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 6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说明例文

毕业设计说明例文

毕业设计说明例文一、设计背景及意义本毕业设计是以艺术类为主题的设计项目,旨在通过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来表达我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对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引发思考,并表达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态度。

此外,本设计也是对我艺术技能的考验和提升,通过实践来拓宽自己的艺术才华,增加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

二、设计目标1.创作一件独特、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2.通过作品的展示,引发观众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3.提升个人艺术技能,增加艺术创作经验。

三、设计内容本毕业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本设计将以当代社会问题为创作背景,采用现代艺术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态度。

通过抽象、寓意等手法,让观众对作品有不同的解读,引发思考。

2.创作材料和技巧:本设计将采用多种材料和技巧进行创作,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技巧的组合和运用,打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效果。

3.展示形式和场所:本设计将选择合适的展示场所,如画廊、艺术展览等,以及适合的展示形式,如单件展示、组合展示等,来展示作品。

通过展示形式和场所的选择,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四、设计步骤与时间安排1.设计前期调研:花费2周时间,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相关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思路。

2.创作构思和方案设计:花费1周时间,根据调研结果,开始进行创作构思,并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

3.创作实践:花费6周时间,按照方案和计划开始创作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保证作品质量和艺术效果。

4.作品展示和总结:花费1周时间,选择合适的展示场所,进行作品展示,并对毕业设计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设计预期成果及评价标准1.预期成果:创作一件独特、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并进行作品展示和宣传。

2.评价标准: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表现力;作品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引发思考的能力;个人对艺术技能和创作经验的提升和成长。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改装设计说明书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改装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专用汽车的概念和分类专用车辆是为了实现各类专项作业的车辆。

我国对“专用汽车”定义为: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有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汽车和汽车列车。

我国的专用汽车划分为: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起重举升起车、仓栅汽车和特种结构汽车等六大类。

其中专用自卸汽车的定义为:装有由本身发动机驱动的液压举升机构,能将车箱卸下或使车箱倾斜一定角度,货物依靠自重能自行卸下的专用汽车。

1.2摆臂式自卸车的概念摆臂式自卸汽车是自卸汽车中的一种,以其显著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摆臂式自卸汽车摆臂可以平移起落货箱,它同时具有货物和箱体自动装卸的功能,而且两种功能由同一个车载工作装置完成。

由于它具备自动装卸箱体功能,装货时一般均将箱体卸下降低装货高度,装满货后,则将箱体自动装车并运输。

该车使用方便,运输效率高,摆臂式自卸汽车又依其特有的机动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吨位货物的运输。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垃圾量也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固体生活垃圾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城市固体生活垃圾的处理大体有3种形式:分类回收、焚烧、和填埋。

而不论采用哪种处理方式,其最终的处理场所均需远离城市居民区。

而垃圾从城市到处理场所的运输就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垃圾车就担当了每天上千吨(中等城市)的固体生活垃圾的运输的重任。

摆臂式垃圾汽车以其显著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垃圾的运输,并且方便。

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固体垃圾运输的需求,摆臂式垃圾车的改装技术需要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1.3摆臂式自卸车的设计特点和内容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有后装卸式和侧装卸式两种。

后装卸式被广泛的应用,设计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底盘。

选择底盘的主要依据是:装载质量、道路条件、运输货物的特性(如密度、安息角等)、运距等。

在没有专用汽车底盘的情况下,通常选用短后悬的普通自卸汽车底盘,这有利于摆臂布置、结构紧凑。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范文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范文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范文毕业设计设计说明范文一、引言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毕业设计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我选择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主题。

本文将详细说明我的设计思路、目标和方法。

二、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对于软件和应用程序的使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界面设计的质量和用户友好性变得至关重要。

我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是我对技术和设计的兴趣,并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三、设计目标我的设计目标是创建一个直观、易于使用且美观的人机交互界面。

我希望通过设计一个简洁的界面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并使他们的使用体验更加愉快。

此外,我还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和残障人士。

四、设计方法为了实现我的设计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 用户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我收集了用户对现有界面设计的反馈和需求。

这些数据帮助我了解用户的期望和痛点,从而指导我的设计过程。

2. 界面设计原则:我学习了一些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一致性、可见性和反馈。

这些原则帮助我设计出一个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界面。

3. 原型设计:我使用了原型设计工具来创建一个可交互的界面原型。

通过测试和反馈,我不断改进原型,以确保它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4. 用户测试:我邀请了一些用户参与我的设计测试。

他们使用我的界面原型,并提供了宝贵的反馈意见。

我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界面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五、设计成果通过我的设计研究和努力,我成功地创建了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人机交互界面。

这个界面不仅具有直观的操作方式,还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用户测试中,大多数用户对我的设计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表示愿意在实际使用中采用我的设计。

六、总结通过这个毕业设计项目,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还深入了解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本毕业设计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通过设计、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本毕业设计选取了《XXX》作为设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方法
本毕业设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学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设计步骤
1. 调研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研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3. 实施阶段:根据前期研究,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总结阶段:在设计实施完成后,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设计意义
本毕业设计的完成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六、结语
通过本毕业设计的完成,相信学生们将会收获满满,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升,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目录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 设计概述........................................................................................................................... .................2.2 沈阳万科柏翠园2#楼电气系统设计 ........................................................................................2.2.1 380220V低压供配电系统 ........................................................................................................2.2.2 照明系统 .......................................................................................................................... .............2.2.3 防雷与接地系统 .........................................................................................................................2.2.4 等电位连接........................................................................................................................... ........2.2.5 电话系统 .......................................................................................................................... .............2.2.6 有线电视系统........................................................................................................................... ...2.2.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三章照明、插座系统设计..............................................................................................................3.1 照明系统概述........................................................................................................................... ........3.1.1 照明方式 .......................................................................................................................... .............3.1.2 照明种类 .......................................................................................................................... .............3.1.3 照度计算 .......................................................................................................................... .............3.1.4 导线的选择........................................................................................................................... ........3.2 照明和插座的设计 .........................................................................................................................3.2.1 照明设计的原则及要求............................................................................................................3.2.2 插座设计的原则及要求............................................................................................................3.3 万科柏翠园2#楼插座系统设计 .................................................................................................3.4 万科柏翠园2#楼照明系统设计 .................................................................................................3.4.1 照明设计概述..............................................................................................................................3.4.2 照明平面设计........................................................................................................................... ...4.1 配电系统概述........................................................................................................................... ........4.2 万科柏翠园2#楼供配电系统设计.............................................................................................4.2.1 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4.2.2 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 ................................................................................................................4.2.3 配电室及设备间设置 ................................................................................................................4.2.4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4.2.5 导线的选择及敷设.....................................................................................................................第五章防雷接地系统设计...................................................................................................................5.1 防雷与接地系统概述.....................................................................................................................5.1.1 建筑物防雷的意义.....................................................................................................................5.1.2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5.1.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5.1.4 接地系统与等电位保护概述...................................................................................................5.2 万科柏翠园2#楼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5.2.1 防雷设计 .......................................................................................................................... .............5.2.2 接地设计 .......................................................................................................................... .............第六章消防系统设计............................................................................................................................6.1 建筑消防系统概述 .........................................................................................................................6.1.1 消防系统概述........................................................................................................................... ...6.1.2 建筑物的防火等级.....................................................................................................................6.2 消防系统联动控制 .........................................................................................................................6.3 万科柏翠园2#楼的消防系统设计.............................................................................................第七章有线电视系统设计...................................................................................................................7.1概述........................................................................................................................... .........................7.2.1 CATV系统的组成 ........................................................................................................................7.2.2 系统的主要设备选择 ................................................................................................................7.2.3 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第八章电话系统设计............................................................................................................................8.1 电话系统概述 .......................................................................................................................... ......8.2 系统构成 .......................................................................................................................... ...............第九章可视对讲系统设计...................................................................................................................9.1 对讲系统概述........................................................................................................................... ........9.2 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第十章技术经济分析 .........................................................................................................................第十一章结论 ..........................................................................................................................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中文译文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附录三工程设计图纸沈阳万科柏翠园2#楼电气系统设计第一章前言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沈阳万科柏翠园2#电气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图像识别与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毕业设计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图像识别与分类的需求,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设计内容:1. 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目前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确定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图像处理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确定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数据流程。

5. 系统实现与测试,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四、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1. 调研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CNN、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实现,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五、设计预期成果:1. 完成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原型。

2. 实现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完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报告。

六、设计进度安排:1. 第1-2周,调研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和功能要求。

2. 第3-4周,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掌握相关原理和应用。

3. 第5-6周,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完成算法设计方案。

4. 第7-10周,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一、设计背景和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连接家庭设备和互联网,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设计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一个集成控制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该系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室内温度、照明、安防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设计该系统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管理和控制家庭设备,提高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二、设计内容和技术路线本设计将采用物联网技术,结合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具体设计内容和技术路线如下:1. 传感器模块设计:设计并制作温度、湿度、照明、安防等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的数据。

2. 硬件设计:根据传感器数据的采集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或微控制器,并设计电路板、传感器连接接口等硬件部分。

3. 通信模块设计: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物联网设备与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4. 云平台设计:搭建云服务器,设计并编写相应的云平台应用程序,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展示和设备的智能控制。

5.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开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实现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6. 系统测试和优化:对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功能完整性测试,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三、设计成果和预期目标本设计的预期成果如下:1. 设计一个实用的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实现室内温度、照明、安防等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2. 搭建一个稳定的云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展示和智能控制功能。

3. 完成一个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实现用户对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4. 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解决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完整版)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制造业也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特别是在加工精度方面。

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必须协调产品加工中的每一个方面,因为任一方面的误差累积起来,将对产品的精度产生间接的影响。

制造业中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按照特定工艺,不论其生产规模如何,都需要种类繁多的工艺装备,而制造业产品的质量、生产率、成本无不与工艺装备有关。

随着不规则形状零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如何保证这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效率、高精度加工是数控机床加工最主要特点之一。

数控加工取代传统加工占据生产制造的主导地位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加工设备与先进的数控机床并存,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制造企业的设备现状。

如何从工艺的角度根据各企业的设备现状、产品生产规模、零件结构形式与加工精度要求等方面来合理地进行产品工艺方案设计,充分发挥企业现有数控设备与传统设备的加工效率,使企业设备资源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其中数控编程系统正向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2.1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和精密,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完整加工,即在一台机床上完成复杂零件的全部加工工序。

数控加工中的程序编制也随着数控机床的更新而改变。

50年代,MIT 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语言,称为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

其后,APT几经发展,形成了诸如APTII、APTIII(立体切削用)、APT(算法改进,增加多坐标曲面加工编程功能)、APTAC(Advanced contouring)(增加切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PTSS(Sculptured Surface)(增加雕塑曲面加工编程功能)等先进版。

采用APT语言编制数控程序具有程序简练,走刀控制灵活等优点,使数控加工编程从面向机床指令的“汇编语言”级,上升到面向几何元素.APT 仍有许多不便之处:采用语言定义零件几何形状,难以描述复杂的几何形状,缺乏几何直观性;缺少对零件形状、刀具运动轨迹的直观图形显示和刀具轨迹的验证手段;难以和CAD数据库和CAPP系统有效连接;不容易作到高度的自动化,集成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姓名:张军龙学号:310909030228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班级:采矿工程09-02设计题目:河南神火集团泉店煤矿指导教师:孙玉宁职称:教授二〇一三年六月摘要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15.05平方千米,年产量120万吨。

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12-28°,平均煤厚5.88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东部和中央均有断层发育。

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不高,涌水量比较大。

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对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层决定采用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的开拓方式,设计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厚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的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立井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厚高产高效AbstractThese designed allotment area for 15 square kilometers,Yearly Output one hundred and twenty trillion. Allotment intrinsically ocurrence of coal seam compare stabilize,coal seam pitch twelve-twenty eight acid,average coal thick 5.8m,integrally nature condition compare simplicity,Both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relatively high, and neither do inflow of water no large either.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sign,said shaft opt in adopt three vertical shaft fluctuate mountain exploitation,coal seam grouping band region fluctuate mountain co- disposal 'mode of opening,design adop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full-seam mining stopper art,incline longwall method,treat goaf with whole straddle alight law from actual geologic information instance proceed allotment exploit and stand-by mo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oth both combine versus mine haul, shaft exaltation, shaft drain and ventilation of mines isopuant systemic equipment lectotype coun t,as well as versus shaft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aim,complete wholly shaft.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Keyword:Vertical shaft, incline length wall,fully mecanzed top coal caving, once mining full thickness,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前言1、设计主要过程此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我的就业单位——泉店煤矿,三月初我在泉店煤矿实习过程中取回了相关设计资料,并结合在矿实习见闻于近段时间里在孙教授和其他老师的辛勤指导下进行了毕业设计的编写。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让我深深的意识到这四年来自己学到了什么和没有学到什么,让自己的知识得到了一个全面的汇总和巩固。

与此同时,我的知识面也前所未有的的开阔了,在与孙教授相处的日子里,每一次的指导都让我回味无穷,认真思索每一种方案获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每一次从他办公室里回来的时候我都会认真改正或去弥补自己还没搞懂的知识,直到真正消化,真是受益匪浅!此外,在此篇编写设计之中不乏有不当或不合理之处,还望学校老师多多指出,我定悉心认真学习,争取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把应该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掌握。

2、主要开采条件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泉店矿井,位于禹州矿区东部的禹州市和许昌县之间,大部分属许昌县管辖,西北隅在禹州市境内。

本区西距禹州市21km,东距许昌市16km。

(1)资源及开采技术条件井田地面地势平坦,新生界地层厚度250m~910m,本井田整体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西部发育一宽缓向、背斜构造,地层走向300~330°,倾向210~240°,倾角10~29°,一般24~26°。

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井田内二1煤层全区可采,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层厚度1.18~10.38m,平均5.88m,属较稳定厚煤层,原煤灰分7.14~33.21%,平均14.3%,发热量22~31.55MJ/kg,平均30.28MJ/kg,为低中灰、特低~低硫、特高热值、易选~较难选的瘦煤~焦煤。

全井田共获得二1煤工业资源储量13584万吨,可采储量6998.89万吨。

井田内二1煤层为以底板岩溶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

可采煤层均属不易自燃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本矿井预测为低瓦斯矿井;井田内二1煤层底板埋深370~1200m,底板温度多在21‵~41‵,以Ⅰ级高温区面积最广。

(2)外部建设条件矿区北部有许昌~神垕地方铁路穿过,禹州市~许昌市的豫31公路在本区北部穿过,往东至许昌市与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相连;两回路电源各引自岗杨和灞陵110kV变电站;供水水源取自处理井下排水;矿井建设所需材料(砖、水泥)可就地供应,钢材、木材可由公路或铁路直接运至工业场地,矿井的外部建设条件良好。

3、设计主要特征根据井田资源条件,初步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服务年限60a 。

一对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

初步确定水平标高-650m,立井深766m,其中覆盖层厚约440m,采用冻结法施工。

主井净径5.0m,装备一对12t 立井多绳箕斗,选用JKMD-3.5×4(Ⅲ)E型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副井净径 6.0m,装备一对1t矿车双层四车多绳罐笼,选用JKMD-3.5×4(Ⅲ)E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

装备一个采区、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系统为分区对角式,主副井进风,采区边界风井回风;矿井总风量118m/s,选择BDNQ型矿用轴流风机2台;选择PJ200×8多级离心水泵11台。

煤炭运输采用铁路运输,铁路专用线拟接轨于改为准轨的许昌至神垕地方铁路线上。

3、存在问题及建议(1)井筒穿过新生界地层厚度约440m,施工有一定难度,施工前应调研目前正在施工的深井冻结施工经验,确保井筒顺利施工。

(2)地面村庄密集,生产期间加强岩移观测、造地复田以及建筑物下采煤等实验和研究工作,为有效的解决建筑物下压煤的开采提供可靠的依据。

(3)井田浅部豫31公路和白沙干渠若留设保护煤柱,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设计暂没考虑留设煤柱,应根据生产情况,适时进行维修。

(4)井田西北露头处有灵泉水库和白沙干渠,虽然常年无水,但开采过程中应足够重视。

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井田概况1.1.1位置与交通本区位于禹州矿区东部的禹州市和许昌县之间,大部分属许昌县管辖,西北隅在禹州市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5′20″~113°39′51″,北纬34°02′44″~34°05′56″。

本区西距禹州市21km,东距许昌市16km。

区北部有许昌~神垕地方铁路穿过,禹州市~许昌市的豫31公路在本区北部穿过,往东至许昌市与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相连,禹州市与新郑市、登封市、郏县、襄城县均有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交通位置示意图见图1-1 .图1-1交通位置示意图1.1.2地形地貌本区位于禹州煤田东南的山前微倾斜平原区,为第四系全掩盖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05~+125m,地势北部稍高,南部稍低,冲沟较发育,深度一般不大于10m。

区内村庄稠密。

1.1.3矿井附近的工农业情况矿区地处豫中,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棉花、花生、油菜和瓜果,是国家粮烟棉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有煤炭、铝矾土、水泥灰岩、耐火粘土等,已初步形成烟草加工、能源、化工、机械、纺织、建材六大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1.1.4水源、电源和建材来源(1)水源条件本区第四系潜水的主要富水层埋深40~200m的砂、砾石层,动态受季节变化影响,可作为短期供水水源。

新近系底部和基岩风华带岩含水层,埋深200m以上,水质好,不易受污染,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可作为中长期供水水源。

井下排水处理后也可做矿井水源,矿井水源可靠。

(2)电源条件矿井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距矿井8km的岗杨110kV变电站和距矿井16km的灞陵110kV变电站。

矿井建设35kV变电站,可供矿井及其它工农业生产用电。

矿区周围20km内有110kV变电站多处。

许昌电业局已同意项目的供电意向,见附件9,矿井供电电源可靠。

(3)建筑来源矿井建设所需砖瓦、石料、水泥等建筑材料均可就地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