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汶川地震桥梁破坏

合集下载

地震引发公路桥梁破损成因分析

地震引发公路桥梁破损成因分析
5 结语
根 据经验 , 整体 规则 性好 的桥梁结 构 、 连续结 构 和直线 桥梁在 地震 中状 态较好 。
地震 具有 突发 性 , 可控 制也难 以预见 , 桥梁 不 对
从几何线形上看 , 弯桥或斜桥使地震反应复杂 化, 直线桥梁相对简单 , 而墩高不等则导致桥墩刚度 变化 , 向力 作用下 刚度 较大 的桥墩 最先 破坏 。 侧
从 结构 布置上 , 上部 结构是 连续 的 , 可能 减少 尽 伸 缩缝 数量 , 可有效 防止 落梁 , 简支 梁以及 使用 挂梁
造成的损害也不可预估 。地震 中桥梁破坏 , 除了造 成经济损失外 , 更重要 的是 由于交通 中断而引起 的 救 援 困难 , 以及次 生 灾 害 的发 生 而带 来 的人 民生命
震设防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桥位 , 合理选择结构 体系并注重构造措施 , 将地震引发的桥梁损害控制 在 合适 的范 围 内。
参 考文 献
[] 1 李秀文. 地震 中大型桥梁的损害浅析[ ] 科协论坛 , 1 ( ) J. 2 07 . 0 [] 2 唐国喜 , 傅香如 , 郑小燕 . 公路桥梁 震害分析及 对策 [ ] 路 基工 J.
2 1 上部 结构 坠毁 .
地震 引起 桥梁 上部结 构坠 毁主要 表现 在 :
生, 从梁体下落的形式看 , 主要为顺桥 向的坠落 , 并 伴 随梁端 撞 击 桥 墩 及 基 础 , 下 部 结 构 带 来 破 坏 。 给
1 应 急预 案 0
针 对现 场架设 桥梁 施工作 业 时可能 发生 的不利 因素 , 应制订 应 急 预案 。一 旦 险情 发 生 后 立 即启 动 应 急 预案 。先 由现场施 工负 责人通 知驻 站联络 员 与 车站 取得联 系 , 及时 向上层 有关 领导汇 报 , 对不 并 针 同险情 采取 相应 救援手 段 。

基于地震对桥梁破坏的抗震措施探究

基于地震对桥梁破坏的抗震措施探究
◇高教 论述◇
科技 嚣向导
2 0 1 3 年1 7 期
基于地震对桥 梁破 坏的抗震措施探究
耿 豪 李进喜 (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 摘 要】 近年来 , 地震频发且其危害 巨大而难 以预 测, 对各 类桥 梁造 成致命性破坏进 而产 生极 大的经济损 失和交通不便 , 因此如何精心设 计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来大大减轻甚至避免震 害的产生, 达到桥 梁结构 的抗震 效果 . 成 为当前 急需解决的问题 。 【 关键词 】 地震; 桥 梁破坏; 抗震措 施
0 . 引 言
桥梁是现代化 交通运输体系 中的枢纽工程 . 而地震是 威胁 人类安 全的主要 自然灾害之一 . 可 以使桥梁震塌 。 造成道路阻 断. 给抢 险救灾 造成严重困难 通过统计分析 .汶川地震 中在汶川 i 1 6 5 7 座公 路桥梁 中 .有 1 . 6 %的桥梁完全损毁 , 6 . 6 %的桥梁 出现严 重破坏 。 9 . O %的桥梁 出现中等破坏 。 2 6 . 5 %的桥梁出现轻微破 坏:而在 2 0 1 3 年 的雅安 地震 中同样有多座桥梁受损 , 如新南 河桥 、 五店 大桥等桥墩 、 桥面、 栏杆 等 不 同程度 损坏 ; 大邑县凤凰大桥 、 大寨桥等桥 梁拱圈 、 梁板 受损 : 天全 县禁 门关大桥桥梁 出现移位现象 , 横隔板开裂 。 地震 中。 桥梁 的破坏将 导致交通 中断 . 不但会造成严重 的经济损失 . 而且将严重影 响震后救 灾工作 . 阻碍 向灾区紧急输送救援 人员和救灾物 资 . 从而加剧 地震灾 害。 目前 . 地震监测预报还是世界性 的难题 . 对桥梁建设采取行之有效 的抗震措施是当前防震减小破坏 的关键性工作 。
面:

历史大地震回顾

历史大地震回顾

历史大地震回顾一、汶川地震(2008.05.1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震级为里氏8.0级,最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

汶川地震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 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

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

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22人。

二、陕西华县地震(1556.01.23)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十二日夜,陕西省华县附近,北纬34.5度,东经109.7度,一场8.0级的地震突然降临。

全国101个县有震灾记载,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

有感范围达15个省(区),200多个县,震撼了大半个中国。

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共计死亡83万人,是世界上人员死亡最多的一次大地震。

三、美国旧金山地震(1906.04.18)1906年4月18日凌晨5点20分,美国旧金山市,北纬38.0度,西经123.0度,8.3级强烈地震发生,死亡60000余人,另有数百人下落不明,数千人受伤,震后全城大火蔓延,街区一个个被烧毁,灾后发生秩序混乱,导致34人被打死,更有甚者是灾后有很多人大发国难财,这次地震及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给旧金山市带来巨大的损失,有500多个街区被毁,7.5万人逃离旧金山市,物质损失5亿美元,许多家保险公司为赔偿而破产。

四、日本关东地震(1923.9.1)1923年9月1日,北纬35.0度,东经139.5度,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广阔都市地带发生强烈地震,本次地震中有14.3万人死亡,20万人受伤,60万座建筑物被毁,50万人无家可归。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震害及抗震措施摘要:在桥梁设计中,现行的通常做法是仅对桥梁进行简单抗震设防,桥梁结构设计工程师应努力掌握更多的结构抗震知识,提高抗震设防意识。

本文分析了桥粱常见震害的特征,并给出设计对策。

关键词:抗震设计地基桥台地基与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损失,作为结构设计工程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尽可能得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合理提高结构物的抗震能力,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

1桥梁的震害及特征对国内外震害的调查表明,在过去的地震中,有许多桥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主要震害有以下几点。

1.1桥台震害桥台的震害主要表现为桥台与路基一起向河心滑移,导致桩柱式桥台的桩柱倾斜、折断和开裂;重力式桥台胸墙开裂,台体移动、下沉和转动;桥头引道沉降,翼墙损坏、开裂,施工缝错工、开裂以及因与主梁相撞而损坏。

桥台的滑移与倾斜会进一步使主梁受压破坏,甚至使主梁坍毁。

1.2桥墩震害桥墩震害主要表现为桥墩沉降、倾斜、移位,墩身开裂、剪断,受压缘混凝土崩溃,钢筋裸露屈曲,桥墩与基础连接处开裂、折断等,1.3支座震害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由于支座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抗震的要求,构造上连接与支挡等构造措施不足,或由于某些支座型式和材料上的缺陷等因素,导致了支座发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从而造成如支座锚固螺栓拔出、剪断、活动支座脱落及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等,并由此导致结构力传递形式的变化,进而对结构的其他部位产生不利的影响。

1.4梁的震害桥梁最严重的震害现象是主梁坠落。

落梁主要是由于桥台、桥墩倾斜、倒塌,支座破坏,梁体碰撞,相邻墩间发生过大相对位移等引起的。

1.5地基与基础震害地基与基础的严重破坏是导致桥梁倒塌,并在震后难以修复使用的重要原因。

地基破坏主要是指因砂土液化、不均匀沉降及稳定性不够等因素导致的地层水平滑移、下沉、断裂。

基础的破坏与地基的破坏紧密相关,地基破坏一般都会导致基础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移位、倾斜、下沉、折断和屈曲失稳。

浅议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震措施

浅议地震对桥梁的危害及防震措施

·106·交通科技与管理0 引言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地质复杂,部分区域属于地震高发地区,强烈地震发生时,公路桥梁将遭受严重的破坏甚至倒塌,对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造成极大的困难。

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求地震区的桥梁在抗震、防震方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现有的桥梁要做好防震加固工作,新建的桥梁要从勘察设计上采取防震措施,并应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以适应当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要求。

1 桥梁震害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常指由于地震波传播到地基引起桥梁震动,对桥梁结构及附属设施造成的损坏。

桥梁遭受震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墩台的位移和倒塌,下部构造发生变形引起上部构造的变形或坠落[1]。

下部构造完整,上部构造滑出、脱落的也有,但比较少见,而且多与桥梁构造的缺陷有关,所以,地基的好坏,对桥梁在地震时的安全度影响最大。

1.1 上部结构及支承连接处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引起桥梁结构的震动,使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导致结构破坏或倒塌。

地震使桥面上下起伏,上部构造产生较大横向、纵向位移,对桥面系造成破坏。

当梁板的位移超出墩台等支撑面时,就会出现横向落梁的破坏。

落梁是桥梁最严重的震害,它直接导致交通中断,落梁时如果撞击桥墩,会给下部结构带来很大的破坏。

支座、伸缩缝和挂梁悬挂节点等支承连接部位是桥梁结构体系上抗震性比较薄弱的环节,地震作用容易使固定支座移位、活动支座脱落以及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梁与梁之间、梁与挡块之间的碰撞容易导致伸缩缝和挡块的破坏[2]。

1.2 下部结构及基础在软弱地基上,桥梁的震害不仅严重,而且分布范围广。

以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地震为例,该次地震在Ⅹ~Ⅺ度设防烈度区内,桥梁全部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地震使土的抗剪力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土的承载力,导致墩台大幅度下沉。

构造裂缝使墩台产生水平、竖直、倾斜变形。

除了地基毁坏的情况,桥梁墩台和基础是由于受到较大的水平地震力,瞬时反复振动在相对薄弱的截面产生破坏而引起的。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之地震经过时间位置5·1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之发生原因由于印度洋板块在以每年约15cm的速度向北移动,使得亚欧板块受到压力,并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又由于受重力影响,青藏高原东面沿龙门山在逐渐下沉,且面临着四川盆地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

最终压力在龙门山北川至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造成了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 (约2分钟),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震源深度5·12汶川地震是一次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破坏性巨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千米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千米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

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之灾区范围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分别是:汶川县(震中)、茂县、北川县、安县、平武县、绵竹市、什邡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青川县。

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29个):理县、江油市、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广元市旺苍县、梓潼县、绵阳市游仙区、德阳市旌阳区、小金县、绵阳市涪城区、罗江县、黑水县、崇州市、广元市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松潘县、苍溪县、芦山县、中江县、广元市元坝区、大邑县、宝兴县、南江县、广汉市、汉源县、石棉县、九寨沟县。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救 援 队 成 功 抢 救 出 九 旬 老 人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那 位 哭 着 说 我 还 能 再 救 一 个 的 战 士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可爱的小朗真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孩子,我不会让你再受到伤害”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当看 到地震灾区救援现场时,身在直播岗位的央视男主播赵普泪洒直播间。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5月15日,子弟兵将一位老人背出灾难现场。当日,前来抢 险救灾的子弟兵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展开紧张的搜救工 作。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中国总理温家宝 12日看望了受汶 川地震波及的四 川都江堰灾民。 他对被压在废墟 中的一百多名被 困民众信心喊话: 大家再坚持一下, 部队正在抢救你 们!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 川、北川,9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 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 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 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 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 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 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 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定 为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人间有爱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 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拉萨暴力事 件,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刺伤 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 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 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 撼及整个中国的灵魂…… 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 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

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抗倒塌能力,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极震区的实际震害案例分析基础上,探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失效机制。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地震,其极震区的震害情况尤为严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震害数据和实际案例。

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旨在提升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理解,为未来的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将对框架结构的基本特性和抗震设计原理进行概述,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提供理论基础。

随后,将详细介绍汶川地震极震区的几个典型框架结构震害案例,包括震害现象、破坏程度和影响因素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揭示框架结构在地震中的倒塌机制和薄弱环节,探讨现有抗震设计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研究提高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结合震害案例的分析结果,我们将探讨如何优化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延性、耗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还将关注新型抗震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以期在未来抗震设计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提升我国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抗地震倒塌能力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在汶川地震极震区的震害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结构设计、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地震动特性等。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合理的抗震设计是提高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关键。

在汶川地震中,一些遵循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框架结构表现出了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然而,也有一些框架结构由于设计上的不足,如结构布置不合理、节点连接不牢固等,导致在地震中出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倒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基础震害 桥梁基础震害是国内外许多地震的重要震害现象之一,
大量震害资料表明:地基失效(如土体滑移和砂土液化)是 桥梁基础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扩大基础的震害一般由地基 失效引起,桩基础的震害,除了地基失效这一主要原因外, 还有上部结构传下来的惯性力所引起的桩基剪切、弯曲破坏, 更有桩基设计不当所引起的震害。
桥梁典型震害 地震直接作用于桥梁,可使桥梁整体或部
分构件损毁,称为直接震害。地震引发的次 生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 也可导致桥梁整体或部分构件损毁,称为间 接震害。 按照损毁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进行如下分类: 全桥损毁,主要包括: 强烈地震作用、场地地基破坏、水毁等导致全桥倒塌;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掩埋桥梁; 堰塞湖等淹没桥梁; 主梁、桥墩、基础等关键性构件不可修复性损毁。 部分孔跨损毁,主要包括: 部分墩、台损毁导致部分孔跨倒塌; 部分孔跨落梁。
映秀变电站小桥
百花大桥墩柱和系梁破坏 新房子大桥墩柱和锥坡破坏
庙子坪岷江大桥主墩开裂
映秀岷江大桥墩柱撞伤
成灌高速赔桥桥台侧墙开裂
寿江大桥桥台病害
锥坡病害
都汶高速公路龙池互通锥坡开裂
挡块破损
成灌高速跨线桥锥坡下沉
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主桥挡块严重破损
庙子坪大桥引桥挡块严重破损
震具有强度大、频率高、震源浅的特点。从地质构造上看,都是断裂剧烈活动区。
映秀震后情况
什邡震后情况
:10万平方公里(川、甘和陕) :4000-5000亿
:10个县(市) :41个县(市、区)
:186个县(市、区)
地震后的村庄(映秀)
北川震后情况 茂县震后情况
震后北川县城
震后什邡红白镇房屋倒塌
震后映秀镇城民房倒塌
1、概况 截止2008年7月13日18时,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共发生17491次余震,其中 4.0~4.9级200次,5.0~5.9级28次,6.0~6.9级5次,最大震级为6.4级。
我国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包括1966~2008年九大地震位置),它大致划分为六个地震活动区: ①台湾及其附近海域;②喜马拉雅山脉地震活动区;③南北地震带;④华北地震活动区;⑤ 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⑥天山地震活动区。从1966年至2008年观测,我国大陆发生的九大地
构件病害主要包括: 主梁纵向、横向、转动等移位; 主梁梁体开裂,拱圈开裂; 主梁梁体之间、以及与桥台之间相互撞击而破损; 主梁顶板、翼缘、腹板等部位遭受落石撞击而破损; 因地基变形导致基础沉陷、滑移,桥墩偏位,桥台偏位; 地震作用导致墩柱开裂、压溃、剪断等病害: 墩柱遭受落石撞击而破损、开裂、弯曲等; 桥台前墙、侧墙、背墙等墙身开裂、外鼓、错动等; 桥台台后沉陷、坍塌,搭板下沉、断裂; 系梁、盖梁、台帽等开裂; 挡块剪断、开裂等破损; 桥台锥坡开裂、坍塌; 支座移位脱空、支座破坏; 伸缩缝错位、破坏; 桥面铺装、桥面连续开裂、隆起、撕裂; 护栏、人行道、灯具、管线等破损。
1)桥梁上部结构震害 自身震害:在发现的少数震害中,主要是钢结构的局部屈曲 破坏。
移位震害:在破坏性地震中极为常见,一般在设置伸缩缝的 地方容易发生,这种震害表现为桥梁上部结构的纵向移位、横 向移位以及扭转移位。
碰撞震害:桥梁在地震中的碰撞,相邻跨上部结构的碰撞、 上部结构与桥台的碰撞以及相邻桥梁间的碰撞是比较典型的。
震后山北川房屋倒塌
公路被崩塌体掩埋
G213公路上被落石砸坏的汽车
被震坏的百花大桥
道路被埋
被崩塌体砸坏的路面
岷江上的彻底关大桥被崩塌体砸断
隧道出口仰坡坍塌、洞门墙损坏
震后S105线井田坝大桥整体垮塌
震后山体崩塌
桥梁倒塌
路基路面破坏
1、震害特点 地震对桥涵产生的病害主要为落梁、挡块损坏、上部结
构横向和纵向移位、支座和伸缩装置损坏、桥墩移位或桥墩局 部部位混凝土压溃或系梁开裂、台后挡墙破坏、墩台隆起或沉 陷、台后锥坡系统损坏(挡墙损坏或移位、台后填料垮塌)、桥 梁整体垮塌等直接破坏,以及被塌方掩埋、巨石砸毁、堰塞湖 淹没等次生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坏。
构件病害:梁体移位、撞伤、挡块支座破坏、墩柱倾斜开裂、桥台 变形、准坡开裂等
映秀岷江大桥主梁移位(最大1.8m)
新房子大桥主梁移位
成灌高速跨线桥梁体撞击损伤
新房子大桥桥头撞击损伤
成灌高速赔桥桥台侧墙开裂
寿江大桥桥台病害
庙子坪大桥主桥挡块严重破损
庙子坪大桥引桥挡块严重破损
映秀岷江大桥支座脱落
金马河大桥支座移位
2.2.1全桥损毁
渔子溪2号大桥 广元井田坝拱桥中墩纵向倒塌,全桥损毁
百花大桥第五倒塌完全破坏
小渔洞大桥四孔整体垮塌
映秀顺河大桥全桥倒塌
映日路山体滑落物掩埋桥梁
都汶路山体滑落物砸坏桥梁
巴郎河中桥被堰塞湖淹没 百花大桥桥墩压溃
2.2.2部分孔跨损毁
庙子坪岷江大桥第10孔落梁
寿江大桥落梁
2.2.3构件病害
3)桥梁结构下部结构震害 墩柱弯曲破坏:这种破坏在破坏性地震中是非常常见的震害形式, 弯曲破坏是延性的,多表现为开裂、混凝土剥落压溃、钢筋裸露和 弯曲等,并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约束箍筋配置不足、纵向 钢筋的搭接或焊接不牢等引起的墩柱的延性能力不足。 墩柱剪切破坏:墩柱的剪切破坏在历次大地震中都不少。剪切破 坏是脆性的,往往会造成墩柱及上部结构的倒塌,震害较为严重。 墩柱的基脚破坏:这种震害虽然很少见,但一旦出现,则可能导 致墩梁倒塌的严重后果。 框架墩的震害:主要表现为盖梁破坏、墩柱破坏以及节点破坏; 盖梁的破坏形式有剪切强度不足引起的剪切破坏、弯曲破坏以及钢 筋锚固长度不足引起的破坏;节点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 桥台震害:桥台的震害在历次地震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地基丧失 承载力等引起的桥台滑移、台身与上部结构的碰撞破坏和桥台倾斜 是桥台震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2)桥梁支座震害 桥梁支座历来被认为是桥梁结构体系中抗震性
能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历次破坏性地震中,支 座的震害现象都较普遍。其原因主要是支座设计没 有充分考虑抗震的要求,连接与支挡等构造措施不 足,以及某些支座形式和材料本身的缺陷。支座的 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支座移位、锚固螺栓拔出、 剪断、活动支座脱落、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