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数值分析》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数值分析》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的 一 些 探 索 谈 谈 自 己 的粗 浅 认 识 。 计 算 方 法 的 转 变 问题 , 学 英 语 到 用 英 晤 从 的 转变 问题 。 养 学 生 举 一 反 三 的 能 力 , 培 使
思 维 方式 的 培养 … . 育探 索 ,0 58. 教 20 ()
[】张 建 军 . 算 机 网 络 课 程 双 语 教学 的 2 计
社会各方面 对高等教育人 才的培养 , 出 提
习 重 点 在 于 专 业 知 识 的 学 习 , 学 习 专 业 在
了更 高 、 新 的 要 求 。 有 高 素 质 的 专业 人 知 识 的 过 程 中 提 高 英 语 水 平 , 避 免 学 生 4 更 具 以 才 和具 有更 多的 专 业 、 言 ( 语 + 国语 ) 在 学 习过 程 中 陷 入 英 语 学 习 , 忽 视 了 专 语 母 外 而 的 复合 型 人 才 , 已成 为 竞 争 中的 焦 点 。 顺 业 知 识 。 为
法 , 泛 应 用 于 工 程 技 术 与 国 民 经 济 的 诸 广
【】贺 全 国 , 玉 林 , 云 . 物 医 学 工程 双 4 杨 杨 生
多 领域 , 因此 急 需 要 与世 界 发 展 水 平 接 轨 。 另 外 , 值 分 析 课 程 , 有 世 界 表 述 标 准 较 数 具

数 值 分 析 双 语 教 学 的 目标 主要 应 包 括
以 下 几 个方 面 的 内 容 : 对 学 生 的 培 养 过 在
些 实 现 上 的 困难 和 问 题 。 们 应 该 根 据 我 自身 的 英 语 水 平 , 业 英 语 的 词 汇 量 以 及 专
科 院 校 教 学 工 作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程 中 , 过 双 语 教 学 , 学 生 掌 握 科 学 计 算 英 语 环 境 等 教 学 条 件 选 择 相 应 类 型 的教 学 通 使

浅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双语教学——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

浅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双语教学——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
结合 。
20 年 9 , 育部 印发 《 于加强高等学校 01 月 教 关 本 科 教 学工 作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 见 》, 时把 同
双 语 教学 课 程 的 数 量 作 为 本 科 教 学 评 估 的 重 要 依
据 。高职院校和本科 院校 双语教学 的本质不 同, 学 生 基础 不 同 , 培养 目标 也 有 差 异 。所 以 高 职 院校 的
关键词 :高职 院校 ; 中外合作 办学; 双语教 学; 西方经济学 中 图分类号 : 7 8 5 G 1.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0 -18 2 1 )20 0 -3 0 88 4 (0 2 0 -1 1 0
中外 合作 办 学是 指外 国教 育机 构 同 中国教 育机
构 在 中国境 内合 作举 办 的 以中 国公 民为主要 招 生对 象 的办学 方式 , 目前 所 称 的 中外 合作 办学 一般 是 指
— —
以“ 方 经 济 学” 程 为 例 西 课
邱 小樱
( 镇江 高等 专科 学校 旅 游 系, 江苏 镇 江
2 20 ) 10 3

要: 从镇 江高等专科学校酒店 管理 专业 中加合作 班 “ 方经 济学” 西 课程 双语教 学的实践 出发 , 进行 个案研 究 ,
分析 “ 西方经济 学” 双语教学 中存在 的 问题 , 出了以 下教 学建议 :培 养学 生兴趣 , 强师 资水平 ; 用合适 的教 提 加 选 材, 因材施教 ; 加课 时等 。 旨在提 高双语教 学的质量 , 增 推进 中外合作办学。
双 语教 学 应 该 更 多 考 虑 学 生 的外 语 水 平 和接 受 能
力 , 多强 调双 语教 学课 程 的职 业性 和技 能 性 。 更

《经济学原理》实行双语教学的探索

《经济学原理》实行双语教学的探索

系在学院深化教学改革 , 加强课程建设中, 紧密结合学科性质与现 实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 高度重视双语 教学以适应经济全球 化的
要求。在 O 级经济学本科生 开过微观经济学、 6 宏观经济学、 专业 英语的基础上 , 精心准备经济学原理 的双语教学工作, 并纳入本科
教学 课 程 。本 文 就 经 济学 原 理 实行 双语 教 学 的 一 些 问题 进 行 探
板书以英文为主, 讲授以汉语 为主, 用英文讲解部分 内容; 三是使 用英文原版教材 , 授课全部用英文 , 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和完成作
业嘲。
中国加入 WT O后 , 临外来经 济贸易的竞争 日趋激烈 , 面 急需培 养 出大批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 的国际化人才 , 这也是在世 界经
济格局 中拥有强 大的核 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因此 , 院校必 高等
经济学教学研究之所 以步入 双语教学 阶段 , 具有深 刻的社 会经济发展背景 , 就是 2 世 纪 9 这 O O年代 以来经济全球 化进程 的全面加速 。2 世纪 国际竞争的核 心是人力资源 的竞争。劳动 1 者 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技 术和社 会进步 的内在动因, 也是知识经 济 的灵魂。对于一个地 区乃至一个 国家而 言, 拥有持续创新能
() 1浸入型( - e i rga : ia ro po r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 n' s n n m)
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
() 2保持型( a t ac i g a eua o )学 生刚入校时使 m i e nebi uld ct n : nn l n i 用本族语 , 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 的教学 , 其他学
讨, 以推进我院双语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 双语教学在英语 中称 为“ i g a euao ' bi ul dct n 。英 国朗曼 出版 l n i ’ 社的《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 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指能在学校里使 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 门学科 的教学 。 《 ①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探析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探析
迫于学校的强行规定 , 在不情愿 的状况下进行的。因此 , 教学效 果和 质量难 以保证 。事实证 明 :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使 用“ 双语 ”
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 的先决条件 ,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开 展双语教学 , 往往弊大于利 。
3 学生 对 双语 教 学 的反 应 、
的进程 , 法阻止推行双语 教学的趋势 , 西方经 济学 实行 但无 对 双语教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主要表现在 : 西方经济学许 多经典 教材都只有英文版本 , 国内已经 引进并 出版 了不少西方经 济学
和部分省属重点高校已经推行了西方经 济学 双语教学 , 在调查 的8 所独立学院中 , 有 3 重点高校的独立学院西 方经济学 仅 所
采用双语教学 。在调研中 , 我们还发现 , 各层次高校西方经济学
怀学 生未来 发展” 的教育理念 , 者结合 自己多年从事 独立学 笔
院西方经 济学 教学工作体会 和近三年 对湖北 省部分高 校西方 经济学教学现状的调研成果 , 对此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 要】《 摘 西方经济 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 的一门核 心 是
专 业 基 础 课 。 在 独 立 学 院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目标 定位 下 , 开展 双
的原版教材 ; 经济管理 类专业 的学生外语能 力相对较强 。来 自
湖北省 8 所高校的数据表明 : 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 的四六级 一 次性通 过率平均达 4% 0 以上 ,大部分学 生的外语水平可以满足
方经济学课程 的师资状况初步具备实行双语教学的条件 。
二、 独立 学 院 西 方 经 济 学双 语 教 学 的 现 状
【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西方经济学 双语教 学
教 育部 20 年第 4 01 号文件专门对大学 本科的双语教学做

应用文-《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探索

应用文-《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探索

《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探索'《国际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探索早在2004年,国家部就曾发文指出:“高等院校应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2007年2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指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见,开设研究型课程、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举措。

《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型课程,在国内外高校的经济学教学板块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该课程是一门性很强的理论学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素质,应尽快把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入国际经济学课堂。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适用于各个层次各种学科的教学活动。

根据已有文献,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环节或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创设相应的学习情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题。

2)搜集资料,开展研究。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材料。

在此基础上,学生撰写研究。

3)分组研讨。

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展开研讨,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

4)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若干同学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代表发言时,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发言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并进行讨论。

民办高校经济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建议

民办高校经济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建议

05 民办高校经济类 专业双语教学改 进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引进优秀双语教师
通过提高待遇、优化工作 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具有 海外留学背景或专业英语 能力的优秀教师加入。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双语教 学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 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双语教学奖励基 金、优秀双语课程评选等 方式,激发教师开展双语 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02
03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双语 教学模式,导致学习效果 不佳。
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 动力,影响学习效果。
考核方式单一
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 以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 口语、听力等能力的全面 评估。
03 民办高校经济类 专业双语教学困 境分析
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合理设置双语课程
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英语水平,科学设置双语课 程的难度、进度和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 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英语交流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 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缺乏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
01
目前市场上适合民办高校经济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较少,难
以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资源不足
02
民办高校在双语教学资源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教学设
备、软件等。
国际化教学资源匮乏
03
民办高校经济类专业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资源,难以培养学
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双语教学方法在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双语教学方法在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双语教学方法在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从加入世贸组织的那天起,中国就在以加速度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市场这个大家庭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对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必然面向的是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文章分析了经济类专业课程的选点标准,提出了经济类专业课双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方法,并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包括经济类专业课双语教程的选择、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双语教学的分层管理。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课双语教学教学方法[作者简介]熊晓轶(1981-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赵向阁(1980- ),女,河北衡水人,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国际贸易。

(河北保定 071051)[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48-02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为此,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类专业课程的选定标准在选定进行双语教学的经济类专业课程时,要特别注意经济类专业课的种类和其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本着从易到难、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从实践性强到理论性强的顺序逐渐引出双语课。

经济类课程中,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之分,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在开出专业课的时候,我们先选取的是应用经济学中“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主要是因为:首先,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类和贸易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从学生对专业问题理解的角度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其次,国际贸易实务实用性最强,这门课整体讲述了进出口贸易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语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6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金融学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一、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包括开放微观经济学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该课程的教学对培养与训练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掌握开放条件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应用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

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2009年《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项目被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全英文教学目前面向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班开设。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one of major course for the economics-major students require by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which consists open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The i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lays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up the way of thinking as an economist for the learners,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aptitudes and abilities. 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this subject is to develop the learners to apply the economic methodology, grasp the basic open economics, and enable the learner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ssues, and then make a solid preparation for the fellow-up subjects in the teachingprogram. In 2009, this course was selected as the national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course by China’s Ministry of Educ ation.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摘要] 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已日益成为经管类专业教学中所面对的教学改革课程。

而对于双语教学,国内仍有不同认知,因而给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诸多问题。

本文在正视这些现实问题与争论的基础上,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词] 经济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与发展,既精通专业、又通晓汉语和外语的双语人才,必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资源。

改革传统的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为此,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对高校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 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在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二、双语教学发展概况及问题
国际上,最早的双语教学研讨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大规模的改革实践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成功”改革后开始(张璐、赵若英,2007)。

目前,理论方面,研究者们
主要集中讨论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比如,加拿大的“双语双向浸没法”、美国的“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影响(constant leung,2005)。

经验方面,james 1. rodriguez等(1995)基于美国的一个大型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技能培养有促进作用,但母语方面的训练不足却又导致沟通技能受到削弱。

kjell i. enge and ray chesterfield(1996)的调查则表明,双语教学对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这个效应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课程设计。

vincent j. roscigno等(2001)的研究发现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家庭背景的影响极大。

最近,tuula merisuo-storm(2007)对芬兰的研究发现,双语教学对小学生外语和母语的语言能力培养均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双语教学效应仅在较低年级才显著。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虽然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文献已经很丰富,但是有关大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不足。

目前,在我国国内各大院校实施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模式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对双语教学本身认识有误区,如对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以及“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认识不清,导致了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可能走进“为双语而双语”的误区;(2)师资的短缺或培训的不力是制约双语教学走得更好更远的一个主要因素;(3)学生的外语素质是实施双语教学的“瓶颈”;(4)如何根据教师、学生、专业、年级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因地制宜
的有效开展双语教学?(5)在双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二者之间的目标是否有冲突?如何确实有效的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起着为其它后续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的作用,如何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又不淡化它在学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角色?
三、解决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
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界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的热点。

以上种种问题,不仅在经济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存在,而且具有共性特征,在与国内各大院校的同行们交流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刚刚起步的经济学双语教学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得以澄清和解决,双语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程,目前在国内各大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已较多的开展了双语教学,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这门课程如何更好的实施双语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摸索出适合我校管理、营销专业的更佳教学模式。

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进程中,在吸收国内外先进双语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突出课程特色,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应用型双语人才。

具体做法如下:
1.由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向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完全转换
渗透型双语教学,是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


为双语教学的过渡,教师在讲授中使用一些常规的英语课堂用语,或是用英语讲解一些名词术语,并辅以中文解说。

穿插型双语教学,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

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难易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较难的部分以中文讲授为主,在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作为补充解释;在学生较易接受的部分,主要以英文讲授为主,适当加以汉语解释和说明。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语教学的研究与交流
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不断地开展广泛的教学研究与交流是推进双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保障。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师资培训,强化与国内外同行的教学交流。

加强科研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这样才能使教师有能力跟踪本学科国际前沿发展,从而更好的引领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3.与其它教学改革措施并行,实施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境。

双语教学的实施与网络教学等教学改革措施同步进行,对经济学进行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改革,具体做法是开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研究能力培训教学、试验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按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目标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多层次的分班教学。

与此同时,推行多媒体教学和平行科研课题以及实行多种考核方式等多元化教学培养模式。

从发展创新的角度
推进经济学这门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融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培养,以探索一条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新途径。

4.理论结合实际,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全英文课件,同时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随时增加并更新课件内容。

在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效果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专业习惯,以课堂讨论、信息共享等方式帮助学生用专业理论知识对经济信息进行专业性的深层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保持多维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互通
多层次定期开展双语教学观摩交流活动,通过校园网、教学信息等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渠道,加强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经常性地了解双语教学教与学两方面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建设中加强学习和交流,在学习交流中促进建设,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完善双语教学。

四、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课件”,实现双语教学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笔者在推进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努力。

最早在2000年时,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我们在本科生教学中采取“中文教材,中文讲述”。

之后,我们开始将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教授给学生,采用“中文教材、英文术语”。

从2007年开始,我们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就是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率先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课件”,力争尽快实现双语教学。

我们使用了在美国、加拿大众多高校的本科生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经济学教材,它吸收了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
最大限度地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对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分析,极具知识性、启迪性和实用性。

同时,我们全面采用英文课件。

这样学生接触到的就不仅仅是零星的英文术语,而是全面而准确的原版英文教材,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经济理论原著和相关文献的能力,终
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五、结束语
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得以顺利推进与展开,与充分的前期课程建设、稳定的课程实施环境与空间、必备的硬件储备和软件保障等诸方面条件密不可分。

也正因此,实施双语教学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并在此教学模式的改进方面做更多的尝试。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界在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方面存在共识,但在如何实施甚至于是否应该实施方面存在分歧,这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多不可预期的因素。

而在涉及经济学教育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育时,这些分歧显而易见地减弱。

因而,在未来几年内对如何实施经济学的双语教育的讨论仍有实际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y200804370)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