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海站北广场工程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特点
探析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探析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而铁路车站是铁路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站房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特点,如何对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进行设计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重要难题。
本文就铁路站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站房;给排水;消防设计引言对于铁路工程来说,铁路站房建筑结构复杂,车站人员密集,所以站房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就需要做到十分严谨,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来满足铁路站房的设计要求是本次探析的主要目的。
1铁路站房给排水系统设计(1)铁路站房给水系统水源是给水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一般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供水水源,当下大多数新建站房建立在城市周围区域,相对来说,周围市政管网条件基本成熟,因此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水源是可行的。
铁路站房给水系统一般包括旅客运输、生产、生活、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
在设计时,首先需要校核市政供水水量、水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对于一般的铁路车站来说,市政的供给能力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就水量而言,一般站房内办公人员为50L/人•d,旅客服务为5L/人•d,时变化系数取1.5,站房旅客4~6L/人•d,时变化系数取2.5,且保证用水时间至少达到13h。
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管道的敷设需谨慎考虑,尤其在特殊地区,例如东北,如何做好给水管道的防冻处理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通常避免将管道设置在易冻区或者在管道上加电伴热辅助以防止管道冻裂冻涨。
(2)铁路站房排水系统铁路车站站房的排水系统包括污水、废水和雨水等,优先选择附近的市政排水管网作为排水出路。
关于污水系统,车站的污水类型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排水水量通常为生活用水量的90%,在排入市政管网之前,需满足市政排水系统的相关要求,使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达标排放。
关于废水系统,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消防废水、事故废水以及冲洗废水等,在铁路站房外,一般优先采用重力流方式将所有的废水收集到铁路站内最低处,于最低处设置废水集水池,若重力流无法排出,可增设排水泵扬水至附近排水出路。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方案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方案提要:根据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的建设情况,以及目前国铁、长途客运总站、三条轨道交通线车站在此换乘,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大客流、多模式的交通组织,实现南北广场联动发展,促进上海站北广场区域城市更新为具有活力的公共活动中心。
关键词: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方案;地下空间1区域建设情况与交通需求1.1区域概况上海火车站是长三角的主要客运枢纽之一;是上海陆上客流量次高的对外交通门户;也是上海铁路客运站“4主2辅”客运系统中的主要客运站之一;其所在的闸北不夜城地区素有“申城陆上大门”之称,规划将发展商业贸易、商务办公、宾馆、文化娱乐、交通、物流运输等功能。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原有国铁车站、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旅游集散中心、三条轨道交通线等在此形成大型交通换乘枢纽上海火车站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受铁路地面股道的阻隔,铁路上海站仍维持原有的南、北2个广场,南广场已基本形成铁路、轨道交通、地下出租车等有序组织的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商业、文化、娱乐设施齐备。
北广场则形象迥异,存在铁路站屋简陋,站前广场狭小、缺乏集散广场,长途客运、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在站前地面无序换乘,人车混行,尚有大量旧里、棚户,占建设地块的三分之一,城市面貌不佳,旧城改造压力较大。
1.2交通需求预测铁路上海站南、北广场远期进出人流总量由铁路、地铁、客运总站、公交、出租车、社会车等组成。
铁路上海站集散人流:南广场承担60% (17.5万人次/日),北广场承担40% (11.7万人次/日)。
长途客运总站集散人流:北广场承担100% (5.8万人次/日)。
城市日常换乘人流:南广场承担60% (21万人次/日),北广场承40% (14万人次/日)。
南、北广场承担的大交通集散量分别为50%、50%,城市日常换乘集散量分别为60%、40%。
预计未来每天将有70万人次在铁路客站枢纽集散,其中约35-40万人次在北广场进行各种交通方式换乘。
上海站北广场项目施工难点问题解决措施

Gong Cheng Shi u L
建 筑 与 发 展
JanZhuY oZha i UF n ・ 51 ・
上海站北广场 项 目施工难 点 问题解决措 施
毛 福 祥
安徽 省桐城 市建设投 资发展 有 限责任公 司 2 1- . 40 3 0
I 摘
2 工期 保 证
本项 目必 须保证在 世博会 前投入施 工 ,为确 保该工程优 质、安全 地 如期 完成 ,在 作业 队 的选 择 、人员 设置 、机 械 的配备 、材料 的供 应及施 ] 进度 计划的安排 方面均做 出相 应的 、合 理的安排 。如何保 证 _
项 目 工 期 是 本 项 目 的 重 点 与 难 点 ,针 对 项 目 特 点 主 要 采 取 了 下 列 措
1工 程 概 况
上 海 站 北 广 场 站 房 屋 面整 体 呈 矩 形 ,长 1 2 m,宽 3 m, 由 8榀 屋 3 9 面 主 桁 架 及 其 问 次 结 构 组 成 ,最 大 跨 度 4 m,钢 结 构 总 重 约 1 0吨 。 8 20 结 构 沿 纵 向 在 2、6、9、1 轴 设 有 混 凝 土 柱 ,混 凝 土 柱 上 设 置 通 长 3 混 凝 土 梁 ,柱 顶 标 高 为 l . m。 9 5 5
施 。
4)机械 配置:为保证 本工程按 期完工 ,采取有 效技术措施 保证 有效备用 ,根据现场施 工条件 本项 目主屋架采取 了地面组装 、高空液 压滑移施 工 。有效 地与土建施 工相衔接 ,使主 结构施工提前 1 5天完
工
2 4保 证 工 期 的管 理 与 组 织措 施 .
1)建 立 强 有 力 的 项 经 理 部 ,配 置 高 效 项 目管 理 层 ,通 过 层 层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工程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特点

2 2 污 水 系统 ., 为 了提 高卫 生及 环 但
铁 路站 屋
图 1 北 广 场 综 合 交通 枢 纽 示 意 图
地 面广场 主要 功 能 为人 行 广场 、 内部 道 路 、0条 1 线路 的公交 始末 站 等 , 总面积 约 5 4万 m ; 下 空 间 . 地
中 图 分类 号 : U 9 T 9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4 5 2 1 )2— 0 4— 3 0 4— 6 5(0 1 0 0 3 0
1 工 程概 况
地 面广 场 与地 下 空 间 的给排 水 及 消 防系 统 进 行
整体 设计 。
2 给排水 设计
1 , 泵参数 Q=l . / 、 备 单 0 0L sH:1 . 2 . 7 2~ 18m。
2 3 雨水 系统 .
西邻 轨交 1 3 4号线 , 、、 主要 功能为铁路 出站大厅 、 行人 换乘通 道 、 出租 车上 下客 及 蓄车 区域 和社 会 车辆 停 车 库等 , 总建筑 面积约 7 3万 m 。 .
单栓 消 火栓箱 , 配有 消 防软 管 卷 盘 。在 每个 消火 栓 并 箱 内 没消 火栓泵 启 泵按 钮 , 设 有报 警 按 钮 。室 内 消 并 火栓 的布 置保证 有 2支水 枪 的充实 水柱能 够 同时到达
式中: q为暴 雨 强 度 , / s h ; 为 降 雨 历 时 , i , L ( ・m ) t a r n
管 网布置 。
给水系统主要供水点为公厕 、 道路绿化浇洒及冷却
塔补水 。用水标 准为公厕 3L 人次 ; / 浇洒 2L ( ・) / I d ; n 冷却塔补水量按循环水 量 的 2 %计 : 预见水量 按总 不可 用 水 量 的 1% 计 。 由 此 可 得 : 计 最 高 供 水 量 0 合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铁路配套管理用房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价报告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铁路配套管理用房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铁路配套管理用房工程单位工程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一、工程概况铁路上海站北广场交通枢纽铁路配套管理用房工程位于铁路上海站北广场东侧、大统路地下通道与永兴路交接口西侧。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4175.2?;地上建筑层11层,建筑面积3991.4?;主体建筑高度为49.25m;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991.4?。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刀墙结构。
本工程的框架为三级抗震等级(其中B区错层处框架柱二级),剪刀墙均为二级抗震等级。
本工程由铁路公寓、配套设施用房(行包房)、站区管理用房、公交管理用房、站区垃圾房压缩站组成。
本工程从2009年8月开始施工到2011年4月施工基本结束。
上海市闸北区建设与交通委员会是铁路配套管理用房的建设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施工图设计;上海市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工程监理;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承担施工总承包。
二、工程施工情况简述2009年8月开始施工。
2009年8月-12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2010年1月-8月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机电安装管道预埋、安装施工在2010年5月结构封顶前已开始;2010年6月开始装饰装修工程;到2011年4月底屋面防水、外墙保温、建筑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施工基本结束。
我监理项目部根据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设计图纸、合同约定以及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管理文件开展监理工作,对铁路上海站北广场交通枢纽铁路配套管理用房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的监理。
做好工程的事前控制:监理人员进场后,认真审查了施工单位提交的资质证书、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技术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加以完善,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批准后的方案组织实施。
建立材料设备报验制度和工序质量报验制度,要求施工单位按程序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铁路站房室内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探讨

铁路站房室内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探讨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高铁,作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其建设速度更是刷新世界纪录,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结合工程经验,笔者就站房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浅析,为类似项目开展设计提供思路参考。
关键词:站房、给排水及消防、用水量、防火分隔、防护冷却、大跨度候车厅消火栓一、用水量计算根据现行规范,铁路旅客车站站房用水量有两种计算方法:⑴按高峰小时发送量计算。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3.1.10,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qd为3~6L/(人·次)(取5L/(人·次)),使用时数T为8~16h(取16h),小时变化系数Kh为1.5~1.2(取1.5)。
计算公式为:Qd(m3/d)=M×qd×T/kh⑵按最高聚集人数计算。
根据《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5.1.3,对于高速、城际铁路旅客车站,用水不均匀系数α为1.0~2.0(取2.0),用水量指标qg为3.0~4.0L/(人·d)(取4.0L/(人·d))。
计算公式为:Qd(m3/d)=α×H×qg×10-3以某在建高铁站房为例,其远期高峰小时发送量M为1726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H为5200人。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分别为92.05m3/d和41.6m3/d。
高铁站房列车到发频率高、旅客日发送量大,笔者认为,第一种站房用水量计算方法更为合适。
对于高峰小时发送旅客量或日发送旅客量大的站房,用水定额建议取下限,小时变化系数Kh建议取上限。
二、防火分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条规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分别为1500m2和2500m2,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1倍;根据《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6.1.2条规定,铁路旅客车站的候车区及集散厅符合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m2。
车站给排水及消防特点

1 概述地铁车站是地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有一般建筑工程的共性,也有作为地铁工程的特点。
笔者承担了上海市共和新路高架工程延长路地铁车站的给排水设计,就该工程的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人防给排水等系统分述如下。
2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地铁车站所在地一般为城区,周围有较完善的市政给水管网,以市政自来水为供水水源。
每个车站由 2 条不同的城市自来水管引入消防和生活、生产给水管。
采用生活、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分开的给水系统, 分别设置水表及阀门井。
水压按卫生器具用水要求和生产用水要求确定。
地铁车站用水量包括车站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车站冲洗用水量、环控系统所需冷却补充水量。
地铁车站位于地下,市政水压一般能满足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水压要求,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水给水系统。
生产、生活给水干管在站厅层、站台层呈枝状布置,满足各用水点要求。
其特点如下。
(1) 用水量标准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50 L/ 班·人,时变化系数2. 5 ; 冲洗水量3 L/ m2 ·次; 冷却补充水量按循环水量的2 % 计。
(2) 进出车站的给排水管道布置给排水管道不能穿过连续墙,宜在出入口或风井部位布置,因地铁车站连续墙厚度近1 m , 预留空洞给结构工程带来不便。
(3) 管道绝缘由于地铁车辆采用接触网供电,对于这种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要防止杂散电流对给排水管道的腐蚀。
进出车站的给排水管道均需进行绝缘处理后引入或引出,可在进出车站的给排水管道靠车站主体外侧安装1 m 长的绝缘短管。
(4) 管材要防止杂散电流对给排水管道的腐蚀。
一般情况生产、生活给水管管径小于等于DN100 mm 的采用新型塑料给水管,大于DN100 mm 的采用镀锌钢管或可延性铸铁管。
(5) 生产、生活给水管线布置注意事项给水管道严禁跨越通信和电器设备用房。
给水干管最低处设置泄水阀,最高处设置排气阀,排气阀一般设于设备用房端部没有吊顶的部位。
浅议铁路站房室外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浅议铁路站房室外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摘要:在铁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铁路站房室外的给排水以及消防设计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站房的后期稳定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梳理分析铁路站房室外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体系和运行机制,希望能对当前高速铁路站房室外的给排水及消防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铁路站房室外给排水消防设计前言:在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铁路站房结构复杂、专业众多,车站又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因此站房的给排水以及消防设计需要做到严谨的规划,而室外给排水又是重中之重。
那么,该如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来满足铁路站房的设计是本次探究的主要目的。
1.铁路站房室外给排水机制分析1.1铁路站房室外给水系统铁路站房根据建筑规模大概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以及小型站房。
小型的车站站房通常用于区间临时停车使用,既无客车上水及排污需求,自身给排水需求也相对简单。
特大型、大型、中型车站站房通常是建设在城市的周边,一般有地方市政相关设施予以配套,相较而言,这三种站房周围的市政水管布置较为完善,可将市政自来水作为供水的主要来源。
一般情况下,如果市政水源能同时满足车站站房的高峰生活给水水量和消防用水水量之和,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一般将室外消防管网和生活用水供水管网合并设置,增加联通管道保证室外消防管网成环。
但同时也要注意表计和合理设置,虽然消防用水可不计费,但若表计设置过于靠近市政管道上游,容易发生水费纠纷;反之,若表计过于靠近站房端,不严格管理室外消火栓造成的非消防用水则无法计费。
因此,通常建议长距离输送可合并设置表计,在站房端再加装站房用水专用表计。
一般情况下,市政水压的供给能够满足铁路车站的正常生产生活需求。
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西南山区,受地形及水源影响,市政水压在高峰时不能满足车站正常的生产运营,车站室外给排水设计就需根据周边实际情况设置山上水池或水塔,并配备相应自动化设备,实现水池低峰进水,高峰补出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概况 铁路上海站有 申城陆上大门 之称。其北广场 是集铁路、 轨道交通、 长途汽车、 公交、 出租车及社会 车辆为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客流达 33 万人次 /d , 车流量达 5 . 3 万 pcu / d 。整个北广场交通枢纽工程由 地面广场 , 地下空间, 轨道交通 (简称轨交 ) 1 、3 、 4号 线 , 上海火车站改造及铁路站屋等子项组成 (见图 1)。 其中地下空间和轨交改造均为地下建筑, 大部分位于 地面广场之下, 铁路站屋为地上建筑。
35
2
- 0 . 42 )
0. 82+ 0. 07 lg P 2
( t + 10 + 7 lg P )
式中: q 为暴 雨强度, L / ( s h m ) ; t 为降雨历时 , m in , 地下空间敞口取 5 m in , 地面广场取 15 m in ; P 为设计 暴雨重现期 , a , 地下空间敞口部位取 P = 50 a 、 地面广 场部位取 P = 5 a 。 由于地下空间敞 口较多, 故 本着就近、 及时排放 雨水的原则, 每个敞口处均设置横截沟、 地漏及雨水 口等收集设施, 将雨水引入附近的集水池, 由池内的 潜水泵立即强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 同时为确保排水安 全 , 每个集水池内均设有备用泵, 配电按所有泵全开 设置。强排雨水系统共设有 13 个集水池, 每个池内设 2~ 4 台潜水泵 , 水泵按 50 a暴雨重现期的设计水量配 置。 因为交通枢纽地面广场的重要性, 其暴雨重现期 取 5a 。整个广场采用缝隙式排水沟收水, 然后接入广 场雨水管网。为避免集中流量太大, 整个地块分 4 处 分散纳入市政合流管 , 接出管管径为 DN600~ DN800 。 2. 4 废水系统 废水系统主要排除地下空间内的结构渗漏水、 冲 洗废水及消防 废水 等, 均 采用潜 水泵提 升强排 的方 式 , 其中车库内的冲洗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提升排 放。总计共设 29 个废水集水池, 每池设 2 台潜水泵, 1 用 1 备, 单泵参数 Q = 10 . 0 L /s 、 H = 21 . 0 m。 3 消防设计 北广场交通枢纽 人流车流密集 , 通道复杂 , 如发 生火灾易造成重大损失。根据上述特点, 工程中确定 了立足自救、 重点扑救初期火灾的设计原则, 设置了 完善的消防设施 , 具体由消火栓系统、 自喷系统、 气体 灭火系统及灭火器等组成。 3. 1 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由室外和室内 2 部分系统 组成。设 2 个互为备用消防水源 , 分别接自中兴路和孔家木桥 路的市政给水管 , 进水管管径为 DN200 。 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低压系统, 由市政管网直接 供水, 消防水量为 30 L / s 。 室外消火栓管网在广场内 环状布置, 与 2 路 DN 200 消防进水管连通, 管路上每 隔 100~ 120 m 设一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 消防水量为 20 L / s 。 从市政给水环网上引入的消火栓系统用水经 室内消火栓泵组加压后环状供水。室内消火栓采用
地面广场与地下空间的给排水 及消防系统进行 整体设计。 2 给排水设计 2 . 1 给水系统 市政水压 0 . 16 M Pa, 可满足供水压力要求, 因 此给水系统采用市政管网直供的方式 , 由中兴路市政 给水管引出一路 DN150进水管进入地块, 供给地面广 场及地下空间内的生活、 生产用水 , 整个系统为支状 管网布置。 给水系统主要供水点为公厕、 道路绿化浇洒及冷却 塔补水。用水标准为公厕 3 L /人 次; 浇洒 2 L / ( m
图 1 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 示意图
3 3
所有生活污 水都接入地面广场内的室外污水管网系 统, 经汇合后最终接入北侧中兴路上的市政合流管。 污水主要是卫生间 的生活污水。位于地面广场 上的公厕及公交始末站卫生间, 采用重力流排放; 位 于地下空间 内的公厕污水由潜水泵提升后经压力井 泄压后排放。污水系统共设有 5 个污水提升泵房 , 每 个泵房污水池内设 2 台大通道无堵塞型潜水泵, 1 用 1备 , 单泵参数 Q = 10 . 0 L / s、 H = 17 . 2~ 21 . 8 m。 2 . 3 雨水系统 雨水系统主要排 除地下 空间敞 口 ( 含车 库出入 口、 风井、 下沉广场等 ) 及地面广场的雨水。设计标准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工程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特点
金 冶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 200125)
摘要 :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是集铁路、 轨道交 通、 长途汽车等为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介绍了地面广场 和地下空 间 2 个子 项的给排水设计 , 包括给水、 污水 、 雨水和废水系统设计的周边环境 情况、 设 计原则和 设备选用等 ; 简单 介绍了消 火栓系 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和灭 火器设置等消防设计内容。最后 , 重点 论述了项 目中的设计 难点和具 体解决 方案。 关键词 : 交通枢纽 ; 地面广场 ; 地下空间 ; 缝隙式排水沟 中图分类号 : TU99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4655 ( 2011) 02 - 0034- 03
2
d);
冷却塔补水量按循环水量的 2 % 计; 不可预见水量按总 用水 量 的 10 % 计。 由 此 可 得 : 合 计 最 高 供 水 量 1 374 m / d , 最大用水量 77 . 16 m /h 。 2 . 2 污水系统 北广场属合流制排水地区 , 但为了提高卫生及环 境标准, 在工程范围内采用了雨、 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图 2 喷淋系统供水环网布置示意图
有限的管线敷设空间, 在雨水管布置时进行了针对性 的设计。地下室顶板范围内均采用 DN300 雨水管 , 平 行敷 设 , 根 据 其 排 水 能 力 , 控 制 管 道 收 水 面 积 1 120 m /根 , 且上述管道 做到无交叉; 在地下室顶板 范围外设雨水干管 , 所有 DN300 雨水管均接入干管 , 由其汇总后排至市政合流 管。该排管方案将雨水干 管设于具备大口径管道敷设条件的外围, 在地下室上 方统一敷设小口径收集支管 , 较好地解决了浅覆土条 件下的雨水管排管问题。 4 . 3 平战结合设计经验 本工程地下两层的大部分区域属兼顾人防区域 , 这给排水设计带来了一定 的难度。由于人防设计规 范明确规定非人防区域的雨水不得排入人防区域 , 所 以地下空间众多敞口的雨水需要在地下一层处解决。 针对这一 问题, 在地下 空间中 板下方 悬挂设 置集水 池, 同时在中板上设梁 , 其内部预埋了雨水收集管进 入集水池 , 从而 在地下 一层形 成完善 的雨水 排水系 统, 解决了这一难题。 4 . 4 防止臭气外溢的技术措施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属合流制排水地区, 虽然在地 面广场内采用雨、 污分流体制 , 但雨水管最终需排入 外围市政道路上的合流污 水管。与合流污水管连通 后会存在 臭气上溯、 从 缝隙式 排水沟 中溢出 的可能 性。为此 , 本工程采用在雨水管接入市政合流管之前 设置一小段倒虹, 形成水封 , 这样就保证隔断臭气外 溢的通路。 5 结语 给排水及消防是交通枢纽工程 中的一个重要子
第 2 期 ( 总第 152期 ) 2011 年 4月 CH I NA M UN I C IPAL ENG INEER I NG
No . 2 ( Se ri a l No. 152 ) Ap r . 2011
DO :I 10 . 3969 / .j issn . 1004 - 4655 . 2011 . 02 . 012
收稿日期 : 2011- 01- 31 作者简介 : 金冶 ( 1977 水设计与研究 。 34 ), 男 , 工程 师 , 主要从 事市 政工程 给排
2 2
金冶 :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工程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特点
2011 年第 2 期
采用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 , 见式 ( 1)。 q= 5 544 (P
0 . 3
单栓消火栓箱, 并配有消防软管卷盘。在每个消火栓 ( 1) 箱内设消火栓泵启泵按钮 , 并设有报警按钮。室内消 火栓的布置保证有 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够同时到达 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泵组设 2 台加压泵, 1 用 1 备 , 单泵参数 Q = 20 L / s、 H = 34 . 4 m。 3 .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下空间内的办公区、 人行通道等设闭式自动喷 水灭火 系统 ; 车 库、 出租 车 上下 客区 设闭 式自 动喷 水 泡沫联用灭火系 统。两者 合用喷淋 泵组。喷淋 泵组从市政给水环网引入管上直接抽水, 加压后向系 统供水。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由喷头、 管 网、 湿式报警 阀组、 水流指示器、 末端试水装置等设施组成; 闭式自 动喷水 泡沫联用灭火系统除包括上述设施外 , 还有 泡沫灌、 压力式比 例混合器、 泡沫液输 送管等。泡沫 采用水成膜泡沫液, 泡沫液浓度为 3 % , 泡沫液供给时 间 10 m in , 灭火时前期喷泡沫灭火, 后期喷水冷却防 自喷系统采用 稳高压系统 , 设有 2 台主泵 , 1 用 1备 , 单泵参数 Q = 28 L / s 、 H = 72 . 0 m; 2 台稳压泵 , 1用 1备 , 单泵参数 Q = 1 . 1 L /s 、 H = 82. 0 m。 3 . 3 气体灭火系统 地下空间内的变电所、 通信机房等重要的强弱电 用房设置 I G 541气体灭火设施。气体灭火系统的最小 设计灭火浓度为 37 . 5 % ( 16 度为 43 . 0 % ( 40 火系统。 3 . 4 灭火器 地下空间内设置 5 kg 装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 火器 , 按严重危险级配置。 4 设计特点及体会 4 . 1 大面积地下空间的自喷系统管网布置 整个地下空间面积达 7 . 3 万 m , 防火分区有 31 个 之多, 共需设置 15 个湿式报警阀。按常规做法, 将喷淋 报警阀集中设于消防泵房内, 则有 15 根 DN150 的喷淋 总管需从消防泵房引出, 管线布置安装困难。为避免该 种情况, 设计采用了将报警阀就近设于各个防火分区处 的方案。 具体设计为消防泵房伸出 2 根喷淋总管, 在地下 空间内形成环状供水, 每个防火分区的报警阀就近设 置, 均由该喷淋环状管供水。本工程采用的喷淋系统 供水环网布置示意见图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