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合集下载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义一、长征的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

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企图消灭新生的红色政权。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存实力、摆脱困境,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端。

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人数、装备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

他们对中央苏区等地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行动。

由于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二、长征的路线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次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其行程漫长而艰辛。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过半。

随后,红军改变战略,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占领遵义。

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最终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红二、红四方面军也进行了艰苦的长征。

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于 1936 年 10 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历经曲折,最终也在会宁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

三、长征中的重要战役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其中一些战役成为了长征历史中的重要节点。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

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强渡大渡河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红军先遣队以无比英勇的气概,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成功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

飞夺泸定桥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红军战士在铁索桥上勇往直前,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为红军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

削弱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 力
长征过程中,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 激战,消耗了其大量兵力和物资,削弱了其
战斗力。
保存党和红军基干力量
要点一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
长征途中,虽然红军损失惨重,但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得 以保存,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领导 力量。
要点二
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队伍
分析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让学生了解长征过程中的关键战役、 重要会议和领袖人物,深入理解长征 的艰苦历程和伟大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举办长征主题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或老红军后代来校举办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长征历史和精神。
开展长征主题文艺演出
组织学生编排以长征为主题的文艺节目,通过舞蹈、音乐、朗诵等 形式,生动展现长征的壮丽画卷。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关 爱老红军、帮扶困难群众等,以实 际行动践行长征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长征过程与重要事件
突破封锁线与四渡赤水
突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后, 于1935年1月抵达贵州遵义。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 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翻越雪山与穿越草地
翻越雪山
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等多座 大雪山,抵达四川懋功地区。
穿越草地
接着,红军又穿越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于8月到达甘肃南部 地区。
会师陕北及吴起镇战役
会师陕北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 与红十五军团会师,胜利完成二万五 千里长征。

人教(统编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堂课件

人教(统编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堂课件

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感悟长征“魂”
回顾长征,结合学习和生活谈一谈长征 给你的感悟与启示?
小结 红军第五次 起因 反“围剿”失败
被迫长征
红 过程 军:
爬雪山 过草地
江西瑞金 1934.10
不 怕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三大红军主 力甘肃会师
1936.10
冲破四道 封锁线
远 征 难
意义
四渡赤水
万水千山只等闲——感悟长征“魂”
强飞红渡夺一大泸、渡定红河桥二、红四三大主过吴遵力草起四义甘地镇渡爬会肃会赤雪议会师水山旧师址 巧渡金沙江
红军红过军雪草过山根雪时腰树山御带皮时寒也也御用拿成寒的来了用棉充粮的片饥食棕背心
万水千山只等闲——感悟长征“魂”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恶劣的自然环境 2、缺衣少食 3、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4、前期同博古李德错误指挥的斗争,
重走长征路——感知远征难 ——感悟长征“魂”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失败的结果而告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 外国人心目中的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毛泽东对长征胜利的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毛泽东对长征胜利的 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

血染十里溪,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万水千山只等闲——感悟长征“魂”

4、前期同博古李德错误指挥的斗争,后期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 万水千山只等闲——感悟长征“魂”

杨善洲
孝长悲纵冰更何使莫终刘雪死绝抗处英把为悲跃终伦洪春荒雄容兮进令足抢山江玉泪生险汗可变作无满别竹矜绿胎月襟离香野明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义一、长征的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国内,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国际上,法西斯势力逐渐抬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二、长征的路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损失惨重。

之后,红军改向贵州前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红二、红四方面军从湘西等地出发,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长途跋涉,于 1936 年 10 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三、长征中的艰难险阻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

首先是敌人的围追堵截。

国民党反动派调遣了大量的兵力,企图将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

其次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红军穿越了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高山。

在过草地时,许多战士陷入泥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翻雪山时,由于高寒缺氧,不少战士被冻伤甚至牺牲。

再者是物资的极度匮乏。

粮食短缺是红军面临的一大难题,战士们常常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皮带充饥。

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1、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2、巧渡金沙江红军声东击西,佯攻昆明,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突然转向西北,从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3、强渡大渡河红军先遣队以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书籍简介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战略行军,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摆脱敌人的围剿和追击,保卫革命根据地,最终到达陕北的一个艰难而艰苦的行军过程。

长征的具体起因是中国红军在苏区遭受敌人的围剿,为了打破围困,中国共产党决定组织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

这次行军跨越了几千公里的险峻山川,穿越了许多恶劣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面对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但中国工农红军士兵们坚韧不拔,英勇奋战,最终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长征》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长征的全过程,包括红军在行军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困苦和牺牲,以及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无比坚定的革命决心和英勇的斗志,以及他们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所展现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革命精神。

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长征书籍的简介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是一部值得一读的革命史书。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敌人的围、追、堵、截; 政策失误、军心动摇…… 衣食住行、装备方面的贫乏;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
面对着种种困难,红军战士有没有退缩? 他们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困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牺牲 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积极乐观 坚韧不拔 实事求是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005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巧渡金沙江
成功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30.10
1931.4 1931.7 1933.2
军队人数对比
国军
红军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30万
7万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博古 李德
战略战术
反剿结 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胜
集中优势, 各个突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失
意义: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讲义一、长征的背景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

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剿”。

由于王明、博古等人“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根据地也日益缩小。

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二、长征的路线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是最为曲折和漫长的。

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但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惨重。

随后,红军改变了战略方向,进军贵州,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于1935 年10 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红二、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进行了艰苦的长征。

他们穿越了湖南、贵州、云南等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一起北上,于 1936 年 10 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渡嘉陵江,翻雪山,过草地,由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红四方面军经历了多次曲折,最终于 1936 年10 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三、长征中的重要战役1、湘江战役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国民党军队凭借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在湘江一带设置了重重封锁线。

红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鲜血染红了湘江。

但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封锁。

2、四渡赤水毛泽东指挥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迂回,四次渡过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使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3、强渡大渡河红军先遣队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

4、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在敌人火力封锁下,攀着铁链,冒着枪林弹雨,夺下了泸定桥,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大 巧渡金沙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大 巧渡金沙江 渡

爬 雪 山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遵义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来自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
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
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
红军长征时穿过的草鞋
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 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3、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 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 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
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zī]重要 在一个地恶球劣上的最自险然峻环的境地带保持这样敌的人平的均围速追度堵,截可说近
乎奇迹。 生活艰苦、缺衣 恶劣的少自食然环境
材料二:眼看掉队、牺牲的 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 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长征开始:1934年10月出发。
受挫: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结果: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