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解技术矛盾的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

书包过重的问题背景
据2012年北京一家报社的调查,北京小学生书包 的重量普遍偏重,有的学校一年级学生书包重量的平均 值已达2.85千克,最高值竟达3.68千克(六年级以上书 包重量平均达到3.59千克,最高为6.71千克)。孩子们 稚嫩的双肩已不堪重负,不少孩子出现脖子痛、后背痛 或腰痛,其中一些已形成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或脊 柱驼背畸形。最主要的原因当属学生书包的过重。让一 个六岁的孩子每天背着六斤多重的书包上学放学,即使 你把书包的单侧背改为双肩挎,再在书包的背面加上块 “防护板”,也难以从根本上扼制住孩子脊柱被压弯的 趋势。特别应注意外作用力,书包过重会迫使儿童的骨 骼发生变形。
1学生书包容量与过重问题的解决精化1111第四组武建树书包过重的问题背景据2012年北京一家报社的调查北京小学生书包的重量普遍偏重有的学校一年级学生书包重量的平均值已达285千克最高值竟达368千克六年级以上书包重量平均达到359千克最高为671千克
学生书包容量与过重 问题的解决
精化1111 第四组 武建树
从创新原理中得出的解决方案
把双肩带加宽,并且与肩膀接触那面加垫一 些柔软但是吃力的海绵之类的东西 。并且包体 与后背接触的地方也加上海绵 。 因为面积增大压强则减小啊 所以肩带越宽越省 力。 运用的创新原理:1、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 2、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
技术矛盾
学生的书包应该有很大容量以便携带更多的书、作 业本等。 大的容量却又意味着大的重量,这样对于的重量。
矛盾矩阵表
得到的创新原理
从上表可得创新原理 改变静止物体的重量需要改变静止物体的长度,运 用创新原理是10,1,29,35. 改变静止物体的重量需要改变静止物体的面积,运 用创新原理是35,30,13,12. 改变静止物体的重量需要改变静止物体的制造精度, 运用创新原理是10,1,35,17.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之间的矛盾也会时刻伴随我们而来。

随着人们对科技的探索和研发,科技现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随之带来的矛盾也是无法避免的。

其中最常见的科技矛盾之一便是成本与效率的矛盾。

由于科技的发展,企业如何将科技转化为实质性商业成果是本质关系。

比如,视频拍摄后,如何进行剪辑、特效处理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如何把这些费用转化为可衡量的增长,就成了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成本与效率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政府、企业和相关方面都在关注更有效的利用技术带来的事件及解决办法。

比如,美国著名科技企业IBM便把数据分析优化技术用于多种行、产品多元市场,节省费用,提高市场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成果。

此外,“互联网+”的概念亦是一种可以解决技术矛盾的新思路。

“互联网+”特别强调互联网技术,让企业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流动等方面更加有效。

比如,信息化工作中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都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贴和实现有效高效,节省更多时间和成本。

基于以上,可以总之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技术方案,此外,也要时刻关注有可能改变技术市场的新趋势,对技术趋势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要求;2、使用最新技术来实现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3、要继续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实现知识自动化学习,及时适应新的技术变化,进行及时调整;4、积极发展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组合,满足市场需求;5、尽可能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威力,实现自动化操作;技术矛盾的解决一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可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知识自动化学习、从而有效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赢得企业科技创新的全面优势。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

技术矛盾的解决案例

改变静止物体的重量需要改变静止物体的制造精度, 运用创新原理得出的解决方案
把双肩带加宽,并且与肩膀接触那面加垫一 些柔软但是吃力的海绵之类的东西 。并且包体 与后背接触的地方也加上海绵 。 因为面积增大压强则减小啊 所以肩带越宽越省 力。
运用的创新原理:1、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 2、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
技术矛盾
学生的书包应该有很大容量以便携带更多的书、作 业本等。
大的容量却又意味着大的重量,这样对于学生又非 常不便。
两个冲突参数-> 书包的容量与书包的重量。
矛盾矩阵表
得到的创新原理
从上表可得创新原理
改变静止物体的重量需要改变静止物体的长度,运 用创新原理是10,1,29,35.
改变静止物体的重量需要改变静止物体的面积,运 用创新原理是35,30,13,12.
学生书包容量与过重 问题的解决
精化1111 第四组 武建树
书包过重的问题背景
据2012年北京一家报社的调查,北京小学生书包 的重量普遍偏重,有的学校一年级学生书包重量的平均 值已达2.85千克,最高值竟达3.68千克(六年级以上书 包重量平均达到3.59千克,最高为6.71千克)。孩子们 稚嫩的双肩已不堪重负,不少孩子出现脖子痛、后背痛 或腰痛,其中一些已形成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畸形或脊 柱驼背畸形。最主要的原因当属学生书包的过重。让一 个六岁的孩子每天背着六斤多重的书包上学放学,即使 你把书包的单侧背改为双肩挎,再在书包的背面加上块 “防护板”,也难以从根本上扼制住孩子脊柱被压弯的 趋势。特别应注意外作用力,书包过重会迫使儿童的骨 骼发生变形。

第5章技术矛盾及其求解

第5章技术矛盾及其求解

31
物体产生的有 害作用
32 可制造性
33 可操作性





2,5,13,16

2,5,12


1,35,11,10
1,12,26, 15
34
可维修性
— 35,1,11,9 12,26,1,
32 +
从矛盾矩阵表中查找32和33对应的方格,得到方格中推荐的发明原理序号共4 个,分别是2,5,13,16
物理矛盾 分离原理
矛盾
技术矛盾
其他方法
改善技术特征
恶化技术特征
发明原理 评价解 最终解
矛盾解决矩阵 科学原理库
第五章 技术矛盾及其求解
矛盾的分类
1.矛盾的一般分类 矛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为三种矛盾:自然矛盾、社会矛 盾及工程矛盾,该三类矛盾中的每一类又可细分为若干类。
自然矛盾 自然定律矛盾是指由于自然定律所限制的不可能的解,它一般分为自然定律 矛盾及宇宙定律矛盾。
案改善的参数A
第三步:现行方案的缺 点是什么
从第三步中找出现有 的解决方案恶化的参 数B,A与B构成了一 对技术矛盾
第五章 技术矛盾及其求解 示例:手机尺寸的一个技术矛盾
为了观看方便,希望手机的屏幕越大越好,按键区也应该有一定的空间。但是, 这必然会增加手机的尺寸。
定义相应矛盾
①希望手机的屏幕大,又不希望手机的屏幕大(定义为了物理矛盾)
为管理矛盾、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三大类。 一般而言,TRIZ将管理矛盾排除在考虑的范围之外,即TRIZ主要
解决的是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管理矛盾
管理矛盾指的是这样一种场景:根据现场出现的情况,从内心认为需要做一些事 情了,以希望取得某些结果或避免某些现象的发生,但却不知如何去做。

技术矛盾案例

技术矛盾案例
第三步:应用原理解决问题(二次类比)
4
TRIZ理论技术矛盾解决问题细化步骤:
问题描述:找到系统存在的问题,确定问题所处的位置 确定理想解:让系统“自我”实现其功能 分析问题找到矛盾:找到矛盾并准确描述
+
定义矛盾
-
改善的:A 恶化的:B
技术参数A 技术参数B
矩阵中查 得创新原 理
二次类比:应用创新思维找到特解 检验特解,是否化解矛盾,附合系统需要
TRIZ理论之——
技术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3.技术矛盾解决方法
第二步:解决技术矛盾
描述问题,建立问题模型 (应用矛盾矩阵) 确定技术矛盾
(确定两个通用工程参数)
发明原理
第一步: 分析技术系统
第三步:应用
待解决的问题
最终解决方案
如果由矛盾矩阵所有给出的原理都完全不能应用,则需重新 确定技术矛盾,再做一遍,直到找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B、五角星倒的问题
C、五角星倒了把建筑物毁 坏的问题
D、增加五角星的强度
红上的五角星
为了让五角星不倒
Step 2:现在有什么解决办法? 要改善什么参数
Step 3:上述的方法有什么缺点? 此方法导致什么参数恶化
解决技术矛盾的关键: 定义技术矛盾
Step 1: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
Step 2:现在有什么解决办法? 要改善什么参数
Step 3:上述的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什么缺点? 此方法导致什么参数恶化
矛盾表述:为了 ……,在……时,而不 ……。
红上的五角星
红上的五角星
Step 1: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
A、风力太大的问题
第一步:分析技术系统

第四章_技术矛盾及解决方法

第四章_技术矛盾及解决方法

有用功能的加强或有害功能的减少使另一个 子系统或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子系统或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技术矛盾之后,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技术矛盾之后,利用 矛盾矩阵,可以得到推荐的创新原理。 矛盾矩阵,可以得到推荐的创新原理。以这 些创新原理作为启发,就容易找到针对实际 些创新原理作为启发, 问题的一些可行方案。 问题的一些可行方案。 2.物理矛盾 2.物理矛盾 物理矛盾是指技术系统中某个参数无法 满足系统内互相排斥的、不同的需求, 满足系统内互相排斥的、不同的需求,解决 物理矛盾的工具是分离原理。分离原理有四 物理矛盾的工具是分离原理。 种具体的分离方法:空间分离、时间分离、 种具体的分离方法:空间分离、时间分离、 条件分离和整体与部分分离。 条件分离和整体与部分分离。在分离方法确 认以后, 认以后,可以使用符合这个分离方法的创新 原理来得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原理来得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2、技术负向参数:( 、技术负向参数:(15)~(16), :( (19)~(20),(22)~(26), (30)~(31)条。 (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16)静止物体作用 时间(19)运动物体的能量(20)静止物体 的能量(22)能量损失(23)物质损失(24) 信息损失(25)时间损失(26)物质或事物 的数量(30)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 性(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第三节 39个通用工程参数简介 个通用工程参数简介 39个通用参数(通用参数一般是物理、几 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是专门用来描述技术系 统所发生的问题的参数属性,利用它们就足以 描述工程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技术内容。故在应 用矛盾矩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先把组成 技术矛盾的两个参数,分别用39个中的两个来 描述。目的是把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转 化为标准的技术矛盾。 39个工程参数中常用到运动物体(Moving objects)与静止物体(Stationary objects)2个术语, 运动物体是指自身或借助于外力可在一定的空 运动物体 间内运动的物体;静止物体 静止物体是指自身或借助于 静止物体 外力都不能使其在空间内运动的物体。

技术矛盾及解决方法

技术矛盾及解决方法
技术矛盾通常表现为技术系统中的某 些部分或组件之间的不协调或冲突, 导致技术系统无法达到最佳性能或功 能。
技术矛盾的分类
物理矛盾
物理矛盾是指技术系统中两个或多个 参数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的关系,导 致技术系统无法实现预期的功能或性 能。例如,在汽车设计中,为了提高 汽车的燃油效率,需要减小汽车的阻 力系数,但同时又需要增加汽车的稳 定性,这就会产生物理矛盾。
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技术系统中两个或多个 参数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的关系,导 致技术系统无法实现预期的功能或性 能。例如,在软件开发中,为了提高 软件的可维护性,需要将代码分解为 较小的模块,但同时又需要减少模块 之间的耦合度,这就会产生逻辑矛盾 。
数学矛盾
数学矛盾是指技术系统中两个或多个 参数之间存在的相互冲突的关系,导 致技术系统无法实现预期的功能或性 能。例如,在建筑设计时,为了使建 筑外观更加美观,需要将建筑物的线 条设计得更加流畅,但同时又需要满 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这就会产 生数学矛盾。
优化设计,提高性能
详细描述
在汽车制造业中,技术矛盾通常表现为车辆性能与制造成本之间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些 矛盾,工程师们通过优化设计,如采用新型材料和生产工艺,提高车辆性能并降低制造
成本。
案例二:电子产品中的技术矛盾解决
总结词
创新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详细描述
在电子产品领域,技术矛盾常常出现在产品 功能与便携性之间。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设 计师们通过创新技术,如采用更小尺寸的组 件和更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提高产品性能 的同时保持其便携性。
02
技术矛盾产生的原因
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技术进步的快速迭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旧技术之间 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必然,旧技术可能 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或标准。

TRIZ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TRIZ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17 温度
18 光照度
19 运动物体的能量
20 静止物体的能量
21 功率
22 能量损失
23 物质损失
24 信息损失
25 时间损失
26 物质或事物的数量
序 号
名称
27 可靠性
28 测试精度
29 制造精度
30 物体外部有害因素作用的敏感性
31 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
32 可制造性
33 可操作性
34 可维修性
❖ 问题表述:波音公司在改进737 设计过程中, 希望发动机 增大功率,增大功率就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这样发动机罩 的直径需要增大,导致发动机罩与地面的距离变小,而发动 机罩与地面的距离又不希望减小,这就出现了技术冲突。
❖ 由此定义技术矛盾:增加功率(发动机功率)会降低物质 或事物的数量(发动机罩与地面的距离)。
1、空间分离原理。 ❖ 创新原理l:分割 ❖ 创新原理2:抽取 ❖ 创新原理3:局部质量 ❖ 创新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 ❖ 创新原理7:嵌套 ❖ 创新原理13:逆向 ❖ 创新原理17:多维化 ❖ 创新原理24:借助中介物 ❖ 创新原理26:复制 ❖ 创新原理30:柔性外壳或薄膜
发明原理7: 嵌套
五、分离原理与40个创新原理的对应关系
。 ❖ 带来负面影响的参数:可制造性(No.32)变差,即要求扳手与螺母侧边
无间隙。
❖ 由矛盾矩阵确定可用发明创新原理M31-32=[4,17,34,26],即:
❖ No.4 不对称 ❖ No.17 维数变化 ❖ No.34 抛弃和修复 ❖ No.26 复制
❖ 对No.17及No.4两条发明创新原理的分析表明,扳手工作面 的一些点要与螺母/螺钉的侧面接触,而不是与其棱边接触, 就可解决该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时间:2008-05-23
TRIZ理论的创立者阿奇舒勒通过分析大量的发明发现了以下40种技术矛盾的解决方法:
1、分离法
2、提取法
3、局部质量改善法
4、非对称法
5、组合法
6、一物多用法
7、套叠法
8、巧提重物法
9、预先反作用法 10预先作用法11、预置防范法 12、等势法 13、逆向运作法 14、曲线、曲面化法 15、动态法
16、部分超越法 17、多维运作法 18、机械振动法 19、离散法 20、有效运作持续法
21、快速法 22、变害为利法 23、反馈法 24、中介法 25、自服务法
26、复制法 27、替代法 28、系统替代法 29、压力法 30、柔化法
31、孔化法 32、色彩法 33、同化法 34、自生自弃法 35、性能转化法
36、相变法 37、热膨胀法38、逐级氧化法 39、惰性环境法 40、复合材料法其中的一些方法中还含有1-5项的子方法,这些方法和子方法可在解决技术矛盾时应用。

例1:关于制造平板玻璃的问题
过去廉价的窗户玻璃都是有波纹的,这根制作玻璃的工艺有关。

玻璃板是把融化的玻璃拉长制成的。

当融化的玻璃还在摄氏700-800度时,他们是非常软的,玻璃在辊道上移动并逐渐变凉。

辊道是由很多平行的细轴组成,玻璃在辊道上移动变凉的同时也在变形,因为这些轴距太大了,为了减少这些轴距就必须缩小轴的直径,但是又不允许降低州的强度,所以轴的直径不能无限度的减小。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技术矛盾:在减少玻璃的波纹度的情况下,不允许降低辊道的强度。

试用方法1分离法解决这一矛盾。

我们把辊道直径缩小10倍,1000倍,1000000倍,这样的轴的直径只相当于一个分子那么大。

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辊道呢?当然,辊道应该是一层物质,而且为了使玻璃能在这层物质上面移动,物质的分子,接触玻璃的物质分子应该是可以自由旋转的。

只有液体才有这样的性能,所以,能够接触热玻璃的液体只有液态金属,比如锡或者是铅。

例2:地球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他们排放的废气也越来越多,地球的生态化竟也越来越差。

在汽车的发动机上安放一种专门降低排放气体毒性的装置。

但是一定会提高汽车成本。

这样,就产生一个技术矛盾:在降低汽车有害气体排放的同时不允许提高生产汽车的成本。

让我们使用方法22变害为利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汽车排出的气体应该从有害的变成有用的。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做到这一点,汽车的燃料必须由氢气替代,这样,汽车排气管派出的将是水蒸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