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荟萃(2)
高考作文:精美范文荟萃(附点评)(二)

高考作文:精美范文荟萃(附点评)(二)作文天地05-27 1106:感恩鲁迅即使我只能做一朵开放在阴湿泥地上的苔花,也要把苦涩的香味献给那寂寞的勇士;即使我只能做一只朝生暮死寄生在水面上的蜉蝣,也要把我短暂的微热温暖他那支冷硬的管笔。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清醒。
我曾幼稚地以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小说才是好小说。
读小学时,我就爱读课外读物,尤其是读中国通俗演义类的,如《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等,沉迷到那一个个紧张曲折、环环相扣的故事里去。
太阳西斜,夜色渐起,仍然不舍得丢下。
总要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甚至骂声里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胡乱扒拉几口,又继续去会我的杨六郎、锦毛鼠去了。
当时也颇是骄傲,小小年纪竟啃起了一本本又厚又大的书,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呢!直到上初三,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孔乙己》,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压抑沉闷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你没有明确的敌人,也许生活有条不紊,但你同时也缺乏朋友和轻松真诚的笑。
小说出现14次笑,但哪一次是孔乙己自己轻松地笑出来的呢?笑成了一把并不锐利的刀,在他并不敏感的心灵上来回刺穿。
有几位作家能如此清醒地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只有鲁迅,清醒着,并清醒地说着他的痛,甚至恨。
感恩他的清醒,尽管他的这种清醒让我如坐针毡。
但毕竟这是最真的声音。
我们毕竟要长大,十里花海和绿麦青青固然可以伴随我们长大,只是这样长大的一代是否会觉得什么都来之太易,反而不去珍惜了呢?我还渴望闻到那充满生命气息带着原始芬芳的泥土香味,我还渴望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苦难。
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不会浮躁偏执,才会懂得尊重和坚韧。
而这些,只有鲁迅最真诚地给了我。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绝望中的希望。
谁都知道鲁迅是辛辣痛苦的,他的杂文如匕首刺破黑暗的夜空。
他的生命也因此时刻受到威胁。
长夜漫漫,黑暗如磐。
鲁迅孤独地站在客栈的院子里,一钩残月从浓浓密密的乌云里偶尔露出来,又很快被遮蔽了。
鲁迅背着手,来回沉重地走着。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作文题解及高分作文示例

感受 作 者的心 意 , 欢看 作者 笔下 流淌 的情 思 。 阅 喜 浅 读可 能是 仅仅 与 作者 有个会 面 ,近 未深 交 ,便 已走 远 , 免让 人 遗憾 , 未 阅读 得深 , 我们 获 得更 多 。很 让 多人 怀念 过 去在 书店 读书 , 界仿 佛 只剩下 了 书 , 世 只
度 、 诚 的心 态 阅 渎那些 触 动 心灵 的文 字 , 虔 如庄 周 的 《 子 》顾 炎 武 的 《 庄 、 日知 录 》 鲁 迅 的《 、 呐喊 自序 》 , 等 中华文 化才 能 得 以传 承或 真正 的阅 读应 该 能 够净 化 心 灵 , 高修 养 , 升 民族 的 软实 力 等 ; 综 合 两 种 提 提 若 立 意 , 好先 谈 出两 种 阅读 形 式 的好 处 , 后 指 出在 最 然 阅读 形 式 日益 多样 化 的今 天 ,每个 人 有选 择 自己喜 欢 的 阅读形 式 的权 力 ,两 种 阅读 形 式 同时 并 存符 合
阅读” 的肯 定 ; 的两 句 话 表 达 了对 “ 阅 读 ” 丁 浅 的否
定, 提倡 “ 深阅读 ” 。 综上 , 该题 的 立 意 已明 确 或 提倡 “ 浅阅 读 ” 或 , 提 倡 “ 阅读 ” 或 将 两者 糅 合 而成 新 立 意 。若 提倡 深 ,
读” 的讨论 。
甲: 么是浅 阅读? 什
阅读 ” ,就 要 谈 “ 阅 读 ” 优 点 , 有 以 恭 敬 的 态 深 的 只
江水 边 想起 那 “ 江 东去 浪 淘尽 ” 豪放 。深 阅读 , 大 的
是 一 利1 贴 近 心 灵 的 阅 读 。 里 捧 着 书 , 幽 幽 荷 香 更 手 在 中 , 一 壶 月 光 下 酒 , 字 里 行 间 聆 听 , 自远 古 的 温 在 来 清 音 。一 直 认 为 , 读 是 与 作 者 内 心 的 交 流 , 经 意 阅 不 的干 文 问 , 亍 叮 作 者 的 扬 眉 微 笑 ; 经 意 的 思 考 间 , 不 可 听 自 己 的 寂 寂 心 声 。 爱 深 阅读 , 欢 在 字 里 行 间 喜 喜
2010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
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相比于2009年的作文材料,今年的材料更为集中:在阅读日之际,四人围绕“浅阅读”展开了讨论。
其中既有甲的由不知到担忧;也有乙对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肯定;也有丁对过去阅读生活的怀念。
材料体现了时代特点,比如丙对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见解。
题目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降低了审题立意难度,使大家有话可说。
选准角度,意味着对四人谈话的总体把握。
这就要求考生写作中不能只侧重于其中某个方面。
“浅阅读”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而言,阅读生活中更应关注那些有关国计民生、文化传统、长治久安方面的内容。
审题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课本相关内容:《庄子》里的朝暾夕月;《孟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拉美百年苦难的沉思;卡夫卡对现代困境的把握……同时,也应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第与辩证关系。
审题时可抓住一些细节,比如甲怕失去,明确为什么担心,又怕失去什么。
由此也可以想到真正的阅读应该提升个人修养,应该关系到民族命运。
再比如“浅”,浅在何方,一味浅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这样自然会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产生对“深”的诉求。
就文体而言,可叙可议。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全国卷Ⅱ)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全国卷Ⅱ)2010年甘肃高考优秀作文选登“小议”浅阅读浅阅读,即一种当下流行的网上快速读书方式。
由此我想到一个词“深阅读”,即传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读书方式。
我认为只有将这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们才能成为新的读书e族。
社会在高速发展,读书文化受到冲击无可非议,所以要完全摈除网络对读书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与其厌之,不如乐意受之,并完美用之。
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热血的书呐喊出树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精髓浑厚,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但是,与在图书馆默默沉浸截然不同的“浅阅读”我们也不能丢,而且丢不了。
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
若心灵需要一剂温热的良药,那么请选择我所说的深阅读,于午后,捧一杯香茗,聆听书中的多愁与善感,给迷失的心灵一份滋养;若你苦恼于桌前大堆的工作,不妨打开网页,开始“摆渡”一下……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
2010年全国高考各地作文题荟萃

2010年全国高考各地作文题荟萃写作佳苑06-08 22562010年全国高考各地作文题荟萃1、浙江高考标题作文:“角色换之间”(材料来自网络);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换。
以“角色换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评述:浙江高考作文命制一直文学与思辩并重、感性与理性兼举,形成特色,如“行走在消逝中”“感受乡村”。
最近两年,文学弱化、思辩强化,感性弱化、理性强化,如去年的“根与叶”、今年的“角色化”。
这样的变化似乎表明浙江语文在进行新的变化。
对此,我的看法是:我们平时还是要注重文学与思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标题作文重新回归。
浙江作文历来不注重命制形式,先是连续几年的话题作文,在其他省份都开始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时,浙江还是稳重得波澜不惊。
到去年,才开始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探索,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话题作文的延续。
今年的标题作文,似乎也暗示我们一个信息。
对此,我的看法是:花样不必多,教育要务实。
很多老师一直强化审题。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我们浙江不会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当然也不能延伸为“弱化审题”。
浙江从自主命题以来,一直采用“材料+要求”的方式,材料起引导作用,要求起明确作用,两者的实质就是审题不为难学生。
今年的作文也是如此,在材料部分讲了自然和社会关于“角色化”的信息,已经限定了写作的方向和思路。
这样的体贴学生,是一直值得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感激的。
对此,我的看法是:不要过多在审题上玩花枪,要在具体写作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2010年高考上海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卷优秀作文集萃

2010年高考(上海、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卷)优秀作文集萃(一)2010年上海市高考优秀作文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生活中钓鱼法则”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今日你我思,他日儿孙福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上面这段话源自两千年前孟子的梁惠王上,在两千年前,伟大的闲着就告诉我们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那时候我们的先哲就诉说着涸泽而渔是多么愚蠢的事情,然而在有那么多的生态专家,学者的今天。
“绝孙网”“电击鱼”数见不鲜,王法虽严,然而这种违法的行为却从未断绝,何也?无他,利令智昏耳!盐铁论贾长沙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里我们不需深究,这些错误的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跟多的时候应该抱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心态,去做一个实干主义者。
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让跟多人明白这些做法的害处。
违法者多半是为了眼前的利益,然而在追逐着眼前的利益的时候却在不知不觉的抢占了子孙后代生存的空间。
然而今天这样的事情简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此等劣事,非我华中独有。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新的世界。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满分作文精选全国卷2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满分作文精选全国卷Ⅱ(1)1.与品读相拥(甘肃考生)读书,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读书,是走进先哲,聆听教诲;读书,是体验鸟语,感受花香。
……我们走在羊肠小路上, 俯首细细品读先贤训言,在旁边的百花争妍,蜂围蝶阵中拜访先哲,啊!这是多么欣慰啊!在信息时代,我们为了追求速成,在“浅阅读”的气息逐渐蔓延时,我们是否思考过。
——与品读相拥,使读书成为提升自己灵魂的方法。
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走进陶渊明,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与超然,但是他“好读书,不求甚解”却是不对的,他为了逃避官场的黑暗污浊而归隐田园,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纯洁而回归自然,但是,读书是人的灵魂的沐浴,不求甚解之书与不读有何区别,既然有读书之好,我们就应全身心投入,驰骋于书的天地,岂不乐乎,而不求甚解只能让自己一时满足,对于心灵却益处甚小。
我们所说的品味,是用心读,而非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有用心灵去靠近书,才能感受到灼灼其华的智慧,才能体会字字千斤的价值。
同样张溥也幼时好学,他的传奇在人们心中永不倒下,“七录宅”的光华熠熠生辉,他为了学习,习书成诵之后又手自笔录,再化为灰烬,总此七次,才成就了他的文学功底。
张溥虽英年早逝,但他的事迹为后人传颂,七录之名是何等雄浑,学习是需要严谨态度,在“七录”背后闪烁的是人的品质与修养。
在当代,当我们捧着《边城》细细品读时,被沈从文的新丽隽永的笔调以及美丽迷人的湘西山水所倾倒,但是如此之高的文学成就竟由一位只读小学的人来写,其困难之大,不言而喻,沈从文也嗜学,他面对命运的风浪,从不畏惧,在平静的心态下认真品读,成就了他的成功。
自学之路漫漫;成才之舟遥遥。
沈从文在自己认真地品读中成就了不朽的《边城》,我们不禁感叹——与品读相拥,能克服一切困难。
只有在品味中学习,才能汲取精华,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太多的事例都向我们验证了同一个道理,与品味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成就事业的方法。
2010年高考全国卷满分及优秀作文集

2010年高考全国卷满分及优秀作文集2010年高考全国卷满分及优秀作文集一。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
写作指导1.点评全国卷作文:直面现实直指时弊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终于出来了,让我忧喜参半。
忧的是,我在昨天写的《给高考考生的四个祝福》一文中就有一种担心,特别是作文,不要出那些凌空高蹈不食人间烟火的题目,让考生无病呻吟,那不是考查学生的能力,那是在折磨学生,是在把天才变成庸才。
而今这种担心在有些省市还是发生了。
比如北京的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安徽卷由清代阮元的《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让考生写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他们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江苏卷则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湖南卷更绝,以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虽然不能说这些作文题出的有多不好,学生也可以写,但我总觉得已经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甚至有故意回避真实生活的趋向,与我一贯主张直面现实的作文教学是不相容的。
让我高兴的是,我们山西用的是全国1卷试题,作文题目正好符合我的教学风格。
因为前几年用的是材料作文,所以今年变了一下形式,改成了漫画作文。
漫画画的是,四只猫正在餐桌上吃饭,丰盛的鱼摆在面前,其它三只猫都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了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句话精妙至极,是这幅漫画的点睛之笔,考生只要紧扣这句话,再由此现实,多角度思维,生发感想,就可以写好这篇作文。
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我要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不管现实有多么的不完美,有多少令人愤怒的罪恶和不公,作为已经成人的高中生尽管需要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方面,以培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但同时必须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做一个真的猛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荟萃(2)写作佳苑06-24 23322010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荟萃(2)2010年重庆市高考优秀作文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作文试题: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难题时值六月,天气晴好,东南风。
海边,劳工的号子响彻云霄,紫烟黄纸萦绕在船队的周围,波浪拍打着结实的船身,在祭坛上诵经声和钟鼓声的催促下,三千童男童女登上了准备起航的求仙大船,载着始皇帝长生不老的渴望,向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进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
始皇帝的奢望始终没有实现,反倒是因为自己过度求仙访道,大量服食有重金属成分的丹药,早早地落了个一命呜呼。
但是在以史为镜的历朝历代,却从来不缺乏这渴望长生不老、万古长存进而早早归西之士,也许正应了那句俗话:“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欲望和现实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子。
膨胀的欲望和约束的现实在同一时空内总是二元悖反,却又时时走向统一的最终道路,不可否认,这不仅是一个人生问题,更是一道亘古的哲学难题。
记得母亲总是在抱怨自己的腿脚不好,走的比别人慢,事情干的比别人少,可是在旁人眼里,没有人比母亲走的更快,也没有人比母亲干活更多。
逐渐的,母亲越来越不快乐,索性抱怨说:“要是能换双腿就好了”。
我说:“妈,其实不是你的身体不好,而是你的心跳得太快。
”有同学曾经问过我这么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速度最快?我说,那必然是光啊,还有比光速度更快的东西么?同学摇摇头,是欲望。
佛说:“无欲则刚”,《金刚经》里的“金”、“刚”二字便是印证了这个道理的。
人说,“金刚”是佛祖手中的法器,无坚不摧、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其实,佛本是无形无影而存于大道之中者,何来坚利之物?所以,“金刚”乃是“大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最坚韧、最锋利的神物,正所谓:“大道无形”、“大隐隐于市”者。
而拥有大智慧的前提,则是无欲,无欲而无求,无求则能冷眼看尽花开花落,心无所动而能断世间万物,超乎时空之限而达之于宇宙,进而跳出轮回,实现大智慧。
佛也曾经曰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人之欲也,空即人之无欲也。
欲与无欲在大智慧下被统一、被消解,难题不再成为难题,最简单的便是最难的,最难的也是最简单的。
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之所以依旧存在这么一个大难题,便是因为我们无法拥有实现欲望与现实统一的大智慧。
曾几何时我们幻想自己会飞,飞到月宫去和嫦娥相会,而以千户为代表的先驱们为了实现这一欲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后来发现我们自己根本无力飞翔,只能借助于工具,但这之前,我们的梦想早已萦绕在月球上数千数万年。
现在当我们可以用第一宇宙速度脱离地球母亲的怀抱时,欲望已蔓延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漫无目的却又无比饥渴地搜寻着下一个目标,甚至连数亿光年外的遥远恒星也已然成为冠名对象。
“对欲望的满足只能换来瞬间的快感和永恒的虚妄。
”不知是哪位高人曾经这么总结过,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这句话真真地刺痛了自己脆弱的心,人生观世界观突然有一种颠覆的冲动。
当我们说不得已,当我们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我们说世上本没有路,当我们用这些借口回避自己,是否欲望和现实的难题依旧像西绪福斯一样让人嗟叹,让人惆怅,一次次地推人及己。
难题听见敲门声,我迅速拉开门,一位老人背着背篓佝偻着腰站在走廊上,两头差不多都着了地,像一张拉满弦的弓正对着楼道天花板。
我忙拉幺叔进屋内坐。
他说什么也不肯进去,说:“农村人,家里穷,没什么好送的,刚宰了年猪,给你送了一块肉,不大,你可不要嫌弃不要哦。
”我一向爽快,也就毫不客气地说:“幺叔,您送的哪有不要的理儿,肉我收下了,你可要在侄子家多玩几天。
”“还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个人过,家里连看门的就没有,虽没有什么东西怕偷,可牲口这些活玩意儿还等着我去伺候呢。
不回去不行!”我拉了几遍都没强留下他,只得让他走。
我去为他找车,他回去可有二十多里路,全是上山路。
他死活也不要我给他找车。
他说:“你给我找车,我就又欠了你一个人情了,我老了,没能力还情了,你不要给我出难题哦。
”我一下子愣住了。
他给我送猪肉,该不是为了还所谓的情吧。
今年春上,他进城买化肥,六十多岁的人了,背一包八十斤的化肥就像蜗牛一样趴在地上慢慢蠕动。
看他着实吃力,可怜,我就找了辆吉普把他送回了家。
这次,他说绝了:“你找了车,打死我也不坐!”我只好望着他的背影,看他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幺叔实际上与我毫无血缘关系。
我年少时,与他同居一个村落,他长我三十多岁,我便一直叫着他幺叔。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幺叔老了。
这二十多年里,我每年总要回家乡几趟,去看望二哥。
每次都是匆匆去匆匆回,连多看家乡一眼的功夫都没有,自然也就经常好多年不见幺叔一面。
听二哥说,养老院接他去,他说不自由,硬要一人过。
今年春节前回家乡,与二哥谈起幺叔,我说他送了我一块猪肉,我无论如何要去给他辞个年。
二哥说:“你千万别去,他说了,他给你送年猪肉是为了还你找车送他的情,你再去,不是又给他出难题吗?他不是又要一直在心里惦挂着给你还情吗?”二哥的话印证了我以前的猜测。
不过,我没听二哥的,我也不愿欠下别人的情。
我捏着两百元钱去了幺叔家。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一间房,一张灰不溜秋的满是坑坑洼洼的桌子摆在同样坑坑洼洼的屋子的中央。
他正孤零零地一人坐在桌边吃饭,见了我,便忙着架火烧水泡茶。
为了不耽搁幺叔吃饭,我忙向他说明来意:“本来是想给您买点过年货的,可我买不好,只有请您自己代劳了。
”幺叔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推攘了半天,我一句出气话才最终让他妥协。
回到二哥家,早饭正熟,边吃饭边与二哥二嫂对幺叔的境遇和为人唏嘘不已。
二哥说:“我敢打赌,最迟不会超过明年春上,幺叔又会到你那儿去还情。
”正说着,幺叔来了,他却不进屋,二哥拉他吃饭,更不肯,说:“刚吃了,立雄见着的。
”二哥拉他喝酒,平生最喜欢咂二两的他说什么也不肯就坐。
二哥知道,幺叔是怕喝了他的酒难以还情,便不再强拉。
幺叔说给我提了几个鸡蛋,不多,等明年鸡下蛋下得多了再给我送去。
放下方便袋,幺叔便颤颤巍巍地走了。
我只好望着幺叔的背影发呆。
二哥说,快回屋内接着吃饭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农村人都这样,再穷,也不愿欠别人的情,欠情如欠债,头顶锅儿卖,特别是老年人,更怕欠人情还不上。
幺叔明年再给你提鸡蛋去你就不要再为难他了。
我“噢”了一声,怔在那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2010年全国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辽宁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1 :2009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做的关于“幸福和屋子的关系”的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被调查者以为“幸福和屋子有关系”,不过对此结果,日本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约九成以上日本网友以为幸福和屋子没有关系。
材料2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活着就是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3 :有人认为:人生的幸福最浅层的是欲望、物质带来的,欲望和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
材料4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别人,甚至坑害了国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幸福是”为题(空线处填上你选的词语或短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幸福是……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喜。
幸福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那种孝心。
幸福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亲密。
幸福就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那种洒脱。
幸福就是“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的那种富贵。
幸福就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那种情意。
幸福就是“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那种情趣。
幸福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激荡。
幸福就是“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那种优雅。
幸福就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种企盼。
幸福就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那种含蓄。
幸福就是“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的那种羞涩。
幸福就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那种珍贵。
幸福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
幸福就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的那种坦然。
幸福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那种欣慰。
幸福就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那种辛勤。
幸福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乐观。
幸福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种骄傲。
幸福就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那种依恋。
幸福就是“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的那种牵挂。
幸福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那种气势。
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惬意。
幸福就是“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那种天真。
幸福就是“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的那种联想。
幸福就是“牧童归去黄牛背,短笛无声信口吹”的那种悠闲。
幸福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那种情意。
幸福就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那种神奇。
幸福就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那种向往。
幸福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那种祈望。
幸福就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那种豪放。
幸福就是“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的那种关爱。
幸福就是“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那种美妙。
幸福就是“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的那种可爱。
幸福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畅。
幸福就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那种温馨。
幸福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那种奉献。
幸福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种希望。
幸福就是……幸福是一种感觉小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母整日苦死累活不说,一家人还总是解决不了基本的温饱。
那种困窘,今天讲给下一代听,他们也绝难相信。
可是,即使这样,母亲仍能把那些红薯片、野菜根之类的粗贱食物调制得美味可口。
一番狼吞虎咽之后,一家人总能就着夏夜的月光,在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下海阔天空地神聊。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睁大好奇的眼睛,听奶奶一遍遍地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穷则穷矣,但那份暖融融的天伦之乐,至今回想起来,仍感觉到余温犹在。
幸福是一种感觉,物质条件的困乏,并不会使我们的感觉神经变得迟钝。
一位哲人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幸福亦然,世上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体味幸福的感觉。
一位卖臭豆腐的老妪,黄昏后收摊回家,细心地盘点着那些一毛两毛的零碎钱币,当她发现今天的营业额竟比昨天高出两元钱时,她脸上溢满了幸福的微笑———虽然她一天的利润也就仅够她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