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自动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

省调在满足220kV母线电压合格 的前提下,尽量控制220kV变电站主 变高压侧功率因数满足220kV线路达 到经济分布。 省调AVC对每台220kV主变下发 无功指令,再由地调AVC软件控制该 主变所带电网的电容器投切和变压器 分接头调整。 地调AVC软件将各220kV变电站 主变高压侧无功负荷作为控制目标, 同时要具备与省调通信的能力。
无功优化中的一些难点和问题:
无功优化问题的非线性程度; 无功优化模型中大量不等式条件的处理; 无功优化模型中离散变量的处理; 无功优化方法与AVC分级分区相结合; 无功优化从最优潮流问题中分离成相对独 立的子问题,对最终的最优解的影响; 用于AVC的动态无功优化问题中,各断面 之间有时间耦合约束的变量的处理。
实现AVC的几个热点问题:
无功优化 分区及中枢节点的确定 无功负荷预报
无功优化
无功优化是AVC主站设计的核心 程序,位于三级电压控制系统的最高 层。用于AVC主站设计的无功优化程 序应具有如下特点:计算速度快,收 敛可靠,鲁棒性强,能处理大规模系 统的优化问题。
无功优化的方法
无功优化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基于可解析表达的数学优 化方法,另一类是无需解析表达的就 能进行优化的方法,即具有不同智能 程度的一系列搜索类优化算法。
借鉴欧洲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三 级电压优化控制模式,一般将AVC分 成三级控制,即
一级电压控制(primary voltage control), 二级电压控制(secondary voltage control), 三级电压控制(tertiary voltage control)。
一级电压控制由广泛分布在电力 系统中的各种现有的自动控制装置组 成,为本地控制(local control),只用 到本地的信息。控制器由本区域内控 制发电机的自动电压控制器(AVR)、 有载调压分接头(OLTC)及可投切的电 容器组成,控制时间常数一般为几秒。 在一级控制中,控制设备通过保持输 出变量尽可能的接近设定值来补偿电 压的快速和随机变化。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节点进 行 配置 。主 机负 责闭 环控 制 、 令下 发 、 命 历 史 存储 等实 时 任务 , 机 负 责 网络 建 模 、 备 AVC控
( )提 高 电压 和电 网关 口功率 因数 合格 率 ; 2
一
6 7 2
—
维普资讯
高 和全 网 网损最 小 为 目标 , 以各 考 核 母线 的 电压 合 格 和电容 器与 变压 器分接 头 两类 控制设 备 的动 作 次数最 少 为约束 条 件 , 过分 析计算 , 通 实时 给 出 全 网无 功 电压 优 化 控 制 方 案 , 通 过 S ADA 的 并 C 遥 控遥调 功 能实现 对 电容器 和 主变分 接 头 的闭环 控 制 。同 时要求 地 区电 网 AVC系统 具 备 和省 级 电网 A VC系统 进行 上 、 下协 调分 层控 制功 能 。
AVC 采 用 与 S ADA/ M S一 体 化 设 计 方 C E
地 区 电 网 AVC 系 统 实 现 电 网 无 功 电 压 安
全、 稳定 、 质 、 济运 行 , 优 经 具体 目标包 括 : ( )保 证 电 网控 制 安 全 , 助 省 级 电 网维 持 1 协
茂 名地 区 电网局部 电压稳定 ;
AVC 系 统 , 现 有 的 O E O OS AD E S ) 在 P N2 0 C A/ M
图 1 AVC 系 统 刚 络 结 构 图
应 用 软件基 础上 一 体 化 设 计 , 用 电 网 模 型 以及 利
3 A C 系统 设 计 原 则 V
3 1 控 制 范 围 .
s AD 系统 采 集 的实 时数 据 , 电压 合 格 率 最 c A 以
自动电压控制(AVC)的新方法

自动电压控制(AVC)的新方法为了提高电网运行水平,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提出了现代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 VC)的新方法。
该方法基于经济压差(△U J)的概念及△U J优化无功潮流算法,通过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或两者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区域无功平衡和全网运行电压最优及网损最小。
介绍了基于△U J优化无功潮流的A VC原理方法及实施策略。
举例说明了实施A VC后电压质量的提高和网损降低的效果。
指出在现代电网中推行A VC势在必行。
(关键词)自动电压控制A VC 经济压差0前言为了确保现代电网对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必须依赖两大自动控制系统。
一个是AGC(自动发电控制),它是保证电网频率质量和联络线交换有功功率偏差所必须的;一个是A VC(自动电压控制),它是保证电压质量和联络线交换无功功率偏差所必须的。
什么叫A VC?即每一个发电厂和变电站都通过一种电力系统型电压无功调整装置(VQC)自动调整无功出力和变压器分接头,使注入电网的的无功值为电网要求的优化值,从而使全网(含跨区电网联络线)的无功潮流和电压都达到要求,这种VQC的集成称之为A VC。
实施A VC,可以实现以无功优化潮流和变压器优化变比为基础,达到高质量的电压、低损耗的网损,提高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水平,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文介绍的A VC,即安全电压约束下的全网最优电压无功控制,是在开发了经济压差(△U J)优化无功潮流程序后提出的。
它以全网最优电压无功为目标,改变了以本站电压为目标的传统的调压方式;无功按电压分层,层次分明,建立了区域无功平衡新概念。
A VC有两种类型,一是集中控制型,即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与现场调控装置间闭环控制实现A VC;一是分散控制型,即单独在现场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C)上的计算模块与调控模块间闭环控制实现A VC;A VC是一项先进的系统控制技术,是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发展的最新成果。
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苏勇

自动电压控制(A VC)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苏勇发表时间:2017-11-17T10:22:38.7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苏勇韩梁许靖[导读] 摘要:A VC是一项先进的系统控制技术,是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发展的最新成果。
本文在分析A VC基本原理以及A VC设计实现的基础上,分析探讨A VC控制策略。
(国网山东即墨供电公司山东即墨 266200)摘要:AVC是一项先进的系统控制技术,是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发展的最新成果。
本文在分析AVC基本原理以及AVC设计实现的基础上,分析探讨AVC控制策略。
关键词:自动电压控制AVC;无功电压引言目前我国的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变电站的AVQC分散式控匍系统,另一种是基于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遥控、遥调的集中式控制系统。
不论是哪一种控制模式其基本控制策略都是一致的,当无功补偿不能满足上级或本级关口功率因数要求时,AVC系统进行计算,给出方案投切容量适当的无功电容器补偿装置,对功率因数进行校正以便功率因数达到基本考核指标。
随着无功负荷的变化,再次出现关口功率因数越限时计算再投切相应的电容器,一旦检查电容器容量不合适,就判定为系统无可投或可切容量。
1.AVC原理介绍发电机无功出力与机端电压受其励磁电流的影响,当励磁电压发生改变时,发电机的无功出力与机端电压也随之增减。
励磁电流的改变则是通过调整励磁调节器的给定值来实现的。
中调AVC主站每隔一段时间对网内具备条件的发电机组下发一个无功目标指令,发电厂侧通讯数据处理平台同时接收主站的无功指令和远动终端采集的实时数据,经过综合运算处理后,将数据通过现场通讯网络发送至YC-2008无功自动调控装置。
YC-2008装置经过计算,并综合考虑系统及设备故障以及AVR各种限制,闭锁条件后,给出当前运行方式下,在发电机能力范围内的调节方案,然后想励磁调节器发出控制信号,通过增减励磁调节器给定值来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进而调节发电机无功出力,使其机组无功和母线电压维持在中调下达的母线电压指令或(无功指令)附近。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在电厂的工程设计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在电厂的工程设计发布时间:2021-07-22T07:27:26.793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7期作者:王伟华1 张静2 [导读]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优化和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无功电源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的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网损。
1.浙江国华余姚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浙江宁波余姚市 315400;2.华润(浙江)电力销售有限公司浙江杭州市 310011摘要:本文介绍了A VC在电力系统的作用,结合电厂A VC子站的工程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在最新的功能规范要求下电压自动控制装置A VC在厂站的优化配置,结构,功能设计。
关键词:自动电压控制;A VC子站;方案;设计0引言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优化和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无功电源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的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网损。
随着电力系统电网规模日益扩大,运行水平和自动化调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值班员人为干预跟踪静态电压曲线计划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的控制要求。
自动电压控制A VC系统充分利用SCADA/EMS一体化平台提供的电网实时数据信息,根据分层、分区无功平衡的原则,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全网的无功优化计算,得出各节点的电压目标后,将各发电厂母线电压/无功目标值发送到A VC子站,对分布在全网的直调机组进行无功调节,达到调节整个系统电压的目的。
电厂(2*1000MW)作为华东电网新建的电压支撑点,按照Q/GDW-08- J107-2010《华东电网500KV涉网电厂A VC功能技术规范》以及调度数据网双平面的新形势要求,完成了A VC子站的工程设计与建设。
1电厂A VC子站系统A VC系统是以A VC装置为核心的,与机组励磁系统、测控装置,电网调度中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
电厂A VC子站配置二台上位机接收A VC主站下发的500KV母线电压实时值或设定的电压控制曲线,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合理分配各运行机组的无功出力。
电网自动电压控制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二 自动电压控制介绍
6. 2. 1现代电网对AVC的需求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优化与控制是提高电压合格率、降低网损、提高系统
运行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 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电网实际情况的全网 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十分迫切和必要。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是目前电 压/无功控制中追求的最高级形式。它集安全性和经济性于一体,可实现 安全约束下的经济闭环控制,被公认为是电力系统调度控制发展的最高 阶段。在AVC实现过程中,全网无功优化是核心和基础,因而AVC中的 无功优化对计算速度和鲁棒性有着更高要求。尽管已有许多学者对无功 优化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由于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控制手段的多样 性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找到一种合适、实用的无功优化方法仍是电 力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安全用电知识
三、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安全用具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带电体及人体与带电体安全距
离不够所采取的绝缘防护工具。绝缘安全用具按使用功能可分为: 1.绝缘操作用具 绝缘操作用具主要用来进行带电操作、测量和其他需要直接接触电气
设备的特定工作。 常用的绝缘操作用具,一般有绝缘操作杆、绝缘夹钳等,如图7-1、图7-
项目六 电网自动电压控制
1 任务一 无功优化与电压控制 2 任务二 自动电压控制介绍
返回
任务一 无功优化与电压控制
6.1.1概述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已进入大电网、大机组、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连网的崭新发展阶 段,供电量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与此 同时,电能质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 之一,电压过高会危及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过低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 行。 6.1.2无功优化与电压控制 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无功功率 是造成电网线路与变压器上电压损失和有功损耗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 合理地调节无功,对于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系统电网损耗(简称网损)具 有重要的意义。无功优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的应用分析

发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的应用分析文摘: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部门也采用了自动化电力生产设备,能够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
伴随着超高电压的产生,电压不仅是电网质量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用电安全的重要方面。
所以,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就成为了电力部门控制电压的重要设备。
关键词:电厂;自动化实施;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uto Voltage Control)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和可调控设备,根据电网实时运行工况在线计算控制策略,自动闭环控制无功和电压调节设备,以实现合理的无功、电压分布。
1原有的电压管理模式及存在弊端传统发电厂的电压考核管理方式主要是调度中心按照用电高峰、低谷等不同时段来控制电压范围,按照不同季度下达电压指标,电厂则根据曲线的需求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控,实现电压输出,进而维持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这种管理方式在当初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电网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电压管理方式的很多问题也被暴露出来,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具体的问题如下:一是供电参考的电压曲线是在离线的情况下确定的,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电网实时状态,那么根据离线曲线来调整电压则会造成很多问题,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二是电压设备运行人员并不能够实时地监控电压情况,而且调整是由人工完成的,强度比较大,而且人的主观判断和实际需要还存在着差异,调整的时候也不能够做到准确无误。
三是电厂之间无功调节对电压的影响很大,调节的时候容易造成结果出入,导致电网输出不经济。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甚至对电网造成损害。
2 发电厂自动电压调控的实现原理电压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就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电网无功电压以及无功功率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电厂的电压和功率的自动化调节。
该系统每隔五分钟就会对电网内部的机组下发调整命令,电厂的中控单元则会根据电压的调整量计算出无功功率的目标值,进而实现合理化分配电机组的目标,通过对各种约束条件的分析,计算出脉冲的控制区域并把指令发到该系统的终端上,执行终端输出的信号,进而实现自动调节电网的无功功率以及电压,能够保证电压满足电网供电输出的需要。
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Power Technology︱222︱华东科技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AVC)(AVC)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系统的功能与应用系统的功能与应用李佩珊(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崇左供电局)【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电网自动的电压控制系统基本的功能、控制的模式以及实现的过程在实际过程中应用的情况。
用自动电压控制的系统进行运行分析,说明电网的自动电压控制的功能实施起来可行性很高,能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经验型到分析型的转变,目前自动电压的控制以及成为了整个电网优质、安全以及经济运作非常重要的手段。
【关键词】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功能;应用电压是一项衡量电能质量重要的指标,也是确保电网能够安全运行以及经济运行重要的因素;同时电压的合格率也是决定电力的生产能否双文明都达标,能否成为国家一流的供电企业重要的指标。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的设备普遍得到应用、容量较大的跨区域电网不断发展,相关的用户对于电压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因此,在对电网的功能和应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控制电压,降低电网的损耗、将电网运行的水平提高是目前电网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实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必要性随着电网的改造不断深入人心以及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相关部门对于电网无功和电压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以前都是由人工操作的无功来补偿设备,手动调节的主变由载调压的开关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电网发展相关的要求。
在将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实现之前,相关电网所有的变电站无功补偿和电压调度都需要依靠人工,电压调度的人员发现电压越限的时候要凭借自己经验来调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并且有时候还会不能够及时调度,不能够进行实时优化,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调度的人员需要对电网进行24小时的遥控和监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给工作人员对于其他的业务处理带来很大压力。
(2)运行的人员要凭借自己的经验调节,有时候不能够将最准确的调节方式判断出来,导致接受调节之后的设备不能够再得到合理利用,不能实现充分将网损降低和优化无功补偿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姓名:张晓玲学号:1020111139班级:电力1103班
摘要:介绍了变电站电压和无功控制的方法和调控原则,以及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VQC)的原理以及应用。
引言:
随着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电压成为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压质量对电网稳定及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大影响。
无功是影响电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条件是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即要求系统中无功电源所供应的无功功率等于系统中无功负荷与无功损耗之和,也就是使电力系统在任一时间和任一负荷时的无功总出力(含无功补偿)与无功总负荷(含无功总损耗)保持平衡,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1概述
变电站调节电压和无功的主要手段是调节主变的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
通过合理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变电站的电压质量,实现无功潮流合理平衡。
调节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对电压和无功的影响为:上调分接头电压上升、无功上升,下调分接头电压下降、无功下降(对升档升压方式而言,对升档降压方式则相反);投入电容器无功下降、电压上升,切除电容器无功上升、电压下降。
2 VQC的基本原理
简单系统接线图如图2.1所示,Us为系统电压;U1、U2为变电站主变高低压侧电压,U L为负荷电压,P L,Q L分别为负荷有功和无功功率,K T为变压器变比,Qc为补偿无功功率,Rs,Xs,R L,X L分别为线路阻抗参数,R T,X T为变压器阻抗参数。
图2.1 变电站等值电路图
(1) 调节有载调压器的变比
由于12T U U K =为可控变量,当负荷增大,降低K T 以提高U 2,从而以提高U 2
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反正亦然。
(2) 改变电容组的数目
当投入电容量Q c 后,有:
2222()()()S T C S T S P R R Q Q X X U U U ++-+=- (2.1)
比较以上两式可见Qc 的改变会影响系统中各点电压值和无功的重新分配,当负荷增大,通过降低从系统到进站线路上的电压降△U S 以亦可增大U T2,以抵消△U L 的增大。
投入Qc 后网损为:
222222222222()
()()()C C S T S T P Q Q P Q Q S R R j X X U U +-+-∆=+++ (2.2)
可见网损随222()C Q Q Q =-,即主变低压侧无功功率的平方而变化,在输送
功率一定的情况下,Q 2越小,网损越小。
理论上,当Q 2=0时功率损耗最小,因此,对于简单的辐射形网络,提高功率因数是降低网损的有效措施。
3 VQC 的控制目标
(1) 保证电压合格
主变低压母线电压以必须满足:U L ≤U 2≤U H (U H 、U L 既是规定的母线电压上
下限值)。
电力系统运行时由于负荷的随机变化和运行方式的改变,母线上的电压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允许各电压中枢点(监测点)的电压有一定的偏移范围,例如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GBl2325—9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2) 维持无功基本平衡,使系统的功率损耗尽量减小
从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角度,通常要求主变高压侧注入无功功率Q l 必须满足:Q L≤Q1≤Q H,一般情况下应使流入变电站的无功大于0,即无功不倒送。
在有的时候,为保证电压合格,常采用强行调节的措施,如当分接开关调节次数达限时,常采用强投强切电容器组的措施来保证电压质量,以牺牲无功和网损合格率为代价。
(3) 尽量减少控制设备的动作次数,尤其是减少有载分接头的调节次数
由于变压器在电网中的重要地位,应对其进行重点保护。
在有载调节分接开关时,由于会出会出现短时的匝间短路产生电弧,一方面会对分接开关的机械和电气性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变压器油的性能。
有关资料表明,有载凋压变压器80%的故障是由于有载分接开关所引起的,因此各变电站都严格限制了有载分接头的日最大调节次数(一般110kV为10次,35kV为20次等),同时也对电容器组的日最大投切次数作出了限制(如30次),并对总的动作次数作出了限制。
因此在控制策略上应尽量使日动作次数越少越好(特别是分接开关的调节次数)。
4 VQC的控制模式
电压—无功功率控制模式,无功功率能真实反映无功出力情况,可充分区分无功吸收和倒送两种状态:变压器重载运行时无功功率的数值波动较大,轻载运行时无功功率的数值波动较小;无功功率与全网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紧密关联。
它可避免无功倒送现象,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避免变压器轻载运行时电容器组频繁投切现象;适应性强;便于实现实时的无功控制;控制简单方便,可有效避免电容器组的频繁投切现象。
5变电站电压无功管理调控原则如下:
1.1 变电站电压允许偏差范围为:220kV变电站的110KV母线:106.7~117.7kV;220kV、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10.0~10.7kV。
1.2 补偿电容器的投退管理原则:以控制各电压等级母线电压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并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为主要目标,原则上不允许无功功率经主变高
压侧向电网倒送,同时保证在电压合格范围内尽量提高电压。
一般情况下:峰期(7:00--23:00)应按上述要求分组投入电容器组,谷期(23:00--次日7:00)应按上述要求分组退出电容器组。
2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的特点
过去老式变电站通常是人工调节电压无功,这一方面增加了值班员的负担和工作量,另一方面人为去判断、操作,很难保证调节的合理性。
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增多,由人工手动调节电压无功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利用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VQC)是实现电压和无功就地控制的最佳方案。
VQC可以自动识别系统的一次接线方式、运行模式,并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工况以及具体要求,采取对应的优化措施,使电压无功满足整定的范围。
同时VQC具有丰富的闭锁功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相关遥信作为闭锁信号。
对于电容器组的投切,用户可以自行定义投切的顺序。
3 VQC的控制策略
VQC根据低压侧电压和无功(或功率因数)的越限情况,将控制策略划分为不同区域,在各个区域内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除了常规控制模式,一般采取电容器优先模式,在实施调节策略之前,VQC根据给定的参数预测调节的结果,如果调节后会造成低压侧无功/功率因数越限、低压侧电压越限,则后台VQC会调整动作策略或不动作。
当电压越上限,无功正常/功率因数正常时:下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切除电容器;电容器优先模式:切除电容器,若切电容器会导致无功/功率因数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切,则下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强切电容器。
当电压越上限,无功越上限/功率因数越下限时:下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切除电容器。
当电压正常,无功越上限/功率因数越下限时:电压未接近上限时,投入电容器,若无电容器可投,则不动作;电压接近上限时,如果有可投的电容器则下调分接头,否则不动作。
当电压越下限,无功越上限/功率因数越下限时:投入电容器,如果投电容器会导致无功/功率因数反方向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投,则上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强投电容器。
当电压越下限,无功正常/功率因数正常时:上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投入电容器;电容器优先模式则投入电容器,如果投电容器会导致无功/功率因数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投,则上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强投电容器。
当电压越下限,无功越下限/功率因数越上限时:上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投入电容器。
当电压正常,无功越下限/功率因数越上限,电压未接近下限时,切除电容器,若无电容器可切,则不动作;电压接近下限时,如果有可切的电容器则上调分接头,否则不动作。
当电压越上限,无功越下限/功率因数越上限时切除电容器,若切电容器会导致无功/功率因数反方向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切,则下调分接头,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强切电容器。
当电压正常,无功正常/功率因数正常时,中压侧越上限,下调分接头;中压侧越下限,上调分接头;中压侧电压正常则不动作。
4 VQC的应用效果及问题
VQC的应用,对保证电网良好的电压质量、优化电网无功潮流和电网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和传统的调压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按“逆调压”进行电压调整,提高电压合格率;平衡无功、使无功潮流合理,达到降损节能的目的;大大减小了运行人员日常调整电压、投切电容器组的工作量。
但由于硬件问题、设备工艺、功能问题以及受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等问题,VQC有时会出现误动或者拒动,需要人工进行电压和无功的调节,有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设备运行。
随着产品设计制造的改进以及运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VQC将更广泛的应用于各级变电站中,为复杂电网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5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通过电网调度中心实施全网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和在控制中怎样减少工作量这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在实际运行中,九区图可能得不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针对以往VQC装置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用优化九区图法进行控制策略的修改完善也是我们将来要研究的一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