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 脚
是“踮起脚尖”还是“踮起脚跟”?

是“踮起脚尖”还是“踮起脚跟”?是“踮起脚尖”还是“踮起脚跟”?湖南师大附中周红2009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踮起脚尖”一出炉,让人觉得费解,“踮起脚尖”干嘛呢?应该是“踮起脚跟”才对呀。
荀况《劝学》里不是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的句子吗?教材明明将“跂”注解为“提起脚后跟”呀。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修订第2版)“踮(跕)”字条解释为“抬起脚后跟用脚尖站着。
‘跕’另见diē。
”同书“跕”字条解释为“跌倒;降落”。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踮”字条解释为: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
如“踮着脚看。
”《汉语大词典简编》(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踮”字条解释为“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行走。
”“踮踵”条解释为“踮起脚跟。
”《辞源》缩印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没有收录“踮”字,收录的“跕”字注音“tiē”,解释为“足尖轻着地而行。
《史记》一二九《货殖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
’《集解》引臣瓒‘蹑跟为跕也。
’此谓舞步。
《汉书•地理志》(下)作‘跕躧(通“屣”)’,义同。
”大概类似现代的芭蕾舞。
《汉语大词典简编》“踮屣”条也解释为“拖着鞋子,足尖轻轻着地而行”。
《辞海》缩印本注“跂(qì)坐”为“垂足而坐,跟不及地。
”注“跂(qǐ)踵”为“踮起脚跟。
形容盼望心切。
一作‘企踵’。
”形象而准确。
综合各种辞书解释,“踮起脚尖”应改为“踮起脚跟”才对。
踮脚运动能降血糖吗

踮脚运动能降血糖吗中医养生上讲经常跺跺脚,踮踮脚后跟是有利于人健康和幸福的,所以无论是对于男性女性、中老年人还是办公室一族来说,它都是非常适用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
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踮脚跟真能降血糖吗俗话说得好:“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脚”,脚是人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而脚后跟又是脚部最关键的部位,人体的很多血管、穴位都集中在脚上,中医上也讲人要健康,就要注重保护自己的双脚,经常按揉脚底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缓解很多疾病的作用。
其实,踮脚跟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同时,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
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颠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由此可见,踮脚跟是由来已久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方法。
踮脚跟的具体做法1、两脚并拢;2、双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3、双脚跟下落,咬牙,轻震地面。
踮脚跟做的时候要注意:一起一落为一遍,注意保持平衡,动作不要着急,反复做7遍,或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时间。
可以看出,踮脚动作也就3步,非常简单易行,没有场地限制,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做起来。
对于男人来说,踮脚跟有助于男人补肾壮阳,维护“生命腺”。
脚,可真是男人的宝儿,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可以补助肾气,就连踮脚尖,也有益肾壮阳的功效,可明显改善性功能。
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时踮脚也有尿畅之感。
对于老年人来说,踮脚跟可以预防疾病,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现代社会,三高、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是最让老年人身心受害的慢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而是长年累月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积累而致的,根源在于体内血管变细,血液供应能力下降,由于血液供给大脑、身体各部分的养料不足,从而导致人衰老、一系列慢性病随之而来。
2020年踮起脚尖作文5篇-5068儿童网

2020年踮起脚尖作文5篇 - 5068儿童网从春到冬,她踮起脚尖迎接新的一天;从小到大,她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踮起脚尖的精选5篇6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踮起脚尖作文1踮起脚尖是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动作,生活中我们想要拿到高处的东西,就会无意识的做出这个动作,连同无知小孩也会用这个动作达到自己的目标。
踮起脚尖,视野更远。
古人告诉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看来踮起脚尖永远不嫌高,所以我们要学会大树的生存法则——攀缘。
小时候看戏,爸爸总会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人多时也会踮起脚尖使我一览无余,看来借助别人的高度凌驾自己,能实现更远的目标。
踮起脚尖,增加高度就能容易接近目标,而目标与现实往往是来自心理和行动上的双重较量。
思想上有超越自己的决定时,行动上便会增加自己的高度。
从这一点而言,任何一种挑战都是超越自己的具体表现。
我们听说最多的就是那些模仿秀,如果模仿原唱的一首经典老歌,欣赏者心中早有一把尺子在衡量着模仿者的音质与音色。
他可以与原唱相貌各异,身高不一,但他必须模仿原唱的声音,同时超越了自己固有的音色,那么这一刻是他利用超越自己来实现自己的舞台高分。
超越自己使自己设身于一个绝对挑战的氛围中。
口吃的人也会实现做演说家的梦想。
大自然中踮起脚尖攀越目标实现生命价值的生物令人敬佩,一颗花藤为了展示生命的颜色,总会努力攀缘,尽心伸展,一旦它够着一棵树或者一根木桩,那么它总会扶摇直上,尽显生命的乐观,因为它超越了自己,有资格炫耀。
狼孩的故事证明穿越爱,把生物之间的和谐展示得尽善尽美,这也是踮起脚尖实现生命的经典。
踮起脚尖,穿越自己的历史文化,促进了和平合作的和谐步伐,我们学习英语,外国人学习中文从本质来说都是踮起脚尖学习彼此,使自己的能力扩大,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现在我明白了,商人的圈子永远都是富有者,他们心存超越对手或他人的梦想,他们越攀越高,会不遗余力的超越自己,也会使自己越来越富有。
舞蹈动作踮脚的基本要领

舞蹈动作踮脚的基本要领
舞蹈动作中的踮脚是一种常见的技巧,它可以增强舞蹈的变化性和趣味性。
踮脚时,整个身体需要保持平衡并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这需要舞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要领。
以下是舞蹈动作踮脚的基本要领:
1. 保持身体平衡:舞者在踮脚时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这需要
舞者随时注意身体的重心和姿势。
如果身体姿势不正确或者重心不稳,就容易造成踮脚失败或者摔倒。
2. 脚部力量和灵活性:踮脚需要脚部有一定的力量和灵活性,
这可以通过日常的脚部运动和训练来提升。
舞者可以进行练习,比如踮脚运动和脚趾的伸展运动,以提高脚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3. 预先准备:在舞蹈动作中,舞者需要提前准备好踮脚的动作,包括身体的姿势、脚部的位置和力量的调整等。
这可以通过练习和反复训练来达到熟练和自然的效果。
4. 姿势和动作的协调:在踮脚时,舞者需要将身体和动作协调
起来,使得整个动作自然流畅,同时还需要注意动作的节奏和节奏感。
这需要舞者尽量将动作和音乐节奏结合起来,达到完美的效果。
5. 舞台表现力:踮脚不仅要技巧熟练,还需要舞者有良好的舞
台表现力,让观众感受到舞者的情感和内心的表达。
舞者可以通过情感的投入、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舞台表现力,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舞蹈中。
总之,舞蹈动作踮脚需要舞者不断练习和提高自己的技巧,同时
还需要注意姿势、力量、协调和表现力等方面,才能够达到出色的效果。
坐着踮脚尖,身体可能会发生5大变化!

坐着踮脚尖,⾝体可能会发⽣5⼤变化! 1如果每天可以坚持踮脚尖⾛路的话,对于下肢的⾎液循环可以起到⼀定的改善作⽤,特别是对于⼀些长期坐着的上班族来说,可以起到预防下肢⾎液静脉曲张的问题。
因为⼈在垫脚尖⾛路的时候,会使腿部的肌⾁进⾏适当的放松,⽽且有效挤压⾎管,加快静脉的⾎液流向⼼脏的速度,进⽽可以促进下肢⾎液的循环速度。
2⼈在踮脚尖⾛路的时候,因为脚趾会受⼒,⼈就会有所提⾼,这样就会使⼈的肛门处的肌⾁也会不断的收缩,进⽽可以使⼈的直肠静脉的⾎液向下腔静脉回流,从⽽可以改善痔核的淤⾎问题。
如果每天能够坚持这种运动⽅式的话,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痔疮问题。
3补助肾⽓ 肾⽓虚弱、肾阳不⾜之⼈,往往有怕冷畏寒、⾜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以促进肾⽓的通阳⽓化作⽤,且效果明显。
垫脚尖⾛路是⼀种特别简单的有氧运动⽅式,不仅可以促进⼈体的⾎液循环速度,⽽且还可以增强⼈体的⼼肌能⼒,也有效改善⼈的⼼肺功能,在⼀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预防⼼脑⾎管疾病的发⽣。
4可以防治腰痛 由于风寒湿邪客⼊膀胱经,导致⽓⾎运⾏不畅,不通则痛。
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通则不痛,因此可以刺激膀胱经的踮脚跟法还可以防治腰痛、颈椎病、后头痛等。
5可以防治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上冲的症状。
从中医⾓度来说,是由于膀胱⽓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脚跟即是治疗前列腺病的⼀个⼩诀窍。
具体锻炼⽅法 第⼀种 踮起脚跟:保持⾝体⽴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放在⾝体两侧;然后慢慢踮起脚尖,⽤脚趾紧紧抓住地⾯,然后将重⼼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体,最后做⾃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
第⼆种 踮起脚尖⾛路:每次⾛30~50步,稍稍休息⼀下,然后根据⾃⼰的⾝体状况再重复⼏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扶墙,熟练后就不⽤借助外物了。
第三种 坐着踮脚尖:膝盖与⼤腿保持⽔平,可⽤⼿按压双腿,进⾏负重练习,每次踮脚尖30~50次,速度可⾃我调节。
踮脚拍掌扶阳功

踮脚拍掌扶阳功一、本功的三个动作:踮脚、拍掌、拍胆经。
二、方法:1、双脚与肩同宽站立;2、踮起脚跟同时双手迅速举起至头顶拍掌;3、双掌随着双脚跟着地下拍到大腿两侧的胆经处。
双脚跟下落时咬牙并轻震地面。
一起一落为一遍。
三、踮脚拍掌扶阳功的作用(一)、踮脚跟的作用1、振奋阳气的作用。
因为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交汇于脚趾,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保平衡,十个足趾必然是紧抓地面,这样就能刺激相关经络,调节相应脏腑功能。
此外,落地的轻震可适度刺激下肢和脊柱,使全身肌肉、关节放松复位,有助于解除肌肉紧张。
脊柱为督脉所行,督脉为“阳脉之海”,轻震可促进督脉的气血运行。
所以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2、可以抗抑郁。
抑郁是三阴经的疾病,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以润养脑髓,导致脑部的气血循行不畅,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踮脚跟即可让更多的气血上达头面,边踮脚跟边深呼吸,可使阳气快速上充脑髓,阳气宣通则浊阴自降,让抑郁的病人恢复阳光。
3、可以补肾扶阳。
脚后跟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阴跷脉、阳跷脉的循行之处,轻震脚跟还可以刺激督脉。
综合这些经络的功效,脚跟运动可促进肾气通阳化气。
4、可以治疗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多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运动脚跟可以健运膀胱、通畅小便。
刺激脚跟也可治疗前列腺的疾病,而前列腺疾病还会导致阳萎、早泄、性功能下降等,因此踮跟还可以改善上术症状。
5、可以治疗颈椎病、腰痛。
由于风寒湿邪客入足太阳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气,通则不痛,从而治疗颈椎、头项、腰背等足太阳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疼痛。
6、可以降低血压血糖。
脚跟运动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高血糖、中风等因虚火上浮的疾病治疗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拍掌的作用1、拍掌有排毒的作用。
拍手疗法又名声纳气功,其作用类似中医针灸、推拿、足疗,拍掌时能刺激双手掌的经络穴位和手反射区,这些穴位和手反射区对全身健康状况均有反应。
跑步避免踮脚尖的方法

跑步避免踮脚尖的方法
跑步时踮脚尖是一种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可能会导致脚部受伤或者影响跑步效果。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避免踮脚尖跑步:
1. 正确的姿势:确保你的跑步姿势正确,包括保持挺直的身体、放松的肩膀、平行的手臂等。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你保持稳定并避免踮脚尖。
2. 步幅调整:增加步幅可以帮助你脚掌着地而不是踮脚尖。
试着向前迈大步,确保脚掌完全着地,而不是只有脚尖着地。
3. 步频加快:提高步频可以使你迈步更加迅速,脚步更加轻盈,有助于防止踮脚尖。
试着以更快的速度迈步,但要确保保持舒适的节奏。
4. 强化脚踝和脚部肌肉:通过进行特定的锻炼,如踵踏运动、弓箭步运动等,可以有助于加强脚踝和脚部肌肉,提高脚部稳定性,减少踮脚尖的可能性。
5. 穿合适的鞋子:选择一双适合你的脚型和跑步方式的鞋子很重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可以帮助你脚掌着地而不是踮脚尖。
6. 慢慢调整: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踮脚尖跑步,要逐渐调整自己的姿势和步态。
一开始可能会感到不习惯,但坚持练习并逐渐调整会逐渐改善。
请注意,如果你有脚部问题或者经常出现踮脚尖的情况,请咨询专业的跑步教练或者医疗专家,以获得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老中医:每天坚持踮脚尖的好处

1.踮脚尖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踮脚尖是个很不错的有氧运动,它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
2. 踮脚尖简单易行踮脚尖不受场地限制,只要是站立的状态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
基本方法:首先把双脚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落下,重复20-30次。
别看方法简单,可健身效果不错。
3. 踮起脚尖可以醒脑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排血量。
所以,当你工作、学习、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
而且,踮脚运动时还可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毛病。
4.踮脚走路通畅足三阴经还有踮脚走路,就是把脚跟提起完全用脚尖来走路,行走百步。
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小腿后侧肌肉。
从经络角度看,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再就是把脚尖翘起来用脚跟走路,这样还可以练小腿前侧的肌肉,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两者交替进行可以祛病强身。
当然,对于老年人则应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稳而摔倒。
患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人最好不做。
5. 踮脚尖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踮脚尖不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脏、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损伤膝盖,这对很多膝关节不是很好的老年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
6. 踮脚尖走路因人而异,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
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7.踮脚尖进行负重练习坐着踮脚尖:膝盖与大腿保持水平,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或者宠物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调节。
8、踮脚尖对性功能的好处:刺激足部改善性能力,是中医中较为常见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踮脚
窗外暖暖的阳光透进屋里,母亲踮起脚尖,手指轻轻地触到我额上。
“长大了,瞧!都多大了,高出妈妈半个头了!”她在笑,目光里有自豪,也有黯然。
记得小时候,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郁郁寡欢的时候,母亲就会来安慰我,她认真地听我倾诉,听我抱怨,让我把烦恼忧愁全部说出来,与我共同承担。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看到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十分祥和,充满关爱,充满鼓励。
那目光令我感动,它犹如一股温泉,慢慢地流入我的心田,流遍了我的全身,冲淡了烦恼,冲散了忧愁,让我沉醉在幸福和喜悦之中。
也许正是母亲如此温和的抚慰,心里总有一种踏实的安慰,随后,总是会有一支甜甜的草莓冰淇淋出现在我手中,我开心地舔舔这边,又尝尝那边,而此刻的母亲比我更开心,目光中无限温柔。
踮脚,微微的仰头,我一直看见母亲慈祥的笑,品到母亲的味道,体会到母亲目光中的爱与期盼。
啊!母亲的目光已永远地融入了我的血液,进入我的心中,遍布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从此,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部在母亲的目光中。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如今,母亲已习惯时不时踮起脚,用手触我额上那一丝阳光,是啊!这个动作仍然没有改变,还是踮脚,只不过仰头的人变了,但我明白:没变的是这动作的主题,是母爱,母亲一直都是任劳任怨地为我付出一切,那份母爱令我感动。
当我闭上眼睛,母亲的目光又浮动在我的眼前,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连同那一连串的复杂的目光:鼓励、期盼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