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以上

合集下载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的经典作品之一,通过描述主人公奥利佛的命运变迁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下面就简要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小说中描绘的贫苦生活和社会不公所震撼。

奥利佛从出生开始就身处贫困家庭,被迫接受残酷的待遇。

他在孤儿院遭受虐待,被卖身为奴隶,被迫去偷窃。

这种社会阶层的不公和贫困悲剧令人心痛,也让我对社会的不公与贫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奥利佛的善良和坚强也深深感动了我。

尽管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受尽折磨,但奥利佛仍然保持着善良和纯洁的心灵。

他从不向邪恶妥协,以自己的信念和善行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的不屈不挠和正直让人钦佩,也让我深信善良的力量。

最后,小说中描绘的友情与家庭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孤儿院中,奥利佛结交了一群朋友,他们相互扶持,互相帮助。

而当他踏上寻亲之路时,他在费根家找到了真正的亲情和家庭温暖。

这种友情和家庭的温暖在冷酷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珍贵,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总的来说,读完《雾都孤儿》让我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体会到了善良与坚强的力量。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情感描写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也让我对人性与社会充满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增长见识,启发灵感。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范文7篇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范文7篇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范文7篇《雾都孤儿》是狄更斯25岁时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刻画了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小说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抗议社会的不公。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1《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二部长篇小说。

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小说家决心学习英国现实主义画家威廉·荷加斯(WilliamHogarth,1697一1764)的榜样,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

他抱着一个崇高的道德意图:抗议社会的不公,并唤起社会舆论,推行改革,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民得到救助。

正因为如此,狄更斯历来被我国及前苏联学者界定为“英国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

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反映现实的文学都说成是现实主义文学,把“现实主义”的外延无限扩展。

事实上,作家运用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这和作家的特殊气质和性格特点密切相关。

狄更斯的创作,想像力极为丰富,充满诗的激情,他着意渲染自己的`道德理想,处处突破自然的忠实临摹,借用一句歌德的话:它比自然高了一层。

这和萨克雷、特洛罗普等坚持的客观。

冷静、严格写实的方法有显著的区别。

奥利弗——一个孤儿,他被投入了一个充满贫困与犯罪的世界,忍饥挨饿,挨打挨骂,从来没有人关心他。

邪恶的费金,残暴的比尔?赛克斯,以及一大群窃贼强盗。

他们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神偷手,然后利用他去骗取钱财。

可是奥利弗不愿去干这些事情,费金就对他拳打脚踢,迫使奥利弗到处流浪。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善良的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奥利弗感到非常温暖。

当我想到一个九岁的孩子,在伦敦被迫加入罪恶累累、堕落不堪的小偷、强盗、亡命之徒的行列之中。

但他并未放弃,在他的心中仍向往着一个美好的生活,多次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过上了自己所想往的生活。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范文1 1812年,在英国朴茨茅斯的一个贫困家庭,后来影响了无数人的作家狄更斯诞生了。

从济贫院到棺材店,再到贼窟,哪时不是一波三折,不是屡屡受挫?他的眼里有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失落、有找不到落脚点和幸福的绝望、有长期被人欺侮的自卑,还有许多许多描绘不出来的复杂心情……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正体验着这种痛不欲生,只有绝望没有希望的生活?世界上还有多少孤儿正被诱使着一步步走向深渊?而对于这一切,有多少个人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有多少个人流露出讥讽和不屑一顾的神情?人间的情谊就是这样的吗?写到这儿,我不由得觉得痛心,还有一种对那些自我清高的人士表示的鄙夷。

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持着他奋勇前进。

让我们用双手和大脑,来帮助他们吧!《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范文3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奥力弗。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范文5 回忆中的缕析无疑在某些时候是一件繁累和痛苦的事。

地狱与天堂,有时仅仅是一瞬间的隔离。

人格与精神界限的护卫是一个人道德崇仰的信念坚守。

谁说身份的“低卑”就是真正的“低卑”,谁说看似奢华的弥贵就是思想的崇高?谁也不能否认这之间的戏剧变换。

奥利弗被推向正义与邪恶较量的人格斗争中,而这种斗争恰恰被形诸于布朗劳先生和格林维格先生之间外在的赌咒中。

这样的赌咒和较量虽然在一方有短暂的痛苦和失落,同样,也会在另一方有暂时的得意与狂妄,然而我们不能否认,这最终的事实——奥利弗在道德决策瞬间所做出的勇敢付出——冒着被枪击的危险向被窃盗者进行预警是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赞举。

可是,语言的赞叹来得何其苍白,我们甚或不能真切感受到他那一刻的绝望与失落。

当他本就弱小的身躯被“同伙”遗弃暴露在寒风肆虐秃野之下的壕沟里,当那冰冷坚硬的土地在肆无忌惮地蹂躏他小小的肉躯。

我们知道,我们甚至欣慰一种坚定的意念得到了升华。

在奥利弗心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底线,坚守为人的道德操守,这似乎应该比生命更尊贵,更赞敬。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优秀】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优秀】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优秀】【第1篇】《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二部长篇小说。

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小说家决心学习英国现实主义画家威廉·荷加斯(WilliamHogarth,1697一1764)的榜样,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

他抱着一个崇高的道德意图:抗议社会的不公,并唤起社会舆论,推行改革,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民得到救助。

正因为如此,狄更斯历来被我国及前苏联学者界定为“英国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

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反映现实的文学都说成是现实主义文学,把“现实主义”的外延无限扩展。

事实上,作家运用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这和作家的特殊气质和性格特点密切相关。

狄更斯的创作,想像力极为丰富,充满诗的激情,他着意渲染自己的道德理想,处处突破自然的忠实临,借用一句歌德的话:它比自然高了一层。

这和萨克雷、特洛罗普等坚持的客观。

冷静、严格写实的方法有显著的区别。

奥利弗——一个孤儿,他被投入了一个充满贫困与犯罪的世界,忍饥挨饿,挨打挨骂,从来没有人关心他。

邪恶的费金,残暴的比尔?赛克斯,以及一大群窃贼强盗。

他们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神偷手,然后利用他去骗取钱财。

可是奥利弗不愿去干这些事情,费金就对他拳打脚踢,迫使奥利弗到处流浪。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善良的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奥利弗感到非常温暖。

当我想到一个九岁的孩子,在伦敦被迫加入罪恶累累、堕落不堪的小偷、强盗、亡命之徒的行列之中。

但他并未放弃,在他的心中仍向往着一个美好的生活,多次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过上了自己所想往的生活。

我真觉得奥利弗真勇敢、真坚强。

而我们生活在蜜罐里,福窝里,却总是抱怨,总是不满足。

但我们可曾想过,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孩子,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正和饥饿、寒冷、疾病作战;正面对着失去亲人,飘泊流浪的生活。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五篇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五篇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五篇《雾都孤儿》这里面突出了一个典型人物,可怜、凄惨、悲苦的南希,她生活在一个残忍的世界中,却挣扎着要忠实于她所爱的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雾都孤儿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雾都孤儿读后感1雾都伦敦,是一座多雾的城市。

每当雾起时,那如丝的沉雾总会如绸布般覆盖整个雾都的黑暗与肮脏。

他就走在这样的一个雾霭笼罩的都市中。

第一次拜读《雾都孤儿》是在漆黑的晚上,这里的夜如同雾都的雾一样,遮住了整个城市,星星灯光也无法照亮这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虚幻的黑暗。

我就在这样一个晚上,走入了一个真实的“雾都”。

奥立弗.特威斯特,书中一个凄贫的孤儿,母亲早年亡故,父亲不知去向,他或许会像许多和他同样身世的人一样一身穷苦,在所谓的贫教院中生死未卜,受尽后来主人的折磨,但似乎是上天的怜悯,他总算是历尽千辛万苦逃了出来。

逃到了伦敦,本可以成就一段新生活的他,却又一不留心进了贼窝,从此与那些黑暗、凶残、冷酷无情的贼开始了他在伦敦的生活与斗争。

不得不说,奥立弗.特威斯特是小说在那个特殊环境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形象,是在那个特殊背景下的众多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

如同白纸一张的他胆小怯懦,却偏偏在下层社会游荡生活。

他像是一只命运在他人手中的蚂蚁,却又能得以成为“主角”。

当时的伦敦是黑暗,黑暗连到一块地砖都会漆黑如墨的程度,不得洁净。

但走在雾都的奥立弗却能坚守住他洁白如一张纸的善良本心,最终遇见了与同样有善良本心的长辈抑或是朋友,夺回了本属于他的遗产,从此真正走上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我们可以说奥立弗是幸运的,他遇见了那个黑暗社会中的善良之人。

但不容忽视的是,也只有奥立弗能够不让纯洁如玉的内心沾染上伦敦大地上的黑暗与丑陋。

倘若没有他的坚持,或许是因为环境,也或许是因为温饱,再或许是因为恐惧,使他那张洁白的内心的纸点上了黑暗,我们也不难想象他的结局------渐渐融入黑暗并最终成为人唾弃的黑暗的一份子。

作者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城正式处于一段黑暗丑陋的时间,弥漫在雾都中的也基本上都是无情与冷酷,可就是在这毫无生机的冰冷的伦敦城内,闪烁着一丝人性的光芒,这一丝的光芒便是点燃伦敦城善念的火种。

读雾都孤儿有感1000字

读雾都孤儿有感1000字

读雾都孤儿有感1000字读雾都孤儿有感1000字篇1它,一本很好看的书,而且还是很好的显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孤儿是多么的可怜,一直生活在虚假和痛苦的生活。

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是一名生在济贫院的孤儿,忍饥挨饿,备受欺凌,由于不堪棺材店老板娘、教区执事邦布儿等人的虐待而独自逃往伦敦,不幸刚一到达就受骗误入贼窟。

利弗跟随窃贼伙伴“机灵鬼”和贝茨上街时,被误认为他偷了一位叫布朗洛的绅士(恰巧是他父亲生前的好友)的手绢而被警察逮捕。

由于他当时病重昏迷,布朗洛收留他在家中治病,得到布朗洛及其女管家比德温太太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窃贼团伙害怕奥利弗会泄露团队用威胁、利诱、灌输等手段企图迫使奥利弗成为一名窃贼,成为费金的摇钱树。

一天黑夜,奥利弗在塞克斯的胁迫下参加对一座大宅院的行窃。

正当奥利弗准备趁爬进窗户的机会向主人报告时,被管家发现后开枪打伤。

窃贼仓惶逃跑时,把奥利弗丢弃在路旁水沟之中。

回道那家宅院,昏到在门口。

好心的主人梅丽夫人及其养女罗斯小姐收留并庇护了他。

在梅丽夫人家,奥利弗真正享受到了人生的温馨和美好。

但费金团伙却不能放过奥利弗。

正当蒙克斯得意洋洋的谈到他如何和帮布尔夫妇狼狈为奸,毁灭了能证明奥利弗身份的唯一证据的时候,被南希听见。

南希见义勇为,同情奥利弗的遭遇,冒生命危险,偷偷找到罗斯小姐,向她报告了这一切。

正当罗斯小姐考虑如何行动时,奥利弗告诉她,他找到了布朗洛先生。

商量对策后来费金被捕,后上了绞刑架,塞克斯在逃窜中失足被自己的绳子勒死。

与此同时,蒙克斯被布朗洛挟持到家中,逼他供出了一切,事情真相大白,奥利弗被布朗洛收为养子,从此结束了他的苦难的童年。

为了给蒙克斯自新的机会,把本应全归奥利弗继承的遗产分一半给他。

但蒙克斯劣性不改,把家产挥霍殆尽,继续作恶,终被锒铛入狱,死在狱中。

邦布尔夫恶有恶报,被革去一切职务,一贫如洗,在他们曾经作威作福的济贫院度过余生。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作文10篇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作文10篇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作文10篇读完《雾都孤儿》这本书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可能身陷绝境,但是千万不要绝望,要呵护好自己的心灵,朝着光明前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作文范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雾都孤儿》读后感作文一《雾都孤儿》这本书我很早就买了。

当初买的时候,看到书的封底,写着一些名人的评价:马克思说,这是狄更斯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而狄更斯则被后世奉为“召回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

再加上在历史课对狄更斯和《雾都孤儿》的初步了解,我毅然买下了它。

可却因为时间繁忙,始终没有捧起它,细细阅读。

暑假了,趁着时间充裕,我终于捧起它。

有时,我气愤,有时,我大笑,有时,我担心……于是,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这是一本好书。

它讲的是:一个不知来历的年轻孕妇昏倒在街上,人们把她送进了济贫院。

第二天,她生下一个男孩子后死去,他就是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

奥利弗在孤儿院挣扎了9年后,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

难以忍受饥饿、贫困和侮辱,奥利弗逃到雾都伦敦,数度落入贼窝。

他曾被富有、善良的布朗洛先生收留,不幸又被带回贼窝。

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救奥利弗,不顾贼头费金的监视和威胁,向布朗洛报信,说奥利弗就是他找寻以久的外孙。

后来,南希被贼窝头目赛克斯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

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雾都孤儿》集中反映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乖谬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与善良,也揭露了一些慈善机构的虚伪。

一个现实的社会!善与恶在本书中很显然:正义、善良、慷慨的布朗洛先生;漂亮、富同情心、坚强的罗斯小姐;虽出身贼群,但有爱有恨,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扒手南希;最终改邪归正的费金的徒弟——贝茨……冷漠、自私、恃强凌弱,欺压平民的教区牧师助理——邦布尔先生;贼窝首领——费金;心黑手辣,几无人性的费金同伙——赛克斯;内心为仇恨充斥,奥利弗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主人公则是一个生性善良、倔强、诚实却受尽非人虐待的孤儿。

《雾都孤儿》读书心得个人感想1000字

《雾都孤儿》读书心得个人感想1000字

It is not difficult to make a decision, but the hard part is to put it into action and stick to it to the en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雾都孤儿》读书心得个人感想1000字《雾都孤儿》读书心得个人感想作文1000字范文一雾都伦敦,是一座多雾的城市。

每当雾起时,那如丝的沉雾总会如绸布般覆盖整个雾都的黑暗与肮脏。

他就走在这样的一个雾霭笼罩的都市中。

第一次拜读《雾都孤儿》是在漆黑的晚上,这里的夜如同雾都的雾一样,遮住了整个城市,星星灯光也无法照亮这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虚幻的黑暗。

我就在这样一个晚上,走入了一个真实的“雾都”。

奥立弗.特威斯特,书中一个凄贫的孤儿,母亲早年亡故,父亲不知去向,他或许会像许多和他同样身世的人一样一身穷苦,在所谓的贫教院中生死未卜,受尽后来主人的折磨,但似乎是上天的怜悯,他总算是历尽千辛万苦逃了出来。

逃到了伦敦,本可以成就一段新生活的他,却又一不留心进了贼窝,从此与那些黑暗、凶残、冷酷无情的贼开始了他在伦敦的生活与斗争。

不得不说,奥立弗.特威斯特是小说在那个特殊环境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形象,是在那个特殊背景下的众多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

如同白纸一张的他胆小怯懦,却偏偏在下层社会游荡生活。

他像是一只命运在他人手中的蚂蚁,却又能得以成为“主角”。

当时的伦敦是黑暗,黑暗连到一块地砖都会漆黑如墨的程度,不得洁净。

但走在雾都的奥立弗却能坚守住他洁白如一张纸的善良本心,最终遇见了与同样有善良本心的长辈抑或是朋友,夺回了本属于他的遗产,从此真正走上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我们可以说奥立弗是幸运的,他遇见了那个黑暗社会中的善良之人。

但不容忽视的是,也只有奥立弗能够不让纯洁如玉的内心沾染上伦敦大地上的黑暗与丑陋。

倘若没有他的坚持,或许是因为环境,也或许是因为温饱,再或许是因为恐惧,使他那张洁白的内心的纸点上了黑暗,我们也不难想象他的结局------渐渐融入黑暗并最终成为人唾弃的黑暗的一份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以上
《雾都孤儿》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是狄更斯这位享
誉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它揭露了隐藏在伦敦狭小、肮脏的偏
僻街道里的恐怖和暴力。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雾都孤儿读后感1100字
秋末冬初,儿子从学校图书馆借回《雾都孤儿》,是译
林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何文安的译本。书薄而轻盈,书窄
小巧,排版紧凑,字小无插图,封面色彩简单庄重,给人袖
珍书在手,经典在握的厚重感,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书貌。
不像现在的流行书式,书阔精致,排版松散,留白充足,包
装精巧。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每章章首有本章故事概要,短短三
四句,像现在时兴的微博,三言两语道明此章作者的思想轨
迹,也如推荐时的编者按,直接向读者标明本章的闪光点—
—就我有限的阅读经历,这种书式不多见。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25岁时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他
在这部小说里,着力刻画了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小
说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分
析抗议社会的不公。
奥立弗从出生起便招人歧视,济贫院的贫民时时被人虐
待,而法官、执事以及济贫院院长等等一批类似草包的人物
对上趋炎附势,对下草菅人命。狄更斯在《雾都孤儿》的人
物性格塑造上十分出色——奥立弗的天性善良,法官的冷漠
无知,教区干事的虚伪贪婪,济贫院女总管的狐假虎威,贼
首费金的假冒伪善,赛克斯的冷酷毒辣,南希的天良未泯,
布朗罗的善良机智,露丝小姐的冰清玉洁等等人物性格无不
活灵活现。
小说从来历不明的母亲在济贫院诞下小奥立弗后离世
开始展开,在狄更斯张驰有度游刃有余的叙述里,读者不时
为小奥立弗的生存状态焦虑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时不
时被虐待被关进地窖接受惩罚。他没有亲人,也没有关心他
的人,他一直任人欺侮。按照常理,读者几乎可以预见在那
样悲惨扭曲的环境里,这位小主人公前景堪忧,如果不夭折,
能幸存活下来,其结果也毫无希望可言。
天才的狄更斯不惜进一步让他步入绝境,并为他的一生
转折打下伏笔:小说又把他送进棺材铺当学徒,年幼的奥立
弗终于因母亲的名声被污辱而奋起反抗,为此济贫院决定
“处以他绞刑也不过分”,棺材店老板痛打他后,打算先饿
他几天再找他算账。作者以大量笔墨着力渲染小奥立费悲惨
绝望的处境,以及身边人人性的冷漠,在他走投无路时,才
为他安排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八岁的奥立弗不堪折磨逃
出魔掌,徒步逃到他听人传说过的花花世界伦敦。
在那里,初到伦敦的小奥立弗立即陷入新的困境,他没
吃没喝,也没有过夜的地方。当他再次走投无路时,一个衣
衫褴褛但出手阔绰的少年出现了,他主动靠近小奥立费,他
的困境似乎立即柳暗花明,读到此,读者刚刚松了一口气,
可作者狄更斯为他布下的是更加插翅难逃的绝境,他误入贼
窝,而且巧合迭现。
作者处处精心处处伏笔,悄然铺垫,在困境重重之后,
谜底才昭然揭开——奥立弗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掏兜的人
恰巧是他父亲的好友布朗罗。第一次在匪徒的劫持下入室行
劫,被偷的恰好是他亲姨妈露丝·梅莱家。小说高潮迭起危
机四伏,令读者时时紧随故事情节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部精彩而伟大的社会小说,结构精巧,布局奇妙,
语言独特。狄更斯不愧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擅长运用讽刺,
幽默和夸张的手法。如邦布尔婚后训斥哭泣的老婆,“哭能
够舒张肺部,冲洗面孔,锻炼眼睛,并且平息火气。”作者
的诙谐幽默别具一格,即使最悲惨最凄凉的场景描写,也能
以轻松的笔法道尽世道沧桑,以诙谐的语言轻松展示黑色幽
默,使我时时折服于作者精妙无比的独特语言魅力。如布朗
罗先生报告法官执事小奥立弗病了,执事置之不理,于是“奥
立弗在执事的格外恩准下,软绵绵地晕倒在地”。
清末名臣曾国藩说过,读书的唯一捷径是多读经典。《雾
都孤儿》不愧是优秀的世界名着之一,其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以及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从头至尾扣人心弦,给我耳目一
新的感觉。以后,要多读此类经典。 雾都孤儿读后感1800

最近看了一本很经典的书,名字叫〈雾都孤儿〉,是英
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他生于英国
朴茨茂斯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个海军小职员,10岁时全
家被迁入债务入监狱,11岁起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12
岁时被迫辍学到鞋油作坊当学徒,饱受侮辱,从而对工人阶
级的生活和苦难有所了解,尤其对不幸的儿童产生了深厚的
同情。16岁时,他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大街小
巷,广泛了解社,后又担任法庭速记员和新闻记者,熟悉了
议会政治中的种种弊端。当时他为伦敦几家报纸拟稿。狄更
斯发表1836年底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讽刺资产阶级民主虚
伪性的〈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使他一举成
名。此后34年中,他共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24岁时和凯
瑟琳女士结婚,由于性格和趣味上的差异,给他的创作,特
别是晚年生活带来不幸。他一生除了刻苦写作外还喜欢戏
剧,曾亲自参加演出和导演,举办过朗诵会。1870年6月他
在写作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时,由于劳累过度,谇
然逝世。葬于伦敦斯敏斯特教堂。
狄更斯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黑暗和虚伪。1838年和1839年,他发表了〈雾都孤儿〉和
〈尼古拉斯。尼可贝〉,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儿童的悲
惨生活,揭露了贫民救济所和学校教育的黑暗。狄更斯是英
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
世界文学有巨大的影响。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
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是
一名生在济贫院的孤儿,忍饥挨饿,备受欺凌,由于不堪棺
材店老板娘、教区执事邦布儿等人的虐待而独自逃往伦敦,
不幸刚一到达就受骗误入贼窟。窃贼团伙的首领费金千方百
计,企图把奥利弗训练为扒手供他驱使。奥利弗跟随窃贼伙
伴机灵鬼和贝茨上街时,被误认为他偷了一位叫布朗洛的绅
士的手绢而被警察逮捕。后因书摊老板证明了他的无辜,说
明小偷另有其人,他才被释放。由于他当时病重昏迷,且容
貌酷似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妇画像,布朗洛收留他在家中
治病,得到布朗洛及其女管家比德温太太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窃贼团伙害怕奥利弗会泄露团伙
的秘密,在费金指示下,塞克斯和南希费尽心机,趁奥利弗
外出替布朗洛归还书摊老板的图书的时候用计使他重新陷
入了贼窟。但当费金试图惩罚毒打奥利弗的上时候,南希挺
身而出保护了奥利弗。费金用威胁、利诱、灌输等手段企图
迫使奥利弗成为一名窃贼,成为费金的摇钱树。一天黑夜,
奥利弗在塞克斯的胁迫下参加对一座大宅院的行窃。正当奥
利弗准备趁爬进窗户的机会向主人报告时,被管家发现后开
枪打伤。窃贼仓惶逃跑时,把奥利弗丢弃在路旁水沟之中。
奥利弗在雨雪之中带伤爬行,无意中又回道那家宅院,昏到
在门口。好心的主人梅丽夫人及其养女罗斯小姐收留并庇护
了他。无巧不成书,这位罗斯小姐正是奥利弗的姨妈,但双
方都不知道。在梅丽夫人家,奥利弗真正享受到了人生的温
馨和美好。但费金团伙却不能放过奥利弗。有一天一个名叫
蒙克斯的人来找费金,这人是奥利弗的同父异母兄长,由于
他的不肖,他父亲在遗嘱中将全部遗产给了奥利弗,除非奥
利弗和蒙克斯是一样的不肖儿女,遗产才可由蒙克斯继承。
为此蒙克斯出高价买通费金,要他使奥利弗变成不可救药的
罪犯,以便霸占奥利弗名下的全部遗产,并发泄自己对已去
世的父亲的怨恨。正当蒙克斯得意洋洋的谈到他如何和帮布
尔夫妇狼狈为*,毁灭了能证明奥利弗身份的唯一证据的时
侯,被南希听见。南西见义勇为,同情奥利弗的遭遇,冒生
命危险,偷偷找到罗斯小姐,向她报告了这一切。
正当罗斯小姐考虑如何行动时,奥利弗告诉她,他找到
了布朗洛先生。罗斯小姐就和布朗洛商议了处理方法。罗斯
小姐在布朗洛陪同下再次和南西会面时,布朗洛获知蒙克斯
即他的已故好友埃得温。利弗得的不肖儿子,决定亲自找蒙
克斯交涉,但他们的谈话被费金派出的密探听见。塞克斯就
凶残的杀害了南西。 南西之死使费金团伙遭到了灭顶之灾。
费金被捕,后上了绞刑架,塞克斯在逃窜中失足被自己的绳
子勒死。与此同时,蒙克斯被布朗洛挟持到家中,逼他供出
了一切,事情真相大白,奥利弗被布朗洛收为养子,从此结
束了他的苦难的童年。为了给蒙克斯自新的机会,把本应全
归奥利弗继承的遗产分一半给他。但蒙克斯劣性不改,把家
产挥霍殆尽,继续作恶,终被锒铛入狱,死在狱中。邦布尔
夫恶有恶报,被革去一切职务,一贫如洗,在他们曾经作威
作福的济贫院度过余生。
在这本书中,奥利弗、南希、罗斯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
他们都出生于苦难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
但在他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偏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
心,种种磨难并不能使他们堕落或彻底堕落,发而更显示出
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最后,邪不胜正,
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虽然南希最后遇难,但正是她的死
所召唤出来的惊天动地的社会正义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
在天之灵,注定了邪恶势力的代表费金团伙的灭顶之灾。因
此在小说中,南希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奥利弗则得到了典型
意义上的善报。而恶人的代表费金、蒙克斯、邦布尔、塞克
斯无不一一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部名著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懂得无论环
境怎样恶劣,世界怎样复杂,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善良、博
爱的的精神,这样于人于己都会带来快乐和幸福。
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