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香玉剧社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7k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学习常香玉爱祖国、 爱人民的
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3*香玉剧社号
一、 课件出示香玉剧社号图片, 质疑解题 (一)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 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30 端午节的由来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
都知道哪些?
2.
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
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 30 课《端午节的 由来》 , 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内容 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认 读生字词,然后有针对性地指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 出示生字词语, 指名读。 ( 展示课件第二
?
导学生纠正读音,识记字形, 有利于巩固生字,丰富学生的 语言积累。
屏) 佩戴 诬陷
措施 爱戴
传颂 粽子
尸体 屋檐
习俗 辅佐
疏远 驾着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 “措、颂、俗”是平舌音, “尸、疏” 是翘舌音。 字形: “施” 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 。 “疏 ” 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 要漏掉。 3.齐读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5.指名反馈:课文 小组内讨论分段, 说段意,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再派出代表进行反馈,可以训 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 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 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 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五、板书设计2 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儿童多处就是春湖面湖边玉澜堂(花儿——儿童)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二、学习第九自然段(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三、拓展延伸1.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同学们,我们就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特殊的爱的情感,一起走进冰心的世界。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3*香玉剧社号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来结束全文,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能首尾呼应。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4h

2. 搜集的资料应当和研究课题有关,尽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 反
面的都要。
3. 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可以从有关的书 籍
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 多媒体出示: 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不足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第一手资料,真实费时多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比较真实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材料集中,信息较多寻找费时需要较多资料时 利用网络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设备需要大量资料时 二、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信息。 提供建议: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 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允许学生请家长或其他人帮助去 搜集资料。
2.
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
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 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 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 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三、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一)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二)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 部分。
1.
153
六、师小结:从阅读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研究的过程、方 法以及研究的结果,都是因为作者有条有理,准确简练地写出了研究报告。
七、布置作业: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分头围绕主题收集整理资料,下一
次在小组内汇总再进行进一步整理、取舍,为撰写报告做准备。 第一课时 搜集信息
一、我们了解了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大家都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确 定了研究报告的主题。现在各组根据你们选择的主题,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
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 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 体会她的爱国之情。抓住“为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香玉剧社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玉剧社号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2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解题1、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自读提示,说说提示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一说常香玉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上述你质疑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
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四、细读课文,质疑交流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2.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
(2)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3.交流。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常香玉。
五、谈一谈:学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常香 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让学 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 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 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 体会她的爱国之情。抓住“为
2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3*香玉剧社号
(二)检查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满目疮痍、一丝不苟、百废待兴、丧心病狂 (四)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上 述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1. 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2. 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 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 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 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3*香玉剧社号
一、课件出示香玉剧社号图片,质疑解题
(一)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 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3*香玉剧社号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 文:13 香玉剧社号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 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 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玉剧社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玉剧社号一、教学目标1.了解广东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代表——香玉剧社,并能简要介绍相关知识;2.学习《香玉剧社号》这篇戏曲剧本,理解剧情、角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3.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演绎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语音语调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戏曲文化中的香玉剧社的基本知识;2.理解《香玉剧社号》这个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地点和时间等基本要素;3.学会进行剧情演绎,同时注意说话和演唱的语音语调及表情动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自己了解并发表他们对戏曲文化的看法及了解情况;•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向学生简介知名的广东戏曲——香玉剧社。
2.学习篇章及思考问题•学生们上台表演香玉剧社号前,让学生阅读《香玉剧社号》,导致学习兴趣;•在学生表演前,先请学生简单介绍下剧本及其背景,搜索旧时香玉剧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再请学生基于他们阅读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香玉剧社号》描述的是什么故事情节?–剧本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对剧情有何感想或收获?3.学生表演•在准备充分后,分组为各组特定分配的角色,进入演出阶段;•发挥学生自发性和实验性的表演创意,将剧本内容演绎出来;•专项练习或打磨不够流畅或逼真的表演技巧,注意口齿清晰、韵律规范,根据角色的性格及处境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语音语调。
4.小结回顾•担任主持人给大家介绍在本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学生们的表现;•学生们上台汇报各自的成功体验并分享经验;•教师跟着话题引导,提醒学生每个疏漏,同步清楚今后有机会要继续深入学习戏曲相关内容和文化。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们在学习和表演时的情绪和态度,及参与度和表现程度;•针对表演完后的现场表演,通过文字评价及词语或短语的肯定或指挥,给学生相关的建议意见并给予评分。
五、拓展延伸1.学习《琵琶记》等其他的广东戏曲,了解更多有关戏曲文化的历史和相关知识;2.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多学习国内外其他地方的传统文化和娱乐体育活动。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香玉剧社号》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5v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3 香玉剧社号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要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品质,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2.创设情境拓展说话,盛赞常香玉的高尚品德。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0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让学生知道科学家巴斯德是怎样征服狂犬病造福人类的,教育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品质。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品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探讨交流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在读中感悟,领悟到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会认“菌、枢、疫、疯、魄、酷、魂、寂”等8个生字,会写“助、畜、魔、疯、惧、魄、残、酷、魂、寂”等10个字,掌握“助手、细菌、病魔、疯狗、无所畏惧、惊心动魄、残酷、惊魂不定、寂静”等词语。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香玉剧社号_语文S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香玉剧社号_语文S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9个生字。
明白得“募集、募捐、后盾、一丝不苟、积极、积蓄、申报、百废待兴、辗转反侧”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要紧内容。
(2)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缘故及通过。
3、情感态度
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明白课文,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缘故及通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护理事业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确实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明白的问题,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齐读课文,
(1)自学本课生字,有什么要提醒大伙儿要注意的吗?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感悟明白得
1、默读课文,并摸索:
常香玉是如何样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让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学习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并了解捐献飞机的起因、通过及结果)
2、小组合作自学
3、汇报、交流
四、拓展、总结
1、画出本课中自己喜爱的词语或句子,并把它抄在积存运用本上。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香玉剧社号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查字典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2.通过品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常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常香玉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其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常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体会常香玉的爱国情怀.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资料,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板题:同学们,你们谁对这个名字有一些了解吗?
2.介绍常香玉:常香玉(1922—2004)河南巩县人,原名张妙玲.豫剧五大名旦之首,常派创始人,豫剧大师.她9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初学花旦和文武小生,后主攻旦角.13岁主演《西厢记》誉满开封.她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在演出中逐渐融化豫东调和祥符调,并吸收曲剧、坠子、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的一些唱腔,开创了常派艺术.1940年开始潜心钻研青衣和花旦表演艺术.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赴全国各地义演半年,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称.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常香玉晚年致力于对青年演员的培养,自筹资金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为豫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展示图片)
3.你对课题如何理解,请说说你的看法或疑问.
(先通过介绍资料,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接着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圈出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静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
2.检查学习成果.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语的情况.
①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②教师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调.
③教师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读一读.
④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满目疮痍、一丝不苟、百废俱兴、丧心病狂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由学生举手回答)
三、学习课文,体会爱国情怀.
1.默读课文,思考: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在一旁作简洁说明)
2.分两小组交流反馈,并向全班汇报.
四、课堂小结.
教师:当广州演出结束后,由于全国人民的支持,只演了一百八十多场,收入就超过了十五亿元.1952年2月7日,常香玉把钱全部寄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申报书上写明“这架飞机叫‘香玉剧社号’”.当时的总会长郭沫若亲笔给飞机题写机名.不久,这架战机就翱翔在战场上,加强了志愿军的力量.常香玉捐献飞机的义举极大地震撼了中华儿女,举国上下又掀起了抗美援朝、捐款捐物的爱国热潮.一架“常香玉号”,存放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内;另外一架“常香玉号”,在河南省鲁山县境内的大型战备机库(现为石人山航空展览馆).两架“常香玉弓号”,除了机头上面的题字字体不同外,可谓一模一样,至于哪架是真正的“香玉剧社号”似乎成了一个谜.实际上,我们只须记住常香玉女士的爱国壮举就行,至于哪一架是真正的还重要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