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最经典50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段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段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段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无理数?A. 0.1010010001…(0和1无限循环)B. √2C. πD. 1/7答案:B2. 函数f(x) = x^2 - 4x + 4的顶点坐标是?A. (0, 0)B. (2, 0)C. (2, 4)D. (-2, 4)答案:C3. 集合{1, 2, 3}和{3, 4, 5}的交集是?A. {1, 2, 3}B. {3, 4, 5}C. {3}D. 空集答案:C4. 直线方程y = 2x + 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 (-1/2, 0)B. (0, 1)C. (0, 0)D. (1/2, 0)答案:D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2, 5, 8,求第10项的值。

A. 21B. 22C. 23D. 24答案:C6. 圆的方程为(x - 3)^2 + (y + 4)^2 = 25,圆心坐标是?A. (3, -4)B. (-3, 4)C. (-3, -4)D. (3, 4)答案:A7. 函数y = sin(x)在其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是?A. 0B. 1C. -1D. 2答案:B8.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其面积是?A. (√3/4)a^2B. (√3/2)a^2C. a^2D. 2a^2答案:A9. 已知f(x) = x^3 - 3x^2 + 2x,求f'(x)。

A. 3x^2 - 6x + 2B. x^2 - 6x + 2C. x^3 - 6x + 2D. 3x^2 - 2x答案:A10. 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那么它的半径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计算(2x - 3)(x + 4) = _______。

答案:2x^2 + 5x - 1212. 已知tan(θ) = 2,求sin(θ)。

答案:2√5/513. 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宽是3cm,那么面积是_______。

高一数学 知识点 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 常考题 经典题 50道 含答案和解析

高一数学 知识点 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 常考题 经典题 50道 含答案和解析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50道常考题经典题一、单选题1.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4,a),则a的值是()A. B. C. D.【答案】A【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一【解析】【解答】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所以,因为角的终边在第三象限,所以<0,所以的值是。

【分析】三角函数是用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来定义的,和点的位置没有关系。

属于基础题型。

================================================================================2.若,则的值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即,所以,,=,故选C。

【分析】简单题,此类题解的思路是:先化简已知条件,再将所求用已知表示。

================================================================================3.若,则()A. B. C. D.【答案】C【考点】诱导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解析】【解答】,故选C.================================================================================4.函数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 B. C. D.【答案】A【考点】诱导公式一,余弦函数的图象,余弦函数的对称性【解析】【分析】,由y=cosx的对称轴可知,所求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满足即,当k=-1时,,故选A.================================================================================5.已知,则()A. B. C. D.【答案】C【考点】诱导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弦切互化【解析】【解答】因为,所以,可得,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将已知条件化简可求出tan,将中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6.函数()A. 是奇函数B. 是偶函数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 是非奇非偶函数【答案】A【考点】奇函数,诱导公式一【解析】【解答】∵,∴,∴是奇函数.故答案为:A【分析】首先利用诱导公式整理化简f(x) 的解析式,再根据奇函数的定义即可得证出结果。

高中数学三年必须吃透的70个必刷题

高中数学三年必须吃透的70个必刷题

高中数学是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学习的重要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进入大学甚至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家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题目,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我将在本文中共享70个高中数学必刷题,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代数部分1. 一元二次不等式2. 根据配方法求最值3. 分式方程4. 二项式定理5. 绝对值不等式6. 倍式展开与二项式系数二、函数部分7. 函数奇偶性8. 函数极值问题9. 参数方程问题10.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11. 对数函数的性质12. 求极限问题三、方程部分13. 解方程组14. 解不等式组15. 二元一次方程组16.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17. 解分式方程18. 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四、几何部分19. 三角形内角和20. 三角形外角定理21.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22. 圆的切线与切点2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4. 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关系五、概率部分25. 事件的概率26. 条件概率27. 期望与方差28. 排列与组合29. 二项分布30. 正态分布的性质六、数列部分31. 数列的通项32. 数列的性质33. 数列的求和34. 数列的递推公式3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36. 等比中项问题七、植物生长模型37. 个体生长模型38. 种裙增长模型39. 人口增长模型40. 自然增长模型41. 对数生长模型42. 指数生长模型八、微积分部分43. 函数的极限44. 函数的连续性45. 一元函数的导数46. 函数的微分47. 函数的积分48. 微积分中的应用问题九、向量部分49. 向量的定位问题50. 向量的线性运算51. 向量的数量积52. 向量的夹角问题53. 平面向量的应用54. 空间向量的应用十、解析几何部分55. 曲线与曲面的方程56. 空间中的直线57. 空间中的平面58. 空间中的球面59. 空间中的圆锥曲线60. 空间中的二次曲面十一、复数部分61. 复数的性质62. 复数的运算63. 复数的共轭64. 复数的幂与根65. 复数的几何意义66. 复数方程问题十二、三角部分67.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68.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69. 三角函数的图像70. 三角函数的性质以上便是我整理的高中数学必刷题清单,希望对大家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AM︱+︱AN︱=︱MM′︱+︱NN′︱=xM+xN+2a 又圆方程
将 代入得
得︱AM︱+︱AN︱=8
(2)假设存在a
因为︱AM︱+︱AN︱=︱MM′︱+︱NN′︱=2︱PP′︱
所以︱AP︱=︱PP′︱ ,P点在抛物线上,这与P点是MN的中点矛盾。故a不存在。
7.抛物线 上有两动点A,B及一个定点M,F为焦点,若 成等差数列
16、设 若 是 与 的等比中项,则 的最小值为( )
A.8 B.4 C.1 D.
答案:B
解析:因为 ,所以 ,
,当且仅当 即 时“=”成立,故选择B.
点评:本小题考查指数式和对数式的互化,以及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运用,考查了变通能力.
17、设数列 满足 为实数.
(Ⅰ)证明: 对任意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因为 ,BC中点 ,所以直线PD的方程为 (1)
又 故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设 ,则双曲线方程为 (2)。联立(1)(2),得 ,
所以 因此 ,故炮击的方位角北偏东 。
说明:本题的关键是确定P点的位置,另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方位角的基本概念。
4.河上有抛物线型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米时,水面宽度为8米,一小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船露出水面的部分高米,问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距多少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行
6.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A,以B(a+4,0)点为圆心,︱AB︱为半径,在x轴上方画半圆,设抛物线与半圆相交与不同的两点M,N。点P是MN的中点。
(1)求︱AM︱+︱AN︱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a,恰使︱AM︱︱AP︱︱AN︱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a,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经典大题例题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某次全程马拉松比赛中,选手甲前半程以速度a匀速跑,后半程以速度b匀速跑;选手乙前一半时间以速度a匀速跑,后一半时间以速度b匀速跑(注:速度单位m s⁄),若a≠b,则()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C.甲乙同时到达终点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答案:B解析:设马拉松全程为x,得到甲用的时间为12(xa+xb),乙用的时间为xa+b2=2xa+b,做差比较大小可得答案.设马拉松全程为x,所以甲用的时间为12(xa+xb),乙用的时间为xa+b2=2xa+b,因为a≠b,所以12(xa+xb)−2xa+b=bx(a+b)+ax(a+b)−4abx2ab(a+b)=(a−b)2xab(a+b)>0,所以12(xa+xb)>2xa+b,则乙先到达终点.故选:B.小提示:比较大小的方法有:(1)根据单调性比较大小;(2)作差法比较大小;(3)作商法比较大小;(4)中间量法比较大小.2、已知a,b 为正实数且a +b =2,则b a +2b 的最小值为( ) A .32B .√2+1C .52D .3 答案:D分析:由题知ba +2b =2(1a +1b )−1,再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因为a,b 为正实数且a +b =2, 所以b =2−a , 所以,ba +2b =2−a a +2b =2a +2b −1=2(1a +1b )−1因为2a +2b =2(1a +1b )=(a +b )(1a +1b )=2+ba +ab ≥2+2=4,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 所以ba+2b =2−a a+2b=2a+2b−1≥3,当且仅当a =b =1时等号成立;故选:D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如果a >b ,那么ac >bcB .如果a >b ,那么ac 2>bc 2C .如果a >b ,那么ac >bc D .如果a >b ,c <d ,那么a −c >b −d 答案: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和特殊值法,逐项验证可得出答案. 对于A ,如果c =0,那么ac =bc ,故错误; 对于B ,如果c =0,那么ac 2=bc 2,故错误; 对于C ,如果c <0,那么ac <bc ,故错误;对于D ,如果c <d ,那么−c >−d ,由a >b ,则a −c >b −d ,故正确. 故选:D.4、当0<x <2时,x(2−x)的最大值为( ) A .0B .1C .2D .4 答案:B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直接求解.∵0<x <2,∴2−x >0,又x +(2−x)=2 ∴x(2−x)≤[x+(2−x)]24=1,当且仅当x =2−x ,即x =1时等号成立,所以x(2−x)的最大值为1 故选:B5、若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2<x <1},则a +b =( ) A .−2B .0C .1D .2 答案: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及韦达定理列方程组,可解出答案. 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为{x|−2<x <1},则方程ax 2+bx −2=0根为−2、1, 则{−ba =−2+1−2a =−2×1 ,解得a =1,b =1,∴a +b =2, 故选:D6、对∀x ∈R ,不等式(a −2)x 2+2(a −2)x −4<0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2B .−2≤a ≤2C .a <−2或a ≥2D .a ≤−2或a ≥2 答案:A分析:对a 讨论,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不等式即可得到a 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a −2)x 2+2(a −2)x −4<0对一切x ∈R 恒成立,当a −2=0,即a =2时,−4<0恒成立,满足题意; 当a −2≠0时,要使不等式恒成立,需{a −2<0Δ<0 ,即有{a <24(a −2)2+16(a −2)<0 , 解得−2<a <2.综上可得,a 的取值范围为(−2,2]. 故选:A.7、某工厂近期要生产一批化工试剂,经市场调查得知,生产这批试剂的成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生产1单位试剂需要原料费50元;②支付所有职工的工资总额由7500元的基本工资和每生产1单位试剂补贴20元组成;③后续保养的费用是每单位(x +600x−30)元(试剂的总产量为x 单位,50≤x ≤200),则要使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最低,试剂总产量应为( ) A .60单位B .70单位C .80单位D .90单位 答案:D分析:设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为y ,求出原料总费用,职工的工资总额,后续保养总费用,从而表示出y ,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即可. 解:设每生产单位试剂的成本为y ,因为试剂总产量为x 单位,则由题意可知,原料总费用为50x 元,职工的工资总额为7500+20x 元,后续保养总费用为x (x +600x−30)元,则y =50x+7500+20x+x 2−30x+600x=x +8100x+40≥2√x ⋅8100x+40=220,当且仅当x =8100x,即x =90时取等号,满足50≤x ≤200,所以要使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最低,试剂总产量应为90单位.8、关于x 的不等式ax 2−(a 2+1)x +a <0的解集为{x|x 1<x <x 2},且x 2−x 1=1,则a 2+a −2=( ) A .3B .32C .2D .23答案:A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与解集之间的关系可得x 1+x 2=a +1a 、x 1x 2=1,结合 (x 2−x 1)2=(x 1+x 2)2−4x 1x 2计算即可.由不等式ax 2−(a 2+1)x +a <0的解集为{x |x 1<x <x 2}, 得a >0,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 2−(a 2+1)x +a =0, 方程的解为x 1、x 2,由韦达定理,得x 1+x 2=a 2+1a=a +1a,x 1x 2=1,因为x 2−x 1=1,所以(x 2−x 1)2=(x 1+x 2)2−4x 1x 2=1, 即(a +1a )2−4=1,整理,得a 2+a −2=3. 故选:A9、已知正实数a,b 满足4a+b+1b+1=1,则a +2b 的最小值为( )A .6B .8C .10D .12 答案:B分析:令a +2b =a +b +b +1−1,用a +b +b +1分别乘4a+b +1b+1=1两边再用均值不等式求解即可. 因为4a+b+1b+1=1,且a,b 为正实数所以a +b +b +1=(a +b +b +1)(4a+b +1b+1)=4+a+bb+1+4(b+1)a+b+1≥5+2√a+b b+1×4(b+1)a+b=9,当且仅当a+b b+1=4(b+1)a+b即a =b +2时等号成立.所以a +2b +1≥9,a +2b ≥8.10、权方和不等式作为基本不等式的一个变化,在求二元变量最值时有很广泛的应用,其表述如下:设a ,b ,x ,y >0,则a 2x +b 2y≥(a+b )2x+y,当且仅当a x=b y时等号成立.根据权方和不等式,函数f(x)=2x+91−2x(0<x <12)的最小值为( ) A .16B .25C .36D .49 答案:B分析:将给定函数式表示成已知不等式的左边形式,再利用该不等式求解作答.因a ,b ,x ,y >0,则a 2x +b 2y≥(a+b )2x+y,当且仅当ax =by 时等号成立,又0<x <12,即1−2x >0, 于是得f(x)=222x+321−2x≥(2+3)22x+(1−2x)=25,当且仅当22x=31−2x,即x =15时取“=”,所以函数f(x)=2x +91−2x (0<x <12)的最小值为25. 故选:B 填空题11、正实数x,y 满足:2x +y =1,则2x +1y 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9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 +1y =(2x +1y )(2x +y )=5+2y x+2x y,然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2x+1y =(2x +1y )(2x +y )=5+2y x+2x y≥5+2√2yx ⋅2x y≥5+2√4=9,当且仅当x =y =13 时取等号.所以答案是:9.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12、已知三个不等式:①ab >0,②ca >db ,③bc >ad ,用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则可组成______个真命题.答案:3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不等式性质分别判断①、②、③作为结论的命题的真假性即可.由不等式性质,得{ab>0ca>db⇒{ab>0bc−adab>0⇒bc>ad;{ab>0bc>ad⇒ca>db;{ca>dbbc>ad⇒{bc−adab>0bc>ad⇒ab>0.故可组成3个真命题.所以答案是:3.1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a,b,c∈R)的解集为{x|3<x<4},则c2+5a+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4√5,+∞)分析: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应用韦达定理把b,c用a表示,化待求式为一元函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得结论.由不等式解集知a<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ba=3+4=7, ca=3×4=12,∴b=−7a,c=12a,则c2+5a+b =144a2+5−6a=−24a+5−6a≥2√(−24a)×5−6a=4√5,当且仅当−24a=5−6a ,即a=−√512时取等号.所以答案是:[4√5,+∞).小提示: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14、已知x,y为正数,且12+x +4y=1,则x+y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7解析:由题设等式有x+y+2=5+y2+x +4(x+2)y,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x+y+2的最小值,从而可得x+y的最小值.x+y+2=[(x+2)+y]×(1x+2+4y)=5+y2+x+4(x+2)y,由基本不等式有y2+x +4(x+2)y≥4,当且仅当x=1,y=6时等号成立,故x+y+2的最小值为9即x+y的最小值为7.所以答案是:7.小提示: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需遵循“一正二定三相等”,如果原代数式中没有积为定值或和为定值,则需要对给定的代数变形以产生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的局部结构.求最值时要关注取等条件的验证.15、已知x,y∈(0,+∞),a∈R,若(x−y+sin2α+1)(x+3y−2sin2α)=2,则3x+y的最小值为______.答案:2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x−y+sin2α+1)(x+3y−2sin2α)=2,∴4=(2x−2y+2sin2α+2)(x+3y−2sin2α)即4=(2x−2y+2sin2α+2)(x+3y−2sin2α)≤(2x−2y+2sin2α+2+x+3y−2sin2α2)2=(3x+y+2)24,所以(3x+y+2)2≥16,解得3x+y≥2,当且仅当2x−2y+2sin2α+2=x+3y−2sin2α时,取等号,所以3x +y 的最小值为2. 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16、设a >0,b >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a 2+1>a ; ②(a +1a )(b +1b )≥4; ③(a +b )(1a +1b )≥4; ④a 2+9>6a .其中恒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分析:利用做差法判断①,利用基本不等式判断②③,特殊值代入判断④即可得出结论.由于a 2+1-a =(a −12)2+34>0,故①恒成立;由于(a +1a )(b +1b )=ab +1ab +ba +ab ≥2√ab ⋅1ab +2√ba ⋅ab=4,当且仅当{ab =1ab b a=a b即a =b =1时等号成立,故②恒成立; 由于(a +b )(1a +1b )=2+b a +a b ≥2+2√b a ×a b =4.当且仅当a b =ba , 那么a =b =1时等号成立,故③恒成立; 当a =3时,a 2+9=6a ,故④不恒成立. 综上,恒成立的是①②③.所以答案是:①②③.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做差法和基本不等式以及特殊值代入的方法,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的问题.属于较易题.17、 设x ∈R ,使不等式3x 2+x −2<0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1,23)分析:通过因式分解,解不等式. 3x 2+x −2<0, 即(x +1)(3x −2)<0,即−1<x <23,故x 的取值范围是(−1,23).小提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2)解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3)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合不等号的方向画图;(4)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容易出现的错误有:①未将二次项系数化正,对应错标准形式;②解方程出错;③结果未按要求写成集合. 18、不等式2x−7x−1≤1的解集是________. 答案:(1,6]分析:把原不等式的右边移项到左边,通分计算后,根据分式不等式解法,然后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分母不为0的要求,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2x−7x−1≤1得x−6x−1≤0 ,故{(x −1)(x −6)≤0x −1≠0⇒1<x ≤6 ,所以答案是:(1,6].19、已知a ∈Z 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 2−8x +a ≤0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则a 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任何一个满足条件的值即可).答案:13,14,15(写出任何一个值即可)分析:根据题意,先表示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2−8x+a≤0的解集,再结合数轴分析即可得到a的值. 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2−8x+a≤0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所以Δ=64−4a>0,即a<16,由x2−8x+a=0,解得x=4±√16−a,故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2−8x+a≤0的解集为[4−√16−a,4+√16−a],因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x2−8x+a≤0的解集中有且仅有3个整数,所以1≤√16−a<2,即12<x≤15,又因a∈Z,所以a=13,14或15都满足.所以答案是:13,14,15(写出任何一个值即可).>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20、不等式x+3x−1答案:{x|x<−3或x>1}分析:由题可得(x−1)(x+3)>0,进而即得.>0,得(x−1)(x+3)>0,由x+3x−1所以x<−3或x>1,故不等式得解集为{x|x<−3或x>1}.所以答案是:{x|x<−3或x>1}.解答题<0,k≠02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kx2+kx−38(1)若k =18,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R ,求k 的取值范围.答案:(1)(−32,1);(2)(−3,0) 分析:(1)将k =18代入不等式,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求解.(2)根据关于x 的不等式2kx 2+kx −38<0的解集为R .又因为k ≠0 ,利用判别式法求解. (1)将k =18代入不等式,可得14x 2+18x −38<0,即2x 2+x −3<0 所以−32和1是方程2x 2+x −3=0的两个实数根,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 |−32 <x <1}即不等式的解集为(−32,1). (2)因为关于x 的不等式2kx 2+kx −38<0的解集为R .因为k ≠0所以{2k <0,Δ=k 2+3k <0,解得−3<k <0, 故k 的取值范围为(−3,0).22、(1)已知a >b,c <d ,求证:a −c >b −d ;(2)已知a >b,ab >0,求证:1a <1b ;(3)已知a >b >0,0<c <d ,求证:a c >b d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c <d 不等号左右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得到 −c >−d , 再用同向可加性法则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正数的倒数大于0可得1ab>0,再用同向同正可乘性得出结果.(3)因为0<c<d,根据(2)的结论,得1c >1d>0,再用同向同正可乘性得出结果.证明:(1)因为a>b,c<d,所以a>b,−c>−d. 则a−c>b−d.(2)因为ab>0,所以1ab>0.又因为a>b,所以a⋅1ab >b⋅1ab,即1b >1a,因此1a<1b.(3)因为0<c<d,根据(2)的结论,得1 c >1d>0.又因为a>b>0,则a⋅1c >b⋅1d,即ac >bd.小提示: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不等关系,是基础题.。

高中数学经典大题150道

高中数学经典大题150道

高中数学经典大题150道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典大题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内容。

这些经典大题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下面将列举150道高中数学经典大题,供同学们复习和练习。

1.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求方程$2x^2 - 5x + 3 = 0$的解;2. 直角三角形斜边求长: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为$30^\circ$,斜边长为10,求另外两边的长度;3. 函数求极值:已知函数$f(x) = x^2 - 4x$,求$f(x)$的最小值;4. 三角函数化简:化简$\sin^2x - \cos^2x$;5. 平面向量运算:已知向量$\vec{a} = 2\vec{i} - 3\vec{j}$,$\vec{b} = \vec{i} + \vec{j}$,求$3\vec{a} - 2\vec{b}$的模;6. 不等式求解:解不等式$2x - 5 > 3$;7. 集合运算:已知集合$A = \{1, 2, 3\}$,$B = \{2, 3, 4\}$,求$A\cap B$;8. 对数方程求解:求解方程$\log_x 32 = 5$;9. 三视图绘制:根据给定的正方体的三个视图绘制其立体图形;10. 空间向量垂直判定:已知向量$\vec{a} = 2\vec{i} - 3\vec{j} +\vec{k}$,$\vec{b} = 3\vec{i} + 2\vec{j} - 4\vec{k}$,判断$\vec{a}$和$\vec{b}$是否垂直。

11. 二次函数图象:画出函数$f(x) = x^2 - 4x + 3$的图象;12. 三角函数图象:画出函数$y = \sin x$和$y = \cos 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13. 集合的运算:已知集合$A = \{1, 2, 3\}$,$B = \{3, 4, 5\}$,$C = \{2, 4, 6\}$,求$(A \cup B) \cap C$;14. 对数幂运算:计算$\log_2 8^3$的值;15. 消元解方程组:解方程组$\begin{cases} 2x - 3y = 7 \\ 4x + y = 1 \end{cases}$;16. 平面几何证明:证明过直径的正圆周角是直角;17. 空间几何证明:证明立体对顶点所在直线上的中位线相等;18. 三角函数证明:证明$\sin^2x + \cos^2x = 1$;19. 向量证明:证明向量的模长公式;20. 立体几何体积计算: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完整版)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完整版)高中数学经典50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题库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解法2 令t =sin x ,则f (t )=-t 2+t +1,∵ |sin x |≤1, ∴ |t |≤1.问题转化为求关于t 的二次函数f (t )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本例题(2)解法2通过换元,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转换的思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沟通数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转换的关键,转换的目的是将数学问题由陌生化熟悉,由复杂化简单,一句话:由难化易.可见化归是转换的目的,而转换是实现化归段手段。

2.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4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ππ和,求该慧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的方程为12222=+b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π时,由椭圆的几何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3/ππ=∠=∠xFA xFA 或。

作m FA FB Ox AB 3221B ==⊥,则于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32(34)(22m c c a a c m c ca a c m两式相减得,23)4(21.2,3231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2.32m c c a m c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2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2)以上给出的解答是建立在椭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之上的,以数学概念为根基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中数学试卷必修一基础100题

高中数学试卷必修一基础100题

高中数学试卷必修一基础50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已知函数y=sinx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值不可能是( )A. B. C. D.2.已知集合, ,则()A. B. C. D.3.设集合是锐角,,从集合到的映射是“求正弦值”,则与中元素相对应的中元素是()A. B. C. D.4.设f(x)为周期是2的奇函数,当时,f(x)=x(x+1),则当时,f(x)的表达式为( )A. (x-5)(x-4)B. (x-6)(x-5)C. (x-6)(5-x)D. (x-6)(7-x)5.已知集合A={x|x<a},B={x|1<x<2},且A∪(∁R 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a≤1B. a<1C. a≥2D. a>26.已知集合,,则()A. B. C. D.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A. B. C. D.8.已知偶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则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9.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A. B. C. D.10.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单调递减的函数是()A. y=﹣x3B. y=ln|x|C. y=cosxD. y=2﹣|x|11.函数f(x)=a x﹣1+2的图象恒过定点()A. (3,1)B. (0,2)C. (1,3)D. (0,1)12.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3.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合一函数”,那么函数解析式为y=2x2﹣1,值域为{1,7}的“合一函数”共有()A. 10个B. 9个C. 8个D. 4个14.已知,b=0.53,,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 b<a<cB. c<a<bC. a<c<bD. a<b<c15.若全集U=R,集合A={x|0<x<2},B={x|x﹣1>0},则A∩∁U B=()A. {x|0<x≤1}B. {x|1<x<2}C. {x|0<x<1}D. {x|1≤x<2}二、填空题(共20题;共21分)16.已知A={x|x<2},B={x|x<m},若B是A的子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7.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代数式的值等于________.18.已知集合A={x|y=lg(2﹣x)},集合B=[y|y= },则A∩B=________.19.已知函数f(x)=2x﹣3,x∈N且1≤x≤5,则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20.设集合M={x|﹣1<x<1},N={x|0≤x<2},则M∪N=________.21.设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则________.2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23.若函数f(x)= 在(﹣1,+∞)上的值域为________.24.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25.设函数f(x)=(x﹣4)0+ ,则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26.若f(x)=2x+2﹣x lga是奇函数,则实数a=________.27.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则=________.28.已知全集U={﹣1,0,2,4},集合A={0,2},则________.29.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30.已知函数f(x)=,则f[f(-2)]=________ ,f(x)的最小值是________.31.设函数,若,则________.32.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 .33.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34.化简:+=________35.已知集合,,若存在非零整数k,满足,则________.三、解答题(共15题;共135分)36.设,求证:(1);(2).37.设A={x|﹣1≤x≤a},(a>﹣1),B={y|y=x+1,x∈A}.C={y|y=x2,x∈A},若B=C,求a的值.38.(1)计算:;(2)已知( ) ,求的值.39.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40.已知集合A={x|﹣3<x≤4},集合B={x|k+1≤x≤2k﹣1},且A∪B=A,试求k的取值范围.4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1.82.2,1.83;(2)0.7-0.3,0.7-0.4;(3)1.90.4,0.92.4.42.已知函数f(x)= 的定义域为(﹣1,1),满足f(﹣x)=﹣f(x),且f()=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证明f(x)在(﹣1,1)上是增函数;(3)解不等式f(x2﹣1)+f(x)<0.43.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为奇函数.44.已知全集U={x|﹣5≤x≤3},集合A={x|﹣5≤x<﹣1},B={x|﹣1≤x≤1}.(1)求A∩B,A∪B;(2)求(∁U A)∩(∁U B),(∁U A)∪(∁U B).45.设集合,.若,求的值46.设函数f(x)=ax2+(b﹣8)x﹣a﹣ab的两个零点分别是﹣3和2.(Ⅰ)求f(x);(Ⅱ)当函数f(x)的定义域是[0,1]时,求函数f(x)的值域.47.已知全集,若集合,B={x|x-m<0} .(1)若,求;(2)若,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48.已知集合,.(1)当m=4时,求,;(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49.已知A={x|x2﹣2x﹣3<0},B={x||x﹣1|<a}.(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50.已知,,全集.(1)求和;(2)已知非空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D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B7.【答案】C8.【答案】A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B15.【答案】C二、填空题16.【答案】17.【答案】[ ,1]18.【答案】{2,4}19.【答案】;20.【答案】821.【答案】b<a<c22.【答案】23.【答案】24.【答案】25.【答案】26.【答案】27.【答案】028.【答案】{0,2,6,10}29.【答案】30.【答案】231.【答案】②③32.【答案】33.【答案】[2,5)34.【答案】35.【答案】三、解答题36.【答案】(1)解:(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