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及答案筑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音、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C.漫.江(满)寥.廓(liáo)挥斥..(斥责)提示:C项,“挥斥”意思应为“奔放”。
答案:C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提示:C项中“内含”应为“内涵”。
答案:C3.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结合诗句内容来划分,不能读破句子。
答案:C4.填空。
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词作有、《沁园春·长沙》、等。
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深刻寓意。
答案:《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5.本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试举例分析。
提示: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参考答案: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对。
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劳亭①歌李白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②,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③,今来何谢袁家郎④。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注】①劳劳亭:又名新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②康乐:即谢灵运,东晋文学家,以山水诗著称。
③牛渚:即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
五章:五首诗。
④袁家郎:即袁宏,少有逸才,文章绝丽,曾有咏史诗。
一次,袁宏在舟中讽咏,时谢尚镇牛渚,微服泛江,闻之,遂往听之。
谢尚佳其有兴致,邀其谈话至旦。
自此袁宏名誉日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劳劳"一词值得玩味,在此虽指亭名,却又容易使人想起“举手长劳劳”的诗句,诗人意在借此突出送别时的忧愁伤感。
B.诗歌巧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蔓草离离"以道旁草象征离情别绪,而“古情不尽”句则以“东流水"比喻离别之情长久难断。
C.“我乘……飞夜霜”说像谢灵运一样缘流乘舟,霜夜在长江的清流上朗咏;“素舸"“清川”“夜霜"等意象突出诗人的清高脱俗。
D.“昔闻”两句运用袁宏牛渚咏诗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袁宏的无限仰慕之情: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人物,但英名流传至今,令人敬仰。
2.以景结情是诗词常用的手法,试比较这首诗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以景结情的差异。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①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③抗疏功名薄,刘向④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信宿:再宿。
③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
④刘向:西汉经学家,宣帝时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 》练习题及答案

C.在此次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这首词的主旨句。
B.“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几句倾注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切的思想感情。
13.对《沁园春·长沙》中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用“翔”而不用“游”,生动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B.“万”字写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0.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子·重阳》中“采桑子”是曲牌名,“重阳”是题目,它是现代诗歌,也是新诗,因为它产生于“五四”以后。
B.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1沁园春长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一、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3题。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②,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工稳,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一方面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B.“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C.“风樯动,龟蛇静”,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阕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用直接描写,通过神女的眼睛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
2.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里,哪个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含义?(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4~5题。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进攻。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
这年农历九月初九,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而易老,天因无情而难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廓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yáo)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小阅读-课内3.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4.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有哪些字锤炼得十分精彩,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整理成表格。
5.回顾初中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上阕写景部分,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6.《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阕是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这些意象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7.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8.怎样理解最后三句的意思?若把这三句改为“担大任,主宰沉浮,惟我战友!”效果会怎样?9.诗歌讲究“炼字",好的字眼往往能让诗歌意象更加凝练生动、耐人寻味。
请简要赏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二字。
高中_高一第1单元《沁园春 长沙》语文习题及答案(新人教必修1)

高一年级第1单元?沁园春长沙?语文习题及答案〔新人教必修1〕一、语言运用(20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五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B.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聆听着猴年新春的激昂鼓点,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激情满怀。
在“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大地正奔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前程似锦,活力无限。
D.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解析:选B。
B项,使用对象不当。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发奋有为的精神面貌。
A项,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C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D项,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
B.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开展和出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老人,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
他用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用感人的行动,弘扬着中国力量。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
“据……报道〞和“斯诺登通过……表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据〞和“报道〞。
C项,语序不当。
将“出现〞和“开展〞位置调换。
D项,搭配不当。
将“弘扬〞改为“凝聚〞。
语序不当之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在一个句子中,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那么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沁园春-长沙》精选练习(逐题解析)

1 沁园春•长沙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
橘子洲()百舸争流()寥廓()峥嵘()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岁月稠()中流击水()遒劲()【答案】jú ɡě liáo zhēnɡ qíu è chóu zhōnɡ qiú jìng【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给加点字注音。
考生答题时注音音标。
容易错的是“寥”“ 劲”的读音。
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下列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躲避在某个角落。
③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________的地方。
A.辽阔义气彷徨 B.寥廓意气犹豫C.寥廓义气彷徨 D.辽阔意气犹豫【答案】C【解析】辽阔:广阔,宽广,一般多表示平面上的宽广。
寥廓:形容词,高远空旷。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或者是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犹豫:拿不定主意。
3.下列词语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 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的)D.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①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 过去,指虚度光阴。根据“谁主沉浮”语境,应选“峥嵘岁月”。②水深火 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 端困苦的境地。生灵,指百姓、人民。前文语境中有“人民”,故用“水深 火热”。③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通过全篇或全 段文字透露出来。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 的意思。根据介词“在”可知,应选“字里行间”。④淋漓尽致:形容文章、 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 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语境体现了内容表达“透彻、充分”,应用“淋漓尽致”。
答案
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5.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一首歌颂毛泽东同志的短诗。要求:必须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
示例: 你, 就是那只, 主宰沉浮的雄鹰。 此刻, 翱翔于橘子洲头的上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逻辑顺序不当,排除 A;“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缺少谓语动词“成为”。故选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及答案
筑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音、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强劲有力)
B.峥嵘
..(zhēng róng)携.(xié)遏.(è)
C.漫.江(满)寥.廓(liáo)挥斥
..(斥责)
提示:C项,“挥斥”意思应为“奔放”。
答案:C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提示:C项中“内含”应为“内涵”。
答案:C
3.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提示:结合诗句内容来划分,不能读破句子。
答案:C
4.填空。
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词作有、《沁园春·长沙》、等。
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深刻寓意。
答案:《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
5.本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试举例分析。
提示: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参考答案: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对。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6.“漫江”的意思是。
“霜天”即。
7.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
8.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
9.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句?
10.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6.提示:词语的意义主要靠识记。
答案:满江秋天
7.提示:“看”通领以下七句。
答案:看
8.提示:筛选意象,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山、林、江、舸、鹰、鱼。
9.提示:“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对上文写景的总结,是中心句。
参考答案:万类霜天竞自由。
10.提示:联系词的意境和关键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
参考答案: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二、语言运用
11.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提示:对联是2010年备受欢迎的题目。
对联的种类较多,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参考答案: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12.五四”青年节,希望中学邀请校友高明同学回母校演讲。
根据以下材料,请你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把他介绍给同学们。
(不超过80字。
)
材料:高明,男,1985年5月1日出生于干部家庭。
父亲,4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机关工作人员。
母亲,45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
高明2010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建大学外语学院一年级学生。
身高175厘米,圆脸,小眼。
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
小学时获得校“优秀班干部”称号和“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
比赛二等奖,高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
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提示: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
对于高明的信息既要简明准确,又要符合主持人的口吻,语言简洁而又亲切大方,前后衔接恰当,给人以连贯感。
答案示例:高明同学是我校2010届校友,现在是福建大学学生。
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作《放飞青春》的演讲。
三、写作训练
13.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女同学想报考师范学院,主考老师问她为什么报考,她笑着说:“小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伟人。
但是当我上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伟人,于是我就把梦想改为成为伟人的妻子。
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伟人的妻子。
于是,现在,我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为成为一个老师,这样说不定我可以成为伟人的老师。
”
的确,人生规划相当重要。
一个人,需要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个规划。
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够做的是什么,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要想实现遥远的目标,需要为达到这个目标画出一条可行的轨迹来。
请以“人生与规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所给材料可用也可不用;③立意自定,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④不少于500字;⑤不得抄袭。
答案:(略)
回顾展望
14.2010全国卷Ⅱ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
(只填句子的序号。
)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
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提示:这类题目应该联系前后文作答。
前文中有“眼前的景象”,后面应接具体的“景象”,所以先选③。
第②句与“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相呼应。
答案:③①②
15.2010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
..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
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
..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
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
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1)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提示:本题考查积累词语以及运用词语的能力。
树木的年龄一般要看它的年轮,记录历史自然最合适的答案应该是年轮。
参考答案:答“年轮”“纹路”或“纹理”等。
(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示:本题考查同义词。
“压缩”具体些,和树木搭配恰当;“承载”更抽象些,和书本搭配恰当。
参考答案:不能互换。
理由: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