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无缝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目的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探讨。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麻醉情况等指标结果。

结果护理组中局部麻醉患儿29例,发生率为64.44%,同时沟通意愿较强的患儿有40例,发生率达到了88.89%;对照组中局部麻醉患儿20例,发生率为44.44%,同时沟通意愿较强的患儿只有30例,发生率只有33.3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后,可以明显促进患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

标签:无缝护理模式;小儿外科手术;护理效果;探讨无缝护理模式是当前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护理方式[1],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小儿患儿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年龄比较小,一旦整个治疗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陪伴,患儿就会变得焦虑和紧张,难以配合手术开展,影响手术开展过程,降低手术疗效[2]。

本文研究了无缝护理模式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儿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每组各45例。

男50例,女40例。

护理组,年龄4岁~10岁,平均年龄(7.22±1.45)岁。

对照组,年龄4岁~10岁,平均年龄(7.23±1.47)岁。

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心理情绪状态、皮肤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护理人员做好临床护理记录,一旦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急救工作,同时通知临床医师对患儿进行检查,确定其没有产生不良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率实施。

无缝隙模式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无缝隙模式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无缝隙模式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8T05:56:16.7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伍春华[导读] 目的对无缝隙护理管理手段的外科手术后护理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伍春华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611730 【摘要】:目的对无缝隙护理管理手段的外科手术后护理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了解其具体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了对照试验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将外科120名病患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共60例患者进行不同的术后护理;结果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观察组相对于普通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具备更好的护理效果,在护理满意度、护理矛盾、护理错误控制上均有较好表现;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当下具备推广价值和意义,应当在完善人员培训教育和强化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发展。

【关键词】:无缝护理;外科护理;泌尿科手术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许多疾病,手术可以通过专业医疗设备的专业操控,实现外力对患者病灶的切除、修饰、优化和实施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但手术是基于外力对患者病灶和关节进行对患者身体的切割操作,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成为手术效果完全达标的重要因素。

而当下基于医疗手段的发展和护理技术的进步,当前外科常用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成为了外科护理的有效手段,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护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士的关注和服务来实现对患者细致全面的手术护理,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外科患者,并通过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观察组病患共计60例,男女患者各28和32例,患者年龄及其平均年龄分别为26-65岁以及(45.32±5.43)岁;对照组患者共计60例,男女患者分别为29和31例,年龄及其平均年龄在27-64岁以及(43.45±4.22)岁。

病患均存在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结石、尿结石、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对于病患的病症治疗均需通过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控制。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可适当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 有研究表明,禁食、禁饮时
[6-7]
吴可佳,张晓弘,郑青青,等.术前禁食、禁饮方案的现状
[4]
2017,34(12):8-12.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ngists task force. Practice
组( P<0.01) ,口渴、饥饿、低血糖、烦躁等不适情况发生率均低
2 结果
24 h 负责制。 术前:开展无缝隙主动服务,介绍科室环境、探
2.1 两组不同时间 SAS、SDS 评分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不同时间 SAS、SDS 评分比较( 分,x±s)
视及陪护制度、医护人员、责任护士,并进行入院健康评估,为
患者提供所需信息;无缝隙透明服务,讲解手术重要性与必要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何亚伟,郭琳琳,任 凯
( 河南省省立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将 160 例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无缝隙组
各 80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无缝隙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无缝隙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
[6]
西医学,2018,33(8) :90-99.
时间并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麻醉
前 2 h 饮用无渣饮料可减少患儿胃窦横截面积,不会提高胃液
[7]
量 / 体重的值,且不会增加手术和麻醉的风险,使患儿术中更加
[8]
舒适
[9]
。 临床实践表明,麻醉前 2 ~ 3 h 适量饮用液体,对胃残
33 例,开腹 47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小儿外科手术中的无缝护理模式应用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小儿病患120例,将120例病患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对实验组的小儿病患实施全程无缝护理,对参照组的小儿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小儿病患的治疗依从性、小儿病患的麻醉种类和病患的家属的满意程度。

结果:实验组小儿病患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小儿病患,实验组小儿病患的全麻数量明显少于参照组病患,小儿病患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无缝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病患的依从性和小儿病患家属的满意度,并能有效提升小儿病患外科手术的治愈率,降低小儿病患的麻醉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无缝护理模式;小儿外科手术;应用效果分析Abstract:objective:pediatric surgery seamless care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Methods:to 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120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120 cases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admission or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 the pediatric patient group seamless care all the way,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ntrol group,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adherence for pediatric patients,variety of pediatric anesthesia in patients,and families of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sults:the treatment adherence of pediatric patient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ediatric pati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ediatri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patients,pediatric patient family member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seamlessly in pediatric surgery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ediatric patient complianc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ediatric patients' families,and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ure rate of surgery,pediatric patients,reduce the risk of pediatric anesthesia in patients,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key words:seamless nursing mode;Pediatric surgery.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无缝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国外医疗机构的临床治疗之中[1]。

手术室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分析现阶段手术室无缝隙护理管理现状,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无缝隙护理融入到整体护理中,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绝对安全,从而降低医患矛盾、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护理水平。

【关键词】管理手术室无缝隙管理无缝隙护理即“零缺陷护理质量”管理。

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它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以病人的满意为目标,是一种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

[1]无缝隙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开始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无缝隙护理管理包括1.1与病人之间的无缝隙护理管理1.1.1术前访视阶段术前一日由巡迴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

首先通过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心里状态、有无特殊注意事项等;然后查阅患者病历,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了解病变部位、疾病经过、实施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掌握一般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

)特殊手术问询医生手术步骤与用物,以便提前准备特殊仪器和特殊物品。

用制作的手术室彩色图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室环境,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常规术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特殊需求,(交谈时需保护患者隐私,使用保护性语言)。

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如告知患者可获得哪些解答与帮助),使患者感到护士的真诚与关爱,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对手术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1.1.2术前接病人阶段术日晨由手术室人员用手术专用推车到病房负责接取患者。

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进行床头交接:(包括术前处置、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全身皮肤情况、腕带与手术部位标识、禁食水情况等),嘱其排空膀胱、取下假牙、饰物、手表与电话,带齐病志、导尿包、CT片等手术用物前往手术室。

1.1.3术中护理阶段术日晨巡回护士将术间温度调至22—24℃,儿童及老年患者可适当调高温度,开启术间背景音乐。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有研究认为,医院的整体水平及形象与护理质量关系密切,高质量的服务能为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但当下许多医院依旧存在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日常工作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

无缝隙护理管理属于新兴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还可改变传统护理管理中条块分离的现状,消除各种缝隙因素,达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外科护理;应用效果引言近年来,患者的健康意识以及维权意识都在持续不断地得到强化,在接受诊疗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水平要求都在不断提升。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虽然还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方式,但在临床上却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这种护理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发现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找到相关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且在充分分析问题基础上对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流程进行改进,使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本次临床实验旨在进一步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外科接诊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及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4~70岁,平均46.3±12.9岁。

观察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23~72岁,平均46.5±12.4岁。

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一方面要能够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做好针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工作。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统计调查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方法:选择调察研究对象,将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中至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

2013年8月—12月,小儿手术护理全部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共40例。

2014年1月—4月,小儿守护患者全部采用最新的无缝护理模式,亦是40例。

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全程健康水平、对比两种麻醉方式、对比医务人患者的沟通情况、以及对比患者家属对手术护理的满意情况。

分析总结。

结果: 2014年的小儿外科手术接受者较2013的患儿安全系数更高(P<0.05),2014小儿患者的局部麻醉数量更多(P<0.05),小儿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意愿也是更强(P<0.05)。

2014家属对整个手术及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

结论:从统计分析数据来看,自从新的无缝护理模式进行以来,医护水平进一步得以提升,对患儿的局部麻醉,也降低了风险。

可以增强医患互动,提高家属对手术及护理的满意度。

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缝护理;小儿外科;应用分析无缝护理是以实行优质护理为前提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服务理念。

无缝护理是指通过初级、2级、3级健康部门、福利机构、家庭和社区的各种卫生保健日人员的密切合作,将医院的整体护理无缝提供持续性的、全人群的、全方位的和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1]。

无缝护理首先由美国福罗里达州的医疗中心提出,要求有临床相关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2]。

我院自2014年初引进无缝护理模式,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小儿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家属陪伴,由于对环境的陌生感,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

这样的不良情绪除了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有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影响小儿手术过程以及康复过程,我院自2014年开始实行无缝护理以来,效果显著。

详情报告如下。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究发表时间:2016-09-12T16:20:24.29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0期作者:王建辉[导读] 分析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应用无缝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管理局仙河社区滨海医院手术室山东 257237【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应用无缝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和实验组(围手术期全程实施无缝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麻醉方式、患儿家属对手术室服务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儿局部麻醉率(60.5%)明显高于对照组(50%),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中37例满意,一般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22例满意,11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手术室服务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8%)。

结论: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可取得相对满意的护理效果,不仅有利于降低患儿麻醉风险,同时提高患儿家属对手术室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小儿外科手术;无缝护理模式;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230-01无缝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目前国外医疗机构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到无缝护理模式,而且也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

小儿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时,没有家属的陪伴,会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甚至抵触等一系列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对患儿对手术顺应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会大大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儿尽早康复[1]。

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干预措施,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采用无缝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76例小儿外科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以及无缝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无缝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0T14:56:57.6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作者:宋露莎吴婷婷
[导读] 无缝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还提高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无缝护理模式进行应用研究。

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40例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9月,将40例小儿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无缝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患者配合率。

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小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的为(50%)。

试验组的小儿患者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配合率为(90%),对照组的配合率为(55%),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缝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还提高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适合在各大医院的手术护理中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小儿患者;外科手术;无缝护理模式;
从医院的护理模式中看,无缝护理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服务理念,建立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之上,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初级、2级、3级等相关的福利机构、健康部门、社区、家庭等结构中配备相应的卫生保健人员,通过这些社会关系之间密切合作,深入了解交流,为所需要的患者提供全天的无缝对接、不间断的护理模式【1】。

此种护理模式从患者的护理角度出发,更加具有人性化、全面化,而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要求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临床连续性护理服务【2】。

近些年在美国的一所医疗中心,将无缝护理模式运用到了小儿外科手术并取得显著的效果与成效,而本文就针对此项研究,选取了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无缝护理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如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40例小儿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为(5.1±1.6)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为(7.1±1.9)岁;两组小儿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照手术流程进行护理。

试验组:常规护理+无缝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同对照组,无缝护理模式,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模式,而针对小儿无缝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患者来说,小儿不比成年人,他们存在心智不成熟的特点,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部分小儿患者会因为过于排斥环境,出现对手术抵抗的逆反心理,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的1d,就去小儿患者的病房中,与小儿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针对小儿患者惧怕、恐慌的心理进行缓解,引导小儿患者对手术室产生兴趣,让小儿患者对手术室充满好奇与想象,同时面对小儿家属的疑问与焦虑,一一解答,有针对性为小儿家属讲述关心的问题,并在详细的解答。

在手术的当天,小儿患者会在等候室等待手术,此时的护理人员应向巡查的护士询问患者的一系列情况,之后进行核查、核对,小儿患者若出现焦急情绪时,给予轻轻抚摸,消除情绪。

在手术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为小儿患者创造温馨和谐的气氛,让小儿患者感知到有安全感,提高小儿患者手术顺应性。

术后,对小儿患者的切口位置密切关注,避免发生术后的常规感染、并发症预防进行无缝隙的护理,注意病房温度,提醒小儿患者增添衣物,对手术中表现良好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小儿患者家属方面要告知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注意,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的时间。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患者配合率做比较,护理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与满意,患者配合率有医生进行答卷式回答,小儿配合率分为非常配合与配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的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所得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t或卡方校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率比较:将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做比较,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1。

2.2 配合率比较:将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室中的配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非常配合为7例、配合为11例,一共18例,配合率是(90%);对照组中非常配合为3例,配合为8例,一共11例,配合率为(55%)。

试验组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6.144,P=0.013)
3 结论
无缝护理模式虽然从护理的模式中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服务,但对比传统护理模式,无缝护理模式更加适用于手术治疗的需求中,尤
其是对小儿患者。

针对小儿患者而言,有两方面的特殊性,一方面是性格,小儿患者大多性格都发育不完全,对一件事物不能充分的了解与理解,就像小儿患者所要做的外科手术一样,对小儿患者来讲,听到手术两个字就会莫名恐惧,加之大部分小儿患者对于陌生的环境都不适应,这样就会因为小儿患者的不配合,增加手术的困难性。

另一方面就是小儿病患的家属,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人手术,全家动员,部分患者家属会比小儿自身都要紧张,不能有效的安抚小儿情绪。

针对这两点,无缝护理模式都能充分照顾到,在小儿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会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安抚,提高小儿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率。

针对小儿患者家属小儿手术前、手术中。

手术后的疑难问题,也会进行详细的解答,针对患者家属的担忧情绪也会进行安抚,让患者家属配合护理人员,提高小儿患者外科手术的配合率,加快术后的康复治疗。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两组小儿患者在本次手术中,不管是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还是小儿患者手术的配合率中,试验组的各项数据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试验组所采用的无缝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在小儿患者配合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提高配合率,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无缝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还提高小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适合在各大医院的手术护理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微竹, 王阿蕾, 付莉,等.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应用的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9):3885-3886.
[2]徐璐, 刘翠.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6,4(2):203-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