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1) 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发言1: 《诗经》中正面描写人物容貌的诗歌不多,而且较为简略。

发言2: 《诗经》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 《诗经》爱情诗昭示后人, 要摆脱”非人”的镣铐, 回到人之因此为人的真实境界, 就必须赢得主体精神的自由, 而这也正是《诗经》这部古老经典具有不朽文化价值的根源所在。

发言3: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比兴手法的运用, 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 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使得中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小论文: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 分为风, 雅, 颂三类。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 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除了极少数是西周的作品外, 大部分是东周时期作品。原本只称《诗》, 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加上《乐》, 称为”六经”) 。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共305篇, 因此又称”诗三百”。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 比是比喻, 有明喻、隐喻之分; 兴即起兴, 有引起联想, 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多用比兴, 《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赋: 《秦风•无衣》, 这首战歌, 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这是一首赋体诗 , 用”赋”的表现手法, 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 一层更进一层地提示战士们崇高

的内心世界。又如《七月》就把农奴一年到头的劳动生活一个月一个月地陈述, 这就是叙事的基本手法。

比: 《氓》: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作者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时,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据说斑鸠吃了桑葚会醉, 这句话比喻女子不要沉溺在爱情里。”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则比喻女子容颜变老。《硕鼠》这首诗写农民对统治者沉重的剥削的愤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时用”硕鼠”比喻剥削者,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比喻农民对统治者不堪剥削。

兴: 《氓》的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 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 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示感情生活的诗句, 激发读者联想, 达到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 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 更富有艺术魅力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兼有比兴的特点。《关雎》先说”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然后转到写君子与淑女的爱情, 运用”兴”的手法。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运用, 开创了修辞手法的先河。赋, 即是直接铺陈叙述, 偏重于写实, 以一种平铺直叙的形式反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利于更深刻地揭示社会存在的矛盾, 以后历代的文人把”赋”这种手法运用作品, 创造出不少优秀篇章。白居易的《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 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 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 层次清楚, 就是采用”赋”的手法揭示当时人民承受的疾苦, 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诗经”赋”的手法的运用, 为中国的古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奠定基础, 直到今天, ”赋”的手法一直被沿用着。对后代的散文影响深远。

比, 兴这两种手法对诗歌的影响深远, 特别是对诗歌意象的塑造, 能增加

意象的生动性, 鲜明性, 和富有感染力, 另外增加诗歌形象性, 使作品更加含蓄, 韵味无穷。

赋比兴手法丰富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 , 在一篇文章运用多种手法, 使文章没有显

得呆板, 呈现多元化。这三种手法, 对后来文章的方法技巧又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

在语言, 艺术风格方面对后代的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今天我们, 应该好好学习诗经表现手法, 汲取前人的精华, 并运用到

我们的文章写作当中。

作业2

一、 1、三个反映诗人遭遇的句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以齌怒。”:指楚怀王听信小人的谗言, ”怒而疏屈平”之事。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指屈原遭谗后被疏, 失去怀王的信任, 被免掉”左徒”官职。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指屈原为楚国旧贵族势力所不容, 她

们编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屈原。

2、三个表现诗人誓死坚持理想的句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

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肯即刻死亡魂离魄散啊,

我也绝不能同乎流俗, 屈节卑躬。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啊,

难道我会因受到教训而放弃早有的志向。

二、 1、三个表现君主失国亡身的句子及所写史实:

2、三个描写君臣遇合的句子及所写故事: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她。”

三、句子及神话传说说明:

四、 1、香花美草的象征意义及例证原文:

用香花美草表示高超才干的诗句有: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表示高洁品性的诗句有: ”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表示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的诗句有: ”朝搴毗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2、”托意于男女”的句子及其象征意义:

”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指担心楚王( ”美人”) 守旧因循, 使政治不能革新, 耽误了出国的前途。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指贵族群小们妒忌屈原, 围攻她, 排挤她而且陷害她。

”虽萎绝其何伤兮, 哀众芳之芜秽”: 指屈原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变质了。

3、《诗经》中运用比兴手法的文章: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 《周南·桃夭》)

4、《离骚》香草美人手法与《诗经》比兴手法的不同:

屈原在《离骚》中采用的”美人香草”式的寓意手法已远远超过了《诗经》中的所谓”比兴之义”。《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 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和联想, 而屈原的作品却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 它开始把物与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