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植物配置以自然之名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

杭州园林植物配置杭州位于北纬30度15分,东经120度16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北区的南缘,l月平均气温3.6℃了月平均气温28.8℃绝对最低-10.5℃最高42.1℃年平均雨量1400mm。
全年无霜期250一280夭,生长期长。
一、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西湖风景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山区面积达49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组成,自然群落根据基岩与土壤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云栖千里岗砂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米槠、苦槠、香樟、青冈。
落叶树种:枫香、糙叶树、梧桐。
第二层常绿树种:浙江楠、华东楠、毛竹。
第三层常绿树种:尾尖山茶、山乌珠、杜茎山。
青冈栎小苗,浙江桶小苗、华东楠小苗。
落叶树种:山胡椒、紫珠。
第四层木本小灌木:常绿瑛,虎刺、白马骨、朱砂根、百两金、山萤。
藤本植物:络石。
中华常春藤。
爬行卫矛,小叶青风藤、珍珠莲、寒莓、三叶木通。
草本植物:吉祥草、阔叶麦冬、沿阶草、蝴蝶花、金线草、凤丫蕨、贯众。
(二)黄龙洞流纹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青冈、绵槠、香樟。
落叶树种:枫香。
第二层常绿树种:冬青、棕榈、石楠、马银花、楠木林,吴山的香樟林、石人岭的苦储林、虎跑的柳杉林等,其景观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
在石灰岩山区既有落叶阔叶林,也有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
如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上层树种有麻砾。
枫香、黄连木、化香、沙朴、白枥、山膀脱、三角枫、黄擅。
山合欢等;灌木有石楠、卫矛、六月雪、山胡椒等;草本地被有三脉叶马兰、蛇莓、野黄菊等,此外,还有一些落叶风景纯林,如感应桥枫香林、呈安山的金钱松林、玉皇山的麻枥林等。
这些林相景观丰富,秀相变化大,色彩艳丽,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上层乔木有木荷。
苦储、青冈、香樟、冬青、马尾松。
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公园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原则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市、区、居住区三级)、主题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五个类型。
公园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绿地景观的质量、资源利用及建设成本等问题。
《城市绿地设汁规范》(GB 50420-2007)和《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关于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原则性规定和要求,对于指导和搞好公同绿地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作用。
本章对两个规范进行剖析,并结合实际,提供了许多应用案例。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城市绿地设计应以植物为主要元素,应以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明确绿地的范围和性质,根据其定性、定位作出总体设计;种植设计应以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的要求为依据一公园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公园与城市建设之间,公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以及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关系。
所以,公园绿地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在这个大框架下来考虑。
一、功能性原则公园绿地是城市极为重要的公共绿地之一,发挥着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游憩场所、防灾避难等多种功能。
公园有多种类型,同类公同也有不同的功能特点或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应满足其相应的功能需求。
综合性公园、文化娱乐区人流量大,节日活动多,四季人流不断,要求绿化能达到遮阴、美化、季相明显等效果。
停车场宜配植庇荫乔木、绿化隔离带,并铺设植草地坪。
城市绿地兼有防灾、避灾的功能,绿地内水体、广场、草坪等在遇灾时均可供防灾避难使用。
因此,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防灾避难时的有效利用,公园绿地亦如此。
二、人性化原则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共存,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游憩环境。
植物配置要体现人性化,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要创造老人相互交流的空间。
安宁市县街街道大石庄村植物景观配置探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和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许多城市边缘的乡村在开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了如景观特色不明确、植物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千村一面”现象严重。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打造特色植物景观为出发点,以昆明城郊的大石庄村为研究对象,从植物景观配置视角切入城郊旅游村景观营造,以期为城郊型乡村提供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1现状分析1.1大石庄村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大石庄村地处昆明市安宁市县街街道,属半山区,距昆明市中心75km ,处于昆明1小时旅游圈内(如图1)是云南著名滇剧传习地,鲜切花种植和蔬果种植基地。
大石庄村的植物景观配置简单,多以人工盆栽式种植为主(见图2)。
村域内未规划行道树,人工种植的乔木主要有梨、桃、核桃树等果树经济林和加拿利海枣等,灌木以三角梅及小叶女贞为主,花卉及地被植物使用最多的有蜀葵、狗尾草等(见表1)。
1.2大石庄村植物景观配置存在的不足1)植物品种单一,缺乏乡土特色。
较多使用盆栽方式进行绿化,乔灌层植物种类应用较少,植物种类单一,观赏点不足。
2)设计盲目跟风,维护管理不善。
造型刻意的花卉盆景滥用成风。
部分盆栽由于养护不善导致成活率低,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
3)文化体现不足,资源利用欠缺。
较少关注植物深层含义和历史文化,未体现独特的玫瑰花,蔬果种植等产业资源优势。
2适于大石庄村的乡土植物优选2.1特色植物筛选原则1)生态原则: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大石庄村的植物种类,使其能较好生长发育。
2)乡土原则:根据大石庄村自身产业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特色要素,选择与之相应的植物,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1]。
3)艺术原则:大石庄村的植物景观应在平立面构图、植物色彩、季相变化上得到和谐统一,通过与民居、道路、水体等其他环境要素的结合体现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4)经济原则:在满足生态和审美的前提下,考虑后期的养护管理,以降低配置和养护管理成本。
2.2特色植物筛选参考相关研究文献[2],根据大石庄村的自然条件、人文资源结合滇剧元素、蔬果生产基地及鲜切花(玫收稿日期:2023-03-14作者简介:管圳鑫(1995—),男,云南大理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原则
公园植物选择配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生态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适应性,确保所选植物能在公园的生态环境中健康生长。
同时,应尽量选择本地植物,以降低养护成本。
美观性原则:植物的配置应与公园的整体景观相协调,提升公园的美观度。
在配置时,应注重植物的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因素,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实用性原则: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植物的实用性。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滞尘、隔音、降温等功能的植物,以提高公园的使用舒适度。
序列性原则:在配置植物时,应注重空间序列的营造。
通过合理地运用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使植物景观呈现出良好的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
安全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生长速度、是否易倒伏、是否有刺等因素,以确保公园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文化性原则: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与公园的文化主题相契合,通过植物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传达出文化内涵,提升公园的文化价值。
经济性原则: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到其养护成本。
尽量选择耐粗放管理、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植物品种,以降低养护难度和成本。
可持续性原则:在配置植物时,应考虑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保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园植物选择配置的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美
观、实用、安全、文化、经济和可持续性等多个因素。
浅析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运用理念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际交流最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在紧张压抑的工作、生活之余,只能在这信息化的社会中娱乐、享受,而对人之本源——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
向往回归大自然,回到清新的天然空间中,成为人们身心享受的一项迫切需求,也成为现代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更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兴旺,各式各样的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断丰富着景观的内容。
景观,不仅指平时所说的那些值得欣赏的自然景物,还包括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山水、建筑、动植物、地形地貌,甚至民俗风情都是很丰富的景观资源[1]。
景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有美的艺术,有视觉等感官审美元素的景、物、象,以及在其中休闲娱乐,我们都可将其作为景观来欣赏,当然这些景都是室外的,并且都不能离开大自然的生命体——植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景观代表着大自然。
每一种景观似乎只有结合了植物才变得完美,变得有生机有姿彩。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
随着四季变化,岁月流逝,植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令人赞叹。
在象征生命和美的同时,植物还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如我国传统文化在植物中沉淀、积聚,几乎每种植物都有着优美的传说或感人的故事。
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2],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1植物景观运用的科学性设计植物景观,首先要有科学性,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原理进行设计,这是进行一切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
1遵循生态规律统一性是内部规律,但外在表现要丰富多样。
所以,只有遵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才能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世界,这是一个运转有序的有机整体。
同样,在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依据生态科学要求,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有美的存在,才能做到百花齐放,又各具特色。
,植物是一种生命体,在自然中要拥有生存的特定条件,有其适宜的生理、生物学条件、生态环境,时刻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构成景观,美化环境。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公园、花园还是私人住宅的庭院,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提供自然的氛围。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大小、颜色等因素,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植物的种类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场地的条件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阳的植物,而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喜阴的植物。
此外,可以根据植物的花期、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
其次,植物的大小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大型植物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给人带来遮荫和私密感。
小型植物可以用于填补空白区域,增加层次感和细节之美。
在配置时,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特点,避免过度生长而导致拥挤和遮挡景观的问题。
此外,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红色和黄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和紫色的植物则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冷静的感觉。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增强整体的美感。
最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应该与建筑物、地面铺装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可以选择简洁大方的植物,而在传统园林中可以选择古朴典雅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植物的调整,保持景观的变化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植物的选择、大小、颜色等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考虑,以达到丰富景观、营造宜人环境的效果。
只有合理配置植物,才能让人们享受到自然之美,融入到和谐的园林环境中。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

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园林树木是园林植物中的木本植物,它占据了园林中的绝大部分空间,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的配置关键是要搞好园林树木的配置。
因此,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二者是一致的、相互和谐的。
那么,如何样进行园林树木的配置呢?或者讲进行园林树木的配置的原则是什么?一样来讲,要解决好两个咨询题,即树木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方式的确定。
在具体进行园林树木的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满足园林树种的生态要求各种园林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只有满足园林树木的这些生态要求,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健壮和保持较长时刻的稳固,才能充分地表现出设计意图。
要满足园林树木的这些生态要求,一是要适地适树:即按照园林绿地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园林树木种类,使园林树木所要求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一致或差不多一致,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只有做到适地适树,才能制造出相对稳固的人工植被群落。
二是要搞好合理的种植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即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和垂直方向上适宜的混交类型(即竖向上的层次性)。
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一样应按照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但也要注意近期成效与远期成效相结合,如想在短期内就取得绿化成效或中途适当间伐,就应适当加大密度。
竖向上应考虑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系与浅根系、乔木与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树种相互搭配,以在满足植物树种的生态条件下制造稳固的复层绿化成效。
二、符合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还应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来考虑。
如为了体现烈士陵园的纪念性质,就要营造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在选择园林树木种类时,应选用冠形整齐、寓意万古流芳的青松翠柏;在配置方式上亦应多采纳规则式配置中的对植和行列式栽植。
我们明白,园林绿地的功能专门多,但就某一绿地而言,则有其具体的要紧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然之名的景观植物配置
2016年4月21日我们沐着春风细雨,对上海、杭州9个经典景观项目进行了为期3日的考察学习。
根据功能分为公园景观和城市景观。
后滩公园、世博公园、辰山植物园、西溪湿地公园、白塔公园、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是公园景观,城市阳台、中华艺术宫属于城市景观。
本次考察印象较深的是几个公园景观,在景观形式和风格上都大为震动。
随着城市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开始向往回归自然、回归田园。
各类公园的建立和完善,弥补了工业发展遗留的疮疤,让城市生态得以修复,形成一个个城市绿肺。
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公园又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景观亦从较早的只重视亭台楼阁新奇园建,到植物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海和杭州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代表,在中国近现代景观发展史上依然起到了领军者的作用。
古典文化传承和外来文明、现代文明的撞击,迸发出一个又一个景观之花。
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使得上海的景观大气舒畅,科技含量高,创新意识强烈。
如后滩湿地公园,为我国建造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湿地净化体系,实实在在的改善了生态环境,值得我们研究和推广。
湿地植物的运用,不仅停留在外观的观花、观叶、观形,更应上升到生态功能上,能够发挥吸毒、吸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湿地系统。
根据水生植物不同的性能,在不同的区域发挥各自净化作用。
陆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不做繁复的多重景观植物配置,以乔、草结合为主,运用乡土树种,效法自然生态群落。
林带沿湿地开合有致,自然划分出湿地、农田、树林、游步道、滨江带等不同的空间。
即使是入口和重要节点,依然秉承这种自然大气的植物配置手法,不以繁杂的配置手法博人眼球,仅以规则树阵的种植方式,烘托气氛和仪式感,游览时感觉清新自然。
多种观赏草和农作物的运用大大扩展了林下空间和开敞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唤醒游人对农业文明的深情回顾和对大自然野趣的向往。
世博公园在完成了世博会期间的历史使命后,和后滩公园同样成为永久性的城市公园。
同是工业遗址,和后滩公园有很多共同点,不同的是后滩公园仿佛在低声吟唱,而世博公园则是在高声咏叹。
把原有工业厂房加以利用,像叙事一般全园遍布各类饱含工业特质的雕塑小品。
壮阔的码头和涛涛的江水,让人流连于工业时代的激情壮阔之中。
那么可以说与工业文明站在对立面的植物如何与其相配呢?设计者在植物总体设计时,将植物平面布置成块状
林带,以现代的平面布置手法契合工业文明特质。
同时使用彩叶植物和观花植物,如彩叶杞柳、彩叶锦带、红枫、杜鹃、红叶石楠,烘托热烈的气氛。
以高大挺拔的树形呼应工业遗址建筑,配合新建景观弧廊,营造斑驳的光影效果和增强生态性、安全性。
柿树、樱桃等多种果树丰富了季相和趣味性。
同时不同高度植物的使用在原有地形上基础增强了地形的高差,使北侧绿化带有效隔离了园外城市道路的灰尘、噪音等多方面的影响。
植物使单调颓废的工业遗址,成为自然的栖息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辰山植物园在去考察之前,就被拿来膜拜多次。
去到现场,果然不负所望。
并不像常见的入口景观那样,做行道树或树阵景观强调序列感,而是开阔的草坪,参天的大树,气势恢弘,一进门就被其深深震撼。
一两棵树就可以撑起一个大空间,好的景观就是这么任性。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前行几步,你就会被迷醉在旱溪花境中。
寥寥260米,种植了70多种植物,以20种观赏草为主,配置宿根花卉、水陆两栖植物以及花灌木,由北向南形成粉、黄、白、紫、绿5种主色调。
鹅卵石、青石板点缀花境小路,青草填充石缝中。
雨季涓涓细流顺花溪流淌,旱季高低错落的小景和蜿蜒幽曲的花带,相互衬托间演绎各自的美丽(摘自辰山植物园标识简介)。
旱溪花境不仅提供了专类的景观游览区域,而且较好的承担了景观排水的作用。
充分利用雨水,滋养溪畔花境,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观赏草、水生植物和宿根花卉组成的花境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从房地产的小打小闹,进而发展成一个新的景观形式,并大规模利用。
摆脱时令花卉的局限,向更加生态、持久、低维护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人们向往自然的一个情感回归,更加倾向于感受大自然的野趣和多姿多彩。
矿山公园是本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过渡空间上就使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从花境夹道到开敞水面,背景山体精心设计的观景台,以一株乡土树为中心,成为视线最高点,引导游人上行观景,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矿坑公园。
复又进入矿坑公园隧道,犹如桃花源记,穿梭入另一个时空,深深的矿坑和高高的跌瀑,依附寸土而生的大树,置身于此,会被自然的诡异奇妙和人类的渺小深深折服。
这里本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大地的脓疮,经过朱大师的妙笔,生出了希望之花。
这里植物很少,却很点睛,仅在洞口有大树艰难生存,可见生态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自然和人类的激烈对撞,和异时空对话,引人深思,无限遐想。
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不仅是分割空间、引导视线、丰富层次和色彩,植物也可以讲诉故事。
这在很多景点也有所体现,比如后来我们考察的西溪湿地的女儿树(两株并生香樟)。
穿过矿山隧道,仿佛经过原始洞府,正如桃花源记中“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便来到了要用植物园和岩石园。
植物专类园的设置,需要展示大量的专类植物,具有科普作用和趣味性,值得细细鉴赏,在设计时也需要具备相关
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由于时间关系,辰山植物园之行并没有尽兴,湿地植物区和观赏草区域都没有参观到,非常遗憾。
在途中还经过了竹径、疏林草地等常见景观,不再累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珍奇植物馆前的大草坪上,地形并没有以惯常的设计手法形成微地形,而是做成台阶状草地,便于游客坐卧和成为进行大型活动的看台,可以学习和借鉴。
景观从来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但是由于环境恶化,人们不断的反省自己对于自然的破坏,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的极大压力,普遍渴望回归自然,回归田园,找寻生态可持续发展途径。
作为自然的一份子,人类必须回到自然的怀抱,遵循自然法则,摒弃反自然行为。
因而,“以自然为本”应运而生,以自然为名的景观将大行其道。
不仅是景观的潮流所向,更是生态修复和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需要。
模拟自然,与自然共生,以自然做功,低维护低破坏低影响开发,势必成为景观设计的趋势和必然。
植物造景也正需要朝这样的方向专研如规划、生态、植物学等各类相关学科。
然而也不能迷失在纯粹的模仿中,一个成熟的景观公司应该有成熟的景观风格和设计手法,“模拟自然,并高于自然”。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急切需要完善的设计制度和设计原则。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简要的叙述了上海考察的所见所闻,杭州之行的总结还有待完善。
个人见解孤陋,未免偏颇,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