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史料教学的方法论及实践意义之探索
美国历史文化教案解析

美国历史文化教案解析引言美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其历史文化对全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深入了解美国历史文化,并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对美国历史文化教案进行解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一、教学目标教学初期需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制定。
在美国历史文化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应包括掌握重要事件、人物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也应具备分析和思考历史文化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发展和演变。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如下:1.掌握美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等知识;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其深入了解美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3.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美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取最为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内容进行教学。
美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重要事件:包括美国独立战争、内战、两次世界大战等经典事件,或许你还会讲述Lincoln的一生等。
2.重要人物:包括美国独立战争的开拓先驱如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内战时期的林肯、李等人物,还有马丁·路德·金、约翰·肯尼迪等人。
3.文化背景:包括美国宪法、奥巴马医改等文化背景,通过了解美国法律、制度、政策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历史文化的演变。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在美国历史文化教学中,因为其学科特点,较为适合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
1.交互式教学法:在交互式教学法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可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锻炼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美国历史文化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视频、互动问答等等,让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美国历史文化》教学的效果、问题及建议

《美国历史文化》教学的效果、问题及建议作者:钟宇红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项研究重点关注了内容依托系列教材——《美国历史文化》在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使用影响。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对此教材的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内容依托教学法英语专业美国历史文化效果随着近30年来英语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已经改变了旧有的格局,总体上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但是,随着国民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英语培训力量的不断壮大,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近年来,“内容依托课程体系(即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运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内容依托系列教材之一——《美国历史文化》,探索该教材在英语专业一年级使用的效果以及在教授该教材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且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文献综述“内容依托教学法”把教学的重点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
目前,“内容依托教学法”主要有专业内容依托模式、主题依托模式以及辅助式语言教学模式等模式或变体(Richards & Rogers, 2000). CBI是一种语言与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吕良环,2001),它把教学重点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Brinton,et al. ,1989; Krueger & Ryan,1993; Met,1991)。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施了系统的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例如:常俊跃、刘晓蕖等研究了内容依托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Chang & Liu & Deng, 2009),常俊跃、赵秀艳等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和课程改革进行了可行性研究(Chang & Zhao & Li, 2008),常俊跃和高璐璐关注了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对学生语言发展的影响等。
论美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

论美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摘要:史料是历史重要的见证者,是历史的痕迹,它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育关系国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因此,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中学阶段。
借鉴美国中学历史教学案例,对美国史料教学进行分析,了解美国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期对我国的历史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美国;史料教学;启示近年来,史料教学的呼声很高,许多专家学者都倡导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文章《理解历史》中谈到:“学校的历史学习……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
”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其相关的学科,而且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等,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美国的案例分析,为我国史料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现状美国教师鼓励中学生用“做历史”(dohitory)的方式运用史料,就美国历史提出问题,有针对性查阅材料,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做历史”过程中,要重视史料学习的过程化、重视史料学习的生活化、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美国史料教学的成果对我国的历史教学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二、美国中学史料教学实施过程一战,我们为何战斗(WorldWarI:WhatAreWeFightingForOverThere?)(一)课程概述(LeonOverview)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深远。
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少有幸存者,与我们直接分享这一历史时刻的回忆。
然而,通过深入研究美国人记忆的独特史料,学生对伟大的战争有了深入的了解。
1.教学目标(Objective)学生能够做到:利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一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全面和准确的图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历史的影响;……6-8,9-129.备课资源(LeonPreparation)美国领导人演讲: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0年选举录音美国生活史:联邦作家的手稿,1936年至1940年西奥多·罗斯福:利用电影透析他的生活……(二)教学过程(procedure)此课的教学由三个部分组成,可以按顺序教学,网站提供给学生战争的背景知识。
谈谈如何借鉴国外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谈谈如何借鉴国外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学习了国外历史教学与评价,从国际改革动态看,评价与考试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其理论与实践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古语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洋为中用,借鉴国外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借鉴的必要性:大量的国外历史教学与评价的研究使我们可以拥有丰富的资料和信息,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从而具有良好的现实感和继承性;借鉴国外历史教学与评价,可以使我们掌握历史教学与评价,从而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使我们把握已有的教学实验和实际中的成败得失,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借鉴的原则性:在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和具体操作方法时,既不能犯虚无主义的错误,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又不能犯全盘继承和简单移植的错误,那样会引起激烈的“排异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针对本人本地实际去有机改造、融合和创新。
三、借鉴的可行性:国外历史学业评价具有重视统一考试的趋势和注重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给我们的启示有统一考试的趋势比较鲜明,评价在学生历史学习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价题目灵活激趣。
在仔细分析了国外历史学业评价的特点和启示之后,我觉得借鉴其有切实可行性。
四、借鉴的具体措施: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借鉴国外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1、国外历史学业评价统一考试的趋势比较鲜明,我们要高度重视练习和检测。
课堂检测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重视练习和检测。
课堂检测及教学反馈既是要考查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
在以往一贯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才能够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进而也就以为学生的学习有了效果。
殊不知,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美国历史课堂教学特点

浅谈美国历史课堂教学特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中学教师都在努力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我认为,如果不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形式上的改变都是徒劳。
而要达到有效教学,美国的课堂教学则是我们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一手资料问题启发情境教学“美国的历史教育……生动活泼,具有创造性,并善于结合学生实际,它强调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历史和看待历史”(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
那如何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美国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做到: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史料可以提供具体的历史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中,美国历史教师重视史料的运用,注意利用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再现过去的面貌与形象,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强调史料的“证据”作用。
在美国,讲授《George Washington》一课时,教师就会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如信件、地图、演说辞等,然后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阅读这些史料。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带来的话题,并用多种方式处理。
最主要的方式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如通过展示这些信件,让学生思考:美国是如何被具有预知未来的先知卓见的领导者所领导的?按照华盛顿的观点,为什么美国可以在世界众多国家中独领风骚?政府是如何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尽心尽力的?而中国课堂同样讲授《《美国国父华盛顿》时,一般都只是罗列华盛顿的生平事迹,概括他对历史的重大贡献。
可见,美国历史教学中一节课提供的第一手史料很多,保证了足够的信息和大容量的教学内容,而分配到每一组每个人的阅读量并不多,而且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所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任务,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等能力。
这与国内历史教材和历史课堂引用的史料少,全班一起阅读教师提供的史料、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做法截然不同。
立足史料 活化课堂——浅谈史料教学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的运用

No . 5
T I ME E D U C A T 1 0 N
立足 史 料 活 化 课 堂
浅谈 史料教 学在《 美 国联 邦政府 的建立》 一课 的运 用
魏 雪虹
摘要 : 历史教 学必须论从 史出, 史料教 学是促进 高中历史有效教 学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 阐述史料教 学作用的基础上 , 以《 美国联邦 政府 的建立》 为例 , 从立足课 本 , 充分合理利 用教材 中的史料 ; 精心组合 , 适 当补 充相 关的课 外史料 ; 活化课堂 , 利用 多媒体 高效展 示史
下方是 国会议 员 、 总统和最高法院大法官 的产生方式 和任期 , 这 是对教材正文的补充。针 对这些补充 内容 , 教师可设计一些针对
材料。梁启超 曾说 : “ 史料者何 ?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 留之痕迹 , 有证 据传 留至今 日者也 。 ” 在新课程 改革实践 中, 史料 教学 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普遍采 用的有效教学方式 。那么 , 史料教学有何作用 ?我们应如何 在高
2 . 2 精心组合 , 适 当补充相关 的课外史料
历史 学科涉及 的内容跨度大 、 综合性强 , 而现行 的高 中历 史 教材 , 又是按 照专题史编写 的, 必然涉及大量政治 、 科技 、 文学 、 音 乐、 美术等领域 的知识 , 但是 由于篇 幅等原因 , 部分重点或难点缺 乏相应 的史料支撑 , 很多知识点只有结论而无具体 的说 明过程 , 因此存在大量难于理解的概念 , 导致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时出现
个 完 整 的认 识 。
第 四处是探究学习总结 中的“ 阅读与思考 ” , 通过对这张表格 的分析 , 比较 美国和英国的代议制 的异 同 , 从而认识人类 社会 发
中美史料教学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史料教学的比较及启示关于中美历史教育的差异,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有过论述。
本文拟从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管窥中美史料教学的差异,并冀图由此得出一点启示。
中国案例来自北京市第七中学梁爽老师,获得北京市初中教师根本功大赛一等奖;虽然属于个人作品,但获奖那么意味着官方对于这种设计思路的认可。
美国案例来自康涅狄格州的“美国史教学方案”〔TAHP〕,①属于官方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历史教育界对于什么是“好的史料教学”的认识。
因此,二者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案例都是浑然一体,不宜人为分割;但为了比较易于进行,本文只能作此技术处理,并聚焦于史料解读、教学模式和教育主旨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解剖分析。
一、史料解读:内容与形式对于本课而言,《独立宣言》的文本是无法绕开的。
无论是中国案例还是美国案例,都将《独立宣言》的内容作为解读的重点。
美国案例要探究的内容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文件本身的结构”,认为《独立宣言》是由“理想的解释、别离的论证、控诉的描述、追求的目标”四局部构成的。
美国案例拟定的三个教学目标,两个都与《独立宣言》的内容直接有关,分别是“列举和描述《独立宣言》的章节并解释每章的根本目的”,“分析在《独立宣言》中对殖民者的5项控诉”。
不同的是,美国案例不仅重视《独立宣言》的文本内容,还关注《独立宣言》存立于世的形式特征。
该案例指出“文件类型”有“报纸、地图、广告、信件、电报、会议记录、专利、出版物、人口普查、报告、备忘录、报道、其他”,“文件的物质特征”有“手写的、打印的、封印的”等,要求学生判断《独立宣言》属于哪一类。
这是要引起学生对于史料类型的重视,知道史料的范围是广泛的,明白史料类型不同那么可信度有别。
该案例还要求学生指出“文件中反映当时美国生活的事物有哪些”。
《独立宣言》的主旨是要说明北美独立的合法性,但是其论证的过程中,不自觉地透露出当时美国社会生活所存在的一些现象。
这就是史学研究上的“有意证据”和“无意证据”。
美国中学历史教学的技艺智慧

美国中学历史教学的技艺智慧历史在美国教育中作为重要学科,是社会学科中的女王。
美国历史教学也遇到和中国同样的问题与困惑。
历史教师也和中国历史教师一样也有同样的责任与目标。
美国历史教学的主题是行动中的社会学习,以“理论与越南战争”和“家庭史对文明史的意义”两个课例为主题来说明。
越南战争这节课讲的是美国史上最有争议的问题。
讲课的是美国的莫文森老师,本课最亮点的地方主要有:课前曾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准备地交流。
课上主要通过与战争相关的问题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如针对战争是“强烈支持还是强烈反对”为题,生生之间进行了热烈讨论,而老师亲自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用讨论的结果作为问题的答案。
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受伤、死亡等战争录像短片后让学生谈对战争的感觉和看后的感想,特别是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来表述他们采访对象(经历过战争的父母、长辈等)谈对战争的看法与评价,可加深学生对战争影响的认识,而学生的语言表述、活学活用等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学生在与战争主题相关的歌声中结束了学习。
另一位年轻的历史教师聚焦家庭史,从探索家庭的历史引发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这应该是一节很有创意的教学实践课。
她的历史课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家庭和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作为切入点来了解自己的家史。
教师自制地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考古的含义、文物的发掘、世纪等历史时间概念。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世界一些国家代表性的工艺品或实物模型等一些学习素材开展历史探究活动,每个小组东西不同探究的主题也不尽相同,老师在此时解答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这个东西为什么重要?发现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等来写一段对探究细节进行描述的概述,并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讨论这些工艺品,然后让学生表述出来。
最后让学生按照历史时序把物品放在地层的合适位置,帮助学生来理解历史的世纪等时间概念。
美国是小班额,班级的学生大致有10名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教学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书籍、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师生最短的时间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春愁”是中阴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分)
[(1)1896年。(2)甲午战争失败或《马X-条约》签订,『=I本强占台湾。
(3)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囤之情]
3.从图片材料中提取历史证据
作者:吴朝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1.李海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2006
2.陈如试论史料在美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学位论文]2006
3.钱丽华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实践和思考[学位论文]2007
4.陈月波树立课程意识,提升学科素养——读美国中学历史教学案例有感[期刊论文]-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2010(3)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对美国史料教学的方法论及实践意义之探索
姓名:吴朝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历史)
指导教师:沈敏华200Fra bibliotek0901舂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滑。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F}割台湾。
10.宋玮中美中学史料教学的比较研究[学位论文]2007
本文链接:/Thesis_Y1207999.aspx
从图片中汲取历史信息如:图片中人物的外貌、服饰特征、姿态等:图片(地图)中的文字、符号等;图片中实物的外观、材质等。这类材料解题关键点:这一类试题的关键在于汲取信息的思想方法,应当有层次地先提取直接信息(直观的表丽信启.),再提取川接信息(推理的深层信息)
何为表面信息:从画而直接可以看出的信息,浅层次的。如形状、大小、类别、质地、文字、纹饰等,不能太过简略
何为深层信息:把表面信息与你学过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推理出来的信息,有必然推理与可能推理两种。
●(04年上海高考题)观察_卜-列图片。
《老建筑与它的百年邻居——上海徐家汇掠影》
¨题:从上面目JJ。叶一_『以石剑自1汲取哪4j信息?(6分)
【A:表面一一大片的农田,稀疏的建筑.教堂(或西式建筑),小路
对美国史料教学的方法论及实践意义之探索
5.向胜翔论史学理论在中学史料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学位论文]2009
6.张健图像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学位论文]2009
7.孙亮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位论文]2009
8.薛文亮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及防控[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1(9)
9.朱庆美江苏高考改革背景下史料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