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赢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

智慧赢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
智慧赢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

智慧赢原油价格震荡下跌,由于美国和伊拉克供应过剩的疑虑再起,但值得欣慰的是美元回落帮助限制了跌幅,而晚间依然刷新近四个月以来低点。NYMEX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7.20美元/桶,为4月1日来最低。

从目前的消息面来看,美国油企上周活跃钻机数增加了21台,为2014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自6月23日触及每桶61美元以来,油价已下跌21%。许多交易商认为,跌幅达到20%,市场就已进入熊市。

加油优惠季每升优惠4毛钱原油投资-15最佳暴利投机不懂交易?去原油模拟交易原油行情分析软件实时更新

目前全球油市供应过剩情况仍未得到改善,中东海湾地区的主要生产商为了捍卫市场份额依然保持多于需求量2%至3%的超额产量。根据装运数据和一位业内消息人士,伊拉克南部油田出口量有望创月度纪录,本月迄今日均出口量已经超过300万桶。

另一方面,投机者也开始减持原油的多头头寸。根据统计,各大对冲基金经理已完成减持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净多头头寸,为截至7月21日四周来首次减持。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五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上周削减美国原油期货和选择权多头押注至五年最低水准,因油价持续走低。

但在利好消息方面,周一中国国家能源局称,预计下半年能源需求较上半年将有所回升,全年能源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预计全年用电量将达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左右。

国家能源局网站刊登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新闻稿称,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0.7%,下半年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从二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能源指标看,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而本周,投资人静候美联储会议以指引市场走向。美联储周二将展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可能释出9月升息信息,从而提振美元。

市场将从耶伦和美联储寻找价格指引。本周美元多头可能会失望,这可能会在影响油价和整体大宗商品,美元走软会让原油等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更加便宜。

从技术方面来看日线图上,NYMEX原油隔夜收跌0.31美元,录得小阴线,原油延续6月下旬以来跌势。指标上看,MACD绿色动能柱稍有扩张,双线死叉于零轴下方延伸;KD指标双线于超卖区域死叉向下延伸;相对强弱指数RSI录得21.40,拐头向下。原油技术面上仍维持弱势。

NYMEX原油仍处于下行趋势。原油下行的初步支撑位于47.00,进一步支撑位于46.00,更关键支撑位于45.00,甚至与下探前低42.63的风险;原油反弹的初步阻力位于48.00,进一步阻力位于49.00,更关键阻力位于49.85美元/桶。

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摘要 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供求紧张,油价大幅攀升。国际原油价格从2007年年初为49.9美元/桶,到2008年突破100美元/ 桶大关,到5月下旬,国际油价直逼每桶130美元,创历史新高,再到现在的稳定在110美元/桶。国际的石油价格对世界各国的 各个经济部门都有着异常深刻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影响着各国经济,经济增长成本有所增加。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特别是以石油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企业,油价上涨导致其运营成本上升,生产成本难以向外转移,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并将因此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和财政收入。 由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在还没有找到合理可靠的新能源来代替石油之前,国际油价波动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增大。虽说从当前国际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国际油气技术发展来看,未来石油供给将保持稳定;但从世界经济走势来看,对原油和成品油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因此国际油价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国际游资随着交易产品的增加、交易市场的扩大,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大。所以在这里我要根据近几年来国际油价频繁变动的状况,对石油价格对我国国内的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字:国际原油国内经济石油价格国内经济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ight supply and demand i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market, oil prices rise significantly.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from early 2007 to 49.9 U.S. dollars / barrel in 2008 exceeded 100 U.S. dollars / barrel mark in late May to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almost equal to 130 U.S. dollars per barrel, a record high, to the current stabilized at 110 U.S. dollars / barrel.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on the various economic secto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abnormal, rapid increases i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affecting economies, economic growth has increased the cost. Elastic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 sharp rise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ill bring mor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s impact on th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oil companies as the main means of production, higher oil prices lead to rising operating costs, production costs are difficult to transfer out, squeezed profit margins, even a loss, and thus affecting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fiscal revenue. As oil reserves are limited, it is not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o find new energy to replace oil,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volatility for the world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lthough international oil resources from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future oil supplies will remain stable; but the world economic trends of view, the demand for crude oil and refined oil product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ill remain high run tre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transactions of products with the increase in market expansion, the impact of fluctuations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So here I want to frequent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oil price on China's domestic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mpact.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the domestic economy

智慧赢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

智慧赢原油价格震荡下跌,由于美国和伊拉克供应过剩的疑虑再起,但值得欣慰的是美元回落帮助限制了跌幅,而晚间依然刷新近四个月以来低点。NYMEX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7.20美元/桶,为4月1日来最低。 从目前的消息面来看,美国油企上周活跃钻机数增加了21台,为2014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自6月23日触及每桶61美元以来,油价已下跌21%。许多交易商认为,跌幅达到20%,市场就已进入熊市。 加油优惠季每升优惠4毛钱原油投资-15最佳暴利投机不懂交易?去原油模拟交易原油行情分析软件实时更新 目前全球油市供应过剩情况仍未得到改善,中东海湾地区的主要生产商为了捍卫市场份额依然保持多于需求量2%至3%的超额产量。根据装运数据和一位业内消息人士,伊拉克南部油田出口量有望创月度纪录,本月迄今日均出口量已经超过300万桶。 另一方面,投机者也开始减持原油的多头头寸。根据统计,各大对冲基金经理已完成减持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净多头头寸,为截至7月21日四周来首次减持。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五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上周削减美国原油期货和选择权多头押注至五年最低水准,因油价持续走低。 但在利好消息方面,周一中国国家能源局称,预计下半年能源需求较上半年将有所回升,全年能源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预计全年用电量将达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左右。 国家能源局网站刊登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新闻稿称,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0.7%,下半年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从二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能源指标看,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而本周,投资人静候美联储会议以指引市场走向。美联储周二将展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可能释出9月升息信息,从而提振美元。 市场将从耶伦和美联储寻找价格指引。本周美元多头可能会失望,这可能会在影响油价和整体大宗商品,美元走软会让原油等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更加便宜。 从技术方面来看日线图上,NYMEX原油隔夜收跌0.31美元,录得小阴线,原油延续6月下旬以来跌势。指标上看,MACD绿色动能柱稍有扩张,双线死叉于零轴下方延伸;KD指标双线于超卖区域死叉向下延伸;相对强弱指数RSI录得21.40,拐头向下。原油技术面上仍维持弱势。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 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滑。分析人士认为,此轮国际油价下跌,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是核心因素。而美元走强等因素也助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供强需弱 国际能源署14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5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将分别达9240万桶和9360万桶。今年10月,全球原油日均供应增至9420万桶。 国际能源署解释说,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对能源需求和亚太一些国家原油进口增长减弱,缓冲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需求增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有可能跌至五年低点,明年有望加大。 供应方面,国际市场却出现超出预期的增长。得益于技术突破,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导致2008年至2014年其总体原油产量增长80%。根据美国官方数据,2008年至2013年,全球原油供给增幅仅5%,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从10%上升至13.7%。虽然美国并未解除实施40余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但其国内供给充裕导致的原油进口量不断下降,间接对全球供求格局产生影响。 目前,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在9000万桶左右。石油输出国组织自2011年将石油日均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过,欧佩克成员国的实际产量接近3100万桶。 欧佩克影响力减弱

目前,全球其他市场的原油生产也处于健康状态,包括利比亚、伊拉克等局势动荡国家的原油产量都在提升。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增长令欧佩克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有分析人士认为,曾对市场“呼风唤雨”的欧佩克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 欧佩克将在11月27日举行部长级会议。市场关注此轮油价大幅下挫后,欧佩克是否会下调产量上限。欧佩克成员国近期的表态显示减产的意愿不强。科威特石油大臣10日表示,他不认为欧佩克会在此次会议上决定减产。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产油国甚至祭出降价的“杀招”。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本月3日调低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市场人士将这条消息解读为“沙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价格战”。 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到打压。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一、原油的自然属性 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主要储存在地壳上层部分。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原油的化学成分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三类化合物。此外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以及其他杂质。 不同地区生产的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同,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含蜡量、含硫量和含盐量等特性都会存在差异。原油按密度(API重度)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原油三类;按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原油三类;按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石油的炼化加工技术工艺日益成熟,原油经过炼化加工后的产品主要包括成品油、三大合成材料和各种有机化工原料。成品油则包括了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石油燃料产量最大,接近原油炼化加工产品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日常所指的成品油主要是石油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等。 二、原油的历史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成第一口商业性油井,开辟了现代石油工业先河。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 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到11.7亿美元,该时期国际石油货流的流向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同时,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 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 三、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石油作为一种普通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其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小。进入70年代后,伴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油价开始出现剧烈的波动,石油产品的金融和政治属性日益增强。整体而言,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1、供求关系(供应量、需求量、库存)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急剧波动,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安全,本文分析了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油价波动:影响;对策 2008年年初以来,国际油价出现急剧暴涨。2008年7 月11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飙升至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较去年底大涨超过50%;而自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彻底改变了单边暴涨格局。出现连续暴跌至2009 年初的每桶37美元的情况;近半年来国际油价又迅速上涨,一度突破每桶80美元。2009年5月份国际油价上涨近30%,创十年来单月涨幅的最高纪录。目前国际油价仍在70美元上方徘徊。近2年来国际油价总体上呈现出急剧波动的走势。 一、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

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变化,往往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决定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会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的结果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 二、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中国进口原油已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国内原油的定价已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必将导致国内油价的上升。专家认为,石油价格频繁波动对我国国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2)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2)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2) (三)美元贬值助推国际油价上涨 (3) (四)OPEC限产保价措施逐步发挥作用 (3) (五)石油作为“黑色黄金”具有保值功能 (3) 二、2010年国际油价稳步上行 (4) (一)全球经济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 (4) (二)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剩余产能和库存充裕 (5) (三)美元仍可能维持弱势 (6) (四)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困扰国际油市 (6) (五)商品期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投机炒作继续盛行 (7) (六)基本结论 (7) 三、国际油价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 (一)油价上涨并未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 (8) (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9) (三)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 (9) (四)推动节能并促进替代能源行业的发展 (9)

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逐级回升的走势。截至10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年内最高点(10月21日81.37美元)较年初最低点(2月12日33.98美元)飙升139%,10月末较上年末飙升了82.4%,但前10个月WTI平均油价为每桶59.1美元,同比降幅仍然高达44%。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将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元继续疲软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使得国际油价将呈上行趋势,但全球经济难以强劲增长等因素制约国际油价上涨空间。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领域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减少,全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150万桶左右,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当然,对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的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油价。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各国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大量注入流动性。美联储通过回购长期国债、再贴现、定期拍卖机制(TAF)等方式,使得美国基础货币投放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高峰时期曾达17701.77亿美元。因此,各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新的流动性,而实体经济疲

关于油价下跌的原因

国际石油走势概况 一、石油价格决定因素 石油不仅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而且是现代工业化经济体的血液。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决定石油价格的因素有三:需求、供给和美元汇率。事实上,第三个因素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由于目前国际石油交易几乎100%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即使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没有变化,美元贬值本身也会造成每桶石油的美元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在世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当石油美元(Petrodollar)这一格局受到挑战时,我们才能从美国的反应中发现,美国是多么地重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 目前公开挑战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国家有三个。第一个国家是伊拉克,在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在2000年11月改为石油销售用欧元计价。抛去政治方面的因素不谈,事实证明这一举动在经济方面是巨大的成功。在伊拉克实行机制转换的时候,欧元的汇率是1欧元兑换83美分,而目前1欧元可以兑换1.05美元。一些观察家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伊拉克将石油出口的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美国打仗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打击欧元。第二个国家是伊朗。伊朗早在1999年就开始宣称准备采用石油欧元(Petroeuro)计价机制。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作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第三个国家是委内瑞拉。在查维斯的领导下,委内瑞拉用石油和12个拉美国家(包括古巴)建立了易货贸易

机制。 石油美元计价机制能够给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为什么是美元?石油美元计价机制具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该机制对国际市场和国际格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将尝试在本文中讨论以上问题。 1.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给美国带来的好处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承担了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其中,交易媒介的职能是最根本的,而使用一种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人越多,这种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便利性越容易实现。交易媒介的职能直接决定了价值贮藏和计价单位职能。因为要把美元作为交易媒介就必须首先储备美元,并选择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反过来说,交易量的变化影响美元的储备地位,而计价又影响到交易媒介的作用。作为事实上的世界储备货币,美元占到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超过五分之四的外汇交易和超过一半的全球出口是以美元来计值的。此外,所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也是以美元来计值的。在当前的国际石油交易中,美元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每年全球的石油贸易超过6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 对美国来说,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重要的不是汇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这就巩固了美元的地位。概而言之,美国获得的好处大致上有三个方面: 第一,征收国际铸币税。国际铸币税即一国货币为他国所使用时所获得的收益。在这一点上,石油贸易与其它贸易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使

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

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及其影响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在造成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本文主要阐述了金融危机后石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石油价格 影响及对策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油价走势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爆发和逐步蔓延的影响,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石油需求严重萎缩,国际石油价格自2008年7月中旬达到历史高点后持续快速回落,并一直延续到2009年初。2009年全年,尽管全球石油需求始终呈负增长,但随着欧佩克成员国严格执行减产协议,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开始回暖,加之美元贬值和国际投机资本重仓介入,国际石油价格从2月初的34美元,桶上升至超过80美元/桶,并维持在70~80美元,桶区间震荡。国际油价走势再度走出了罕见的大起大落。2010年年初至今,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及其经济复苏国际油价一直是稳步地上下波动着增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与走向、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和供需基本面正在主导国际原油市场基本状况,而金融因素、货币因素和能源地政治因素等仍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持续的影响。 二、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油价的上涨会增加外汇开支,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增加,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油价的制约,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消耗也随之迅速上升,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旺盛的需求,只能通过大量进口。当国际油价上涨时,石油进口费用相应增加,必然减缓我国经济增长,事实和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油价的制约,并且石油进口量越大,这种制约作用就表现越为明显,根据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我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 2、油价上涨导致我国经济运行成本增加,通胀压力增大。我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原油进口价格的上升:一是形成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压力,一旦调价直接影响与成品油相关的消费和生产;二是直接导致依赖原油进行加工的化工原料、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 3、国际油价的上涨给整条石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对于

[股票]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反而上涨

[股票]20160121 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反而上涨? 从金融历史分析,原油(30.77,-0.36,-1.16%)对黄金(1097.35,3.46,0.32%)影响一般是正相关,可是最近走势却偏向负相关。 新年第一周黄金上涨约4%,全球供应量较多推动油价继续走低,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周下跌约10%,油价下跌至11年来低点,俄罗斯股市汇市双双下跌。美元在新年伊始继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意味着海外买家将花费更多来购买美元计价资产。 为什么油价下跌而黄金价格上涨呢? (一)油价下跌原因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供应需求决定商品价格,供应较多需求减少,价格会趋于走低,石油价格就是如此。自美国页岩技术变革以来,生产石油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美国不需要再进口石油。 同时,欧佩克产油国并未缩减产量,中东能以更低成本生产以竞争北美市场。国际上原油供应较多。 石油可应用在工业企业生产线的燃油动力、运输交通、工业生产机械设备润油等,可是呢,全球制造业实体企业投资增速放缓,白银(13.87,0.02,0.14%)价格早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一直呈现下行。全球经济对石油需求减少。 (二)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 马克思说,黄金天然是货币。黄金具有价值,不会随外部自然环境变化减少或增加。黄金被投资者认为是通胀下的保值品,通胀环境下,黄金可避险。 一般情况下,美元贬值黄金上涨。而美元走强黄金价格会疲软。可是,美元升值,黄金价格也上涨。 投资者最近可能担心金融市场,地缘局势紧张也会让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2009年以来曾出现黄金价格与美元同时上涨现象,一般来说,金融市场波动时,黄金是避险资产。美元升值有助于贸易,全球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与黄金也可能同跌同涨,就是市场避险情绪占主导,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可能会出现同涨或同跌。 黄金市场与股市有密切关系,但两者具体逻辑并不清晰。若股市上涨,投资者把资金从黄金市场扯出来投进股市,压低金价。若股市下跌,投资者减持股票,避险增持黄金促金价上涨。新年第一周,全球股市走低,投资者减持股票,也可能是支撑黄金价格上涨因素。 (三)油价下跌为何金价上涨 供应多于需求,油价下跌,全球制造业成本降低,或许正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好时机。 黄金价格上涨,自美国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发达国家央行宽松货币推高股市、债券、金融资产价格,而宽松并不能推动真正价值增长,全球通胀率比较低,全球资产价格或已达到一个峰值,美国股市估值比较高,全球债券增长。黄金价格上涨或表明,全球金融市场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垃圾债券违约风险。 油价下跌,制造业正从高成本向着低成本,从高耗能向着节能环保,从粗放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着精细小批量多元化生产。低油价给制造业带来技术创新的历史机遇。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逐年攀升。近些年来,国家石油价格的紊乱不仅仅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还受到地缘政治、国际投机行为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同基本的供求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油价的变化扑朔迷离。 关键字:石油价格供给美元投机 正文:一、供给因素分析 (一石油储量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二OPEC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减弱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 二、需求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石油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经济活动的高涨一般伴随石油需求量的上升。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增长率上有差异,但同步上升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

(二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影响石油的需求外,替代能源的成本也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石油作为一种能源,虽然不存在一种完全替代品,但在它的各种用途上,都存在同其他能源的竞争。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短期因素分析 (一地缘政治事件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短期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加上人们的预期行为,更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波动。地缘政治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影响油价变动的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是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政变等。 (二美元汇率变动 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一直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会促使产油国提高其出口的石油产品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油价上涨,再加上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短期油价波动更加剧烈。 (三投机行为与心理预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以美元汇率持续低迷为主,国际金融市场可供投机牟利的机会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游资炒作。 参考文献:

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

进入新千年来,石油价格暴涨成了新的热点。试查询相关资料,分析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油价走势: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飚升(虽然)。自2003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从20多美元/桶骤然攀升到2005年的70多美元/桶;2007年10月达到98美元、2008年6月逼近140美元、 2005年9月一度跌破60美元、2008年8月初回落到最低120美元附近。5年来,油价最高时比5年前翻了7倍多。截止到2008年7月中期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140美元。在此期间油价屡创新高,虽然在7月16号呈下降趋势,但在未来极有可能再创度刷新纪录。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将升至每桶186美元。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五,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1、石油枯竭论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飙升,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2、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 3、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

最新国际油价及经济形势对我国外贸和吸收外资的影响

国际油价及经济形势对我国外贸和吸收外 资的影响

国际油价及经济形势对我国外贸和吸收 外资的影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影响: 一.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我国出口有望维持增长 二.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流量大幅减少,不会抑制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三.国际油价上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对策: 一.积极实施双边、区域、多边并举的全球经济关系战略二.全面评价贸易的贡献,努力解决出口退税资金不足问题 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适应进口贸易的自由化 四.建议今年基本维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暂缓变动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风向标 一、去年全年及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

(一)去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没有预料的明显 ——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主要工业国股市急剧滑坡,美元大幅度贬值。 ——拉美出现金融动荡。 ——世界贸易额萎缩,投资大幅度减少。 (二)国际组织已调低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中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下去,但主要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低于以前的估计。其中,美国和欧元区在2002年的增长率被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其在2003年的增长率则被分别下调了0.8和0.6个百分点。由于预计日本经济已经触底,明、后两年的增长率被分别调高了0.5和0.3个百分点。 另据联合国2002年10月9日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0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7%,2003年的增长率则为2.9%,这比先前的预测值分别低了0.1和0.3个百分点,美国在2002年和2003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3%和3.2%。 此外,欧盟委员会已将欧元区2002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 1.4%调低至1%,日本政府则预测日本在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零。 (三)今年全球经济走势并不看好 美、欧、日均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亚洲的增长也有出现波动的可能。去年9月份,美国的汽车销售猛跌,商品零售额下降

为什么美元上涨石油下跌

为什么美元上涨石油下跌? 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供给、需求和美元这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石油价格的涨跌都和这三个因素有关。投资者分析石油价格时一般都会考虑供给和需求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而往往容易忽略美元这个因素。其实美元和石油价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美元指数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一般来说,投资者都会注意到美元如果上涨,石油价格则会下跌,美元和石油价格之间往往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投资者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美元上涨石油价格就会下跌呢? 美国是全球原油第一消费大国,所以美国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全球原油市场。当美国经济快速上升时,全球原油需求也将快速增长,从而推高国际油价。反过来,石油价格过高,却将会给美国经济带去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作为基础性能源的石油价格过高将提高企业成本

和物价,甚至使美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从而也抑制了美国原油需求。 美元与原油价格负相关波动。美国经济长期依赖原油和美元两大支柱。美国依靠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同时,美国又利用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原油资源及主要原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原油供应,掌握了原油的价格。 长期来说,当美元贬值时,原油价格上涨;而美元趋强时,原油价格则呈下降趋势。尽管近期美国经济一改前几年增长乏力的状况,但双赤字仍很严重,美元反弹程度有限。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则容易动摇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因此美国借助另一个硬通货,原油来支撑弱势美元,以保证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总的来说,美元与原油价格是异向的变动关系,即美元贬值就会引起油价上涨,美元升值则引起油价下跌。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换、现有原油储备、局部战争以及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于国际油价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国际油价将是稳步增长的趋势,直至可替代能源的出现,否则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一、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工业以及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兴起,可以说石油已经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农药、化肥、炸药、医药、染料、油漆、合成洗涤剂这些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石油,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石油就寸步难行。正是由于石油用途广泛导致世界性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二战起到现在国际油价,在稳步提升着,而这种提升跟需求增加密不可分。在未找到能够替代石油的廉价能源之前,人类对石油的需求是逐步增加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趋势可能被打破,而那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后的必然。 二、世界原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 目前世界原油储备状况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但是站在长久角度来看,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原油价格只能继续提升。 石油安全一直是工业化国家的心病。二战时日本就是被美国的能源禁运逼得铤而走险发动珍珠港袭击;纳粹德国的许多军事行动也是为油所迫,如为夺取高加索油田而转移进攻方向,最终导致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战争后期德国不得不靠工业酒精和“液化煤”维持。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发动“石油战争”,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组建国

际能源署,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国际能源署规定,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应相当于该国90天原油或成品油净进口量。 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另外,每天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美国石油公司油轮相当于储备8000万桶原油,等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美国巨量的石油储备,成为实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另外,虽然石油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内不会出现短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石油市场会平稳发展,更不意味着国际石油价格能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国都在储备,目前原油供给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原油价格却在增长,所以说各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从一定角度上刺激了国际油价的增长,如果将战略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国际油价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下降,因此国际油价与原油储备密不可分。 三、战争局部冲突对原油的影响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 去年的利比亚战争也对原油价格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虽然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只占全球的2%。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就这样小的比例,在短时期内对国际油价依旧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局部战争对国际油价产生着影响,但是这种波动相对而言是短暂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基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