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化学分析领域专利文件的撰写

合集下载

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教材

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口腔崩解药物选择性必要技术特征
羧甲基淀粉钠为选择性必要组分 可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钠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取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现有技术2
技术特征:真空冷冻干燥前加入气泡5% 技术效果:热水中稍加搅拌即可溶解,在冷热 水中有一定溶解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用途权利要求的撰写
以应用方式撰写权利要求 以使用方法形式撰写权利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第一次医药用途发明
产品X用于制备治某病的药品。 产品X在制备治某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产品X作为治某病的药品中活性成分的应用。
A+B+C+ D或E或F
A+B+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对技术特征上位概念的概括
A+B+C+d1
发明
A+B+C+d2
A+B+C+D
A+B+C+d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对非必要技术特征的确定
使效果锦上添花的技术特征 如,A+B+C+D+E中的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四、撰写权利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从属权利要求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崩解剂为羧 甲基淀粉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量为重量的1 5 %-20%。 4、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量为重量的 20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矫味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矫味剂为阿 斯巴甜和柠檬香精。

从专利审查角度谈化学领域发明申请的撰写

从专利审查角度谈化学领域发明申请的撰写

从专利审查角度谈化学领域发明申请的撰写作者姓名:何健雄作者单位: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摘要化学领域具有内容复杂广泛、合案申请多、属于实验科学、重视实施例、需检测手段证明效果、涉及生物材料还需要保藏等特点,为了答复审查意见时减少被动,撰写过程除了应当满足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化学发明的特点及要求。

本文针对实审通知书经常提出的4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讨论,以期抛砖引玉,望得到各位老师和前辈的指导。

关键词化学领域 保护的客体 公开不充分 新颖性 创造性化学领域的发明,内容复杂广泛,申请文件篇幅较长,实施例多,而且在文件撰写和审批程序上均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为了写好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代理人不但要学习基本的撰写技巧,还要从答复实质审查通知书的角度反过来提高撰写的技术,减少答复时的被动。

下面,笔者分别从实审通知书经常提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出发,谈一下对于撰写注意事项的浅见,以期抛砖引玉,望得到各位老师和前辈的指导:1. 化学发明专利保护的客体下面主要述及微生物相关申请和物质的医药用途两个方面:(1)微生物相关申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审查实践中都没有对微生物授予专利,将其视为等同于化学物质而纳入A25所述的科学发现,如今,《审查指南》对微生物本身的可专利性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出微生物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是可以授予专利的主体,但是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本领域专业人员通过说明书所公开的方法可以重复得到;2)可由已知的微生物产生;3)已经保藏在指定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并保证可对公众开放。

(2)物质的医药用途:化学领域,在对发明的物质进行了界定以后,经常的情况是有权项对于其用途进行限定,如果物质的用途涉及医药,尤其是药品的第二适应证(所谓“第二适应证”是指已知药品用于治疗其他新的疾病)往往与疾病的治疗有着必然的联系,将有可能触及到A25。

例如,如果写成“物质A作为治疗疾病B的药物的应用”或者“物质A作为治疗疾病B的药物活性组分的应用”,遭遇不同的审查员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或者将其视为疾病的治疗方法而予以驳回,或者将其看成药品的制备方法而授权。

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答复技巧

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答复技巧

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答复技巧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是专利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

撰写和答复这类文件需要细致的工作和专业的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撰写和答复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相关工作。

一、撰写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技巧1、确保发明的创新性:在撰写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时,首先要确保所申请的发明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这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技术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检索和分析,以确保发明的独创性和可行性。

2、清晰地描述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文件中要清晰地描述发明的技术特征,包括发明的构造、功能、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这需要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和描述方法,以确保专利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合理地设置权利要求:在权利要求部分要合理地设置权利要求,包括主权利要求和从权利要求,以确保专利权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这需要对发明的技术特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归纳,以确定最合适的权利要求内容。

4、附图和摘要的撰写要点:在附图和摘要部分要注意突出发明的关键技术特征,同时还要合理地设置图示和图释内容,以便清晰地呈现发明的技术实质。

5、审查意见的回复要点:在回复审查意见时要认真地分析审查意见的内容,合理地进行技术解释和权利要求的修改,以尽可能地消除审查意见的质疑和疑惑。

二、答复医药生物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技巧1、及时回复审查意见:在收到审查意见后要及时进行回复,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完整的回复材料,以避免错过回复期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认真分析审查意见:在分析审查意见时要认真地分析每一条审查意见的内容,理解审查员的核心关切点,以便合理地进行技术解释和回复内容的设置。

3、合理地进行权利要求的修改:在回复审查意见时要合理地进行权利要求的修改,包括新增权利要求、删除权利要求和修改权利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尽可能地消除审查意见的质疑和疑惑。

4、提供充分的技术解释和证据支持:在回复审查意见时要提供充分的技术解释和证据支持,以说明发明的独创性和实用性,以及符合专利法规定的要求。

化学领域申请文件的撰写以及针对审查意见的答复

化学领域申请文件的撰写以及针对审查意见的答复
❖ 宣告第00105757.X号发明专利权全部无效。
12
说明书的撰写
专利法26条(3)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
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 够实现为准。
13
▪ 清楚:
(1)主题明确: ❖ 说明书应当写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 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的有益效果;
述必要技术特征
30
小结
例:“一种可聚合的组合物,包括组分A、B、C、和D”,如果 授权后,
他人:一种可聚合的组合物,包括组分A、B、C 他人:一种可聚合的组合物,包括组分A、B、C和E(E与D本
质不同) 他人均不构成侵权; 分析:如D仅是一种稳定剂,不加也可解决技术问题,应将权 利要求写成 “一种可聚合的组合物,包括组分A、B、C”
34
案例1、申请文件中记载要“应用特殊的工艺设备” 来分析多糖,审查员指出公开不充分,申请人与审查 员面谈中指出所述设备为美国进口的压滤设备,国产 的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申请人在申请文件中写明为 “压滤设备”则满足了公开充分的要求,同时又能保 留技术秘密。
案例2、申请人在制备化合物中写明反应为无水条 件下进行,但实际上如果能够保留几个ppm的水含量, 则效果和产率会更高些,但是这样的记载就已经满足 了公开充分的要求,该技术秘密就成功保留了。
20
说明书的撰写
说明书的作用: 公开发明(法26条第3款) 支持权利要求(法26条第4款) 审查中修改的依据(法33条)
侵权诉讼时解释权利要求(56条)
21
说明书的撰写
为满足说明书充分公开的要求,要求保护的发明为化 学产品本身的,说明书中应当记载化学产品的确认、 化学产品的制备以及化学产品的用途

如何写化学领域专利

如何写化学领域专利

化学领域专利文件的撰写.化学明利申文件的要求和特点化学域的明,内容既复又十分广泛,在文件撰写和批程序上均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了写好化学域利申文件,包括明、利要求等,首先其所起的作用和有关有一个整体的。

明的作用:明在利申批程序以及以后的保程序中,主要有三种作用:〔a〕充分公开申的明内容,使所属域的技人能施。

〔法〕,完整、清楚,充分公开;〔b〕公开足的技情,支持利要求保的范。

〔法〕如,家化集配方例,〔c〕作批程序中的修改依据和解利要求范的助手段。

明撰写中常出的:(a)公开不充分: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技方案的描述不完整,于,只公开了必要特征的一局部内容,其余的作“技〞,不公开,如⋯⋯;其二,所用到的原料等采用代号或者商品名称,不公开其⋯⋯,或者采用一些本域一般技人无法直接知的名称,如“H酸、J酸〞等。

如此,将不能足〔法〕的要求。

(b)背景技不准确:(c)目的不明确:(d)施例数量太少:就一个化工程而言,所涉及的工参数和影响因素不很多,而且相互交叉。

由于化学域属于性的科学域,影响明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甚至至今未知,⋯⋯,因此,在文件撰写程中,要重施例的撰写。

(d)效果描述不充分: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和方法,只有断言。

****************利要求的作用:〔法56〕;利要求常出的:4--〔1〕独立利要求概括,本意是了大明人的利范,但是利1范大后将因此得不到明的支持;如:⋯⋯4--〔2〕独立利要求不完整,不符合的定。

如:1.一种气化方法,其特征是使气体通一种由A和B成的洗液。

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洗液在使用前必行氧化理。

上述的利要求1是不完整的。

4--〔3〕利要求范太狭窄。

************二.化学明的新性和造性涉及的法律:指南第二局部第十章5法1.化合物的新性:指南第二局部第十章指出:⋯⋯〔1〕没有新性。

其中,化学名称当使用国通用的命名原,即IUPIC-----国粹化学和用化学合会公布的命名方法,通常称系命名方法。

化学专利撰写思路[1]

化学专利撰写思路[1]

引言:化学专利撰写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对于化学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专利撰写的思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专利撰写的技巧。

概述:化学专利撰写涉及到众多领域和专业知识,因此,撰写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和专业知识。

同时,熟悉专利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化学专利撰写的思路。

正文内容:1.技术领域定义概述该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明确专利所属的具体领域。

介绍相关技术领域的现状和问题,突出专利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发明创造的基本思路阐述发明创造的基本过程和原则,包括创意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以及实施方案的设计等。

强调创新点的重要性,指出专利在技术上的突破或改进之处。

3.技术方案设计详细描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包括实验方法、实施步骤等。

对关键实施步骤进行重点分析,说明其对技术效果的贡献和实施的可行性。

4.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提供实验数据和结果,用以验证专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说明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

5.专利申请中的法律要求探讨专利申请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法律要求,包括专利申请文件的准备和递交等。

强调专利申请中的细节问题,如申请人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技术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

小结:化学专利撰写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本文从技术领域定义、发明创造的基本思路、技术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以及专利申请中的法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读者通过本文的学习和理解,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专利撰写的思路和技巧,提高专利撰写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合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化学专利撰写思路2024

化学专利撰写思路2024

引言概述
化学专利撰写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保护创新和促进技术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化学专利撰写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您了解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化学专利。

正文内容
1.分析专利要求
化学专利的核心是专利要求,因此在撰写化学专利之前,首先需要仔细分析专利要求。

专利要求包括专利权的范围、技术解决方案的描述、技术特性等内容。

在分析专利要求时,需要注意技术特性的准确性和明确性,确保专利要求能够清晰地描述技术解决方案。

2.利用图表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化学专利的撰写需要结合图表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图表可以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化合物结构、反应路径等信息,有助于读者理解技术方案。

化学方程式则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可以准确地表示反应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3.引用相关文献和先前技术
在撰写化学专利时,引用相关文献和先前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引用相关文献可以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增加
专利的可信度。

引用先前技术可以展示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与现有技术的差异,进一步说明专利的价值和可行性。

4.突出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化学专利中,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是评价专利价值的重要标准。

因此,在撰写化学专利时,需要突出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创新可以包括新的化合物合成方法、新型催化剂的开发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体现在环境友好性、高效性、经济性等方面。

通过充分展示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提高专利的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总结。

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发明专利]

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生物化学分析技术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R.格罗特曼,W.甘布雷希特,M.马特扎斯,P.保利卡,S.
福格尔,H-G.齐默曼
申请号:CN201580082830.6
申请日:20150702
公开号:CN107923903A
公开日:
201804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提供了用于确定测试样本中的被分析物的生物化学分析设备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

在该技术中,生物化学分析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测试样本的样本港、用于探测测试样本并生成传感器数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处理器。

传感器数据与测试样本中的被分析物相对应。

处理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并且为了这样接收的传感器数据选择非线性函数。

随后,处理器将所选择的非线性函数拟合到传感器数据。

最终处理器将已拟合的非线性函数与参考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测试样本中的被分析物。

申请人:西门子股份公司
地址:德国慕尼黑
国籍:DE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审查文件的撰写作者姓名:王晓媛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摘要简要介绍了说明书充分公开和权利要求书得到说明书支持的判断要点,结合具体案例,剖析生物化学分析领域专利撰写方面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专利撰写 充分公开 支持 本领域技术人员生物化学是一门侧重于实验分析验证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生物化学分析领域专利申请方面的特殊性和严谨性,下面就从说明书公开充分和权利要求书得到说明书支持两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在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对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撰写提出一些建议。

一、充分公开(一) 概念理论解析“充分公开”作为专利制度最主要和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都无例外地对“充分公开”做出了明确法律规定,要求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是公开充分的。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1]。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1节对该条款作了进一步解释,即“说明书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应当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2]。

该解释从整体上明确了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中所述的“清楚”、“完整”和“能够实现”之间的关系,即“能够实现”是对“清楚”和“完整”在程度上的要求,说明书的描述应当“清楚”和“完整”,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清楚”和“完整”的最终衡量标准。

在“充分公开”判断中,“清楚”、“完整”和“能够实现”应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对说明书的三个并列要求,其中的“能够实现”是判断说明书是否“充分公开”的根本和关键。

由此可以看出,“清楚”、“完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能够实现”是“充分公开”审查中涉及的重要概念,是判断说明书是否满足“充分公开”规定的基本要件,其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和“能够实现”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针对“能够实现”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审查指南》做出了具体解释。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且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应当清楚地记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细地描述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公开对于理解和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不可少的技术内容,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程度(该段文字为2010版《审查指南》新增内容,其进一步正面解释如何使得申请达到能够实现的要求)”。

《审查指南》还列举了由于缺乏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而被认为无法实现的五种具体情形:(1)说明书中只给出任务和/或设想,或者只表明一种愿望和/或结果,而未给出任何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的技术手段;(2)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无法具体实施;(3)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手段并不能解决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申请的主题为由多个技术手段构成的技术方案,对于其中一个技术手段,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实现;(5)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未给出实验证据,而该方案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2]。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说明书是否满足“充分公开”的主体,《审查指南》中指出关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定义适用于《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2.4节的规定。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中寻找技术手段,他也应具有从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

根据上述定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l)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2)具有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的常规实验手段能力;(3)能够获知所属领域中的所有现有技术;(4)具有从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2]。

第(1)点和第(2)点描述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与生俱来就应当知晓或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而第(3)点和第(4)点则描述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后天的努力,比如通过检索,所能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二)案例分析下面通过2个实际案例来分析说明书公开不充分。

【案例1】一种血铅浓度的测定方法及血铅诊断试剂盒(申请号为200610161228.4)目的:提供一种测定血铅浓度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配制而成的血铅诊断试剂盒。

技术方案:首先,将测定的样品与含有氨基酮戊酸、Ehrlich试剂混匀,使O,卟吩胆之发生以下反应:氨基酮戊酸 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 卟吩胆色素+2H2色素原+Ehrlich试剂→卟吩胆色素,然后,将最终反应物置于可见光分析仪下,检测555nm处直接反应卟吩胆色素含量高低的光吸收程度;通过比较受铅抑制血浆中的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和再激活的受铅抑制的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测出血铅浓度的大小。

分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比较受铅抑制的血浆中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和再激活的受铅抑制的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以测出血铅浓度。

但本领域所已知的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即,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是一种金属酶,其由8个相同的亚单位和8个相同的锌离子组成,锌离子通过阻止酶活动位点的巯基氧化以维持酶结构的稳定,铅通过置换活动位点的锌离子抑制酶的活性。

在血铅浓度50-400μg/L范围内,血铅浓度的对数与ALAD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当血铅浓度大于400μg/L时,ALAD活性下降进入平台期,下降速度缓慢,与血铅浓度无线性关系(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苏素花,江世强。

《广西预防医学》,第10卷第1期,20041231,第54-56页)。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领域公知常识可获知血铅浓度与酶活性不具有恒定的线性关系,仅仅比较铅抑制和再激活的酶活性改变,无法获得血铅的浓度的准确测量。

因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测定血铅浓度。

启示:在该案例中,申请人依据铅离子为“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的抑制剂,O,卟吩该酶所参与的反应“氨基酮戊酸 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 卟吩胆色素+2H2胆色素原+Ehrlich试剂→卟吩胆色素”所获终产物“卟吩胆色素”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特性,试图通过吸光度值的改变来间接定量参与抑制反应的铅离子浓度。

上述技术方案看似“能够实现”,但申请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有关酶学的基本知识,即,金属离子参与酶活性的激活或抑制与酶分子构象有关,与普通意义上的抑制剂不同,其浓度与酶反应的抑制或激活效应不存在恒定的线性关系,在该申请日前的现有技术中也有对此现象的详细记载。

因此,在上述方案中仅仅比较铅抑制和再激活的酶活性改变,无法获得血铅的浓度的准确测量。

由于专利申请/撰写人在上述方面知识储备的欠缺,理所当然地将通常意义上抑制剂对目标物质抑制作用的量效关系扩展到酶活性改变与金属离子浓度上,导致了该申请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也决定了该申请被驳回的无可挽回的结局。

可见,专利撰写人所述技术领域知识的把握对专利撰写的重要性。

【案例2】牛奶体细胞检测试剂盒及方法(申请号为201010173697.4) 目的:提供用于检测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试剂盒与方法技术方案:一种牛奶体细胞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由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滤纸、反应支持物组成;其中所述样品垫设置在所述检测试剂盒的一端,并依次连接所述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滤纸;所述胶体金垫含有胶体金标记的乳牛体细胞单克隆抗体;所述硝酸纤维素膜设置有检测条带和质控条带,所述检测条带设置于靠近胶体金垫的一侧并含有乳牛体细胞单克隆抗体,所述质控条带设置于远离胶体金垫的一侧并含有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所述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滤纸均设置在所述反应支持物上。

分析:该技术方案请求保护一种牛奶体细胞检测试剂盒及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现对牛奶体细胞的检测,免疫层析中所使用的硝酸纤维素膜载体的孔径一般为0.22-0.45μm,但该技术方案中所要检测的牛奶体细胞,例如,淋巴细胞的直径大致在4-18μm的范围内,可见牛奶体细胞直径远大于作为层析载体的硝酸纤维素膜孔径,导致上述细胞无法在硝酸纤维素膜藉于毛细管作用而泳动;其次,该技术方案中使用的胶体金标记抗体为乳牛体细胞单克隆抗体,牛奶中的体细胞有多种,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每一种细胞都分别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即,表位),而单克隆抗体mAb则是指高度均质性的特异性抗体,由一个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所分泌,即mAb是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因此,针对不同体细胞的不同表位均存在其独特的mAb。

本申请说明书中仅含糊笼统的提及“乳牛体细胞单克隆抗体”,并未指明其具体针对的抗原决定簇,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中的记载也无法获得该抗体。

因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技术方案中给出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检测牛奶中体细胞数量。

启示:申请人意图基于免疫层析原理,摆脱现有技术中体细胞计数、细菌学检测方法的繁琐,建立一种体细胞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但是申请人却忽视了硝酸纤维素膜孔径与待测体细胞直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单克隆抗体的概念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其提出的技术方案不能实现。

而这些被忽视的要素均是生物领域技术人员所应该掌握的普通技术知识,可见,熟悉所撰写专利申请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是避免公开不充分问题出现的基本条件。

二、支持(一) 概念理论解析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1]。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3.2.1中指出“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实质权利要求应当得到说明书的支持。

权利要求书中的每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应当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说明书充分公开的内容中得到或概括得出的技术方案,并且不得超出说明书公开的范围”[2]。

《审查操作规程·实质审查分册》第二章2.1中指出了“得到或概括得出”的判断标准:“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说明书中充分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现发明的方式,则该权利要求得到了说明书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