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售楼中心复合性空间设计初探
“三生”空间下的居住区及住宅空间设计分析

“三生”空间下的居住区及住宅空间设计分析摘要:当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居家隔离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相关设计人员设计了“三生”空间,即生产空间(学习、工作、生产)、生活空间(居住、娱乐、休闲、卫生)、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观赏、可持续性、内循环)。
设计人员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居住区以及住宅空间的设计进行完善优化,保证其综合性能以及完整性,并保证其安全性以及私密性。
本文基于此,对“三生”空间下的居住区及住宅空间设计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三生”空间;居住区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引言:“三生”空间的理念主要来源于“三生”农业,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生态控制生产发展,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在此之后“三生”的概念被众多领域和行业所应用。
受到当前时代的影响,在空间设计中也开始应用“三生”的概念理论,而且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生产、生活以及生态之间的关联性,同时也需要满足居民办公、休闲以及娱乐的需求。
一、“三生”空间内涵“三生”空间主要是由生产、生活以及生态三部分构成,而且在此空间之内可以全面地反馈出物质空间环境之间复合型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以及生态功能。
因此设计人员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三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究,这样才能保证“三生”空间之间稳定、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住区及住宅空间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其中生产工程主要是指满足社会生产的功能需求,即生产产品以及提供相应的生产服务;生活功能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即空间承载以及物质和精神需求;生态功能主要是指保证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以及功能,发生于生态系统以及其发生的全过程之中[1]。
二、居住区居民需求分析在实际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居住区的居民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不同居住人群结构的需求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目前无论是何种结构和社会层面的人群都面临缺乏卫生安全功能,而且由于受到时代飞速发展的影响,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投身至工作之中,因此缺乏一定的社交;(2)对于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而言,主要是缺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同时在护理以及就医等基础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3)对于独自居住的就业群里而言,其主要面临居住空间内缺乏办公功能,而且房源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并且在资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4)部分家庭结构是由多个家庭成员组成,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无法保证每个家庭成员隐私的情况,而且也缺乏生活边界感。
关于SOHO的一些研究

简约、现代、人性化的规划设计,空间的综合利用
写字楼高端客户;公寓SOHO客户;街区商业
中高档定位,聚集大量的各层次的消费人群,一方面是抓住了社区自身业主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一系列提升商业氛围的措施,使小街铺的关系更紧密,从而产生放 大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消费者。
建外SOHO经验借鉴
城市中心区高密社区商业实现
SOHO理念
SOHO强调商业、居住、办公功能的融合,运用综合的业态创造全新的生活理念
娱乐 艺术 健身
SOHO一族 休闲 居住 办公 购物
保健
餐饮
餐饮
SOHO一族的生活,每天都由自己来安排,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工作,全凭自己的意愿
SOHO案例分析—— 美国SOHO
纽约SOHO( South of Houston Street )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西南端。纽约SOHO是一个
建外SOHO——一个有住宅、有店铺、有办公、有花园的混合型都市社区
项目区位
北京CBD核心,具有浓 厚的商业氛围和高尚的人 文环境
项目资源
通惠河
项目定位
最疯狂热闹的商业中心 最活跃丰富的文化亮点 最前卫时尚的生活橱窗 居住、工作、找乐
项目规模、功能比例:
功能 物业类型 规模 总规模 办公 写字楼 2栋写字楼 4栋SOHO办公 居住/办公 公寓 14栋SOHO公寓 4栋SOHO别墅 商业 商铺 长1300米 约9万平 公共空间 绿化 3万平米绿地
SOHO案例分析—— 北京建外SOHO
[关键字]:
都市综合体
街坊式商业
[简介]:
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国贸桥西南角,东三环和长安街交叉的金十字,CBD核心区。 项目性质:项目总规模70万平米,以公寓为主,包括18栋商务公寓、2栋写字楼、4栋 SOHO别墅、l6条小街、300个店铺等多种建筑形式,是集办公、商业、居 住为一体的、典型的开放式混合型都市综合社区。
居住建筑中的跨代共生空间初析

规划设计居住建筑中的跨代共生空间初析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ross-generational Co-living Space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张冬卿 ZHANG Dongqing 孙楚伦 SUN Chulun 陈易 CHEN Yi摘 要: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居住生活。
面对这些独居老人,“跨代共生”的概念应运而生。
文章从跨代共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外居住建筑中的相关案例,尝试梳理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以便为中国住区的适老化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居住建筑;老年;跨代共生;多代屋;适老化设计Abstract: As the size of a family is reducing, more and more elderly people live and die alone. When dealing with the loneliness faced by the elderly, the concept of “cross-generational co-living” occurs to 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gener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case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tries to summarize some worthy experienc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ging design in China.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elderly; cross-generational co-living; multi-generational housing; aging design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全社会都在关注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等现实问题。
居住区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形象图
• 构成交流带的开放空间
引导都市景观先行设施的规划 Primary Element Space
・作为街区的风景,给记忆留下印象
的场所的创造 ・脱离街区的次序的拥有「意外性」 的场所 ・创造出人和场所间产生亲密关系 的一种机遇的「诱饵」 ・能够促进各种连带事业的「机构」
⑧街のゲー ト (ノース ゲート)
幕张新城居住区规划
(1988~) 案例分析
位置・规划指标
• 幕张新都心居住区区位图(2001.1 )
幕张新都心
位置:距东京都中心约30km(电车约30 分)的千叶市西端的临海填筑地
特征:同时具备国际性的办公功能,研 究开发功能,学术教育功能与居住 功能。
面积:约522公顷,就业人口约15万人 居住人口:2.6万人
沿富士山与海的轴线,连续性布 置公园·绿化、中小学等交流设施、 及开放空间,形成街坊的骨架(交 流带)。
正方形内外的对比性空间(场所的气氛)形成
正方形的内侧
正方形的外侧
・规则的
・不规则的
・硬质的
・柔软的
・高品质的
・普通的
・都市性的高密度街区 ・重视开放空间的
・拥有复合型功能 都市性热闹的场所
・以居住为中心的近邻
具备和国际业务都市相吻合的居住环境与都市造 型的、领先21世纪的都市型生活样式的居住区的 形成
城市建设的观点-用住宅建成都市
都市空间形成的目标
复合性
通过给住宅附带多种 功能、创造出「居 住」「活动」「娱 乐」混合型的都市空 间
开放性
通过把建筑单体尽可 能沿街布置、创造出 和新都心的一角相吻 合的开放型街道
・发挥近车站的立地条件,形成 高层高密度街区 ・形成能够创造出天际线变化的 沿街景观
浅谈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

中注入 了更多涵义的一种空间 。” 居住 区的外部空间则是 由居 住 区内以居住建筑为主的建筑 , 通 过有意识的组合而形成 的建 筑之间的空间。 它在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对 比中形成 自身在空 间 大小 、 形状 、 色彩等形态上的特征。 同时 , 由于人的参与 , 还具备
了比居住更有意义的空间内在特征 。
建
想
保持居住 区的安全和安静 , 保证 区内各项生 活与交通活 动正 常 理 舒适地进行 , 避免 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居住 生活环境 的影响。 论
3 . 1 . 2 人 车共存 “ 人车共存 ” 的道路组织方法是考 虑将 交通空间与生活空
间作为一个整体 , 通过 阻止无关车辆 的进入 , 并对街道的线 形 、
人流与车流 的矛盾 。 总 的说来 , 解决矛盾的方法有“ 人车分流” 、
的, 它必然要贯穿于室 内外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 人 民对于生 活质量要求 的提 高 , 越来越多的居 民从单纯追求住房 内部 空间 的宽敞舒适 , 逐步转 向于对居住社区外 部空间更 高的要求 。
“ 人车共存” 等几种 。
部 空间变得越来越单调乏 味。忽视 了人对居住空 间的主体性 ,
要求 , 保 障交通通畅和居住区的安 全和宁静 。
3 . 2邻 里 间 交往 的 促 进
匿
扬・ 盖尔 的交往空间理论深入的分析 了人的交往行为同空
间形式 之间的关 系, 其代 表作《 交往与空 间》 一书中对此作了深
入 的分析 , 书 中将居住 社区 内居 民的交往 活动分 为三类 : 必要
纵 原 ( 宿 州 市 建 筑 勘 察 设 计 院, 安 徽 宿 州 2 3 4 0 0 0 )
摘 要 : 居住 区外部 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其设计影
住宅楼设计-套型空间组合设计

.
。
套 型 设 计
2、每套有相对和相邻两个朝 向. 在住宅设计中,大量的套型 都是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相对 的朝向.这样的情况便于采光, 能使套内空气对流,产生穿堂 风. 最有利的朝向是偏南向,我 们在设计时尽量争取,将主要 房间放置在最好的朝向,如主 卧,客厅等,厨房,卫生间则放 置在差的朝向,通风组织随套 内分隔和门窗的开设位置不同 有所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 房间布局方式的办法来实现室 内空气的流通.
套 型 设 计
3.跃层住宅 指一户住宅或一套房型占用两 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通过户内专 用楼梯上下,户内各功能空间可上 下灵活布置,空间层次感丰富.内 外空间分隔严格.在一些坡顶住宅 中,将顶层处理成跃层式,可以充 分利用坡顶空间.每户面积较大, 有较好的居住环境. 一般的别墅也都设跃层式,其众 多的房间灵活分隔,丰富的立体空 间层次,是居住环境非同一般,是 较高级的住宅形式.
套
2、套型平面组合 :
设 计
型
套型平面组合主要是确定套内各房间的相对位置,解决好功能分区的问题。 在实际设计中,套内各房间的布置格局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怎 样变化,都应该考虑“住得下、分得开、稳得住”的要求。
套 型 设 计
套 型 设 计 套型空间功能分析
3.2
户内功能就是住户基本需求的反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有相应的功能 空间去实现,不同的功能空间应有他的特定位置与相应的尺寸,但必须有机的组合 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1、公私分区-------按空间使用的私密程度来划分,私密程度高的安排在最里面. 2、动静分区-------按使用功能的活动和安静程度来划分,如客厅,餐厅,厨房为 动区:卧室,工作室为静区,动区静区应分开布置. 3、洁污分区------按使用功能的清洁和污染(包括油烟,垃圾,水渍污染等)程度来 划分,如:客厅,卧室,与厨房,卫生间分开布置.
售楼处的构建

售楼处设计要求售楼处作为顾客与楼盘对话的第一道关口,它的形象设计,环境布局直接影响着顾客的情绪。
好的楼盘会说话,好的售楼处同样也会招引顾客,售楼处作为最容易激发顾客购买欲望的地方,他将统领整个楼盘,缩微着整个楼盘。
一、售楼处概念设计引导:在大规模商品房建设、销售的今日中国,一种特殊时期、特定要求的建筑物。
其功能已经超出了原有纯销售概念,更是所售商品房的品质缩影。
成为一个展示物业品质,体现企业精神的窗口,通过售楼处向市场展示自我,吸引市场关注,从而建立起物业的良好品牌形象。
但是售楼处又往往是一个临时建筑,随着销售工作的结束,人去楼空,被拆处或改做他用。
售楼处的规模和风格,决定了客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而且它往往还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外立面的设计除考虑与产品本身相一致外,另一方面须考虑它的广告作用。
条件许可,还应考虑样板房、停车场、绿化等配置。
就其内部而言,一般的售楼处与销售动线相配合由四个区域组成:模型区、洽谈区、控台区以及建材展示、交通动线及环境示意图等,另外还有辅助功能区;如设有样板房则还增加了样板展示区。
模型区的功能:一般通过小区总体模型来展示小区的总体规划,形象地说明小区的总体风格、小区景观、规划栋数等小区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小区所在地区的交通等大环境。
另外根据需要亦可用单体模型来表达单体的立面风格、色彩等;或利用剖面模型来展示房型内部格局等。
在模型区还适当地布置一些灯箱和看板,作为其辅助。
为使销售人员能随时掌控现场的销售动态,洽谈区和控台区一般是在同一区域内(可以通过台阶的方式将控台区适当抬高易于销售控制,并在心理上给客户造成紧迫感)。
样板展示区:对于现房就是实品房,而对于期房通常在售楼处内选择主力房型,作为样板展示。
二、售楼处规划设计的原则:从4个方面把握设计整体风格---醒目、时尚、优雅、尊贵;1.醒目:售楼处作为楼盘的名片,首要的是吸引眼球,从街头脱颖而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可识别性,也就是所谓的地标性建筑。
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有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派“加州花园”景观设计思想

维 护 也 非 常容 易
。
派
是 美 国本土 产 生 的
,
一
种现 代 景 观 设 计 风 格
二
战 以后
,
轻松 休 闲 的加 利 福 尼 亚 生 活 方 式 充 分繁荣
“
二
、
居 住 区 中居 民 户 外 活 动 类 型
扬 盖 尔在 《 交往 与空 间》
一
起 来 室外 进 餐 和 招待 会 为 人 们所 喜 爱 随 之 出现 于 2 0 世 纪 四 五 十 年代
pe de s ig
n r m e th o o
,
从居 住组 团
居住 小 区 到居住 区
,
台
、
木质长凳
、
游泳 池
烤 肉架 以及 其他消 遣 设 施
,
从 城 市 中心 区 到 城 市 边 缘 地 带
A 【b s
‘
进 而 扩 展 到 省 内及 邻 里 交往 等 活 动 大
使 用 者 将 花 园 视 为 露 天 客厅
了 私 密性
, ,
围篱
、
墙 和 屏 障创 造
t
ra c
rn
tl B
a s e
d
’
o n o c a
th e
la
n
ds
c a
n
d fo
pa pe
w
r
r
C a if o l plo
ia G
th e
ar
de
n
n
f U S A C a l if o
p
e
ia S c h o
l
,
the
r e a s
国 内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区售楼中心复合性空间设计初探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节约型社会”理念与“可
持续发展”概念,初步探讨了如何将住宅区售楼中心这一临时性建
筑物设计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具有复合性空间的建筑物,以此来节约
建筑资源。
【关键词】售楼中心;复合性空间;可持续利用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二十几个年头里,开发商在营销楼盘的
实际经验中逐步认识到售楼中心在销售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售楼
中心也从最初的简陋走到今天的精细化设计。但是如今好多售楼中
心仍就会随着楼盘售罄销售功能结束而被拆除,极大的浪费了建筑
资源,同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破坏了环境。进入21世纪,特别是
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认同,加之近一两年,国家
对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调控压力,开发商们出于节约成本、利益最
大化的考虑,开始考虑售楼中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引发了将售楼
中心设计成为复合形功能建筑的设计趋势。
1、售楼中心复合性空间设计与项目前期策划
为了实现售楼中心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售楼中心转型后的建筑方
便使用,我们很有必要对售楼中心的建设进行前期策划,这样我们
可以在设计之初就为售楼中心的复合性空间设计提供一个适当的
指导思想,通过这个阶段的研究来寻找售楼中心功能转型的可能
性,为后面进行的具体方案设计打好基础。
为了实现这种研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开发商提供的营销策划报
告。报告中的楼盘销售目标人群定位、楼盘建设规模与户型配比建
议、楼盘所在位置的市场预期、楼盘所在区位的优劣式分析等众多
与楼盘销售相关的信息等都能够为我们开展复合性空间设计提供
可行性依据,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专业的市场数据支持。例如,分析
报告中如果指出销售目标人群为年轻上班族,我们就可以考虑将售
楼中心的功能空间设计为转换成健身会所或咖啡厅的可能性。
所以说,售楼处复合性空间设计需要做许多前期工作。根据楼盘
的物业类型和楼盘定位,售楼处需要前期策划和场地定位,必要时
候要做出售楼处的选址开发定位的开发建议或开发计划书,根据区
域发展预期与周边配套情况决定何种形式设立售楼处以及售楼处
转型后的功能。
2、空间功能的复合性设计分析
售楼中心的复合性空间设计是为了让售楼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够
在销售功能完成后得到二次利用。这种利用是为了在原售楼部的空
间特点基础上,挖掘最大潜能,使其重获新生。因此,需要根据建
筑空间、建筑技术等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地研究可转型的新功能,
找出这种功能空间与售楼中心之间的最佳匹配方式。匹配原则是具
有售楼中心的空间特征,同时能满足新功能的使用要求,结构合理,
经济可行,维护方便,使售楼中心结束销售功能后能进入新的良性
循环。
要参售楼中心的空间进行复合性设计,我们首先应从研究售楼中
心的功能空间入手。售楼中心发展到如今,功能空间已由最早的单
纯销售与办公功能空间,发展到如今的“泛售楼中心”阶段。现在
市场营销手段的多样化已经要求我们的售楼部不必太像一个“售楼
部”,当前台湾地区的售楼部里就已经可以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比
如开设插花培训班、投资顾问课堂、各种艺术沙龙甚至是新品服装
发布会,其实在当今开放的社会里,售楼中心的可包容内涵越丰富,
它对客户的吸引越强烈,有了人气的聚集,项目成交的就成为可能。
既然当今售楼中心的发展已需要包涵如此多的营销内容,具备了如
此多的功能空间,那么我们不防归纳出这些功能空间的性质:接待
区—展示服务;沙盘展示区、多媒体展示区、品牌信息展示区—展
示;洽谈休息区、vip洽谈区--服务;咖啡吧、书吧、儿童活动区
--休闲娱乐;样板示范区、商业配套示范区、景观体验区--体验;
建材展示区--展示;办公财务区--服务;卫生间、储藏间--后勤。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售楼中心具备的一些功能空间的空
间性质。那么这些空间都有哪些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呢?我们再将与
这些空间功能性质类似、规模相当的建筑进行比较:展示型空间--
美术馆、展览馆;休闲型空间--会所、咖啡厅;体验游览型空间--
公园;商业型空间--超市、酒店、零售店;服务型空间--幼儿园、
物业办公。
综上列举,我们可以看出售楼中心功能空间实现复合性空间设计
的可能性。例如西安市枫林绿洲住宅区的售楼中心现在已改为小区
运动会所,是售楼中心复合性空间设计比较成功的例子。又如西安
龙湖香醍国际社区的售楼部的复合空间是按照咖啡馆进行设计的,
但目前还处于售楼中心使用阶段。
分析了售楼中心空间功能特点与转换的可能性之后,我们来研究
复合空间的组织步骤,根据空间的特点、使用面积的大小、使用人
数等因素的限制,在具体实施复合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分为两大步
骤。
第一步:分解空间
根据售楼处与转型后空间各自的空间、功能、形体构成的不同,
在设计中先将各个空间部分进行分解。只有将两种功能空间各自分
解成为独立小空间,再分析每个空间的特点和要求,明确各功能分
区的特点,包括各自使用特点、需要的物理环境(如层高、荷载、
明亮度、开阔度等)以及给人的心理感受等,才能将二者进行比较
分析,得出空间的异同。
第二步:重构空间
对各自的空间分析后,我们以走廊、中庭等中介空间为中心,根
据两种空间的人流特点和建筑规范等将各种空间有机组织,建立空
间结构和层次,形成较完整的复合空间系统。两种功能建筑在空间
功能与使用要求上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相互独立又各有联
系,并根据各自空间特点均衡利弊,处理好各空间功能之间的联系。
亚里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的著作里提出的“树形与半网络都是
关于许多个小系统的组合将如何形成大而复杂系统的思维方法。”
[5]
这一理论在两种建筑之间功能转换空间的组织中有一定的应用
价值。通过对两种建筑空间功能各自特点进行合理的空间交叠与复
合,就能够实现有序的设计,否则会使复合空间杂乱无章。结合此
理论,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深刻研究两种空间的特点,促进复合。两种建筑中的各种
功能空间中有一些空间是可以相互交叠的,有一些是无需交叠或改
变可以共用的,在设计时要注意建立类似功能区之间的方便联系。
(2)注意空间复合方式与程度。尤其是两种建筑功能在进行功
能转换时会有一些必要的改变与碰撞,在进行复合空间设计的时候
须认真研究、分析各自空间功能特点,然后考虑合理的复合方式与
程度,来满足两种空间功能性质在同一空间的需求,避免空间复合
方式欠妥或复合程度不当造成复合后的空间使用起来杂乱无章。
3、结语
售楼中心复合性空间设计是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手
段,设计的重点就在于前期确定了功能转换的方向后,结合置换后
的功能空间特点与售楼中心的空间特点进行合理复合,这需要设计
师既具有空间复合的设计能力,也要具有时间复合的长远设计眼
光,这样才能够使设计成果具有满足两种空间功能使用特点的双重
标准,从而实现售楼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蔚,和静.售楼处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j].建筑创作,
2005.07:12-13
[2徐丹怡,杨楠.分析与细分—售楼处设计[j].世界建筑,
2004.06:10
[3]黄滢,马勇.万有引力—售楼部设计[m].广州:欧朋出版社,
2010:403
[4]陈荣华、陈航毅.开敞式边庭—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
北京:建筑学报,1998.06
[5]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著,严小婴译.城市并非树形【j】.建
筑师,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