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绘和测量的区别_测量测绘
测量和测定的区别(4篇)

测量和测定的区别(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测量和测定的区别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测量和测定的区别篇一由于过去的“误差”一词使用上的混乱,因此准确地区分误差和不确定度的概率是十分重要的。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1)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定义上的差别。
误差表示测量结果对真值的偏离量,因此它是一个确定的差值,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点。
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以分布区间的半宽度表示,因此在数轴上它表示一个区间。
(2)按出现于测量结果中的规律,误差通常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随机误差表示测量结果与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也称为总体均值)之差,而系统误差则是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之差,因此它们都是对应于无限多次测量的理想概念。
由于实际上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因此只能用有限次测量的平均值,即样本均值作为无限多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的估计值。
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能得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而不确定度是根据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不同而分成A类评定和B类评定两类,它们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分类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随机”和“系统”表示两种不同的性质,而“A类”和“B类”表示两种不同的评定方法。
目前,国际上一致认为,为避免误解和混淆,不再使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这两个术语(这两个术语在采用不确定度概念的初期,曾被许多人经常使用,并且至今还有不少人在不正确地使用)。
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一般不必区分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性质。
若必须要区分时,也应表示为“由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或“由系统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3)误差的概念与真值相联系,而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又与无限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有关,因此它们都是理想化的概念。
实际上只能得到它们的估计值,因而误差的可操作性较差。
而不确定度则可以根据实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从而是可以定量操作的。
测绘学概论——精选推荐

测绘学概论第⼀章总论主要内容§1-1 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1-2 测绘学的历史发展§1-3 测绘学的学科分类§1-4 测绘学的现代发展§1-5 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1-1 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主要内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测绘学研究内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1.初始概念是⼀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对它进⾏测定和描绘的科学。
按照这样的概念,测绘就是利⽤测量仪器测定地球表⾯⾃然形态的地理要素和地表⼈⼯设施的形状、⼤⼩、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然后根据观测到的这些数据通过地图制图的⽅法将地⾯的⾃然形态和⼈⼯设施等绘制成地图。
⼀般情况下,这种概念的测绘⼯作限于较⼩区域的测量和制图,将地⾯当成平⾯,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例如进⾏⼩地区的地形图测绘。
地球表⾯并不是平⾯,测绘⼯作的范围也不限于较⼩的区域,尤其当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应⽤领域不断扩⼤,其⼯作范围不仅是⼤区域(如⼀个国家,⼀个地区,甚⾄进⾏全球的测绘⼯作),在这种情况下,测绘⼯作和测绘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就变得复杂多了。
即:测绘学不仅研究地球表⾯的⾃然形态和⼈⼯设施的⼏何信息的获取和表述问题,还要把地球作为⼀个整体,研究获取和表述其⼏何信息之外的物理信息(如地球重⼒场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地球,还需要将其研究范围扩⼤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各种⾃然和⼈造实体。
2.完整的概念是研究实体(包括地球整体、表⾯以及外层空间各种⾃然和⼈造的物体) 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何、物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的科学与技术。
针对地球⽽⾔,测绘学就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及其外层空间点的⼏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场,获取地球表⾯⾃然形态和⼈⼯设施的⼏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测量测绘面试题及答案

测量测绘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常用的基准面是:A. 地面B. 水平面C. 地球椭球体表面D. 大气层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仪器?A. 经纬仪B. 水准仪C. 全站仪D. 望远镜答案:D二、填空题1. 测量学中的“四等水准测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等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三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2. 地形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上距离的______。
答案:比例关系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学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答案:测量学在工程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同时在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和监测,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什么是三角测量法?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案: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土地测绘、城市规划、地质勘探等领域,是获取大范围地形数据的重要手段。
四、计算题1. 已知两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A(100, 200)和B(300, 400),请计算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答案: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d = √[(x2 - x1)² + (y2 -y1)²],代入A和B的坐标,得d = √[(300 - 100)² + (400 - 200)²] = √[20000 + 40000] = √60000 ≈ 244.95米。
2. 若在测量过程中,观测到某点的高差为2.5米,求该点相对于基准面的绝对高程。
答案:绝对高程的计算需要知道基准面的高程和观测到的高差。
如果基准面的高程已知为H0,则该点的绝对高程为H = H0 + 高差 = H0 + 2.5米。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基准面的高程,所以无法给出具体数值。
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现代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精度、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测量学复习简答题

测量学复习名词解释第一章1、测量工作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决大范围地区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力场问题。
2摄影测量学:利用遥感或摄影技术获取被测物体信息,以确定物体形状,大小,空间位置。
3海洋测量学:以海洋和陆地水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港口,码头,航道,水下地形。
4工程测量学: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营运中的测量。
2、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答:恰好是两个相反过程,测设是从图纸上到实地的过程,也就是把图纸上的设计实测到实地的过程;而测图是从实地到图纸的测量过程,即把地表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的过程3、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假定高程:以其它任意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不能,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来很大麻烦。
4、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两者有三点不同:(1)测量直角坐标系是以过原点的南北线即子午线为纵坐标轴,定为X轴;过原点东西线为横坐标轴,定为Y轴(数学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轴为X轴,纵坐标轴为Y轴)。
(2)测量直角坐标系是以X轴正向为始边,顺时针方向转定方位角φ及I、II、III、IV象限(数学直角坐标系是以X轴正向为始边,逆时针方向转定倾斜角θ,分I、II、III、IV象限)。
(3)测量直角坐标系原点O的坐标(x0,y0)多为两个大正整数,如北京城建坐标系原点坐标y0=500000m,x0=300000m(数学坐标原点的坐标是x0=0,y0=0)。
5、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答:(1)“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
测量学复习资料

测量学第一章绪论1、测量学的定义和容是什么?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它的主要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大部分。
2、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地面点在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4、何谓水准面?何谓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水准面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4、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答:绝对高程(海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假定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5、表示地面点位有哪几种坐标系统?答:表示地面点位有地理坐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6、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答: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见图。
a)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b)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7、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高程有何影响?答:(1)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进行长度的测量时,可以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即可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
(2)地球曲率的影响对高差而言,即使在很短的距离也必须加以考虑。
8、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在测量工作中,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
9、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第二章水准测量1、高程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2、水平测量的两种方法:高差法、仪高法3、解释下列名词:视准轴、转点、水准管轴、水准管分划值、视线高程。
测量学复习思考题

测量学复习思考题测量学复习思考题1.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答:测定就是利⽤测量仪器和⼯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
测设(也称放样)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
2.何谓⼤地⽔准⾯、绝对⾼程、假定⾼程和⾼差?答:⽔准⾯有⽆数个,其中与平均海⽔⾯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称为⼤地⽔准⾯。
地⾯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程或海拔。
在局部地区或某项⼯程建设中,当引测绝对⾼程有困难时,可以任意假定⼀个⽔准⾯为⾼程起算⾯,地⾯点到假定⽔准⾯的铅垂距离称为假定⾼程。
两点间的⾼程差称为⾼差。
3.怎样表⽰地⾯点的空间位置?答:地⾯点的空间位置⽤⾼程和坐标表⽰。
4.测量⼯作中遵循的两个原则和作⽤是什么?答:“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的⽅法是测量⼯作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国统⼀的坐标系统和⾼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速度;才能减⼩误差的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
“步步有检核”是测量⼯作的原则⼆,测量⼯作的每项成果必须有检核,检查⽆误后⽅能进⾏下⼀步⼯作,中间环节只要有⼀步出错,以后的⼯作就徒劳⽆益。
5.距离、⽔平距离、铅垂距离答:距离是指两测点之间的直线长度(也称倾斜距离)。
⽔平距离是两测点间的距离在⽔平⾯上投影的长度。
铅垂距离是指沿铅垂线⽅向两测点之间的距离(也称⾼差)6.直线定线的⽬的是什么?答:在距离丈量时,如果两点间的距离⼤于钢尺长度,需要分段丈量,分段点必须在同⼀直线上,将分段点标定在意条直线上的⼯作称为直线定线。
7.何谓直线定向?确定直线⽅向的种类有⼏种?答:确定⼀条直线与标准⽅向间的⾓度关系的⼯作,称为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向的种类有真⼦午线⽅向、磁⼦午线⽅向和坐标纵线⽅向三种。
8.何谓⽅位⾓?⽅位⾓的变化范围是多少?答:由标准⽅向的北端顺时针量到某直线的夹⾓,称为该直线的⽅位⾓,⽅位⾓的变化范围在00~3600之间。
测绘名词解释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测绘航空摄影
测绘航空摄影项目:航摄空域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 仪的选用和检定、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摄区划分、航摄基本 参数计算、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 与验收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的主要工序:控制测量、调绘、碎步测量、影像扫描、空中 三角测量、数据采集和编辑、元数据制作和图历薄(文档薄)填写等。 遥感资料获取主要工序:控制测量、调绘及空中三角测量、影像处理、 元数据制作和图历薄(文档薄)填写等。
大地测量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是确定地貌地物平面位置的坐标体系,按控制等级和施测 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网。 高程控制网是大地控制网的一部分。高程控制网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 一般采用从整体到局部,逐级建立控制的原则,按次序与精度分为一、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测定控制网平面坐标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合成 形成控制网。
大地测量
测绘系统:测绘系统是指 由测绘基准延伸,在一定 范围内布设的各种测量控 制网,它们是各类测绘成 果的依据,包括大地坐标 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 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 重力测量系统。
大地测量
大地坐标系统是用来表述地球点的位置的一种地球坐标系统。它采用 一个接近地球整体形状的椭球作为点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基础, 大地坐标系统的三个坐标是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我国先后 采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是我国在不同时期采用的大地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是指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所采用的一种坐标系统。大 地坐标系统是建立在椭球面上的,而绘制的地图则是在平面上的。因 此,必须通过地图投影把椭球面上的点的大地坐标科学地转换成展绘 在平面上的平面坐标。平面坐标用平面上两轴相交成直角的纵、横坐 标表示。我国在陆地上的国家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是采用“高斯一克 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它是利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将不可平展的地 球椭球面转换成平面而建立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图文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图文Crriculumarchitecture&anwertoe某ercieofFundamentalofGeomatic总学时数:测绘64;地信、规划48实验学时:12,计4次学分:6/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专业概论,概率统计学教学语言:双语教学考核方式:考试实习:3周计3学分平时成绩:20%(实验报告、提问、测验、课堂讨论及作业)1.课程内容测绘学基础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平台基础课。
该分支学科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基本测绘环节的工程与技术,即:应用各类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包括点位坐标与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和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计算机地图成图等内业工作。
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地球椭球与坐标系、地图分幅、空间点位平面坐标与高程及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误差理论与直接平差、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成图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2.课程特色测绘学基础为测绘学科主干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以“3S”为代表的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专业理论与技术奠定基础。
同时,该课程本身也是测绘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地形测量学(TopographicalSurveying)。
该门课程具有理论、工程和技术并重、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衡量测绘学科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实施多样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的要求为建设目标。
3.课程体系测绘基本理论与测、绘、算基本功地球几何要素与地图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点位和方位的确定方法)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为主)高程控制测量(几何水准和光电三角高程测量为主)角度测量(经纬仪、全站仪原理与使用)距离测量(视距、钢尺、测距仪原理与使用)高程测量(水准仪原理与使用、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基本理论与应用地形图数字化测绘与计算机成图地形图应用施工测量(测绘基本技术)第一章绪论Chapter1Introductory内容:⑴了解测绘学科的起源、发展沿革与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⑵测绘学的任务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和测量的区别_测量测绘
大家在外可能看到过,一些人拿着一些仪器(三脚架)测量道路,房屋之类的。
但是大家知道测绘和测量的区别吗?本期乔布简历小编给大家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感兴趣的童鞋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哦~
关键词:测绘和测量的区别,测量测绘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所用。
不知道大家对无人机熟悉吗?汪峰向章子怡求婚时,就是用的小型无人机把戒指送到他们面前。
但是现在无人机已经成为测绘工作时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效率。
看似陌生的一个专业名词,但却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
小到目测距离,判断方向的日常生活经验,大到国家建设,武器制导的重要科技手段,无一不与测绘联系紧密。
测量是按照一定规律,用数据来描画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小时候,会有长辈拿着测量工具测量我们的身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相信大家对测绘和测量都有了了解,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童鞋们不要弄错了哦~
测绘和测量的区别_测量测绘
/knowledge/articles/565c03a80cf2943a80f4d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