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辛弃疾)
辛弃疾-破阵子(完整版)

片段四:写作者在训练场上阅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
整理版ppt
1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的卢:的卢马。 作:像……一样。
弦惊:令人心害怕。 了却:完结。
天下事: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名:一世英名
可怜:可惜,可悲 白发生:壮志未酬白发生。 指空怀一腔报国情。
整理版ppt
22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3、 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 A、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 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 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整理版ppt
23
B、战斗场面
整理版ppt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梦中 追忆
写实 抒情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号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分食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演奏战歌 沙场秋点兵。沙场阅兵
马作的卢飞快, 战争场面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豪情壮志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整理版ppt
6
品析字、词、句。
2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tiǎo
醉里 / 挑灯看剑,梦回 / 吹角连营。
huī zhì
八百里 / 分 麾下炙,五十弦 / 翻 塞外
声,沙场 /秋点兵。
dí
pī lì
liǎo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霹雳 / 弦惊。
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
名。可怜 / 白发生!
整理版ppt
3
破阵子翻译赏析【宋】辛弃疾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 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作者 可怜 。这首词的词牌是 破阵子 的号是 稼轩 ,他是 豪放 派代表人物。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 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 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 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 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 “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 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 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 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 愤。 8.“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 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
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 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读词思考:
用“/”划出诗句的停顿。
赢 了弓马 可 得 却如作 怜 生 君霹的 白 前 王雳卢 发 身 天弦飞 生 后 下惊快 ! 名 事。, 。 , / / / / / / / / / /
沙 八梦醉 五 百回里 十 场 里吹挑 弦 秋 分角灯 翻 点 麾连看 塞 兵 下营剑 外 。 炙。, 声 , 。 / /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破阵子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破阵子辛弃疾原文如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辛弃疾翻译如下: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
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破阵子译文,辛弃疾

破阵子译文,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如下: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诚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词人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自己浴血奋战的沙场岁月,表达了对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传
统规则,前九句与末一句形成鲜明对比。
前九句情感浓烈,刻画生动,为末一句的失望之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和渲染。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内兄范如山的,希望范如山可以不要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以大局为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词吧。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原文为范南伯寿。
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
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译文及注释译文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
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
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注释(1)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辛弃疾的内兄。
张南轩:张,安敬夫,自号南轩,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
辟:征召。
宰:县令。
(2)掷地刘郎玉斗:《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
范增十分气愤,将刘邦送给自己的一双玉斗掷于地,用剑击碎而去。
(3)挂帆西子扁舟:用吴越时期越国大臣范蠡在破吴后与西施泛舟五湖的典故。
(4) 燕雀岂知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起义领袖陈涉少时与人耦耕,曾对同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貂蝉元出兜鍪:《南齐书·周盘龙传》载,周原为边疆武将,后年老求解职,归朝做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皇帝戏问:“卿著貂蝉,何如兜鍪?”周盘龙回答:“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
”这里的兜鍪是战盔,貂蝉为侍从贵臣所着冠上的饰物。
(6)牛刀:这里牛刀是大材,孔子曾以“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大材小用。
(《论语·阳货》)(7)玉瓯:玉制酒杯。
鉴赏范南伯,名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
让他担任泸溪县令(即所谓“辟宰泸溪”),范如山并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为,故“迟迟未行”。
破阵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原文翻译及赏析《破阵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破阵子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译文及注释译文: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
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注释:⑴破阵子:词牌名。
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
⑵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一作同父),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
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
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刘斧《青锁高议》卷三载高言《干友人诗》:“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
”⑷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
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
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
《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
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
”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云谿友议》卷下《杂嘲戏》条载李日新《题仙娥驿》诗曰:“商山食店大悠悠,陈䵮䭔饠古䭃头。
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毬。
”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麾下,部下。
麾,军中大旗。
炙,切碎的熟肉⑹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
十首经典《破阵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破阵子·春景》【宋代】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五代】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
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宋代】晏几道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
今年老去年。
此词抒写对歌女小莲的怀念之情,也追忆了昔日旧游,并抒发了年华易逝的感慨。
最后三句,感叹人们都一年一年地逐渐老去,今天虽然是“绿鬓”,但毕竟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撑,还不至于立刻到“断弦”的地步。
三句之间,环环相扣,委婉曲折,终于诉尽了九转回肠。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宋代】辛弃疾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辛弃疾-破阵子(完整版)

霹雳(pī lì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醉里:喝醉时 挑灯:挑亮油灯 吹角连营:吹号角的声音响遍全营。
连营:驻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八百里:牛 八百里分麾下炙:把牛肉分给部下 享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里洋溢着作 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4.概括:以上的情景我们用一个字 概括是什么呢? 雄壮 的军营生活、 壮
壮烈 的战斗场面、 豪壮 的雄心壮志
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 中作者体会到了吗?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 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 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 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 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 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 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 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 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 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 托在所写的词里。
五十弦:指各种乐器
沙场:战场
翻:弹奏
塞外声:悲壮 粗犷的战歌
点兵:阅兵
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
睡梦中又回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军营。
军营中号角声响成一片。 我在分牛肉给部下享用。
周围是用各种乐器奏出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肃杀的深秋,我站在站场上大阅兵。
1、“挑灯”点出时间,“看剑”表示雄心, 醉里还挑灯看剑,表明作者念念不忘报效朝 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豪壮 的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
4.“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现实中,仍
然是壮志难酬,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
挡得了岁月蹉跎,满头白发!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尾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
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提升主题
悲
壮
主题
《破阵子》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壮烈的 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 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 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
②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 英雄形象。 ③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里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3.概括:以上的情景我们用一个词 概括是什么呢?
雄壮 的军营生活
壮
壮烈 的战斗场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 梦醒后各个军营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 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
沙场秋点兵。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 阅军队,准备出征。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 如雷鸣般使人心惊。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壮志难 酬的悲愤。 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 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 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写作特点:
• 下阕“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惊。”与上阕“沙场秋点兵”是贯穿 的。 • 将军点兵出征,率领铁骑飞驰敌阵, 弓弦雷鸣,万箭齐发,场景壮观而激 烈。 • 从“吹角连营”至“霹雳弦惊”,形 成连续的战争画面。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的痛苦和愤恨。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回顾军旅生活 画面的句子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 烈和顺利的语句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 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 情的语句是: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破阵子”——词牌名 选自《稼轩长短句集》。
题 解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标
题
写
豪壮的言语
陈同甫,名亮,
同辛弃疾是好朋友。
注音:
麾( huī ) 的( dì )卢 炙( zhì ) 霹雳( pī lì )
பைடு நூலக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 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说说这首词的风格。(婉约、豪放)
•豪放雄壮
词中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一点?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上阕极写抗金部队壮盛 的军容。这是现实的写照, 这场面何等壮观、热烈。
研读理解:
1.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 境?
“醉”表达了此人此时内心的愁闷。 “剑”,是一种兵器,可见他杀敌 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2. 全词写了哪些内容?
①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 军队; 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 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