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专业技术规范
避雷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新疆电力公司新疆电力公司奎屯电业局10kV北开线改造避雷器技术规范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设计单位:新疆电力公司奎屯电业局2012年1月7日1.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注1:项目单位对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有差异时,可在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投标人应对该差异表响应。
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偏差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注2:参数名称栏中带*的参数为重要参数。
如不能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注3:投标人可选择是否提供电压分布不均匀系数,若提供电压分布实测或计算结果,加速老化试验Uct可按实际不均匀系数计算,否则Uct=Uc×(1+0.15H),H为避雷器高度。
2.单台(套)设备组部件配置表3.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4.投标人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5.工程概况6.使用条件参数表注:“使用条件参数表”中“招标人要求值”为正常使用条件,超出此值时为特殊使用条件,项目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条件进行修改。
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通用技术规范部分)项目单位原则上不能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当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压力释放能力等与标准技术参数表有差异或对通用部分条款有差异时,应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中列出,并以偏差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应对表6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
8.主要部件材料表9.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投标人填写)10.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使用情况证明需有投运前后的测试数据。
11.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见附件: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docx。
35kV氧化锌避雷器技术规范书

35kV氧化锌避雷器技术规范书35kV 氧化锌避雷器技术规范书编制单位:年 07月目录1 总则2 工作范围供货范围服务界限技术文件3 技术要求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环境条件工程条件基本设计要求技术参数结构附件 4 质量保证 5 试验型式试验例行试验现场验收试验 6 包装、运输和储存7 投标方应填写的氧化锌避雷器规范表附表1 投标差异表1 总则本设备技术规范适用于35kV氧化锌避雷器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设备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招标方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方应按较高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标、投标双方协商确定2 工作范围供货范围本招标文件要求采购的35 kV氧化锌避雷器规范和数量见“35kV氧化锌避雷器供货规范和数量”服务界限从生产厂家至变电站的运输全部由投标方完成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投标方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投标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技术文件投标方在订货前应向招标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典型说明书、总装图和主要技术参数等在合同签订10天内投标方向招标方提供下列图纸资料及拷贝磁盘2份-1-a 总装图: 应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包括外型尺寸、设备的重心位置与总重量、受风面积、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和材料及其它附件;b 基础图:应标明设备尺寸、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c 产品说明书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 设备的开箱资料除了条所述图纸资料外还应包括安装、运行、维护、调试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一式8份3 技术要求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GB-93 《标准电压》《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T 《电工名词术语》 GB 《包装贮运标志》GB- 《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DL/T《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以及其它相关标准以上标准如有新版本,按最新版本执行环境条件周围空气温度最高平均温度: 40℃ 最低平均温度: -15℃ 最大日温差: 30K日照强度: /cm2(风速/s) 海拔高度: 大于m-2-最大风速: 35m/s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日平均值: 95% 月平均值:90% 降雨量年最大:mm 日最大:mm雷暴日:65日/年地震烈度:8度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污秽等级:级覆冰厚度:10 mm(风速不大于15 m/s时)工程条件系统概况a 系统额定电压: 10kV / 35kVb 系统最高电压: 12kV /c 系统额定频率:50Hzd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系统 /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安装地点:参见附表1 设备布置尺寸:相间距:相间带电体最小间距:基本设计要求耐震能力水平分量垂直分量-3-本设备应能承受用三周正弦波的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同时施加于支持结构最低部分时在共振条件下所发生的动态地震应力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泄漏比距不小于/kV(级) (按12kV / 计)不小于/kV(Ⅳ级) (按12kV / 计) 设计寿命全部设备必须是全新的、持久耐用的即使在本标书中没有明显地提出也应满足作为一个完整产品一般所能满足的全部要求投标方应保证设备能耐用XX年技术参数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不低于下表所列数值; b)避雷器能承受所在系统作用的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能量系统接地方式有效接地不接地35kV kV kV kV持续运行电压(kV) 相地 Um/3 Um/3 Um/3中性点 UmUm额定电压(kV) 相地 Um Um;中性点 ()Um10kV Um UmUm Um/3 Um/3 —— /3; UmUm消弧线圈低电阻高电阻;;1Um——Um;; Um-4-注:Um为系统最高运行电压(kV)kV括号外、内数据分别对应变压器中性点经接地电抗器接地和不接地 kV括号外、内数据分别与工频过电压、对应kV变压器中性点经接地电抗器接地和kV变压器或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经接地电抗器接地时,接地电抗器的电抗与变压器或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零序电抗之比小于等于1/3 kV、kV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且绝缘水平低于标准时,避雷器的参数需另行确定站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参数序号项目技术参数单相、户外敞开式、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Y5W-17/4517kV 5kA 45kV 24kV A 80kA 5Y5W-51/51kV 41V 5kA kV kV kV73kV A 80kA/kA51 避雷器型式2 型号3 避雷器额定电压4 最高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5 标称放电电流6 1/5s陡波冲击残压(峰值)不大于 10kA下 7 8/20s雷电冲击残压(峰值)不大于10kA下 8 30/60s操作冲击残压(峰值)不大于2kA下 9 直流1mA参考电压不小于 10 2ms方波通流容量 20次 11 4/10s短时耐受电流(峰值) 12 输电线路放电等级99-4 13 总的能量吸收能力(比能量kJ/kV)14 压力释放能力(有效值)大电流-5-序号小电流项目技术参数15 瓷套的绝缘耐受能力/50s雷电冲击耐受(峰值) 161工频湿耐受(有效值) 最大持续相对地运行电压下无线电干扰电压() 不大于内部局放不大于 17接线板容许负载水平垂直横向安全系数19 瓷套爬距 20 与系统连接方式V 5PC N N N ≥ mm 相-地V 5PC N N N ≥ mm 相-地21 被保护物类型及其绝缘水平(峰变压器和配电装置设变压器和配电装置设备值) 备75kV kV注: 以上所列参数为基本要求,投标者应如实提供各项参数结构每相避雷器的单元阀片应具有相同的特性,而均压电容器的电容值则以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均压特性来选配每相避雷器均带有均压环和绝缘底座压力释放装置(瓷套管) 每节元件两端均设有压力释放装置每相避雷器带一只在线动作计数及泄漏电流合二为一的监测器当标称放电电压通过放电计数器时,计数器两端的残压不应>3kV计数器应有可靠的密封性能及金属部件防腐蚀措施瓷套式避雷器内部充以微正压-6-投标者投标时提供型式试验报告出厂前提供例行试验报告密封性能避雷器应可靠的密封,在避雷器寿命期间,不应因为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运行性能套管绝缘套管应为瓷套管或硅橡胶套管套管的伞裙宜为不等径的大小伞,其有效爬电距离应考虑伞裙直径的影响,伞型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所有外露的钢铁部件均采用热镀锌,镀锌层的厚度>60μm 避雷器复合绝缘外套a)复合外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不应超过5mm2,深度不大于1mm,凸起表面与合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应超过,黏结缝凸起高度不应超过,总缺陷面积不应超过复合外套总表面的%; b)复合绝缘外套的憎水性要求: 1)憎水性一般要求为HC1-HC2级; 2)憎水性减弱特性一般满足HC3-HC4级; 3)憎水性恢复特性一般满足HC2-HC3级; 4)憎水性迁移特性一般满足HC2-HC3级 HC值 HC1 HC2 HC3试品表面水滴状态描述只有分离的水珠,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θ≥80O 只有分离的水珠,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50O<θ<80O只有分离的水珠,水珠一般不再是圆的,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20O<θ<50OHC4 同时存在分离的水珠与水带,完全湿润的水带面积小于2cm2,总面积小于被测区HC5 HC6 HC7外绝缘爬电距离相对地:≥mm 相对地:≥mm-7-一些完全湿润的水带面积大于2cm2,总面积小于被测区域面积的90%;完全湿润面积大于90%,仍存在少量干燥区域整个被试区域形成连续的水膜避雷器底部应带绝缘底座,爬电距离不应计及绝缘底座的长度,但机械强度验证时必须计及绝缘底座的影响接地每相避雷器应设有2块50×90×8的镀锌钢板作为接地板,并且每块接地板至少应配备1只直径不小于16mm的接地螺栓镀锌和防锈除了非磁性金属外,易锈金属部件均应热镀锌或采用达罗克技术处理,镀锌金属件的最小厚度为3mm,并应符合相应标准镀锌前,必须将所有焊渣清除干净部件材料应在加工、制造完成后再镀锌供货方应提供适当数量的原质油漆,以备安装后现场涂刷序号B03铭牌符合国标,不锈钢制作,字样、符号应清晰耐久,铭牌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安装位置应明显可见附件1.在线动作计数及泄漏电流合二为一的监测器 2.绝缘底座4 质量保证订购的新型产品除应满足本规范外投标方还应提供该产品的鉴定证书投标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投标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若招标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投标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投标方应积极配合投标方应有遵守本规范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GB/T质量保证体系该质量保证体系已经通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8-5 试验型式试验以下各种试验按99-4()标准和GB-标准进行对于新设计的产品或者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的产品均需进行型式试验,并提供型式试验报告 (1) 持续电流试验 (2) 残压试验,包括: · 陡波冲击残压试验· 雷电冲击残压试验· 操作冲击残压试验· 残压的时间特性试验 (3) 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线路放电试验· 方波电流耐受试验 (4)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 (5) 动作负荷试验 (6) 热耗散失特性试验 (7) 压力释放试验 (8) 人工污秽试验(9) 内部游离放电和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10) 泄漏试验 (11) 抗震能力试验 (12) 机械强度试验 (13) 电压分布试验 (14) 密封试验例行试验 (1) 持续电流试验(2) 标称放电电流残压试验-9-(3)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该试验在每节避雷器上进行 (4)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直流1毫安参考电压试验在每节和整只避雷器上进行 (5)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75%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在每节和整只避雷器上进行 (6) 阻性电流与全电流试验最高连续运行电压下的阻性电流和全电流试验在每节与整组避雷器上进行 (7) 1%标称电流下残压试验该试验在每节避雷器上进行 (8)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9) 密封性能试验(10) 2毫秒方波通流容量试验抽取5%阀片进行该项试验 (11) 4/10微秒短时耐受电流试验抽取5%阀片进行该项试验 (12) 局部放电试验现场验收试验按GB-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执行 (1) 绝缘电阻试验 (2)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4) (5) (6) (7) (8)6 包装、运输和储存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其包装应符合铁-10-阻性电流与全电流试验75%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动作及泄漏电流监测器检验操作冲击残压试验密封试验路、公路和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包装箱外应标明招标方的订货号、发货号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无缺7 投标方应填写的氧化锌避雷器规范表投标方应填写设备的规范表并经氧化锌避雷器生产厂家技术部门确认其规格和内容如表表投标方应填写的氧化锌避雷器规范表序号名称1 2 3 4 5 6 7 8 9 10避雷器型式型号。
避雷器技术规范书

第五包10kV配电用、额定电压17kV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专用技术规范书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1.1.2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避雷器应符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投标人也可以推荐符合本招标文件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必须提供详细的技术偏差。
如有必要,也可以在技术投标文件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偏差”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1.3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提出了对避雷器的技术参数、性能、结构、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4 本招标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和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全新产品,如果所引用的标准之间不一致或本招标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偏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有与本招标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见表6)中列出。
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见表6)中写明为“无偏差”。
1.1.6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1.7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8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中通用部分各条款如与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格文件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合格的资格文件,否则视为非响应性投标。
1.2.1 满足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的近年内相对应电压等级设备的销售记录及相应的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
10-35kV氧化锌避雷器技术规范

35k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书工程项目:广西电网公司年月目录1.总则2.使用环境条件3.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4.供货范围5.卖方在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6.技术资料和图纸交付进度7.包装、贮存和运输8.技术服务与设计与联络1.总则1.1本规范书适用于10-35kV氧化锌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它提出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
本技术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供需双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7354-1987 局部放电测量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11604-1989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DL/T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JB/T 8952-1999 35kV及以下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B/Z336-1989 避雷器用橡胶密封件及材料规范1.6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DL/T613—1997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施前言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 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 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
由于国家标准GB 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 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
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我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93 标准电压GB —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IEC 71(93) 绝缘配合IEC 99—4(91)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 名词术语、符号定义名词术语、符号定义与所引用的标准一致。
220kV线路避雷器

编制单位:贵州电网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 项目名称:220kV 洒红Ⅰ回安装避雷器(第二包) 项目编号:067500GS62150012
2015 年 03 月
需求计划表
贵州电网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拟将 30 支 220kV 线
路避雷器和配套远程监控装置采购项目对外招标,具体数量
传输模块泄漏全电流最大 14
量程 mA 传输模块泄漏电流有效量 15
程 mA
16
传输模块测量误差
7 5 2 ≤5%
17
传输模块数据传送方式
GSM 网络
18
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方式
手机、PC 机
19
传输模块数据传送时间
<120 秒
20
传输模块远传器射频频段
EGSM 900MHz GSM 1800MHz
Class4(2W)/900MHz
3.3 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按 DL/T815-2012 标准和 GB11032-2010 标准进行,需要做的试
验项目如下:
1、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2、0.7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3、残压试验
4、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5、电流冲击试验 6、动作负载试验 7、短路电流试验 8、密封试验 9、复合外套绝缘试验 10、复合外套及支撑件外观检查 11、湿气侵入试验 12、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 13、间隙距离测量 14、支撑件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15、支撑件陡波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16、局部放电试验 17、无线电干扰试验 18、雷电冲击放电电压试验 19、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 20、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21、本体故障后绝缘耐受试验 22、机械性能试验 23、金具镀锌检查 4.1 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的设备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应成熟、可靠,满 足本技术规范书要求及相应的实验报告内容,并在各方面符合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若 采用投标方未采用过的新技术,应征得招标方的同意。 4.2 在本技术规范书规定的环境条件和正常的运行环境下,投标方应提供设备寿命不少于 20 年的质量承诺书,并保证其设备在寿命期内运行良好。若在设备寿命期内,针对避雷器存在 的问题需要开展试验等工作,投标方应负责试验的相关费用,并积极配合招标方。 4.3 质量保证期为设备投运验收后 12 个月。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投标方设备的质量问题 而造成停运,投标方应在 24 小时内给予招标方明确的回应,并在双方商定的时间内更换有 缺陷或损坏的部件,投标方应负责运输、试验等费用,赔偿对外造成的损失。质量保证期内 的设备问题得以解决后其对应的质量保证期将延长,延长时间为设备重新投运后 12 个月。 4.4 投标方须具有由权威机关颁发的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或等同的各类体系认证证书,提供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质量
《避雷器技术规范》(参考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DL/T613—1997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施前言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 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 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
由于国家标准GB 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 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
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我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93 标准电压GB 311.1—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2900.12—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IEC 71(93) 绝缘配合IEC 99—4(91)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 名词术语、符号定义名词术语、符号定义与所引用的标准一致。
110kV避雷器技术规范书

光伏发电30MWp工程110kV避雷器技术规范书年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26 KV避雷器供货需求表 (1)2项目概况 (2)3 项目建设环境条件 (2)4适用技术标准 (3)5技术性能 (4)6供货范围 (5)7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5)8包装、标识、运输 (6)8.1 基本要求 (6)装运标志 (6)8.2 特殊要求 (6)9技术服务 (6)9.1 设计资料要求 (6)9.2 制造厂的工地代表 (8)9.3 在卖方工厂的检验和监造 (8)10质量保证和试验 (8)10.1质量保证 (8)10.2试验 (9)10.3 其它事项 (9)附录A投标人需填写的表格 (9)126 kV避雷器供货需求表特别注意:(1)签协议时,需带上满足施工图设计深度的总装图和基础安装尺寸图(电子版及纸介质)。
(2)升压站海拔为1160m,投标方应根据设备生产场所及试验场所对本招标设备的所有电气参数进行修正。
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安全净距,包括带电体对地、带电体对接地体、相间、维护通道等距离均应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规程的要求,按本工程海拔高度修正。
(3)投标方应根据设备安装所在地高海拔、低空气密度、多风沙、低气温、湿度大(73%)等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元器件的绝缘水平、除湿、散热、通风、保温、防风沙等的设计。
1 总则(1)本规范书适用于光伏发电30MWp工程中126kV避雷器设备。
它提出了对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国家相关标准和IEC标准的优质产品。
(3)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标准不一致时,应按水平较高标准执行。
(4)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认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如有任何异议,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雷器技术规范————————————————————————————————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DL/T613—1997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施前言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
由于国家标准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
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我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6—93标准电压GB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IEC71(93)绝缘配合IEC99—4(91)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名词术语、符号定义名词术语、符号定义与所引用的标准一致。
4使用条件4.1系统最高工作电压与电力系统标称电压相适应的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见表1。
表1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系统标称电压U n3 6 1 330 500kV系统最高工作电压3.6 7.2 12 40.5 72.5 126 252 363 550U mkV4.2系统额定频率50Hz。
4.3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4.4环境温度最高温度不高于40℃;最低温度不低于-40℃;最大日温差不大于25℃。
4.5最高相对湿度25℃下为90%。
4.6最大风速不大于35m/s。
4.7覆冰厚度10mm和20mm。
4.8日照能量在风速0.5m/s下为0.11W/cm2。
避雷器运行在该日照下,瓷套表面的温度一般不超过60℃。
4.9污秽等级根据避雷器安装地区的污秽情况选用避雷器外绝缘污秽等级。
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污秽等级分为4级,见表2。
表2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污秽分级标准污秽等级 1 2 3 4爬电比距1.62.0 2.53.1cm/kV注:1污秽分极标准引自GB55822该表针对悬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3瓷绝缘表面绝缘特性深受其直径及形状影响4套管暂无污秽分级,选择时应加大表中爬电比距4.10耐地震能力地震烈度9度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0.4g;地面垂直加速度0.2g。
地震烈度8度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0.25g;地面垂直加速度0.125g。
地震烈度7度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地面垂直加速度0.1g。
地震波为正弦波,持续时间三个周波(安全系数1.67)。
超出上述使用条件,订货单位应向外商明确提出相应的要求。
5技术要求5.1避雷器额定电压5.1.1按IEC标准规定,避雷器在注入标准规定的能量后,必须能耐受相当于额定电压数值的暂时过电压至少10s。
5.1.2避雷器额定电压选择。
避雷器额定电压可按(下)式选择U r≥kU t(1) 式中:U r——避雷器额定电压,kV;k——切除短路故障时间系数,10s及以内切除故障k=1.0,10s以上切除故障k=1.3;U t——暂时过电压,kV。
在选择避雷器额定电压时,仅考虑单相接地、甩负荷和长线电容效应引起的暂时过电压,可按表3选取。
表3暂时过电压值接地方式非直接接地直接接地系统标称电压k V 3~1035~66110~220330~500母线线路暂时过电压k V 1.1U mUm注:U m为系统最高工作电压,kV保护发电机避雷器额定电压按1.25倍发电机额定电压选择。
5.1.3避雷器额定电压推荐值见表4。
保护发电机避雷器额定电压推荐值见表5。
5.1.4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额定电压选择。
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的雷电保护因数(见5.4.2条)不得小于1.25,宜尽量选择额定电压值较高的避雷器。
一般用于直接接地系统时,不低于系统最高工作相电压。
非直接接地系统可按10s以上切除故障的线端避雷器额定电压选取。
5.1.5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额定电压推荐值见表6。
表4避雷器额定电压推荐值接地方式非直接接地直接接地10s及以内切除故障10s以上切除故障系统标称电压kV 3 6 1 66 110 220330 500母线线路母线线路避雷器额定电压kV 4.0 8. 54 96(96)102108(192)204216(276)288300(288)300312(396)420444(420)444468注:圆括号内数据适用于输电线路较短,暂时过电压较低的电网表5保护发电机避雷器额定电压推荐值发电机额定电压kV3.15 6.3 10.5 13.8 15.75 18 20 22 24 26避雷器额定电压4.0 8.0 13.2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kV表6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额定电压推荐值中性点绝缘水平全绝缘分级绝缘系统标称电压3 6 1 330 500kV避雷器额定电压5 1 0 84 102kV5.2避雷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对同一系列避雷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 c应与避雷器额定电压U r近似成正比选用,一般情况下U c≥0.8U r且不得低于以下规定值:直接接地系统非直接接地系统10s及以内切除故障时10s以上切除故障时U c≥U m(35kV~66kV)U c≥1.1U m(3kV~10kV)保护发电机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不得小于发电机额定电压值。
5.3避雷器分类按标称放电电流分为20、10、5、2.5、1.5kA五类,见表7。
表7避雷器分类标称放电电流kA20 10 5 2.5 1.5避雷器额定电压U rkV 360≤U r≤4683≤U r≤360U r≤96 U r≤36U r≤150适用系统标称电压kV 500电站3~330电站3~66 3~26保护电机3~500保护变压器中性点配电网保护电容器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耐受长线释放见表11 —冲击电流—见表12大冲击电流4/10μskA100 100 65 255.4保护水平5.4.1雷电冲击保护水平标称放电电流(8/20μs)下的残压值为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陡波标称放电电流(1/5μs)下的残压值与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值之比不得大于1.15。
5.4.2雷电保护因数电气设备全波冲击绝缘水平与雷电冲击保护水平之比值为避雷器的雷电保护因数,该因数不得小于1.4。
5.4.3操作冲击保护水平操作冲击电流(30/60μs)下的残压值为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其操作电流值见表8。
表8操作冲击电流值标称放电电流kA20 10 10操作冲击电流A2000 1000 500注:保护电容器的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5kA的操作冲击电流值为1000A5.4.4操作保护因数电气设备操作冲击绝缘水平与操作冲击保护水平之比值为避雷器的操作保护因数,该因数不得小于1.15。
5.5避雷器吸收操作过电压能量的估算避雷器吸收操作过电压的能量可按(下)式估算(2) 式中:W——避雷器吸收能量,kJ;U res——避雷器操作冲击电流下的残压,kV;U L——预期过电压,kV;Z——线路冲击自波阻抗,Ω;T——电流持续时间,ms,T=2l/v;l——线路长度,km;v——波速300km/ms。
也可按比能量W′选择避雷器的长线释放等级,W′可按(下)式计算(3) 式中:W′——避雷器每千伏额定电压吸收的能量,kJ/kV。
5.6避雷器绝缘水平(无电阻片)5.6.1爬电比距。
避雷器爬电比距λ可按(下)式确定λ=L/U m(4) 式中:L——瓷套爬电距离,cm。
λ应符合表2的规定。
5.6.2工频耐压(1min)见表9。
5.6.3操作耐压(250/2500μs)见表9。
5.6.4雷电耐压(1.2/50μs)见表9。
表9避雷器(无电阻片)耐压值标称电压(有效值)kV3 6 1 330 500工频耐压(有效值) kV 25/18 30/23 42/30 95/80—/140—/160200/185 —/395 —/510 —/680 —/740操作耐压(峰值)kV———————950 1175 1240雷电耐压(峰值) kV 4351550 1675注:工频耐压分子为干试电压值,分母为湿试电压值5.7压力释放等级在大气中使用带有压力释放装置的避雷器,应按避雷器安装点可能的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进行选择,不同的标称放电电流具有不同的压力释放等级,见表10。
最大电流持续时间不应小于0.2s。
5.8脱离器当避雷器发生故障时,脱离器用来将避雷器与系统隔离,以防系统发生永久性故障,并给出故障避雷器的明显指示。
当脱离器无明显、有效、永久的隔离功能时,应能承受1.2倍带脱离器的最高额定值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持续时间1min,电流有效值不超过1mA。
脱离器在规定的动作负载试验中不应动作。
表10避雷器压力释放等级标称放电电流kA20 10 5最大电流kA 635040206350402010165最小电流0.8kA6试验6.1型式试验6.1.1绝缘电阻试验由制造厂提供避雷器绝缘电阻的试验数值及测量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
6.1.2最大工作电压持续电流试验应测量每节与整只避雷器在合同规定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和系统持续运行电压下的阻性电流峰值与全电流值。
前者用于检验避雷器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值,后者为现场试验提供对比参数。
6.1.3工频(直流)参考电压试验工频(直流)参考电压应在避雷器比例单元和每节上测量,在工频参考电压下阻性电流峰值为1mA~5mA,在直流参考电压下电流为1mA,该电流应在环境温度为(20±15)℃下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