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1.《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2.《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3.《渔家傲·秋思》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满江红》中描述鉴湖女侠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的句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7.《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8.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的句子是: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9.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被白发,欺人奈何”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10.纳兰性德《浣溪沙》中的“身向云山那畔行”一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这首词中的“古今幽恨几时平”一句点明主旨。
11.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触景生情。
用了工整的对仗句勾勒出“远塞”也即“荒戍垒”“旧关城”的荒凉破旧景象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12.《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13.《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 (全)

2014年语文中考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发对钱塘湖美景的赞美之情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浣溪沙》(晏殊宋)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四)《望岳》(杜甫唐)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刘禹锡唐)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人教版初二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初二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七年级(上)(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四)《西江月》(辛弃疾)1.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手法,描绘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西江月》中,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1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六)《龟虽寿》(曹操)1.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2.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七)《过故人庄》(孟浩然)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直言获罪被贬的原因)的诗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的句子: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5.《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意象叠加),写出早行之景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商山早行》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8.《商山早行》中点明行旅中思念着长安,也表现出诗人怀念长安用以表现政治上的进取心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9.《商山早行》中,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又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0.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达的是漂泊他乡的游子残月未落时赶路的辛劳。
12.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日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教案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提高对我国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片段。
2. 对古诗文进行背景介绍、字词解析、意境分析等。
3. 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
2. 运用示范法、模仿法、对比法等,帮助学生熟练背诵和默写。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文的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背诵和默写:组织抽查,评估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诗文背诵默写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
2. 第二课时:选取第一篇古诗文,进行背景介绍、字词解析、意境分析。
3. 第三课时: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篇古诗文,进行背诵和默写训练。
4. 第四课时:课堂讨论,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提升其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通过背诵和默写,对古诗文进行深入思考和内化。
3.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中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4.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情感表达,提升其情感共鸣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对已学古诗文进行复习,深化理解。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文进行深入学习,分析其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古诗文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古诗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有答案)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有答案)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6.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7.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8.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9.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10.《雁门太守行》中“,。
”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11.《雁门太守行》中“,。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雁门太守行》中“,。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
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13.《鱼我所欲也》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14.《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1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1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
1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
部编新教材中考真题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解析版】9

古诗文默写14天打卡计划第九天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2)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礼记>二则》)(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画龙点睛,抒写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心愿。
2.(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在米字格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窃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
(《关雎》)(2)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4)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5)我国古代文人墨客表情达意往往委婉含蓄,李益在“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借“芦管”表达对故乡的深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白在“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中借“水”表达对故乡的不舍(《渡荆门送别》);王湾在“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中借“大雁”表达对故乡的牵挂(《次北固山下》)。
3.(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填空。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论语》中论证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3、《〈论语〉十则》中论述历经危难方知真情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论语〉十则》中强调与人交往要尽责守信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5、《〈论语〉十则》中强调求学要脚踏实地,不能弄虚作假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
6、《〈论语〉十则》中论述待人接物方面应该终身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时,作为东道主,你可用《论语》里的句子对前来参加比赛的外国
朋友表示欢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10、《陋室铭》写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1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陋室铭》将陋室与古贤名室类比的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
15、请写出《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
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7、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
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有关语句来比喻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
这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9、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乏人
才,而是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0、《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1、《马说》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
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22、《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3、在《马说》中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4、《三峡》中哪一句在总体上写出山高峻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不见曦
月。
25、《三峡》中直接写出三峡秋季凄凉婉伤的气氛是哪一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6、郦道元的《三峡》从侧面描写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7、《三峡》中通过渔者的歌声来写出三峡秋景凄凉婉伤的气氛,这个句子是: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8、《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
29、《小石潭记》中描写溪身曲折蜿蜒的特点是哪一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0、《小石潭记》中写出两岸树木葱茏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1、《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
32、《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
3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孩子神情的句子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内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
3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6、《岳阳楼记》中表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所取得的政绩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7、《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8、《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9、《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0、《醉翁亭记》中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论述亡国条件的语句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论述磨炼人才的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4、在《曹刿论战》中说明曹刿要拜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5、战后,曹刿分析战胜齐师的原因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46、《曹刿论战》中曹刿所以让鲁军追逐齐军的原因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7、《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在寒冷的天气中抄书不辍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
可屈伸,弗之怠。
48、人生常常面临各种的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在《鱼我所欲也》
中所说的那样:“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齐王刚下达纳谏的命令后所收到的效果是哪一句?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50、《出师表》中诸葛亮论述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2、《出师表》中写出先帝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的句子是: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53、《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4、《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也。
5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语意相仿
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