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经验及抗震研究若干新进展_王东升

合集下载

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

桥梁抗震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桥梁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桥梁抗震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设计水平,也为保障交通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综述桥梁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桥梁抗震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桥梁抗震研究的历程,分析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破坏机理。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近年来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实验技术、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抗震设计理念的更新、新型抗震材料的研发、智能抗震技术的应用等。

还将对桥梁抗震加固与修复技术、震后桥梁快速评估与恢复等方面进行讨论。

本文还将关注桥梁抗震研究的前沿动态,包括抗震设计规范的更新、新型抗震结构体系的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桥梁抗震研究中的应用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与分析,本文旨在为桥梁抗震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桥梁抗震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二、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是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依赖于静态的力学分析和结构强度评估,但地震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因此,现代的抗震设计更加注重动态分析,包括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等方法,以更准确地模拟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近年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BEE)成为研究的热点。

PBEE强调根据桥梁的特定性能目标来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某种静态的强度要求。

这种设计方法允许设计师根据桥梁的重要性、使用功能、维护成本等因素,为其设定不同的性能水平,从而在地震中达到预期的抗震效果。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值模拟和智能算法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汶川大地震绵竹市回澜立交桥震害调查

汶川大地震绵竹市回澜立交桥震害调查

第29卷第4期2009年8月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J OURNAL OF EARTHQUAK E ENG I N EER I NG AND ENG I NEER I NG V I BRAT IONV o.l 29N o .4Aug .2009收稿日期:2008-10-09; 修订日期:2008-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033,50808163);地震行业科技专项项目(200808021);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6B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开放试验室基金(2007A06)作者简介:孙治国(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抗震研究.E m ai :l szg_1999_1999@163.co m文章编号:1000-1301(2009)04-0132-07汶川大地震绵竹市回澜立交桥震害调查孙治国1,王东升1,郭 迅2,孟庆利2,于德海1,李晓莉1(1.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6;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绵竹市回澜立交桥跨越绵竹货运火车站,包括主桥及4个平面为圆形的曲线匝道桥,匝道桥为连续箱梁结构。

5.12汶川大地震中,回澜立交桥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对震害的现场调查及分析发现,圆形匝道桥破坏严重,每个匝道桥破坏集中于1-2个抗弯刚度较大的低矮桥墩并引起上部箱梁横向断裂,其余桥墩发生轻度或中度破坏,主要为桥墩混凝土保护层脱落、混凝土开裂及墩顶橡胶支座的滑移,且总体来看,匝道桥破坏沿切向更为明显。

主桥破坏相对较轻,主要包括桥墩顶部的支座滑移及主桥与匝道桥间的碰撞破坏。

关键词:汶川地震;回澜立交桥;曲线桥;震害调查中图分类号:U 442.5 文献标志码:AD a m age i nvesti gati on of Huilan InterchangeinM i anzhu afterW enchuan earthquakeS UN Zh i g uo 1,WANG Dongsheng 1,GUO Xun 2,MENG Q i n g li 2,YU Dehai 1,LI X iao li1(1.In stit u te ofRoad and B ri dge Eng i neeri ng ,Da li an M ariti m e Un i versity ,Dali an 116026,Ch i n a ; 2.Instit u t e of Eng i neeri ngM echan ics ,Ch i n a Eart hquak eA d m i n istrati on ,H arb i n 150080,Ch i na)Abst ract :H u ilan I nterchange acr oss M ianzhu Freight Station consists of m a i n bridge and 4c ircu lar ra mp bri d ges w it h conti n uous box g irders .The bri d ge w as severe ly da m aged duri n g the W enchuan earthquake on m ay 12th ,2008.According to the fie l d observati o n and ana l y sis ,it is concl u ded t h at the da m age to ra m p br i d ge w as espec ial l y severe ,1or 2short piers w ith large flexural stiffness suffered severe da m age and the box g irders ruptured as a re su lt o f the da m age to the p iers .The o t h er p iers of the ra m p bridges suffered m i n or to m oderate da m age ,wh ich i n cluded concrete cover spa lli n g ,concrete cracking and sli d i n g of the rubber beari n g at top of the piers .A lso ,it is founded that the da m age in tangenti a l d irection w as obv i o us for ra mp bri d ges .H o w ever ,the m ain bri d ge suffered on l y slight da m age ,wh ich contained da m age to rubber beari n g a t top of the p i e rs and the pound i n g da m age bet w een m a i n bridge and ra m p bridges .K ey w ords :W enchuan eart h quake ;H uilan I nterchange ;curved bri d ge ;post earthquake observation引言绵竹市回澜立交桥跨越绵竹货运火车站,包括主桥及4个平面为圆形的曲线匝道桥(本文中暂命名为A 、B 、C 、D 号匝道桥),主桥长316m,桥面总宽38m 。

通过汶川地震谈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若干建议

通过汶川地震谈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若干建议

[文章编号] 100228412(2008)0420088204通过汶川地震谈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的若干建议王志涛1,曾德民2,苏经宇1,3,马东辉1,3,郭小东1,3(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中心,北京100124;2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北京100013;3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124)[摘 要]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城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灾极其困难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抗震能力的若干问题,以期提高城乡整体抗震减灾水平。

[关键词] 汶川地震;抗震设防;防灾能力[中图分类号] P31519 [文献标识码] ASuggestions for B oosting up the Ability o f the U r ban and Rural Earthqua ke Dis a ster Prevention through Wenchuan Earthqua keWang Zhi 2tao 1,Zeng De 2min 2,Su J ing 2yu1,3,Ma Dong 2hui1,3,Guo X iao 2dong1,3(1.Beijing Safety and Di saster R eduction Cen ter o f C ity &Engineering ,Beijing Un iv ersity o f T echnology ,Beijing 100124,Ch ina ;2.Institu te o f Earthq uake Eng ineering ,China A cademy o 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China ; 3.Co llege o 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 ersity o f T echnology ,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 :In W enchuan earthqu ake ,a lot o f bu ildin gs and infrastructures are sev erely damaged and earthquake relief is als o ex tremely di fficult ,etc.Bas ed on these experiences and less ons ,some sugges tions in b oosting up the ab ility of earthquake disas ter prevention in the urb 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 prove the urban and rural level of seismic d isas ter reduc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 eywo r ds :Wen chuan earthquake ;s eis mic fortification ;capability of disas ter prevention[收稿日期] 2623[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B 3B )1 前言地震是城市面临的第一大天灾[1],它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失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全球平均每年要发生百万次地震,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上千次[2]。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

在总结汶川地震中山区公路桥梁震害及启示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 先,地震对山区公路桥梁的影响十分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其次,通过对震害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最后,汶川地震中暴露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类 似灾害,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应对。
基本内容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之一。在这次灾难中,灾区的建筑物、道路、 桥梁、植被等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灾区的受灾情况,遥感技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2、地球物理因素: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仅约为10公里,使得地震 能量更易传播,影响到更大的范围。此外,地震发生时,地下水位也较高,增加 了地震的破坏力。
3、人类活动因素:虽然人类活动不能直接导致地震的发生,但人类的活动 可以对地震的破坏程度产生影响。例如,人类工程建设、采矿等活动可能改变地 下水位或地质结构,从而增加地震的破坏程度。
4、社会经济因素:汶川大地震发生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地震灾害 的重要因素。当地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灾害应对体系,增加了地震 灾害的影响。
四、结论
汶川大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其成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 造背景、地球物理因素、人类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为了减少地震灾 害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提高灾害预警能力;也需要 加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反思汶川大地震中公路桥梁的震害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
1、加强桥梁的维护和检测:对于处在地震活跃地区的公路桥梁,应定期进 行维护和检测,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本次地震中,部分桥梁由于 日常维护不足,导致地震时受损更为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桥梁的日常维护 工作,防患于未然。

桥梁震害预测方法

桥梁震害预测方法

桥梁震害预测方法
王东升;冯启民
【期刊名称】《自然灾害学报》
【年(卷),期】2001(10)3
【摘要】总结并探索了桥梁震害的预测方法,包括经验统计法、规范校校法、Pushover法和大跨度桥梁震害预测方法。

通过引入的桥梁分类标准,建立了桥梁震害预测的一般流程。

最后,结合福州市区重要桥梁震害预测,简要介绍了各类方法的应用。

【总页数】6页(P113-118)
【关键词】桥梁;震害预测;福州市;经验统计法;规范校核法;Pushover法
【作者】王东升;冯启民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55
【相关文献】
1.基于病害检测的桥梁下部结构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J], 李睿;朱德祥;李志中;刘兵
2.分析公路桥梁震害预测的实用方法 [J], 王清博
3.分析公路桥梁震害预测的实用方法 [J], 王承军
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桥梁群体震害预测方法 [J], 谭潇;杜鹏;孙作玉
5.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概率模型的桥梁地震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J], 孙海;高惠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_王东升

高墩桥梁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_王东升
i =1 i =1
( 1)
式中: ε w 为反应谱平台段的均值相对误差 ; ε T 为结构 各阶周期 点 附 近 谱 值 的 均 值 相 对 误 差 的 加 权 平 均 ; 珔 0. 1 , T g]范围内地震波放大系数谱 均 值; β w ( T) 为[ 珔 0. 1 , T g] β( T) 为[ 范围内规范放大系数谱平台值; ε Ti 为结构第 i 阶自振周期 T i 附近谱值均值的相对误差; 珔 β Ti ( T) 为结构第 i 阶自振周期 T i 附近地震波放大系 数谱均值; 珔 β i ( T) 为结构第 i 阶自振周期 T i 附近规范 放大系数谱均值; N 为考虑的结构振型数, 一般取贡献 较大的前几阶振型; λ i 为结构第 i 阶自振周期 T i 对应 可以用归一化的振型参与系数表 的均值误差的权值, T i - Δ T1 , T i - ΔT2]为结构第 i 阶自振周期 T i 附 示; [ 近的取值范围, 取 ΔT1 = 0. 2s, ΔT2 = 0. 5s。 T g 为反应 谱特征周期。 有必要对式( 1 ) 中加权系数 λ i 作适当解释: 一般 情况下振型参与系数与振型归一化方法相关, 其可 [11 ] 正、 可负且依振型无序排列。为此胡聿贤院士 提出 了利用无量纲振型计算的归一化振型参与系数 λ : λi
图3 Fig. 3 图2
中硬土场地反应谱与Ⅲ类场地设计反应谱的比较 Fig. 2 Spectra of selected ground motions and code in hardsoft site
软土场地反应谱与Ⅳ类场地设计反应谱的比较
Spectra of selected ground motion and code in soft site
比较。总体上看: 中硬场地和软土场地分别与 Ⅲ 类、 Ⅳ类场地符合很好; 硬土场地和 Ⅱ 类场地符合较好; 而 I 类场地设计谱在周期 0. 3 ~ 2s 范围内与硬土场地 后者谱值略高, 工程应用看将 平均谱符合不是很好, 偏于安全。

桥梁抗震论文

桥梁抗震论文

梁式桥震害分析土木0812 孙宝龙0820104217摘要:为了研究梁式桥的震害影响因素,通过国内几次大地震中梁式桥震害调查资料,对梁式桥震害现象进行分类分析其原因,从地震烈度、建设年代、结构体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等4个方面对桥梁震害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得到了关于梁式桥地震破坏的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等方面的认识。

关键字:梁式桥;震害;影响因素国内外很多从事桥梁工作者对桥梁震害模式及机理进行了总结,并每次大地震发生之后都会对桥梁震害资料进行整理,深入研究桥梁震害机理进行了总结,并且每次大地震发生之后桥梁震害资料都会更加丰富,为深入研究桥梁结构震害机理及抗震措施等奠定了基础。

如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 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高达Ⅺ度,地震造成24 条高速公路、161 条国省干线、8 618 条乡村公路、6 140 座桥梁、156 条隧道受损,这次地震同样为桥梁抗震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震害资料。

本文对国内外几次大地震中的梁式桥震害现象进行了研究,结合汶川8. 0 级大地震中梁式桥的震害,从震害特点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梁式桥震害特点本文收集了海城7. 3 级地震( 1975 年) 、唐山7. 8 级大地震( 1976 年) 、洛马·普里埃塔7.1 级地震( 1989 年) 、美国北岭6. 6 级地震( NorthridgeEarthquake) ( 1994 年) 、云南丽江7.0 级地震( 1996年) 、土耳其伊兹米特7. 8 级地震( 1999 年) 、我国台湾集集7. 3 级大地震( 1999 年) 、汶川8. 0 级大地震( 2008 年) 等地震中的梁式桥震害资料,共包含112 座梁式桥梁的震害,并进行了分类统计( 表1) 。

由表1 可知,梁式桥梁可能出现的8 类震害,在震害调查中均有发现,出现前4 类震害的桥梁占多数,显然,这4 类震害是最为常见的震害。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_王东升

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_王东升

第29卷第3期2009年6月 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J O U R N A LO FE A R T H Q U A K E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V I B R A T I O N V o l .29N o .3 J u n .2009 收稿日期:2008-09-25; 修订日期:2008-1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033;50808163);地震行业科技专项项目(200808021);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6B 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开放试验室基金(2007A 06) 作者简介:王东升(1974-),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桥梁抗震研究.E -m a i l :d s w a n g @n e w m a i l .d l m u .e d u .c n文章编号:1000-1301(2009)03-0084-11汶川大地震公路桥梁震害初步调查王东升1,郭 迅2,孙治国1,孟庆利2,于德海1,李晓莉1(1.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6;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大量公路桥梁破坏。

本文详细介绍了百花大桥、小鱼洞大桥、庙子坪大桥、龙尾大桥等9座典型公路桥梁的震害情况及原因。

这个地区的桥梁主要为桥面连续简支梁桥,支座多为直接搁置的板式橡胶支座,地震中稳定性较差,主梁与桥墩连接较为薄弱,更多地发生横、纵向移位,乃至最终落梁。

这种薄弱连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墩的地震荷载,总体上看桥墩震害较轻,但从破坏的桥墩、拱肋、盖梁来看,直接剪切或形成弯曲塑性铰后的剪切破坏较为多见。

提出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若干建议,涉及桥台抗震稳定性及强度校核、曲线梁桥和高墩桥梁设计、支座及防落梁措施设计、桥墩及构件延性设计、场地液化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溯至 1971 年美国 San Fernando 地震,接近完 工的 SR14 / I5 立交枢纽上下跨交叉的曲线连续刚构 桥 ( 跨中设有牛腿) 部分落梁 ( 见图 4) ,倒塌的原 因是结构跨中牛腿支承面过窄且限位装置强度过低, 以及钢筋混凝土墩没有配置足够的箍筋,结构延性 较差[9]。该桥建成后又经历 1994 年美国 Northridge
百花大桥垮塌的第 5 联为 5 × 20 m 连续曲梁桥 ( R = 66 m) ,远离映秀镇一侧为悬臂支承,如图 4 ( a) 所示。破坏原因最大可能是牛腿处支承宽度不 足且缺少纵向、竖向限位装置,导致首先发生落梁; 其次可能是薄弱的系梁、桥墩及细部构造引发[3,6]。
回澜立交匝道桥为曲线连续刚构桥 ( R = 20 m) , 位于竖向螺旋曲线内,平面为圆形。独柱桥墩高度 在 2. 0 ~ 7. 0 m 之 间,与 主 梁 连 接 采 用 刚 构 和 铰 接 ( 盆式橡胶支座) 交替布置。震害原因主要为刚度较 大的刚构矮桥墩承受很大的惯性力,发生弯剪破坏 并引发主梁底部开裂及桥台处支座脱空[7 - 8]。
收稿日期: 2011 - 04 - 25 基金项目: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 2009318225100) 作者简介: 王东升 ( 1974 - ) ,男,内蒙古哲里木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 dswang@ dlmu. edu. cn)
第 10 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王东升,等: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经验及抗震研究若干新进展
46
公路交通科技
第 28 卷
图 4 曲线梁桥震害 Fig. 4 Seismic damage of curved girder bridges
地震,其西南连接线的 3 跨、西北连接线的 2 跨均 发生局部跨塌,震害原因是矮 ( 桥) 墩刚度较大承 受了很大地震惯性力导致弯剪破坏[10]。
若将美国 SR14 / I5 立交枢纽前后两次震害与百 花大桥、回澜立交匝道桥比较,相似性很值得我们 深入思考、警醒: 必须重视和深入开展曲线梁桥抗 震问题研究,尤其是在防止大震倒塌方面。 1. 3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及细部配筋
多资料。总结了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经验,认为宜重视桥梁近断层地震动响应及防落梁措施、小半径曲线梁桥地震防
倒塌设计、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及细部配筋和深水高桥墩地震损伤及控制等抗震问题。综述了课题组近些年对桥梁抗
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包括梁式桥防落梁抗震设计理念及方法、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研究、曲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经验及抗震研究若干新进展
王东升1 ,孙治国1 ,郭 迅2 ,李晓莉1 ,霍 燚1
( 1. 大连海事大学 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6; 2.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 0 级大地震,造成大量公路桥梁破坏,并为桥梁抗震研究留下了众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强震 区高速及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因地形多为山 区,公路在跨越大的深谷及其江河时出现墩高百米 以上的桥梁已不罕见。汶川大地震以庙子坪大桥为 代表的百米高墩桥梁接受考验 ( 见图 6) ,除简支引 桥一跨发 生 落 梁 破 坏 外,主 桥 表 现 为: 箱 梁 开 裂, 水下桥墩裂缝 ( 5 号主墩承台以上 2 m 位置以及第 1 道横隔板处各有 1 条水平裂缝,裂缝贯通整个桥墩横 截面,宽度 0. 8 mm) 及偏位,还有交界墩处的支座 普遍破坏,以及主桥与引桥的碰撞等[11]。
45
上,对涉及的强震区简支梁桥防落梁设计、钢筋混 凝土桥墩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小半径曲线梁桥地 震倒塌机理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希望对推 动我国桥梁抗震技术进步有所帮助。
1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启示
1. 1 桥梁近断层地震动响应及防落梁 汶川地震较多简支梁桥发生落梁震害,原因除
地震山体滑坡次生灾害外,还表现为: ( 1) 断层地表破裂影响 位于映秀镇平行于岷江建造的高树大桥 ( 见图
剪强度计算重视不够,以致拱肋和腹杆配箍率偏低, 为 6@ 200 且为单肢,无加密区、无 135° 弯钩及嵌 固于混凝土之内; 纵筋保护层厚度 3 ~ 5 cm 不等且在拱 脚处部分截断,以绑焊接相连,这些都会导致粘结不 足。图 5 ( d) 清晰展示了拱肋的破坏模式及薄弱环节: 其垂直 ( 拱肋) 向裂缝为弯曲引起、斜向裂缝为剪切 破坏、沿纵筋方向裂缝则表现为粘结破坏。 1. 4 深水高桥墩的地震损伤及控制
Abstract: The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which measured as 8. 0 Ms and occurred on May 12,2008 in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has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many highway bridges and also left us with valuable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analyzed to reduce potential losse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earthquakes.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Wenchuan seismic damages of highway bridges were summarized. It is believe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 1) bridge seismic response and unseating damages subjected to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 2) preventive design of collapse damage of curved girder bridges with small radius; ( 3) ductility and seismic design,detailed reinforcement of bridges and seismic damage control of high-rise piers under deep water.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our research team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way bridges was summarized. It includes 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unseating protection of highway bridges,deformation capacity and shear strength of PC bridge piers,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ismic damage mechanism of curved girder bridges,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collapse of curved girder bridges with small radius. Key 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Wenchuan earthquake; curved girder bridge; bridge pier; unseating of bridge girder;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 2) 近断层地震动效应 在发震断层附近 ( 一般小于 10 km) 因断层破 裂的方向性效应使其地震动在速度波形上表现为明 显的长周期脉冲并伴有强烈的竖向地震动分量。长 周期脉冲作用将使主梁整体沿桥纵或横向发生很大 的位移反应,当桥墩反向运动后主梁因惯性仍继续 运动将导致较大的墩梁相对位移产生,引发落梁[5]。 汶川地震中发生落梁的高原大桥、北川龙尾大桥等 距离主发震断层不足几百米 ( 见图 2) 。作者们曾详 细研究了 1976 年唐山大地震 35 孔跨径 22 m 的滦河 大桥落梁震害 ( 见图 3) ,考虑桥墩、支座及邻梁碰 撞等非 线 性 因 素, 并 以 行 波 输 入 进 行 了 时 程 分 析, 认为近断 层 地 震 动 是 落 梁 震 害 的 重 要 外 因[5]。1999 年台湾集集大地震发生落梁破坏的桥梁亦分布在发 震断层 10 km 范围之内[4]。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区域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积极地 向西部山区、农村地区拓展。在强震山区桥梁临近 活动断层情况不可避免,而目前国内关于断层地表 破裂及近断层地震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工
线梁桥地震破坏机理数值分析与小半径曲线梁桥地震防倒塌设计对策等。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汶川地震; 震害经验; 曲线梁桥; 桥墩; 落梁; 近断层地震动
中图分类号: U442. 5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0268 ( 2011) 10 - 0044 - 10
Lessons Learned from Wenchuan Seismic Damages and Recent Research on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WANG Dongsheng1 ,SUN Zhiguo1 ,GUO Xun2 ,LI Xiaoli1 ,HUO Yi1
( 1. Institute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6,China; 2.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China)
汶川地震区主要为桥面连续简支梁桥,支座多 为直接 搁 置 的 板 式 橡 胶 支 座, 地 震 中 稳 定 性 较 差, 主梁与桥墩连接较为薄弱,更多地发生横、纵向移 位,乃至落梁。这种薄弱连接一定程度降低了桥墩 的地震荷载,总体上看桥墩震害较轻,但从破坏的 桥墩、拱肋、盖梁来看,直接剪切或形成弯曲塑性 铰后的剪切破坏较为多见,延性抗震存在隐忧,最 惨痛的教训为小鱼洞大桥的垮塌 ( 见图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