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学难题
初二物理力学难题

1.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F1、F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F1、F2及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乙、丙所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向.(选填“左”或“右”)2.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块冰,冰块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关于当冰融化时是否有水溢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会溢出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会溢出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不会溢出3.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ρ1<ρ2B.F1=F2,ρ1<ρ2C.F1<F2,ρ1>ρ2D.F1<F2,ρ1<ρ24.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 6 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球A的质量为32gB.小球B的质量为8gC.ρ1与ρ2之比为2:3D.ρ1与ρ2之比为24:255.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3,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6.有两块相同的木块,其密度为0.6×103 kg/m3,它们所受的重力大小用G表示,G1、G2表示密度都为3.0×103kg/m3的金属块所受的重力大小.如图所示,当重为G1的金属块放在水面上的木块上时,木块全部浸没水中,且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当重为G2的金属块放在另一块木块上时,木块与金属块G2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则G1:G2= 頹筹闩糁栀欤嗆傩壺繩獭蘺鯢礱儈汹簽硕堅阖针唤巯枣瞇嚣梔钗阕籮复誨猫詫鱈贫盐鲈傴轨鸭餘毕驛癫谪陝郟硯礙鈄凤絀顢册铯來襉册盡伤狽恳辍炖釣怼爐纰癉驼縹痉籟颜閣镓來频鍆棗荤独绗赊厙冪緩袭弹秘鐨飩颀賒诮辑觯。
初二物理运动和力部分较难题汇总

初二物理运动和力部分较难题汇总1.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A,在大小为20N方向向左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3秒,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左移动了30cm的距离,滑轮与绳子质量不计,滑轮与绳子之间摩擦不计。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20NC.拉力F的功率为2WD.拉力F做的功是12J2.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
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
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
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2N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D.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1N 3.如图用甲乙两种方法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滑轮自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关于F甲、F乙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2F乙 D.F甲>F乙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题型注释)4.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________,测量时应将________放在天平的右盘内(选填“物体”或“砝码”)。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时,物体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5.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已于2010年7月1日前建成通车。
此铁路全长约300km,设计最大车速为350km/h,通车后南京到上海最快只需________分钟(保留一位小数)。
高速列车驶经站台时,人要站在安全线以外,以免被列车“吸过去”,这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_;此时若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则站在站台上的人是__________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6.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5日,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氦气球拾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并成功着陆(如图),创造了人类搭乘气球抵达的最高高度和人类自由落体最高时速(1173千米/时)两项世界纪录。
八年级物理难题

八年级物理难题一、浮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体积为80cm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³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
(g = 10N/kg)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
水的密度公式,公式。
则物块所受浮力公式。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公式,即公式,公式。
物块的体积公式。
根据密度公式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公式。
2.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³的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公式)解析首先计算物块的密度公式。
因为水的密度公式,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公式,物块的重力公式,所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公式。
二、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20cm。
A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求:(1)A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将A、B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h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和公式的大小关系。
(公式,公式)解析(1)A的边长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公式。
已知公式,则公式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设截去相同高度公式。
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计算公式。
把公式,公式,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2.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²m²。
在容器中装入0.8kg 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公式,公式)解析(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酒精的总重力。
容器的重力公式。
酒精的重力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三、光学相关难题1. 题目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少度?解析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八年级物理难题集锦

八年级物理难题集锦第一章. 声现象1. 声音是什么1. 人们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行车的破旧:“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
你知道“哪儿都响”的原因吗?给你一辆这样的自行车,你将如何改造,来减少它在进行中的响声?答:因为自行车使用时间长后,会产生螺丝松动,一些不见因长时间摩擦而变形。
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将松动的螺丝加上垫圈拧紧,休整变形的振动和摩擦。
2. 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响起时,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而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变快,它就跳动的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跳舞草”的神奇表现与声现象有关系吗?简单阐述理由。
答:有关系。
因为这种叶子对声波的刺激十分敏感,音乐的响起将声音传播到空中,然后声音再由空气传播到叶子,使叶子发生振动。
3. “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风的声音,马的声带,黄河水。
4. 人靠耳朵听声音,人们干支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耳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5. 参照下面的声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几种物质的声速/(m/s)空气(15℃)340 蒸馏水(25℃)1531空气(25℃)346 铜棒3750软木500 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 铝棒5000蒸馏水(15℃)1497 铁棒5200答:声速与材料和气温有关。
5. 2002年暑假期间,北京大学五名学生到珠穆朗玛峰登山,发生雪崩事件,造成重大事故。
登山运动员都知道:雪地等山,不宜高声喊叫。
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答:因为雪山或溶洞中的支撑部分可能十分脆弱,高声喊叫会引起空气的振动,当空气振动的频率与雪堆岩石固有的频率达成共振时,会引起雪崩或溶洞塌陷。
6.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听不到声音,但他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照样创作出传世之作,这是怎么回事?分析:贝多芬耳聋只是传导障碍,听觉神经并没有损坏,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可以让钢琴声通过木棒传到牙齿,再通过颌骨,头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

1.将金属球A和B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手提测力计使两金属球没入水中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
已知金属球A的密度为ρA,金属球B的密度为ρB,且ρA大于ρ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球A的体积大于金属球B的体积B.金属球A受到的浮力大于金属球B受到的浮力C.金属球A的质量大于金属球B的质量D.金属球A的质量小于金属球B的质量2.0.5kg的平底空水桶内,装入15kg的水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0Pa。
小刚用细线拴着体积为4×10-3m3密度为3×103kg/m3的金属球。
当手提细线使金属球浸没在桶内的水中时,水面升高了5cm,如图乙所示。
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800paB.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500paC.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5500 paD.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3900 pa3.圆筒形玻璃筒的内底面积为200cm2,内部装有水。
在木块上压一个质量为0.4kg的金属块后放在水中,二者漂浮,如图所示。
此时水对玻璃筒底的压强为p1。
当把金属块拿去后,木块独自的在水中且漂浮,此时水对玻璃筒底的压强为p2,g取10N/kg,则p1与p2之差是pa。
4. 小明利用量筒来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他首先在量筒内放入了40毫升,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
然后将一木块放入量筒内的酒精中静止后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此时量筒的示数为50毫升;他又将一小石块轻轻的放在木块上,木块仍能漂浮在液面上,此时量筒的示数为80毫升;最后他将这一小石块轻轻的放入量筒中,静止后量筒的示数为70毫升。
则这一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5.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
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2,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的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ρ水。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总结经过对力学的复习,很多同学大呼物理难学,很多情况傻傻分不清。
为帮助大家摆脱力学易错陷阱,店铺特将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如下。
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喜欢!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部编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力学较难选择题(含答案详解)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型专题复习初中力学较难选择题(含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物体B在匀速下降时,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A使其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到绳子水平向左的拉力为100N。
当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物体A时,物体A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2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300N B.物体B所受重力为300NC.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220N D.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00N2.如图,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A、B用不可伸长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刚好完全浸没入水中,细线被拉直。
已知A重6N,B受到的浮力为8N,A、B密度之比为3∶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受到的重力为3.6N B.细线对A的拉力为1NC.A的密度为0.75×103kg/m3D.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3.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4.一只气球只受到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且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则气球( )A.一定静止B.一定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或静止C.可能加速向下运动D.可能匀速向右运动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0.8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行李箱轻轻的放在传动器的左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传送带足够长)( )A.行李箱在传送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大B.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C.行李箱刚放上传送带时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D.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行李箱由于惯性将向右运动或倾倒6.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A.1B.2C.3D.4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F1=5N,F2=3N。
部编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力学较难填空题(含答案详解)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型专题复习初中力学较难填空题题(含答案详解)1.(1)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
用带厚手套的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变高了,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______;本装置还可以制成一个读数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请写出它的名称)。
(2)在另一个瓶子中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
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用托盘托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左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体具有惯性。
3.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块压缩弹簧,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5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J,则木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 J.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_______ (选填:“B“、“C”或“D”)点.4.质量25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上静止,如图所示。
此时物体对墙的压力是_______N;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50N时,物体恰好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
5.小明用小木球从高处释放来模拟雨滴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情况。
他查阅资料了解到:物体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阻力f 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²f kv =(k 为比例常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力F1、F2的作用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F1、F2及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乙、丙所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向.(选填“左”或“右”)
2.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一块冰,冰块的下表面与杯底接触,水面正好与杯口相齐,关于当冰融化时是否有水溢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会溢出
B.当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有压力时,冰融化后水一定不会溢出
C.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会溢出
D.无论冰块的下表面对杯底是否有压力.冰融化后水都不会溢出
3.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2,ρ1<ρ2
B.F1=F2,ρ1<ρ2
C.F1<F2,ρ1>ρ2
D.F1<F2,ρ1<ρ2
4.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 6 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
C.ρ1与ρ2之比为2:3
D.ρ1与ρ2之比为24:25
5.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已知:容器的底
面积为100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3,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
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
6.有两块相同的木块,其密度为0.6×103 kg/m3,它们所受的重力大小用G表示,G1、G2表示密度都为3.0×103kg/m3的金属块所受的重力大小.如图所示,当重为G1的金属块放在水面上的木块上时,木块全部浸没水中,且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当重为G2的金属块放在另一块木块上时,木块与金属块G2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则G1:G2=
7.如图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岸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W.
8.如图甲示,重8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改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0.5m(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N
B.拉力F2的功率为36W
C.拉力F2的大小为90N
D.拉力F2做的功为1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