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 狼三则》和译文和注释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狼三则》原文及翻译《狼三则》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并杀狼的故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狼三则》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其一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蒲松龄《狼三则》原文与翻译

蒲松龄《狼三则》原文与翻译蒲松龄《狼三则》原文与翻译《狼三则》蒲松龄《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原文有屠人货①肉归,日已暮。
歘②一狼来,瞰③担中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④;及走,(狼)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⑤者肉。
不如姑悬诸树而(明)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⑥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⑦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⑧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⑨,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⑩之,亦可笑已!注释①货:出售、卖。
②欻(xū):忽然。
③瞰(kàn):看、窥视。
④却:退⑤欲:想要。
⑥ .................. 示:给看。
⑦昧爽:拂晓,黎明。
⑧逡巡:疑虑徘徊。
⑨昂:贵。
⑩罹:遭遇(祸患)。
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走了好几里路。
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于是屠户想,狼想要的是肉, 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 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
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狼课文原文及注释

狼课文原文及注释狼课文原文及注释《狼三则》选自《聊斋志异》,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原文相关内容,欢迎查看!第一则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2]。
注释货:出售、卖。
欻(xū):忽然。
瞰(kàn):窥视。
既:已经诸:相当于“之于”蚤(zǎo):通“早”,早晨。
仰:抬昂:贵。
直:通“值”,价值。
缘:沿着罹(lí):遭遇(祸患)。
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
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户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
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狼三则》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并杀狼的故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狼三则》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其一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狼三则翻译、解析

狼三则清代:蒲松龄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其一注释及译文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狼三则》其二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狼》其二的原文注释及译文《狼三则》其二的原文注释及译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通“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屠:宰杀牲畜。
这里指屠夫,杀牲畜卖肉的人。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投以骨:即“以骨投之”。
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矣:相当于“了”。
并驱:一起追赶。
窘:紧张为难,敌:名词活用为动词,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转头看,看见。
积薪:堆柴草。
薪,柴草,这里指麦秸。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盖上。
蔽,遮蔽。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夫)。
眈眈,注视的样子。
少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很久。
之,在句中调节音节,没有实际意义。
瞑: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
[动词]其,指柴草堆。
隧入:从暗道进去。
尻:屁股。
股:大腿。
假寐:原意是不脱衣帽坐着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
假,假装。
寐,睡觉。
盖: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xiá):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
几何,多少。
止增笑耳: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有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投向狼。
《狼三则-其一》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狼三则·其一》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狼三则·其一》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并杀狼的故事。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但最终却落得个被屠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夫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突出狼的贪婪。
作品原文:狼三则·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词语解析:歘:忽然货:出售、卖。
歘(xū):忽然。
瞰(kàn):窥视。
狼三则狼三则昂:昂贵。
罹:遭遇(祸患)蚤:通“早”,早晨直:通“值”,价值垂涎:流口水,这里形容狼馋肉的样子。
诸:“之于”的意思逡(qun)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后退。
昧爽:黎明腭:口腔的上膛。
革:皮直:通“值”,价值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忽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有个人在树上吊死的样子,(屠夫)大吃一惊。
(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狼课文原文及注释

狼课文原文及注释《狼三则》选自《聊斋志异》,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原文相关内容,欢迎查看!第一则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2]。
注释货:出售、卖。
欻(xū):忽然。
瞰(kàn):窥视。
既:已经诸:相当于“之于”蚤(zǎo):通“早”,早晨。
仰:抬昂:贵。
直:通“值”,价值。
缘:沿着罹(lí):遭遇(祸患)。
译文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
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户跑了好几里路。
屠户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户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户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
于是屠户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户了。
屠户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晓,屠户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屠户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
(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狼三则》和译文和注释
狼三则
清代:蒲松龄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
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逡
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
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
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能够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
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田间休息处,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
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
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能够杀死它。
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
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
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
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
(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注释
暮:傍晚。
夜耕:夜晚替人耕田,打短工的
为(wèi):被。
遗(yí):留下。
伏(fú):躲藏(也有人说是埋伏,躲藏更符合当时情景。
)
去:离开。
盈:超过。
不盈:不满,不足。
负:背。
行室(xíngshì):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苫(shàn):用草编的席子。
去:离开。
豕(shǐ):猪。
方:才。
则:就。
股:大腿。
乌:哪里,怎么。
顾:但是
死之:杀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