪液中酵母数 可达1亿以上,酵母菌基本上停止繁殖而主要 进行乙醇发酵作用。使糖分迅速下降,酒精量 逐渐增多,醪液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很 强的二氧化碳泡沫响声。
3.糖化曲制备
制曲过程实际上是将糖化菌扩大培养,并让糖化菌产生高活力的、质量 合格的各种淀粉酶等酶类的过程。为此,需要提供让糖化菌生长和 产酶的合适原料、水分、温度和通气条件等。
糖化曲分成固体曲和液体曲两种,用麸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固体曲叫麸 曲,采用液体深层通风培养的称为液体曲。
(1)固体曲的生产 固体曲生产方法有多种,最早采用的是曲盘制曲, 后来发展为帘子制曲,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逐步采用机械通风制曲 方法。
2.蒸料
淀粉质原料吸水后在高温高压下蒸煮,可以破坏植物组织和 细胞,使淀粉彻底糊化、液化,为进一步的淀粉转化为糖创造良 好的条件;其次蒸料还有灭菌的作用。
纤维素:吸水膨胀 半纤维素:部分发生水解,中间出现糠醛产物,产生芳香物质。 果胶物质:分解生成甲醇 含氮物质:氨态氮有利微生物利用,可溶蛋白质减少 糖分:

酒母工艺培训资料

酒母工艺培训资料

酒母工艺培训资料酒母工艺培训讲义一、什么是酒母、酒母制备?酒母:将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获得含有足够数量酵母菌的酵母培养液,以供酒精发酵之用,这种含有大量酵母菌的醪液,称为酒母。

而这种酵母菌的扩大培养过程,就称之为酒母的制备。

酒精发酵: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糖做基质,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二、酒母的工艺目的使酵母在糖化醪和营养盐等介质中被激活,加快繁殖,提高酵母活力,达到快速发酵,增强酵母抵抗杂菌能力,为发酵提供足够量的酵母细胞。

三设备情况及公用工程(辅料添加及作用)公用工程条件 1 设备2 蒸汽:压力:0.78±0.05MPa、温度:170±5℃ 一次水:压力:0.4~0.7MPa循环水:压力:0.25~0.5MPa、温度:≤32℃ 冷冻水:压力:0.30~0.70MPa、温度:16±2℃ 工艺空气:压力: 0.6~0.8MPa 露点:-40℃ 电力:电压:220/380 伏、频率:50Hz 3 辅料干酵母硫酸青霉素尿素四酒精酵母的选择条件 1、 2、 3、 4、 5、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发酵能力强,发酵迅速而且完全对温度、酸度、酒精的抵抗能力强营养要求低,抗菌力强,管理容易性能稳定,不易变异五酵母菌繁殖方法及生长曲线繁殖方法:出芽繁殖生长曲线:1、延迟期(调整期):当酵母菌移植到新的培养液中后,开始时由于还不适应环境,细胞并不增殖,甚至稍有减少。

过了一段时间,酵母菌逐渐适应新环境,便开始增殖,但还不旺盛。

这一阶段,是酵母生长的调整时期。

2、旺盛期(对数期):酵母菌经过调整期后,细胞繁殖速度增加,酵母菌数量依几何级数增加,为对数增殖期,也称生长旺盛期。

是酵母增殖的重要阶段。

3、平衡期(稳定期):酵母菌经一段时间的大量繁殖后,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目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养料被逐渐消耗,不利的代谢产物逐渐加多,溶解氧也被大量消耗而变得供应不足甚至严重缺乏,细胞繁殖受阻,繁殖速度减慢,死亡细胞逐渐出现,因而表现一定时期内新细胞的产生与旧细胞的死亡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
6:防杂菌污染:注意无菌操作及定期杀菌。
七、酒母制备工艺展望:
1:液曲酒母:在液曲种子内接入酒母菌种,30-32℃通风培养32hr即成。
2:耐高温酵母:一般酵母不能超过34℃,耐高温酵母能在 40℃下正常发酵。
3:利用淀粉的酵母:若酵母能直接利用淀粉,糖化即可取
消,工艺大大简化,国内外有用:糖化锅、发酵罐容积相等的小酒精厂。
B:分次添加法: 先加入1/3罐糖化醪,接入8~10%酒母,经1~3h 发酵,在加入第二次糖化醪,再经1~3h发酵, 添加第三次,直到满罐为止,发酵成熟蒸馏。 优点:发酵旺盛,迟缓期短;酵母易优势生长, 有利于抑制杂菌;冷却水用量少。 缺点:加糖化醪满罐时间应控制在10h以内,否 则后加的醪液来不及转化为糖、发酵,造成出酒 率下降。 适用范围:适于锅小罐大的工厂。
2)拉斯12号(RassXⅡ):圆形至卵圆形,细胞 间连接较多,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 半乳糖和1/3棉子糖,不能发酵乳糖。
3)K字酵母(日本):细胞个头小,卵圆 形,但生长迅速,适于高粱、大米、暑类原 料生产酒精,有不少工厂使用。 4)1300(南阳五号):细胞椭圆形,少数 腊肠性,能发酵葡糖、麦糖、蔗糖、1/3棉 子糖,不发酵乳糖。耐酒精13%以下。 5)1308(南阳混合酵母):圆形少数卵圆 性,适于含单宁物质较多的原料,发酵速度 快,产酒精能力强。
5、酒精发酵机理:指葡萄糖在酵母酒化酶作用 下,经一系列反应转化成酒精的生化过程。共 分4个阶段,12步骤。
6、副产物的形成[醇、醛、酸、酯四大类]: 1]甘油:糖代谢产物,一般为醪量的0.3—0.5%。 若向发酵液中添加NaHSO3或使醪液呈碱性 pH7.6,则发酵向甘油方向转化,造成出酒率 降低。[主要发生在后酵期]

4.4.1 酒母培养基的制备_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与工程建设_[共3页]

4.4.1 酒母培养基的制备_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与工程建设_[共3页]

第4章酒母菌种培育发酵。

培养基中低浓度的无机盐可以促进酒母的生长,多了反而会阻碍酒母的生长。

酒母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无机盐可从原料中获得,一般不需另加。

4.维生素1g酒母干物质中含有维生素B1 120~200μg,维生素B2 20~30μg,维生素B5 280~500μg,维生素B6 50μg。

酒母菌不能将初级的化合物合成维生素,而当基质中已经含有现成的B族维生素,或者含有合成维生素的前体物质,如嘧啶及噻唑,或者只含有一种噻唑时,才能使维生素增加。

此外,培养基中必须有β-氮酸时,才能在酒母的作用下合成泛酸。

当缺乏泛酸或β-丙氮酸时,酒母便不能繁殖,合成的维生素将转变成酶的构成部分。

酒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的维生素主要从糖化醪中获得。

维生素易被高温所破坏,因此,在制备酒母糖化醪时,不宜采用高温长时间的杀菌,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4.4 酒母菌种培育工艺及技术流程酒母扩大培养的目的就是从少量酒母繁殖出大量酒母细胞,以供给发酵时所需的酒母种子。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4.4.1 酒母培养基的制备选用各种营养物质,经人工配制,用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称为培养基。

菌种的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

在乙醇生产中,主要有酵母培养基和曲霉菌培养基两种。

从培养基的形态来分类,主要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种。

1.固体培养基现阶段生产中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主要指察氏合成培养基、小米试管培养基(它们供培养As3·4309菌种用)、麦芽汁或米曲汁琼脂固体培养基(供培养酵母菌移种、保藏用)、肉膏固体培养基(专供无菌检查培养细菌用)、麸曲培养基(供培养曲霉菌制造糖化剂用)。

以米曲汁或麦芽汁为例,准确量取米曲汁或麦芽汁若干毫升,按体积的1.8%(冬)~2.0%(夏)加琼酯作为凝固剂。

在加入琼脂前,将米曲汁或麦芽汁糖度调整在12~14Bx,调好后,加热使琼酯充分溶解,待全溶后,分别装入已经干热灭菌、冷却的带棉塞的试管中,每支φ 1.5~φ 1.8cm试管可装入6~10mL(装到试管长的1/3容量),装好后放入灭菌器中灭菌,灭菌后取出趁热放成斜面,试管冷后,既制成斜面试管培养基。

工艺学(上)-第五章

工艺学(上)-第五章

为了消化有机氮(氨基酸、酰胺),许多酵母需要维生素 。 4.3.磷源 . 在厌气条件,酵母利用磷主要是在发酵初期,在这段时间内, 它吸收总磷量的80~90%。 五、其他因素对酵母的影响 (1)糖化醪的浓度 (2)无机酸和有机酸的影响 (3)糠醛、氨基糖等的影响 (4)钙、镁、铁等离子的影响
第二节 酒母生产工艺 一、扩培工艺: 扩培工艺: 1.1酵母的“自然纯粹培养” 酵母的“自然纯粹培养” 酵母的 培养是在限制杂菌进入(不是绝对不进入),和创造适宜于酵母 生长。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培养称为“自然纯粹培养法”。 1.2酒母糖化醪的制备 酒母糖化醪的制备 1.2.1.单独蒸煮,糖化的酒母醪制备过程 .单独蒸煮, 1.2.2.大生产糖化醪制备酒母糖化醪的过程 大生产糖化醪制备酒母糖化醪的过程 1.3酒母扩大培养工艺 酒母扩大培养工艺 酒母扩大培养可分为实验室培养和酒母罐培养两大阶段。 1.3.1.实验室扩大培养阶段 . 该阶段的流程是; 该阶段的流程是; 原菌→斜面菌种 液体试管 三角瓶培养→大三角瓶 或卡氏罐) 原菌 斜面菌种→液体试管 三角瓶培养 大三角瓶 或卡氏罐 斜面菌种 液体试管→三角瓶培养 大三角瓶(或卡氏罐
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工艺: 二、ADY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 2.1酵母菌培养: 酵母菌培养: 酵母菌培养 2.2原料处理:(以糖蜜为例) 原料处理:(以糖蜜为例) 原料处理:(以糖蜜为例 目的: 目的:水解糖蜜的部分双糖,调整pH和糖蜜的浓度为适宜的发酵 条件,杀死影响发酵的微生物,以备进入发酵工序作培养基。 包括:稀释、澄清除杂和灭菌。 2.2.1稀释: 稀释: 稀释 用水稀释到30-40°Bx 目的: 目的:降黏度,便于输送;降低比重,便于分离杂质;增大比热, 易于传热,提高杀菌效果。 2.2.2澄清除杂: 澄清除杂: 澄清除杂 杂质有: ①二氧化硫 ②挥发性有机酸 ③胶体物质和色素 ④硝酸盐 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白酒酿造中的酒母培养

白酒酿造中的酒母培养

白酒酿造中的酒母培养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酒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起到催化发酵速度、调控酿造过程、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讨论白酒酿造中的酒母培养,介绍其意义、培养方法和技巧。

一、酒母的意义酒母是一种含有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酵剂,通过对酿酒原料中的糖类进行发酵,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酒母中的酵母菌主要负责酒精的生成,而乳酸菌则有助于酿造过程中的酸化和增强产品的风味。

酒母在白酒酿造过程中起到以下几个关键作用:1. 促进发酵:酒母中的酵母菌能高效地将酿酒原料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加速发酵过程,提高产酒速度。

2. 调控酿造过程:酵母菌通过酵母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如酒精、酮体和酸类等,影响产品的风味和品质。

3. 保证产品质量:酒母的合理选择和培养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酿酒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二、酒母的培养方法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并搭配适量的酿酒原料,如谷物、水和酿酒辅材等。

2. 培养容器选择:根据酒母的规模和酿酒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容器,比如玻璃瓶、陶罐或不锈钢罐等。

3. 底料制备:将选用的酵母菌和乳酸菌接入培养容器中的底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其充分搅拌均匀。

4. 发酵条件控制:将培养容器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常为28-32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80%。

5. 发酵时间控制:根据酿酒目的和酿酒原料的不同,发酵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在3-10天之间。

三、酒母培养技巧1. 选用优质菌种:选择活力强、产酒效果好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或酿酒师的经验来评估其品质。

2. 合理控制温度:温度是影响酒母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酵母菌的活性和产酒效果,需合理控制。

3. 注意通风与保湿:酒母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通风和湿度,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和适度的水分,有利于酿酒过程的进行。

4. 定期搅拌:适当的搅拌可以促进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均匀分布,加快发酵速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果酒发酵流程

果酒发酵流程

果酒发酵流程
①酒母的制备:酒母即扩大培养后加入发酵醪的酵母菌,生产上需经三次扩大后才可加入,分别称一级培养(试管或三角瓶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最后用酒母桶培养。

方法如下:
一级培养:于生产前10天左右,选成熟无变质的水果,压榨取汁。

装入洁净、干热灭菌过的试管或三角瓶内。

试管内装量为1/4,三角瓶则1/2。

装后在常压下沸水杀菌1小时或58kPa下30分钟。

冷却后接入培养菌种,摇动果汁使之分散。

进行培养,发酵旺盛时即可供下级培养。

二级培养:在洁净、干热灭菌的三角瓶内装1/2果汁,接入上述培养液,进行培养。

三级培养:选洁净、消毒的10L左右大玻璃瓶,装入发酵栓后加果汁至容积的70%左右。

加热杀菌或用亚硫酸杀菌,后者每升果汁应含SO2150mg,但需放置一天。

瓶口用70%酒精进行消毒,接入二级菌种,用量为2%,在保温箱内培养,繁殖旺盛后,共扩大用。

酒母桶培养:将酒母桶用SO2消毒后,装入12-14oBx的果汁,在28-30℃下培养1~2天即可作为生产酒母。

培养后的酒母即可直接加入发酵液中,用量为2%~10%。

②发酵设备:发酵设备要求应能控温,易于洗涤、排污,通风换气良好等。

使用前应进行清洗,用SO2或甲醛熏蒸消毒处理。

发酵容器也可制成发酵贮酒两用,要求不渗漏,能密闭,不与酒液起化学作
用。

有发酵桶、发酵池,也有专门发酵设备,如旋转发酵罐、自动连续循环发酵罐等。

酒母做法.

酒母做法.

酒母做法
1、酒母罐在彻底刷罐后,加罐体液位10%的底水。

2、DCS液位有显示时通风,通风一直至加完底水为止。

3、通风结束后,加温底水至32-34℃。

4、投入酵母,量为:酒母1#、2#罐10箱,活化罐8箱,投入比例为:
酒母1#、2#罐:安琪6箱、法尔凯4箱,活化罐:安琪5箱、法尔凯3箱。

5、投入酵母后翻罐3分钟,静养17分钟。

6、糖化醪:开始大量进糖化醪(大于50m³/h )5分钟,之后进5-8m³/h,在进糖化
醪的同时通微风,并降温至30-31℃。

同时加入已充分融化的营养盐,量为:酒母1#、2#罐尿素20kg、磷酸一铵10kg;活化罐,尿素12kg、磷酸一铵6kg.。

2小时后至清完罐前,每2小时一次按以下量加入:吨酒精尿素2kg、磷酸一铵0.5kg;均匀加入酒母罐。

7、半小时送样检测酒母细胞数和锤度,根据检验结果增加通风及进糖化醪量。

8、14小时满罐出料(细胞数>3.5亿,芽生>15%)
注意事项:
1、酒母罐刷罐时必须彻底、干净、无死角。

2、投入酵母必须全部投入,无洒落,袋内无残留。

3、底水温度必须实测,并控制在32-34℃。

4、酒母培养期及出料期:全程温度控制在30-31℃(靠近30℃操作);
出料期:酒母锤度11-13Be(参考指标),耗糖率45-50%(靠近45%操作),酒份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
• 但为了保证酵母菌繁殖,并能抑制杂菌生长,生
产中常将酒母糖化醪的pH值控制在4.0—4.5。
2、培养基的组成
(1)酵母体内营养物质含量
• 酵母细胞内元素含量见表4-3
(2)提供酵母生长的营养来源
• 外部营养 • 内部营养:肝糖、海藻糖、脂类、含氮化
合物。
碳源
• 糖类 • 醇类 • 有机酸
• 形成子囊孢子时,每个子囊有l一4个子囊孢子,
且较2号酵母易于形成。
• 于麦芽汁明胶上培养时,菌落呈灰白色,中心部
凹,边缘呈锯齿状。液体培养时,皮膜形成较速, 28℃培养6天,生成有光泽的白色湿润皮膜,发 酵液易变混浊。
• 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和
1/3棉子糖,不发酵乳糖。
• 常用于酒精、白酒生产。
高渗透压和高浓度盐,适合于用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酒精。
3.5.1 酒精生产对酵母菌的要求
(1) 含有较强的酒化酶,发酵能力强,而且迅速; (2) 繁殖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3) 耐酒精能力强,能在较高浓度的酒精发酵醪中进行发酵; (4) 耐温性能好,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繁殖和发酵; (5) 抵抗杂菌能力强; (6) 耐酸能力强; (7) 生产性能稳定,变异性小; (8) 发酵时产生泡沫少。
• 25—27℃液体培养三天,液清、无环、有醭,沿
管壁附有沉淀,细胞多呈卵圆形,少数圆形 (6.6×8.91um)。培养三周后形成环,大多数膜 沉淀,且呈块状析出,液体清;细胞形态多数卵 圆形或腊肠形(5.94×5.94-7.26×7.26um)。
• 能发酵麦芽糖、葡萄糖、蔗糖、1/3棉子糖,
不发酵乳糖、菊糖、蜜二糖。
酒母的制备课件
酵母简介
• 酵母,原意“发酵之母”。 • 酵母在酒精生产中俗称酒母,而酵母的扩大培养
过程就是酒母的制备过程。
• 酒母: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子囊菌纲,单细胞微生物。
• 外形:卵圆形,椭圆形,腊肠形和圆形。 • 大小:6~11μm。 • 繁殖方式以出芽繁殖为主。
氮源
• 氨态氮 • 有机氮
无机盐
维生素
3、氧气和培养时间
• 氧气:2-3m3无菌空气/m3酒母醪·h。 • 培养时间:耗糖率35-50%,酵母数0.8亿
-1.2亿个/mL,出芽率20%-30%。
3.5.4 酒母制备的工艺技术
1、酒母培养与扩大培养工艺
酵母细胞,以供给发酵时所需的酵 母种子。
• 该菌在玉米醪中发酵特别旺盛,适用于淀粉质原料发酵生
产酒精。
• 该菌的缺点是发酵中易产生泡沫。
(2)拉斯12号(Rasse Ⅻ)酵母
• 又名德国12号酵母。 • 细胞圆形,近卵圆形。细胞大小为7×6.8μm,细胞间连
接较多,中央部的数个至l0数个细胞常较顶端的细胞为大。 富含肝糖,在培养条件良好时,多无明显的空泡。
酒精酵母的分类:
• 第一组的细胞多为圆形、卵圆形或卵形(细胞长/宽<2),
主要用于酒精发酵、酿造饮料酒和面包生产。
• 第二组的细胞形状以卵形和长卵形为主,也有圆或短卵形
细胞(细胞长/宽≈2)。这类酵母主要用于酿造葡萄酒和果 酒,也可用于啤酒、蒸馏酒和酵母生产。
• 第三组的细胞为长圆形(细胞长/宽>2)。这类酵母比较耐
• 耐酒精分数13%以下。
(5)南阳混合酵母(1308)
• 菌落白色,表面光滑、质地湿润、边缘整齐;培
养一周后,色稍暗;细胞呈圆形(6.6×6.6um), 少数卵圆形。
•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1/3棉子糖,不
发酵乳糖、菊糖、蜜二糖。
• 根据实践,该菌在含单宁原料中酒精发酵能力比
拉斯12号速度快、变形少,产酒精能力也强。
1、酒精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株
(1)拉斯2号(Rasse Ⅱ)酵母
• 又名德国二号酵母。 • 细胞呈长卵形,麦汁培养5.6×5.6~7μm,很少有
5.6×8μm,子囊孢子2.9μm,但较难形成。
• 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营养丰富时,
细胞贮藏有较多的肝糖,营养缺乏时,则有明显的空胞存 在。
• 酵母发育的最适温度并不代表具最高发酵活性的
温度!
• 在较高温度下,野生酵母和细菌的繁殖速度比酒
精酵母快!
• 培养温度: 28~30℃;发酵温度: 30~32℃
pH值
• 酒精酵母可在pH4.0—6.0环境中进行繁殖,如果
醪液的pH值低于3,则酵母的活力大减。
• 正常的酒母糖化醪pH值为5.0—5.5左右,适宜于
2、酒精酵母的特性
• 繁殖速度快; • 醪液浓度:15-18ºBx; • 培养温度:28-30℃; • pH:4.0-4.5。
3.5.3 酵母的生长条件
• 温度和pH • 培养基组成 • 氧气和培养时间
1、温度和pH
• 酵母正常的生活和繁殖温度:29~30℃,酵母发
育的最高温度为38 ℃,最低温度为-5 ℃。
实验室培养 酒母罐培养
1)实验室培养
(1)试验室阶段培养基的制备
• 一般多采用米曲汁或麦芽汁来做培养基。
① 米曲汁培养基的制备
• 大米500g→淘洗→ 浸泡一夜→将米粒表面水分沾干→常压蒸1h →
加入175mL清水拌匀,再蒸30min → 取出摊凉至36—38℃ →接种 一支黄曲霉(3800)斜面,拌匀→置曲盆中摊匀,培养,30℃,20h →划曲,通气→培养40h左右,菌丝已长满米粒表面,酶已大量形成, 培养成熟。
(3)K字酵母
• 日本。 • 细胞卵圆形,细胞较小,生长迅速,发酵
力强,有后劲,能生成13%的酒精。
• 发育适温26-30℃,发酵适温30-33 ℃,
最适pH4.5-5.0。
• 适用于高梁、大米、薯干原料生产酒精。
(4)南阳五号酵母(1300)
• 菌落白色,表面光滑,质地湿润,边缘整齐;培
养一周,色稍暗。细胞形态呈椭圆形,少数腊肠 形(4.95×7.26—3.3×5.94um)。
3.5.1 酒精生产中常用酵母菌及其特性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常用的菌种为真酵母属中的 啤酒酵母(SdccHcromyces Cerevisiae)及其变种。 如拉斯2号 (Rasse Ⅱ)、拉斯12号(Rasse Ⅻ)、K字、 以及从我国酒精生产实践中筛选的南阳五号 (1300)、南阳混合(1308)等酵母菌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