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整章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整章复习课。
教材章节包括:1. 光的折射:介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 透镜: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放大镜和望远镜: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学会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了解其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放大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光线演示仪、放大镜、望远镜。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知识讲解:(1) 光的折射:介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
(2) 透镜: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及对光线的作用。
(3) 放大镜和望远镜:介绍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光的折射、透镜和放大镜、望远镜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光的折射透镜放大镜和望远镜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 )(2)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3)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 )(4) 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 )2. 题目:选择题(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A. 向正上方偏折B. 向正下方偏折C. 向垂直方向偏折D. 向原方向偏折(2) 下列选项中,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光的折射、投射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2)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3)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四、透镜:至少有-个面是球面的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0”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五、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2)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光的折射 透镜》ppt课件

α<γ
从物理走向生活
看看书本P86-87页给我们举了 哪些和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
从物理走向生活
w w w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 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 幅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C )
空气
C
D
题组练习
1、在平静的湖水中可以看到天上的云和水中的鱼,看到 水中的鱼是鱼的____ 虚像 (“实像”或 “虚像”),这是由于 光的 _ 射形成的,看到天上的云是云的____ (“实像” 折 虚像 或 “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射形成的 反.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 厚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 强 ,使像成在视网膜 前 方,矫正近视眼所 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凹透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 薄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 弱 ,使像成在视网膜 后 方,矫正远视眼所 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凸 透镜
题组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 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 则透镜的焦距是( 10 )厘米。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 倒立、放大、实 可得到一个 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 可得到一个 倒立、缩小、实 像。
6.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倒、正 大、小 虚、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情况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实
异同 侧
异侧
像距 应用 ( v) f<v<2f 照相机 v=2f v>2f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基础知识 微课课件(共18张PPT)

透镜:表面是球面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abc d e f
讨论
如何辨别凸透镜和 凹透镜
(试设计不同的辨别方法)
一、“摸” :通过比较透镜 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
二、“看近” :通过透镜看近
处物体
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
信息快递
主光轴
O
F
f
凸 光心:透镜的中心。 透 主光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 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信息快递
凹
透
镜
F
O
两个透镜的基本光路图:
F f
O F
f
F f
O F
f
•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F) •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 )
(变变大小/变小) 。
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范围 (变变大大/变小) 。
五、“晃动” :通过透镜观 察书上的文字,晃动透镜, 看像移动的方向与透镜移动 方向是否相同加以辨别。
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
O
C
C′ C
O C′
•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 光心:透镜的中心。
结论:
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放放大/大缩小)的。
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
(放缩大/缩小小)的。
三、“看远” :通过透镜看远
处物体
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
(正倒立/倒立立)的。
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
(正正立/倒立立)的。
四、“照” :光线通过透镜 后,看范围变大还是变小加以 辨别。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范围
光的折射PPT课件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N′OB,即∠r)。
感悟新知
知1-讲
例 1 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 比景物本身暗 一些,这是由于( D ) A.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B.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C. 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 D. 入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感悟新知
知1-练
2.【中考·上海】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 折 射角可能为( B ) A. 0° B. 35° C. 60° D. 90°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光的折射现象
知2-导
感悟新知
知2-导
1.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由图所示可以看出,水中的物 体看起来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
2.与折射有关的现象还有海市蜃楼、天空中的星星闪烁、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折断等。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 【答案】B
夯实基础·逐点练
7 【中考•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 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 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 D ) A.熔化吸热 B.汽化放热 C.液化吸热 D.凝固放热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 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是凝固过程,凝固放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1 B 12 D 13 C 14 15
16 C
答案呈现
17 C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中考•兰州】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 程 中 沥 青 的 温 度 不 断 升 高 , 说 明 沥 青 是 _非__晶__体___( 填 “晶体”或“非晶体”).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透镜教案新版苏科版

4.2透镜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和接受活动,体验学习方式多样性。
3.培养学生善于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的习惯,从中感受到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课开始:教师拿起课本放到远处看看,并皱皱眉、摇摇头,表现出万般无奈状,然后戴上眼镜,把课本移近,脸上露出笑容;再注视同学)师:好多同学和我一样都不得戴上了眼镜,大家年纪轻轻为什么要戴眼镜?生: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眼。
师:(与一位同学换一付眼镜戴),问结果如何?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我的是近视眼镜,老师的是远视眼镜。
师:为什么近视眼镜与远视眼镜的作用会不同呢?你们谁知道?想不想知道?师:(小结)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都是透镜,点明课题——透镜。
二、新课教学师:同学摸摸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有什么不同?生:近视眼镜中央薄边缘厚;远视眼镜中央厚边缘薄。
师:我们把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活动一、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1、先请学生观察下列透镜的外形,判断它们各属于那类透镜。
(1)两种透镜中的每一种透镜的两个面,有的是由两个球面的一部分组成的,有的是由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组成的,因此所有透镜的共同特征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本身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我们目前学习的透镜仅限于薄透镜。
透镜。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桌子上的二个透镜(注意透镜不能用手直接摸,要用干净的餐巾纸包着摸),你们有什么发现?2、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近处物体的成象情况(如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生甲:一个透镜中央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另一个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沙滩上鸽子的影子B. 汽车观后镜中的景物C.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D. 镜子中的灯笼和灯2.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 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 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B.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C. 放大镜的成像图D. 近视眼的成像图4.小林在森林公园里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塑料瓶,她想到,瓶里如果进了水后最容易引起火灾,其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显微镜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A. 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D. 小明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7.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方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则()A. B. C. D.8.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试卷(附答案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题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小孔成像D.放大镜3、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④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现象
光由一种.
2.
光的折射规律
1.
名词介绍:
PQ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 O
点叫做 __________
AO是 _______ 光线,NN '叫做—线,OC
是
/ AON叫做 ___________ 角,/ CON '叫做_
2.研究入射角a
以及折射角丫之间的变化关系:
观察:
三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和入
射角的大小关系(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垂直于水或玻璃的
表面入射时(光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进入另一种 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_光线
角。
(1)
(2)
(3)
结论: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_________
别位于法线的 ____________ 。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_________________ 。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光从水
(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 -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偏折,折射角 。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入射
角。
3.
关于光的折射成像问题
例题:
1.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70°,则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_____ 度,折射角等于
2.
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
A.900、900、小于 900 B.900、900、大于 900
C.都等于900 D.
都等于
3. 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点 S, 线中,弓I
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 出
这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4.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一个三棱镜上, 次折射的光线。
试画出被三棱镜两
100
0
,折射光
_____ 度。
]
5
00
从S发出的无数条光
SO、SA和SB
。试画
二、透镜
1.
透镜上的几个名词:
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2.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____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
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通过焦点
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通过光心的入射光
线传播方向不变。
4.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A.
测凸透镜的焦距
B.
实验装置
在 ______________ 上,将 ________ 、 ___________ 、
和 ____________ 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
实验记录: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倒立或正立 像的大小 实像或虚像
u>2f
u=2f
2f>u>f
u=f
U
像的高度与烛焰高度之间的关系:
.作用。(解释会聚的表现和发散的表现)
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调节— 的中心
大致在同一高度。
近视眼:经过调节晶状体后,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就是 透镜的眼镜来矫正。 近视眼镜的作用 远视眼:经调
节晶状体后,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就是 透镜的眼镜来矫正。 远视眼镜的作用
辛衣、下 --
除表格中我们总结出的规律之外,还可总结出以下规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凸透镜的应用
(一)照相机和眼睛
1.
照相机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 _ 照相机
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 调节
像的原理制成的。
2.
眼睛
(1)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眼睛的 _______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________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眼睛的调节:
正常的眼睛无论看远处的物体还是看近处的物体像都 能落在 上,是通过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即调节
来完成的。
3.
近视眼和远视眼
E
片
眼。应戴
_____
O
眼。应戴
模拟视力矫正的实验
(二)投影仪
原理:应用当物距_ 的原
理将图放大,然后再由
调节:
时,凸透镜成 ___________ 反射到屏幕上。 的_像
、
八
JL ”1. J “ IJI
; J
L
(三)放大镜
放大镜是根据当
(四)
望远镜和显微镜
像的原理工作的。
仪器名称 目镜 物镜 观察到的像
伽利略
望远镜
开普勒
望远镜
焦距
焦距
显微镜
焦距
焦距
时,成
(焦距填写较长或较短)
开普勒望远镜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约
O
显微镜的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