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部分14篇)
高中14篇理解性默写

高中14篇理解性默写一、⑴《诗经•卫风•氓》中借新鲜的桑叶来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遥望男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没有看到男子到来伤心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乘车回娘家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回娘家遭到弟兄们的嘲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诗经•卫风•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诗经•卫风•氓》中写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和男子两人很顺利地结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⑽《诗经•卫风•氓》中女子静下心思考过后痛斥男子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个限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诗经•卫风•氓》中写男子忠厚老实老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最新整理,附答案)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最新整理,附答案)(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高中语文高考14篇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高考14篇理解性默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14篇理解性默写强化1、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7、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李商隐在《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高中部分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高中部分
《望庐山瀑布》
苏轼
晴日照九霄,九霄何茫茫!长空雁双飞,川面烟暗雾。
霓旌卷舒卷,头悬欲坠去。
白帝彩云间,万里送行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闭营收,夜半古调轻声近,角落花烬红死萦。
微吟风雨凄连绵,山楼吹夜月朦胧,野草明朝秋叶黄,林表无穷离心重。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旅途之中惊观的壮丽景观,表达了旅途的孤独与生活中流逝时光的
深切感受。
他形容了高耸入云的银河,飞鸟翱翔的天空,天心悬空的彩云,绮丽多彩的霓旌,还有万里古长城环绕的黄河谷。
诗里浓郁的东方烟雨,把画面塑造出苍茫迷离的神秘
气息。
一字一句,充满着抒发深沉感受的节奏,正如他“微吟风雨凄连绵,山楼吹夜月朦胧”的朗诵声。
这首诗写出的,是一片人与大自然景色相映生的自然情怀,把苏轼充满憧憬的未知路
程和令人折服的美景更加凝重流长地融为一体,描绘了大自然给人们以深刻印象的美好景象。
诗里,苏轼从大自然中感受到自然在流逝、一切都在变幻之中的孤独和无奈,并把这
种感受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从而把生活中压抑感加以展现,同时也歌颂自然之美,表达
了苏轼对当下的伤感消逝感情。
正如他说的那样:“野草明朝秋叶黄,林表无穷离心重”,把大自然的壮丽和里微妙的深情相互穿越,一幅深沉的画面慢慢浮现在眼前。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精华版)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2《虞美人》(李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李煜《虞美人》)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登高》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4.《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译文填空+理解性默写)(共14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理解性默写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正面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曹操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长矛吟诗作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14篇背诵默写试题及答案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二)《诗经·氓》默写答案: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泣涕涟涟。载笑载言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6.无食桑葚,无与士耽 7.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8.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9.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10.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离骚》(7.《离骚》(屈原)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离骚》中,屈原忧郁失意,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的句子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诗中表达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绝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诗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4.《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5.《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6.《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7.《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8.《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19.《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0.《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1.《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2.《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诗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的诗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3.《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文中“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两句诗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24.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5.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6.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7.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8.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9. 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30.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8.《蜀道难》(李白)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以动物都难以逾越的夸张手法表现蜀道之高峻的句子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诗中通过夸张生动形象地说明蜀道的艰险的两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以神话故事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从中也可以看出蜀地与世隔绝,蜀道来之不易。
)(诗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诗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行人过岭时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描写表现山势高峻的诗句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9.《登高》(杜甫)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在《登高》中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
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且今人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在诗中诗人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之情。
)(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