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工作中秘书人员的礼仪要求
接待礼仪方案(9篇)

接待礼仪方案(9篇)接待礼仪方案1前期工作:1.接到接待要求或请求后,明确到访时间和参观时间,根据来客级别参考接待标准制定安排,注明来访日期,单位,人数。
2.制定参观线路和流程,按照时间依次提前通知集团各板块、子公司做好接待准备,保洁人员对环境的准备,行政人员布置会场,如需发言要提前准备好音响、幻灯等。
随行期间乘车礼仪:1.位次礼仪轿车座位,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座副驾驶座位殿后。
商务车座位,以司机座后第一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
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递减。
简而言之,即是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
2.上下车礼仪接待人员应为同车的第一驻兵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用手挡住车门上沿,防止客人碰头。
客人全部坐好后再关门。
然后从车位绕到左侧为另外的客人开门或自己上车。
如果和女士、长辈一同乘车,应请女士、长辈先上车,并为对方开关车门。
抵达目的地时,接待人员先下车,为客人开车门。
注意细节:1.女士上车时得体的方法是:先背对车座,先坐在座位上,双脚并拢一同收入车内;下车时,也要双脚同时着地,不可跨上跨下,有失大雅。
2.在随行车辆内常备饮用水、纸巾。
参观期间礼仪:1.贵宾参观及团体参观:由公司核准并于参观前两日将参观通知单填送各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如事出至急先以电话通知后补通知单。
2.普通参观:由各部经理核准,并于参观前一日将参观通知单填送工地,以利接待,但参观涉及两个部以上者,应比照团体参观办理。
3.临时参观:由各部经(副)理核定,并于参观前半个工作日内以电话通知各工地管理部办理接待,如参观涉及两个部以上者,应商请管理部协调办理。
4.根据事先制定的接待流程,为客人进行项目介绍,主要内容为项目成立的时间、公司商业性质、合作方、运作内容、产量和收益等。
并在客人参观时与项目人员协同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
随行讲解礼仪:1.接待来访参观的客人,是代表了贞元的形象,所以接待人员应当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接待人员要求衣着得体大方,体现庄重、大方的企业形象。
办公室日常接待基本礼仪知识和注意事项

办公室日常接待礼仪(一)迎宾礼节。
迎宾礼仪是办公室日常接待的重要工作。
正确的迎宾工作,除了热情和真诚,礼仪常识必不可少。
迎来送往,是日常接待工作的主要方面。
1.办公室日常迎宾。
秘书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的客人,既有预先约定的,也有临时无约的“不速之客”。
不管是有约的还是无约的,秘书都应热情地以礼相待。
当来宾若是熟悉且依约前来的,秘书可亲切地与其握手并礼貌地将其引到事先安排好的会谈地点。
对首次到访的来宾,不管有约无约,秘书都应诚恳地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或确认或恭敬而礼貌地询问来宾身份,并与其握手致意,必要时可与来宾礼貌地交换名片。
对有约的、重要的,或是远道而来的来宾,为了表示郑重、尊敬和热情、友好,主人(多数是秘书)应提前到达预先约定的地点或本单位的大门口、办公楼下恭候来宾。
当来宾乘坐的车辆驶近时,应面带微笑,挥手招呼致意,以示“我们在此已经恭候多时了,欢迎您的光临”之意。
2.办公室之外迎宾。
有时,秘书必须陪同或代表领导到机场、码头、车站等交通场所迎接来宾,或在接待活动地迎接来宾,这相对于办公室日常迎接来说,程序更为复杂些,礼仪礼节要求也更为讲究。
迎宾时,主人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
来宾到达后,主人应上前热情地招呼、问候,然后或自我介绍,或互相介绍,或交换名片。
如果与来宾是初次见面,秘书可事先准备好写有如“欢迎公司先生一行”之类醒目文字的接站牌。
对重要的来宾,可在交通场所或特定的地方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
必要时,要安排迎宾线,即在迎宾时,为了表示隆重,同时也便于主客双方相互致意,主方人员列队迎接来宾。
迎宾线可安排在门内,也可安排在门外,但一定要面向来宾方向。
迎宾线的迎接人员要按职务的高低排列,排列方式可是“一字式”或“雁字式”。
欢迎重要来宾时,有时还要安排送花。
送花时,一般宜选择代表“友谊、喜悦、欢迎”花语的花卉,如玫瑰、兰花、紫罗兰等。
如果是接待外宾,送花时,一定要尊重来宾所在国对花的禁忌风俗。
一般来说,以红色花系或紫色花系为佳,忌用黄色花卉和菊花、杜鹃花、石竹花。
商务接待礼仪秘书接待老总流程

商务接待礼仪秘书接待老总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商务接待礼仪秘书接待老总流程在商务接待礼仪中,接待老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秘书工作礼仪中的左右讲究

秘书工作礼仪中的左右讲究导读:本文秘书工作礼仪中的左右讲究,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秘书工作礼仪中的左右讲究作者/陈建华秘书工作中有很多礼仪要求,特别是在会务、接待、事务管理等工作中,有不少次序上的左右讲究。
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有时尊左,有时尊右。
应该说,绝对尊左或尊右的做法都不正确。
左上还是右上,其实首先要明确中心点和参照物。
在主宾次序中,我们以“主”为中心,“左右”意为以主人为中心的左右位置。
在楼舍空间里,我们的参照物应为楼舍的正门,然后再分主左客右。
各种工作场合,都应以“主”的视角判定左右,而不是以与“主”面对的人的视角判定左右。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总的来说是以左为上。
但在不同朝代、不同场合也有以右为尊的。
百度百科总结说,夏、商、周、晋(包括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唐、宋、明尊左;汉、元、清(包括三国时期)尊右;春秋战国秦汉晋一直是右为尊,隋唐之后左为尊;民间喜庆活动一般以左为贵,凶伤吊唁以右为尊。
改革开放后,我国次序礼仪大多和国际接轨,实行以右为上。
但在一些非涉外礼仪活动中沿袭传统礼仪做法,按尊左排序。
长期以来,我国次序礼仪没有系统完备的规定固化,教科书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导致现实工作中次序礼仪安排混乱。
因此,本文简要地将秘书工作中的次序礼仪作一收集整理,方便秘书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1.主席台座次。
中大型会议都设立主席台。
主席台座次一般由秘书人员会前排列。
有的教科书指出政务会议(活动)应“以左为尊”,商务会议(活动)则“以右为尊”。
笔者认为这样容易造成混乱,应统一标准为好。
一般来说,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遵守“尊左”原则。
职务最高者居中,其左手位为第二尊位,右手位为第三尊位,如果主席台领导人数为双数,同样也是遵守“尊左”原则,将第一尊位和第二尊位同时居中安排,且面对观众席,第二尊位府在第一尊位左手位。
2.会见会谈。
会见一般安排在会客室进行,宾主各坐一边。
接待礼仪的六个基本点

接待礼仪的六个基本点接待次序不容忽视在接待过程当中,优先次序极为重要,这样才能突显出来宾的身分和地位。
接待工作的次序安排不能疏忽,无论是徒步、上下楼梯、搭乘电梯,都要做到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除了前后秩序,还要注意行进间的安全。
一般性原则有:前为尊、后为卑;右为大、左为小。
故与长官或长辈同行时,居其后方或左方行进方合礼数。
并行次序男女二人并行时,男士应让女士走在比较安全的一边,即男士应走靠马路车辆来往的一边。
但在安全状态之下徒步时,仍应遵守男左女右之原则,男士应走在女士之左方合礼节。
三人行时,如全为男士,则以中间位为尊、右边次之、左边为末;两男一女同行时,应让女士走中间以示尊重;如一男二女行,则男士应走最外靠车道位置。
多人行时,以最前面为大,依前后秩序,越后越小。
进出门口时,晚辈应先长辈上前一步,男士应先女士上前一步,负责推门或敲门。
开门后,女士先行男士跟后,负责照顾。
进入座车的方法是,臀部先进入,再把脚放进去,身体和头部最后移入。
有司机驾驶的时候,是以司机的右手边位置最小,后座三人中,右大左小。
如果主人驾车,则其右手边最大,后座的方式亦同。
上、下楼次序上楼时,客人走在前,主人走在后;女士在前,男士在后;长者在前,幼者在后。
下楼时,主人走在前,客人走在后;男士在前,女士在后;幼者在前,长者在后。
乘电梯次序进电梯,有专人看守电梯时,应让客人先进、先出;无人看守电梯时,主人先进、后出并按住电钮,以防电梯门夹住客人。
陪同访客搭乘电梯时,电梯门一开,接待人员要先按“开”,一只手做出“请”的动作,让客人先进入;进入电梯后,应立即转身面对梯门,避免背对客人,表示礼貌;到达目标楼层后,让访客走出电梯,接待人员随后走出电梯,并指示前进方向。
待客次序迎客时,主人走在前;送客时,主人走在后。
就坐时,右为上座,要把客人安排在主人或其它陪同人员的右侧。
进入会客室前,应该先轻叩门扉,待里面有回音再开门进入。
进入会客室时,应该以右手开门进入,然后用相同动作伸手将门关上,尽量不以背部示人。
办公室日常接待礼仪集锦

办公室日常接待礼仪篇1文秘办公室接待的礼仪常识(1)接待来访礼仪人们经常会出于各中原因来办公室找秘书,所以秘书人员要掌握接待来访者的礼仪,这不但涉及到组织形象问题,对秘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因工作繁忙暂时无法接待来访者,应首先致歉然后询问来访者是稍作等待还是另约时间,切不可让他人无故等太久。
当来访者是上级或长者时,秘书要站起来握手以示欢迎。
来访者是为了说明某些问题,一定要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话,而且要用你的表情和行为表明你是在认真的倾听。
在交谈过程中,不要随意承诺;当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态度处理。
在交谈处理事务过程中,能立刻解决或答复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摆架子或故意拖延时间;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向来访者说明理由,另约时间予以解决或商讨。
如果来访者来访时间过长而你又有其他事情要做,可以委婉地提醒或以看手表、起身等行为身体语言告诉对方结束谈话。
切忌不可以敷衍、不耐烦的生硬态度草草结束谈话,给对方留下不良印象,从而影响组织和单位形象。
(2)拜访礼仪对外联系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出于各种原因,秘书人员经常要拜访他人。
了解和掌握拜访礼仪,可以帮书秘书人员圆满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拜访时首要的礼仪是准时赴约,一般情况下要提前3—5分钟到达。
万一出现意外的紧急情况要迟到时,一定要打电话向对方说明理由,表示歉意。
为了表示尊重,拜访一般提前3—5天预约,赴约前一天再次确认一下时间和地点。
没有特别的情况,一般不要突然拜访,以免打乱对方的工作安排。
与求见人见面后,如果是初次见面要主动自我介绍,如果是熟人,也要先问候并握手致意。
谈话时应开门见山,不要海阔天空,浪费时间。
说话时要注意对方的反应,要给对方讲话、答复的时间,不要一个人滔滔不绝。
对对方的举动要十分敏感,当对方有结束谈话的意思时要及时起身告辞,切忌死赖不走,不知趣。
(3)汇报工作时的礼仪向上级汇报工作是秘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商务礼仪中秘书的工作礼仪商务礼仪培训老师

商务礼仪中秘书的工作礼仪商务礼仪培训老师所谓秘书礼仪是指秘书在与人交往时所使用的表示友好和互敬的具体的行为举止,是指秘书人员在各种公务活动和日常工作场合中待人处事的准则,是对秘书个人的仪表、仪容、姿态、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秘书个人的道德品质、内在素质、文化素养、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对于个人来说,能否表现出对他人的礼貌,是一个修养问题,有时还涉及到个人的道德水准问题。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秘书礼仪应用得得当与否,则体现出了该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这不仅有助于人际交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非常重要。
良好的礼仪修养表现的是自尊、对他人的尊敬以及对交往双方平等地位的强调。
有助于事业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要想使事业得到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适度的礼仪,能营造出良好的合作范围。
秘书礼仪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办公礼仪规范、接待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形象礼仪规范等等,哪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个别秘书人员认为,在工作中只要注意办公礼仪规范就可以了,至于个人形象,那是自己的事情,“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与他人无关。
其实,这是对秘书礼仪认识的误区。
一、办公室礼仪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要认真应答,态度要真诚,记录要详细,动作要轻柔。
吐字要清晰,声音要平稳,语言要简洁,措辞要得体,解释要耐心,传话要准确。
举止行为是一个人外在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人即使长得漂亮,如果姿势不雅,他的外在美就不完善。
秘书是一个单位的门面和窗口,一举一动都反映着秘书本人及企业的形象,举止规范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端庄、文静、温和的形象,使对方产生尊重和信赖。
秘书的日常姿势主要包括站姿、走姿、坐姿和蹲姿。
站姿是其他人体动态造型的基础和起点,站立时,头部要保持挺拔,目光平视,肩平直,胸略挺,双肩打开,自然放松,手臂下垂,双腿成小八字或丁字步站法,身体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
坐姿是人体的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秘书工作礼仪中的左右讲究_文秘工作.doc

这样容易造成混乱,应统一标准为好。
一般来说,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遵守“尊左”原则。
职务最高者居中,其左手位为第二尊位,右手位为第三尊位,如果主席台领导人数为双数,同样也是遵守“尊左”原则,将第一尊位和第二尊位同时居中安排,且面对观众席,第二尊位府在第一尊位左手位。
2.会见会谈。
会见一般安排在会客室进行,宾主各坐一边。
面对会客室正门,客人应安排在主人右手边入座,主客双方随员以主人主宾位置为参照,按照职务高低由近及远,由前至后分坐两旁。
会谈通常安排在会议室进行,宾主相对而坐。
同样,以正门为参照,客方面对正门,主方背对正门。
双方主谈人居中入座,各方人员按照以左为尊的原则安排落座,这一点同于主席台座次安排。
会谈布置还有一种情况,面对正门,主客双方左右排列入座,仍以“左尊”,把客方排在左边,主方排在右边。
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布置与会谈相似,座次与主席台安排一样,都是“以左为尊”。
3.签字庆典。
签字仪式上,主客双方面门而坐,按照以右为尊的原则,客方应安排在主方的右手边。
双方随员按照职务高低由中间向两旁分别站立于己方签字代表后方。
庆典活动如开业剪彩、奠基竣工、节日庆典等,主办方邀请的领导和嘉宾台上站列时,一般按照身份职务高低和“尊左”原则排列站序,即职务身份最高者居中,其左手位高于右手位,具体安排与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一样。
因为是庆典仪式,时间简短,如果台上领导站位时相互谦让,秘书人员切忌上前纠正。
4.宴请桌(座)次。
宴请桌(座)次一般以右为尊。
宴请如果只有两桌,那么面对正门,应在第二桌的右手边摆放第一桌。
宴请桌数如果超过两桌,应按照以远为上标准,将主桌安排在离正门最远的位置,然后再以主桌为参照,按照以右为尊原则,由近及远安排其他桌次。
餐桌上的座次以圆桌为例,都按“以右为尊”的原则安排。
一般有两种排法:一种是将主宾安排在主陪的右手边,次宾安排在主陪的左手边,主客双方其他人员按照身份职务交叉而坐,方便席间谈话交流。
另外主陪与副陪相对,客方主宾次宾分坐主陪右左手位,三宾四宾分坐副陪右左手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RETARY’SCOMPANION工作研究接待是秘书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接待工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和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热情有礼地做好接待工作,能够给公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社会组织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感情联络和行为影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广大秘书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讲求接待礼仪。一、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接待工作中秘书人员的态度至关重要。初次与社会组织交往的公众对秘书人员的态度会特别敏感。如果接待人员态度诚恳,受接待的公众就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社会组织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也就容易接受社会组织传播的信息和倡导的价值观念。反之,势必形成沟通障碍,影响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接待礼仪的首要要求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秘书作为一个组织的接待人员,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不管是严肃的会见还是轻松的娱乐活动,都要随时面带微笑,保持关心别人的态度。如某公司的一位秘书人员,每当客人到达时,她都会说:“欢迎光临,我们经理正在等候大驾。请跟我来……”在场的客人,不论是熟悉的客人还是陌生的客人,在她这种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接待中,就会倍感亲切,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只有面带微笑才能和蔼可亲。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对客人具有敬慕情怀,认识到客人的到来是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内心产生一种感激之情,这样,脸上流露的微笑就会真诚自然,如果再配以亲切的招呼和得体的仪态(包括男士的标准鞠躬礼和女士双手移至胸前交叉,点头行致意礼),就会更加使人感到如沐春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在接待工作中讲究礼仪,才能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二、情真意挚、亲切问候秘书人员在接待客人时不仅要情真,而且要意挚,做到朴实自然、举止大方:既注重基本礼仪,又不过分做作;既不失现代人的洒脱风度,又讲究端庄大方,就会赢得公众的好感。如果秘书人员过分矫揉造作,举止不合常规,一方面会造成公众心理的紧张情绪,不利于形成人际交往的良好气氛;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公众的猜疑心理,使之不轻易接受社会组织传递的信息和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形成互相信任的和谐的交际环境。公众总是倾向于信任言辞直率的秘书接待人员,他们越是觉得接待人员诚实可靠,越是相信他。公众一般是从秘书人员的谈话神态和举止态度上来判断其情感真挚程度的。因此,秘书人员对来客谦和的说话、亲切的问候显得十分重要。得体的举止、深厚的情感是接待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接待工作中,秘书人员应情真意挚、举止大方,而做到这一点的主要途径就是经常参加组织接待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接待水平。另外,要培养社会组织与公众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而不是人为地在组织与公众之间架起鸿沟,造成莫须有的陌生感。若把组织与公众对立起来,就容易形成人际排斥的隔陌情绪,产生紧张而失常的举止行为。秘书人员对待公众要一视同仁,要把公众看成组织的知心朋友。有了这种真挚的感情,在接待工作中就会服务热情、周到,行为举止就会随和自然,就会促成组织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三、热情周到、礼貌服务
接待工作中秘书人员的礼仪要求□任龙
17SECRETARY’SCOMPANION工作研究在接待工作中,秘书人员作为社会组织的代表直接与公众接触,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公众对社会组织的看法和评价,因此,秘书人员一定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尤其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秘书人员更应关怀备至,问寒问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消除其对社会组织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造成一种良好的公众交往气氛,让公众产生宾至如归的温暖感,从而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接待客人要周到,应尽量提早到达接待室。客人到来时,接待人员在门外迎候,客人会有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四、真实坦诚、记住对方接待的过程就是双方交往的过程。如果要吸引别人,就要先接近别人。同理,接待人员只有接近公众,乃至引起公众的关注,才能将自己的形象印刻在公众心里,从而与公众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交往就此开始。为此,每一个秘书人员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1.展示自己,吸引注意。接待工作是一项社交活动,秘书人员在与公众交往中只有先主动地展示自己,主动地介绍自己的身份、职责、观点和看法,让公众从自己开放的言谈中了解自己,这们才能与公众产生情感、沟通思想。一来二往,公众就会渐渐打开心扉,表露自己的观点。自我展示要讲究一个“真”字,切不可自我吹嘘或自我贬低,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自己真实的形象。2.记住对方,取得好感。在任何社交场合,如果自己的名字被人记住,特别是被初次相识的人记住,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秘书人员在交谈之初如能记住对方的名字,就会为融洽的交流打下基础。有时第三者给你介绍某人而你又没有听清他的名字,那么你应当即直接向对方问清楚并记住。这种认真的态度会引起对方的好感———一般人对告诉别人名字是不会厌烦的。但是向一位女士打听姓名时,应注意对方是否愿意把姓名告诉你,不必强求,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在接待工作中,要使公众对自己发生兴趣和好感,秘书人员还得牢记被接待公众的面貌、声音、名字或者是说话的神态,把所能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的一切特征全都记下来,以便下次再遇到他时能立即向他打招呼。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能取悦公众,使人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美国研究人际关系的学者卡耐基就高度推崇总统罗斯福,那是因为“罗斯福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姓名,使人感觉重要”。记住公众姓名,是秘书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3.态度诚恳,留好印象。接待工作中总有一
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所以秘书人员必须善于随机应变,灵活处置。比如,在接待上访人员时,对方心情比较容易激动,秘书人员可以很有礼貌地招呼其坐下,倒上一杯热开水,以诚恳的态度听取意见,中间提问和插话时尽量使用惋惜、劝慰的言词。这样,上访者尽管心中有气,在接待人员耐心的劝说下,也会消除激动的情绪,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这种满足公众心理需求的礼貌接待方式,是颇能取得公众好感的。五、语言得体、风趣幽默接待工作中秘书人员的语言不仅要得体,而且要风趣、幽默。所谓幽默,是指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等表现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对客观事物作出含蓄的判定。正如有人说的:“没有幽默的语言是一篇公文,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家庭是一间旅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同谈吐风趣幽默的人交谈,而不愿与言语乏味、抑郁寡欢或动辄争吵的人交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它不仅可以消除难堪、摆脱窘境,而且可以调动人们的喜悦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人们展示你丰富的学识、过人的智慧、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接待人员运用幽默语言时,必须考虑当时的对象和场合,把握好分寸。有时同一句幽默话你可以同张三讲,却不能对李四说;在这个场合可以说,在其他场合却不行。幽默话如果过了头,变成一种嘲笑或讥讽,那就适得其反了。对初识的客人,应慎用幽默话,否则容易让人感到一种实如其来的亲切和唐突,或者认为你是在卖弄聪明和笑料。六、办事利落、树立形象秘书人员给客人留下的印象,不仅表现在仪
18SECRETARY’SCOMPANION表和言谈等方面,而且更重要地体现在办事效率和能力方面。为了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秘书人员应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于客人交办的事情,迅速、及时地办理,不拖沓、不延误。如果到时实在无法办妥,应及时回复客人,并讲明原因,以取得客人的理解。
(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政治学院党的建设教研室)
目前,国内媒体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是对政务公开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推动政务公开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彰显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决心。笔者通过调研认为,广大老百姓对该条例最关注的却是“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到底有哪些”、“公民到底应通过哪些主要途径获取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以及“如何保障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能如期公开”这样三个问题。下面,笔者试就上述三个问题作一探析。其一,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到底有哪些?笔者认为,要明悉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确“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法”等基本概念。所谓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将行政过程中掌握的政府信息,依法定的范围、方式、程序向社会公开,以便社会成员获取和使用。所谓政府信息公开法,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范畴、方式、程序、监督和救济机制等有关法律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目前公布的《条例》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发展的最新成果,它的出台有助于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将对政府管理创新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到底有哪些呢?《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条例》要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具体内容的同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财政预算、决算报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条例》同时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重点公开以下政府信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益事业
对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的探析□翟峰
实践与真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