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1)

合集下载

职业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

职业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5

模拟试题(五)一、单项选择题Ⅰ(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差 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 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解.甲归田C.塞 sài 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禁 jìn 禁.止禁.令忍俊不禁.弱不禁.风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弊病暮霭黄梁美梦亦步亦趋B.针贬范畴精兵减政中流坻柱C.松弛怠慢推陈出新完璧归赵D.磋商脉膊水乳交溶有恃无恐3.填入下列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之后,台湾岛内掀起了“登陆热”,各政党争相筹划访问大陆,这些说明,“台独”不得人心,“台独”势力面临被削弱的局面是不容()的。

②公司改组后,有些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需要()、修改,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③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而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A.质疑废置既然/那么B.置疑废止如果/即使C.置疑废置如果/即使D.质疑废止既然/那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重新出现在大众眼前的4款经典小汽车,改弦更张....,经过设计者的修饰,再次成为一种流行。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翻译家许孟雄教授能不假思索地写下流畅纯正的英文,一蹴而就,文不..加点..,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D.由于互联网1.0时代,网民知识面不宽,上网依赖性强,于是,一批网址导航网站应运而生....。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信息卷&押题卷语文(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在这个书法艺术大繁荣、书法教育渐火热的时代,书法教育的层次提升当是题中之义,专业教师的扩容也当是时势所趋,都是值得欣喜的好事,本应无所非议如果“导师”确实是在有责任地“导”,切实传导了中国艺术精神,承担了立德育人大任,的确值得欢欣鼓舞问题是,有些所谓“导师”似乎未能让书法教育取得高质量提升,书法“专业化”对推促书法创新的贡献堪忧。

目前,书法领域“尚技”之风依然盛行,这是书法发展中的非正常现象,其产生与伪导师顺应“展厅时代”之势指导学生密切相关。

在书法教育领域,一些院校的书法专业把培养书法家当成主要任务,想成名成家就要“入展”“入会”,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学子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极易从专业修炼之路误入一味追求技术和效果的歧途社会上一些业余书法培训机构,为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更是把“入展”“入会”作为唯一目标,对“尚技”之风推波助澜,成为培养“书法技术工人”的“流水线”作坊还有一些针对青少年开展的书法教育,唯“高端”是瞻,贻害更甚这种以尚技、炫技为荣、为本的现象,背离了书法的艺术之道、审美之道、人文之道,与中国书法优秀文化传统相悖。

当下,书法界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也与伪导师相关,即盲目追逐市场和价值市场经济时代,书法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无可厚非,体现了时代进步。

但是,当某些书法家的书法行为渐成逐利行为,将书坛视为名利场,便需要警惕了。

这种现象的形成,与伪导师不无关联有些伪导师以炫耀润格为尊,以靠书法获利为荣弟子们则上行下效,一些年轻书家、初有成绩的学子,迫不及待地构想、铺设谋取利益的捷径,早早制定、公布自己的作品价位,并借助网络等平台兜售作品。

,币伪导师们通过“导师班”“高研班”等培训课程谋利之手法,也为年轻人所追捧这种逐利氛围对书法艺术健康的肌体从上至下的侵蚀作用,不能不令人忧虑!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020年全国语文高考模拟卷(含答案)

2020年全国语文高考模拟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现代文阅读:由“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变成了“现代文阅读Ⅰ和现代文阅读Ⅱ,文本和题型都有变化。

(1)现代文阅读Ⅰ共5小题,19分。

以科幻小说为命题背景,三则材料,第一则文学评论,是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的评论,500多字。

第二则论述类文本,是关于科幻小说为何缺少文学性的讨论,1000来字;第三则是对科幻文学风格的评论,400多字。

三则材料共2000字左右。

三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

1~3小题单选题各3分,第4小题4分,第5小题6分。

第1题属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第2题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第3题属对材料外论据的分析。

这三个题目与历年来论述类文本的题型既有继承,也有发展。

第1、2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1、3小题的继承,而第3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2小题的发展,原来是对材料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实际上还是属于对信息的筛选和提炼,而这个小题的选项均为阅读材料外的论据,要求选择”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完全是在看学生是否真正看懂了文章没有。

两个问答题中,第一个问”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这样的设问在之前的考试中几乎没有遇到过,相信学生看后,会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能会怪老师怎么从未教过论证方式的特点呢,估计语文老师会成为背锅侠;第二个问”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完全是开放性试题,你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关键得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并非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合答案即可。

(2)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6分。

材料为一首现代诗歌,材料为辛笛的《刈禾女之歌》。

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

6、7小题(单选题)每题3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6分。

第6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7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第8题考查炼字,第9题考查人称。

(3)文言文阅读多了一道问答题文言文阅读5小小题,20分。

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职高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羞赧.(nǎn)对峙.(zhì)纵横.捭阖(hèng)千钧一发.(fā)B.刁难.(nán)真挚.(zhì)觥.筹交错(gōng) 舐.犊情深(shì)C.应.届(yīng)炽.热(chì)色厉内荏.(rěn)恪.守不渝(kè)D.狙.击(zǔ)馈.赠(kuì)情不自禁.(jīn)休戚.与共(q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诠释惦量苦心孤诣鸠占雀巢B.座标寒喧山清水秀栩栩如生C.就序商榷不记其数川流不息D.弘扬证券书声琅琅幅员辽阔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不但中药成本低,而且副作用小。

B.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一是谋略不当。

C.针对生态恶化的情况,该地区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取禁牧、休牧和围栏封育等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D.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全世界惊奇的奇迹来。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城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营造即使也 B.应对创造即使也C.应付创造尽管也 D.应对营造尽管但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董.(惩罚)之以严刑声非加疾.(大)也B.暴秦之欲无厌.(憎恶)塞源而欲流.(水流)长也C.乳.(哺育)二世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D.知不可骤得..(常常得到)下.(向下)江陵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毫厘不差(lí)B. 摧枯拉朽(cui)漫不经心(漫)C. 鸿鹄之志(hú)息息相关(息)D. 妄自菲薄(fěi)破釜沉舟(f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智慧。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他喜欢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擅长钢琴。

C. 小明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

D. 我国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了水,这一发现对人类了解月球具有重要意义。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架在天空中。

B. 那朵白云,宛如一只洁白的羊羔,悠闲地漂浮在蔚蓝的天空中。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黑色的宝石,镶嵌在深邃的夜幕中。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甲】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宛如大海的波涛。

这是我国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土地、水资源等资源日益紧张。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困难,一些传统农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再次,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亟待提升。

高2020届高职高考高三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2020届高职高考高三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20年九月整理).doc
大多数人的___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___,真与美就________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___的程度。
A.观点内涵劳燕分飞同日而语
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
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商业利益渗透并影响网络舆论公信力。自2010年以来,网络舆论生成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向,即越来越受到商业利益的渗透。一些非法商业性公关公司,出于商业目的雇佣“网络水军”制造大量“舆论泡沫”,恶化了网络舆论环境,降低了网络舆论的社会信任度和影响力。这也成为当前虚拟社会管理中的一个新问题,亟待监管部门尽快出台监督管理办法,净化网络舆论空间。
网络的开放自由、价值分化挑战舆论引导机制。在当前全媒体传播条件下,舆论生态环境的巨变也冲击了传统舆论引导机制。传统的“把关人”缺失和“把关机制”失效,加大了虚拟社会管理中的舆情监测和引导难度,引导的有效性往往难以达到。网络空间里的传播对象——“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不仅可以借助网络表达政治与经济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信息发布、影响甚至左右媒体传播与舆论走向。特别是微博客在2011年爆炸性的增长和病毒式的传播模式,使它成为舆论热点不断变化的重要推手,更使舆论引导环境复杂多变。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带答案)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带答案)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第I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痴(chī)情慰藉(jì) 皎(jiǎo)洁标识(zhì)B.霹雳(pī) 虹霓(ní)戏谑(xuè) 诗行(háng)C.雾霭(ǎi) 眷(juàn)属累(lěi)赘红硕(shuò)D.流岚(lán) 粗犷(guǎng) 濒危(pín) 绮丽(q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一言堂旁证博引弃之如蔽履B.诡密吊书袋煞有介事吃一堑,长一智C.玷污杀风景讳莫如深是可忍孰不可忍D.辐射忘年交怵目惊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疑,老祖宗留下的许多民族美德积重难返,不是几个“款爷”“富婆”的游戏人间所能改变得了的。

B.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能够见仁见智,达成共识,说明我们这个领导集体是坚强的。

C.某国政府正加紧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并全面展开大规模军事调动,对恐怖分子实施军事打击已箭在弦上。

D.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B.对征税机制完善的国度,是没有特殊身份可言的,即便你是炙手可热的权贵,只要你有偷税漏税嫌疑,照样查你没商量。

C.今天我们提出减轻中小学生学业和作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发展创造能力。

D.生活的逻辑,抗议着书本上、文件上的某些逻辑,实践的检验,冲击着错误的、过时的结论。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是()A.沉缅B.影牒C.针砭D.精粹答案:C解析:A项应为“沉湎”;B项应为“影碟”;D项应为“精粹”。

2、下列词语中,字音正确的是()A.嗜好(shì)B.拓片(tuò)C.畸形(jī)D.吮吸(shǔn)答案:A解析:B项应为“拓片(tà)”;C项应为“畸形(jī)”;D项应为“吮吸(shǔn)”。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

B.这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他经常风言风语地贬低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D.我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往往就会步履蹒跚地到达目的地。

答案:B解析:A项应为“短小精干”;C项应为“流言蜚语”;D项应为“力不从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B.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C.我断定他大概是李明的弟弟。

D.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答案:D解析:A项应为“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事”;B项应为“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C项应为“我断定他是李明的弟弟”。

职高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家具店B.侯车室C.侦察兵D.座右铭2、下列词语中,字音正确的是()A.燕(yān)山B.卓(zhuō)越C.尽(jìn)管D.创(chuàng)伤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他的演讲太精彩了,让我感到如坐春风。

B.他最近工作很忙,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

C.他写的文章很有深度,真可谓鞭长莫及。

D.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总是精益求精。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明天是星期天吗?B.他喜欢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

C.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不去上班?D.他是喜欢看小说的,可现在他竟然放弃了。

A.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复习功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17.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而卒莫消.长也
消损 B.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
隐藏
D. 盈.虚.者如彼
C、中国古代的 “格致 ”之学, 不是真正研究事物, 所以, “格致 ”最终没有成为 “科学 ”的代名词。 D 、由 “格致 ”向 “科学 ”的过渡, 其实质上是由主观臆想向实证研究的过渡。
16、下面对导致 “格‘致 ’向‘科学 ’的过渡 ”“步履维艰 ”的直接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 、长期的封建统治, 导致中国人思想保守、落后, 不愿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
里, 各门科学学科, 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
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 但
“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
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 日本最早将英文的 Science 译为“科学”的时间在 1874 年;中国科技
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 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
他在 1897 年 11 月前编写
②平时出了问题, 你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检查自己, 绝不能
责任, 或埋怨别人。
③在每一次创新攻关时, 他都全力以赴、全身投入,
“走路撞树”的现象时有发生。
A、承诺
推托
以至
B、诺言
推脱
以致
C、诺言
推托
以致
D、承诺
推脱
以至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珠宝店的柜台里, 各种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 , 吸引了很多顾客。
知道侵犯其他企业
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
7.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 最恰当的是 ( )
_______,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__________ ,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________, 只有细细品尝, 才
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B. 这个观点, 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 我认为是正确的。
C. 本市交管部门将根据本市情况, 重点整顿无证驾驶、疲劳驾驶, 酒后开车, 逾期不年检、闯
红灯等十种违章。
D. 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首先制造的。
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从今年 1 月 1 日起, 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
)。
A.翦伯赞—— 当代—— 历史学家—— 《一段最古的长城》
B.司马迁—— 汉代—— 历史学家—— 《史记 ?鸿门宴》
C.朱自清—— 当代—— 作家—— 《荷塘月色》
D.柳永—— 北宋—— 词人—— 《雨霖铃 ?寒蝉凄切》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 完成 11-12 小题。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气, 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 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 终不能建立科学。 ”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
却在中国近代史上, 最终演变为“科学” 。读《四
书五经》, 遇到“格致”二字, 不能解为“科学” , 否则, 《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
科技书刊, 遇到“格致”二字, 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 。 1866 年, 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
作者朱熹先生解释说, “格”就是“到” , “格物致知”就是“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
获得知识”,
这不是你们的 Science 吗?洋人一听, 大为叹服, 从此 Science 便译为“格致” , 在中国近代科技
史上, 使用了半个世纪。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 从自身到万物, 一草一木都要“格” (研究), 今日格一物, 得到一点知
12.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1
A.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 但各有侧重。第二联侧重写人, 以人和而望政通;第三联侧重写物,

物芳而明志洁。 B. 诗中,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 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都是诗人理
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 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1. 对这首诗的语句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时间、氛围, 山雨初霁, 万物之一新, 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 景色之美妙,
可以想见。 “空山”之“空” , 含有宁静之意。
B. 第二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雨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
18. 选出与“不知东方之既白”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B. 惟江上之清风
C. 取之无禁
19. 选出与“而又何羡乎”句式相同的一项(

竟 指月的盈亏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蓝
B.而今安在哉 C. 客从外来, 与坐谈 D.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
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Ⅰ(共 24 分, 每小题 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一愁莫展
铤而走险
B. 委屈求全
再接再厉
C. 封妻荫子
闻过饰非
D. 各行其是
貌合神离
) 既往不咎 坐收渔利 迫不急待 按部就班
缘木求鱼 众口铄金 流言蜚语 事过境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从“格致”到“科学”
西学中源, 这个词的意思是, 西方学问源自中国。 Science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 就遇到
这种情况。中国士大夫问, Science 是什么?洋人说, 通过实验方法, 研究自然, 获得知识。中国
士大夫说, 这种学问, 中国自古有之, 叫做“格致” , 是“格物致知”的缩写, 《四书集注》的

A. 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 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 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C. 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 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 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 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10 .下列作家、时代、评价、作品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科
学”才逐渐取代“格致” , 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
13、关于中国古代 “格致 ”之学的实质, 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 获得知识。 B 、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 获得知识。
C、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 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D 、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
去恶从善, 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像参禅, 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
“有一位朋友
姓钱, 想成为圣贤, 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
‘格’了三天三夜, ‘格’
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 ‘格’了七天, 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
说, 圣贤
是做不成了! ”对此, 胡适先生说,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
14、关于中国近代对 “科学 ”一词的理解和使用, 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 “科学 ”一词是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借用过来的。
B 、中文 “科学 ”一词的含义与英文 Science 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 C、《四书五经》里的 “格致 ”不能理解为 “科学 ”, 但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里的 全遗址。
识, 明日再格一物, 又得到一点知识, 积累多了, 万物之理, 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 表
面上看, 很像搞科研, 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 , 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 而是瞅着
那物想问题; “格物”不是研究那物, 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 去恶从善, 达到圣贤境界。
在朱熹先生看来, 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 那叫“玩物丧志” ;让你观察外物, 为的是内省, 好
方能从事
生产经营活动。
B.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发现, 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
人脑就会视听混
淆。C.避讳, 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 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 常言道 “打人不打脸, 骂人不揭短” ,
说话时, 不能口无遮拦。 D.作为一家拥有近 60 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 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
8.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 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 .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
宛如刚从睡
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 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 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 金光闪闪, 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三、单项选择题Ⅲ(共 8 分, 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7 题— 20 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
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
习, 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 , 放在今天, 与《科学入门》同义。 1874 年, 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