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果我能飞》幼儿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课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

中班语言课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中班(3-4岁)语言课程,通过阅读绘本《如果我能飞》的方式培养幼儿对于自己梦想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故事《如果我能飞》;2.能够较为生动地表达自己对于书中梦想的理解;3.能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于飞行和其他梦想的想象和创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自身梦想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以及跨文化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幼儿开拓梦想,让其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教学准备1.绘本《如果我能飞》;2.画纸、彩色笔、贴纸等材料。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讲述《如果我能飞》的故事大纲和主题:孩子想飞会如何呢?是探索世界,还是逃避现实?通过本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孩子的梦想与自由,一同探讨“如果我能飞”会做什么。
2. 阅读绘本(15分钟)•朗读绘本《如果我能飞》,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读后感受;•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表达的梦想和自由,并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梦想。
3. 思考与表达(15分钟)•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能够飞,你会做什么?列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进行类比思考:如果不是飞行,而是其他事情,你还会想做什么?列出自己的想法;•聆听幼儿表达的想法,鼓励正面肯定,扩大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4. 创作与绘画(2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刚才思考的事情为主题,自由发挥创作画面或故事;•支持幼儿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的火箭、飞行器、飞毯等,并加上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对自己的创作发表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此次教学通过《如果我能飞》故事的帮助,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例如通过更好的把握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幼儿们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幼儿语言《如果我能飞》

幼儿语言《如果我能飞》活动目标: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活动难点:根据诗歌句式进行仿编活动准备:1.诗歌课件。
2.教师教具:魔法棒。
活动过程:1.出示魔法棒,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神秘的礼物,看看是什么?幼:魔法棒。
师:这个魔法棒,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只要碰到你,你就会变成会飞的小天使了(老师用魔法棒碰每一位小朋友)。
现在,你们都成了会飞的小天使了,让我们一起飞翔吧!(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
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3.师:刚才你都飞到哪里去了呢?你最想去做什么?小结:哦,原来想象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提出问题:诗歌的名字、诗歌中的我都飞到了哪些地方、变成了什么?3.利用游戏,学习理解几歌。
(1)理解诗歌第一句话。
师:刚才,诗歌中的我飞到了蓝天上,飞到了大海上,飞到了森林里,变成了什么?小星星在干什么呀?你会学小星星闪闪发光吗?(个别幼儿表演小星星闪闪发光)。
师:你们想变成一颗小星星吗?让我们一起来变成小星星吧。
(边表演边完整朗诵儿歌第一句)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
(2)理解诗歌第二句话。
师:刚才,我们还飞到了哪里?到了大海上变成了什么呢?师:小浪花在干什么呀?师:我们一起来学浪花舞蹈吧。
幼儿一起表演浪花舞蹈。
师:我们表演样子多像小浪花在跳舞呀,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表达呢?师:让我们和小浪花一起随风舞蹈吧!(边表演边完整朗诵儿歌第二句)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随风舞蹈(3)理解诗歌第三句话。
师:最后,我们飞到了哪里,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图片里的小天使,他变成什么了?小鸟真开心,它在干什么呀?师:你会学鸟。
幼儿园中班语言《如果我能飞》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如果我能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飞翔的向往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天空的热爱。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飞翔的自由与快乐。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想象力,体验飞翔的感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小鸟翅膀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出主题“飞翔”。
2. 诗歌欣赏:教师播放诗歌《如果我能飞》,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读:教师带领幼儿分析诗歌内容,让幼儿想象自己飞翔的场景。
4. 朗读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 表演环节:幼儿分组进行诗歌表演,可以使用小鸟翅膀道具,增强体验感。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模仿诗歌中的场景,拍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创作一首关于飞翔的诗歌,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表演和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反馈的意见。
3.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诗歌主题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天空和小鸟,感受飞翔的自由。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活动。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九、课程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为1课时,40分钟。
2. 教学内容:诗歌欣赏、诗歌解读、朗读练习、表演环节、作业设计。
3. 教学步骤:导入、诗歌欣赏、诗歌解读、朗读练习、表演环节、作业设计。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诗歌观摩课教案《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含反思三
- 1 -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一
大班诗歌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诗歌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按照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通过活动大胆想象,体验诗歌中“如果我能飞”的意境与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如果我能飞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大胆想象,体验诗歌中“如果我能飞”的意境与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按照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背景音乐《小鸟飞》,激发幼儿飞翔的愿望。
师:能够像鸟儿一样飞来飞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你想飞到哪里去?
师:你们知道老师想飞到哪里去吗?
二、学习诗歌《如果我能飞》。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师:我都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干什么?(引导幼儿逐句理解诗歌内容)
2、师幼一同朗诵诗歌。
3、为诗歌加上动作。
师:我们为这首好听的诗歌加上漂亮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2 / 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教案:《如果我能飞》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课文《如果我能飞》。
2.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和交流。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课文《如果我能飞》的课件或PPT。
2.卡片或图片,用以引发幼儿讲述自己的想象故事。
3.小飞机模型或玩具。
教学步骤:引入:1.教师出示小飞机模型或玩具,问幼儿知道这是什么?有谁坐过飞机?飞机能飞到哪里去?让幼儿畅所欲言,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导入:2.教师给幼儿出示课文《如果我能飞》的课件或PPT,引导幼儿观察课文中的图片,询问幼儿对图片的理解,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讲授:3.教师逐句朗读课文,并带领幼儿一起跟读。
4.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型的意思,并进行举例讲解,确保幼儿理解。
练习:5.教师分发卡片或图片,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想象故事,可以是如果自己能飞的话,将会去哪里,做什么等,鼓励幼儿多发挥想象力。
拓展:6.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小游戏,模拟自己在空中飞行的动作,比赛谁飞的更高更远,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总结:7.教师与幼儿一起复述课文内容,并引导幼儿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学文本《如果我能飞》,引发幼儿的兴趣,并进行了想象和创造力的训练。
教师在课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图片描述、语音跟读、集体发言等,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游戏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整体协作能力。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发言时有些害羞,思考时间较长。
下次教学中,我将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并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教学目标1.听懂并理解故事《如果我能飞》2.学习新的单词和词组3.通过学习,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4.引导幼儿思考人的梦想和追求教学内容1.故事《如果我能飞》2.关于飞行的词汇和表达3.讲述和描述的练习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幼儿提问:“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2.教师引入故事《如果我能飞》的主题:“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关于飞行的故事,听听主人公的梦想和努力。
”第二步:讲故事1.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角度开始讲述故事,包括主角的梦想和努力,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场景。
2.教师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听懂故事的剧情,并在故事结束后检查他们的理解。
第三步:新单词和词组1.教师将故事中出现的关于飞行的单词和词组介绍给幼儿,并在黑板上写下来,让幼儿跟着读几遍以熟悉发音。
2.教师带领幼儿练习使用这些单词和词组,加深他们对于这些词汇的印象和记忆。
第四步:讲述和描述1.教师从故事中挑选一些场景进行说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和描述。
2.教师在讲述和描述时,注意对幼儿的表达进行修正和指导,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教学反思1.教师介绍最后一个环节——反思环节,并向幼儿提出“假设你是主人公,在现实中,你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呢?”的问题。
2.让幼儿讨论答案,并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在讲述和描述故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教学评估1.教师在讲述故事和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和描述时,进行语言表达和掌握程度的评估。
2.在教学反思环节,评估幼儿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探讨程度。
反思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并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思考未来的梦想和追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幼儿的理解和表达,并积极指导和引导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进一步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并且积累一些新的单词和词组,为将来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如果我能飞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如果我能飞教案带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飞行的概念,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出自己能够飞的想法和愿望;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3.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图书:《大飞机》、《蝴蝶飞飞飞》等与飞行相关的绘本;2.音乐:《鹊桥仙》、《飞机起飞》等与飞行相关的音乐;3.图片:飞机、鸟、蝴蝶等飞行的图片;4.游戏道具:飞机、鸟、蝴蝶等相关的游戏道具。
活动一:引入游戏1.教师出示飞行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见过什么东西能够飞?”2.引导幼儿想象自己能不能飞?如果能飞,你们想飞到哪里去?3.教师介绍“如果我能飞”游戏的规则:“我们会想象自己飞起来,然后一起描述自己飞行的场景和感受。
”活动二:绘本分享1.教师选择一本与飞行相关的绘本,如《大飞机》等,与幼儿一起分享这本书的内容,并指导幼儿回答问题:“你们喜欢书中哪个角色?为什么?”2.教师鼓励幼儿和自己分享自己的飞行想象:“如果你也是书中的角色,你会怎么飞行?你会飞到哪里去?”活动三:游戏体验1.教师准备飞行相关的游戏道具,如纸飞机、弹珠等,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体验。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不同的飞行动物,并表达自己的飞行想法和想象:“如果我变成一只鸟,我就在天空里飞翔;如果我变成一只蝴蝶,我就在花丛中飞舞。
”活动四:音乐舞蹈1.教师播放与飞行相关的音乐,如《鹊桥仙》等。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摆动手臂,模仿飞行的动作。
活动五:小组合作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设计自己的飞行场景和故事。
2.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创意。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语言活动的设计,幼儿在游戏、绘本、游戏体验、音乐舞蹈和小组合作等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参与和体验。
在游戏引导中,幼儿通过想象自己能飞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在绘本分享中,幼儿通过与教师互动和分享,进一步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在游戏体验中,幼儿通过模仿飞行动物的姿势和表达自己的飞行想象,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音乐舞蹈中,幼儿通过音乐的节奏感受飞行的快乐;在小组合作中,幼儿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故事中的单词和短语;2.能准确表达关于自己能飞的想象和想法;3.能基本理解故事内容;4.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2.准备故事书《如果我能飞》;3.准备黑板、白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先让孩子们围绕“如果我能飞”这个话题进行自由发挥,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和表达,从而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2. 讲故事1.先让孩子们自由翻阅故事书,观察插图和封面,激发孩子们对于故事的好奇心。
2.老师初始化“飞行者”的概念,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主人公的特殊能力。
3.老师边讲边展示故事的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带领孩子们进入故事的世界。
3. 对故事的理解与讨论1.老师问孩子们:“谁是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主人公有什么特殊的能力?”等问题,引导孩子们回忆故事内容。
2.老师让孩子们就“如果我能飞”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4. 学习语言1.老师让孩子们跟读故事中的单词和短语,并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
2.老师边展示图片边讲解单词和短语的意思,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
3.老师采用绘本的形式让孩子们模仿朗读故事,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发展。
5. 结束环节1.老师让孩子们回想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中勇于表达和探索。
2.老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并邀请孩子们一起合唱故事中的歌曲《如果我能飞》。
四、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孩子们的故事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老师通过孩子们的发言和互动来评价学生对于“如果我能飞”的理解和想象。
五、教学注意点1.以孩子为中心,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2.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孩子们的口语表达技巧及语音语调等问题;3.在指导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同时,要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4.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场所和教具。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如果我能飞》教学目标•能听懂《如果我能飞》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及主要人物。
•能口头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及自己的感受。
•能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中的飞行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如果我能飞》故事的基本情节及主要人物。
•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中的飞行场景。
教学准备•讲师:熟悉故事情节,能够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
•学生:安静、放松的环境,教具:配套PPT、绘本教具。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引入故事1.引导学生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2.使用PPT或大字帖展示课程标题(《如果我能飞》)并简单介绍故事主人公小鸟及作为营养的故事情节。
3.发问:“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能飞,会在哪些场景下飞?”引导学生向思考自己的想象,开展启示性教学。
步骤二:讲授故事1.生动地讲述《如果我能飞》故事情节,讲述主人公小鸟遇到各种问题如何解决,如何看待小鸟做出的选择。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语言简洁,富有生动感。
3.让学生仔细观看教具绘本,并指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意图再次复述。
步骤三:梳理故事关键点1.让学生讲述《如果我能飞》故事中重要情节,比如小鸟能否飞行,小鸟的经历,小鸟面对的困难等等。
2.教师可以在白板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重要情节归类,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步骤四:讨论小组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故事情节中小鸟的所面对的困难,小组内成员让自己和小鸟互相交流,探讨自己和小鸟面对类似情境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2.每个小组发言,由组长总结小组讨论结果。
步骤五:创意绘画1.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飞行的想象,创作一幅画作。
2.让学生互相比较、分享,并就各自的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
课堂作业1.家长与孩子一起再看一遍《如果我能飞》,让孩子重构故事情节,用语言自述故事,让家长倾听孩子思维中的独特想象。
2.让孩子根据创意绘画课堂活动中的作品,口头表述自己的想象中的飞行场景。
教学小结本课程运用故事教育方法,注重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辨力的发展,以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做引入,再利用几个环节的讨论设计扩展孩子对于飞行场景的想象,让孩子在互动中认识到如何处理困难,提高了基础语言表述和思维开发水平,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我能飞》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如果我能飞》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如果我能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如果我能飞》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故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故事中的分享和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如何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五、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如果我能飞》,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景体验法: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讨论分享法:引导幼儿就故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讨论和分享。
4. 教育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六、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如果我能飞》2. 角色头饰:小鸟、小兔、小鱼等3. 贴纸、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七、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如果我能飞》,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情景体验: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飞行、游泳等乐趣。
3. 讨论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想象,鼓励其他幼儿倾听和回应。
4. 创作展示:幼儿用绘画材料创作自己心中的飞行场景,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音乐活动: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幼儿跟随音乐模仿飞行、游泳等动作。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体验和创作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分享中的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3. 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展示,共同见证幼儿的进步。
2. 组织类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 开展关爱他人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我能飞》幼儿园语言教案
《如果我能飞》幼儿园语言教案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幼儿根据“如果我能飞”来进行思维想象、创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诗歌《如果我能飞》挂图。
2、美丽的翅膀若干;太阳、月亮、小船等卡片。
3、背景音乐《隐形的翅膀》。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
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
(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
3、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如果我能飞》,请小朋友跟老师朗诵一遍课题《如果我能飞》
1、师: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把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好吗?
2、幼儿看挂图,完整地欣赏老师朗诵的诗歌《如果我能飞》。
3、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学习这首诗歌?
4、教师教幼儿朗诵诗歌,教师读一句,幼儿读一句。
(教师领读2遍)
1、师:“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一边看图一边说一说。
)
2、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教师顺势贴出卡片太阳、月亮、云朵……)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顺势贴出小船、海鸥、灯塔等)
4、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教师一边做飞的动作,一边说:哦,会飞的感觉真美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上海世博园里,变成可爱的海宝,为游人导游;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首都北京,变成美丽的百灵鸟,祝福祖国妈妈;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美丽的草原上,变成喜洋洋,战胜灰太狼……)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
(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如果我能飞》幼儿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