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经济发展浅析
不丹ppt课件

著名景点
虎穴寺
不丹最著名的寺庙之一,位于帕 罗峡谷中,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
普纳卡堡
不丹最古老的城堡之一,位于普纳 卡市,是了解不丹历史和文化的好 去处。
廷布市
不丹首都,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博 物馆,是不丹政治、文化和经济中 心。
旅游服务和设施
酒店和旅馆
交通服务
不丹有许多酒店和旅馆,提供不同档 次的住宿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游客 。
03
不丹传统艺术形式包括 歌舞、绘画和手工艺品 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唐 卡绘画。
04
不丹人信仰藏传佛教, 佛教文化是不丹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不丹经济
经济概况
总体经济规模
不丹是南亚内陆国家,经济规模较小,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4亿美 元。
经济增长率
近年来,不丹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长率约为5%。
货币
关系尤为密切。
与国际组织关系
02
不丹加入了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
外交政策
03
不丹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促进地区和
平与稳定,加强与邻国的友好关系。
06
不丹的未来展望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农业现代化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旅游业发展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不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 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不丹拥有丰富的水力、矿产资 源,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 间需要平衡发展。
与印度的经济关系
不丹经济与印度密切相关,印 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 资来源国,不丹经济发展受印 度影响较大。
借鉴“幸福指数”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以“不丹模式”为例

2 0 世纪 8 0 年代后期 ,不丹第四代 国王吉格梅 ・ 辛格 ・ 旺楚 克提 出 “ 国民幸福 总值 ”( G H N ) 的理 念 ,以替代 很多 国家单 纯追求 “ 国民生产 总值”
( G D P ) 的理念 ,制订 出 “ 全 民幸福计划” 。他认 为,
近几年受到热议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
境问题也接踵而至,而由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或者旅游包装 ,操作 稍有不 当便对历史文物造成 破 坏 。再 次 是 无 法抵 抗 的 自然 性 破 坏 。 自然 环 境
对于历史古迹的破 坏客观存在 ,要完整保存历史
模式以及 “ 先破坏后治理”发展理念 ,又进一步加
剧 了环境的恶化 、资源 的浪费。从上世纪 8 0 年代 到9 0 年代末 ,我 国沙化土地面积从 1 0 0 0 多平方公 里增加到 2 4 6 0 平方公里 ;废水排放总量为 4 3 9 . 5 亿
2 . 行业收入分配失衡 。最为红火的金融业是行 业职工平均 收入最 高的 ,达到 7 0 2 6 5 元, 年 ,而传
统 的农 林 牧 渔 业 收入 最 低 ,仅 为 1 4 9 1 1 元/ 年 ,两
行业平均收入差距接近5 倍。
( 二 )环境 恶 化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 ,一系列能源 、环
理念 密切 相关 。
一
候变暖实际上是 由于人类近两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 矿物燃料( 如煤 、石油 、天然气等) 排放 出的二氧化 碳 、甲烷等多种温室气体造成的。其中,二氧化碳 又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在全球变暖影响因素中占 到6 0 %。据政府 间气 候变 化专 门委 员会( I P C C ) 预 测 ,如果全球气温升高4 ℃, 将会有 3 2 亿人饮水 困
近期不丹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5倍 。2 0 0 8年是 5 4 7 1 3 . 0百万 N u , 2 0 0 9年 为山地 , 高山山峰在北部和一些亚热带南山麓。不 增 长 了 7 1 2 2 3 . 5百 万 N u , 2 0 1 0年 是 7 2 4 7 7 . 6百 万 N u , 丹矿 产 资源包 括 大理石 、 白云 石 、 石 墨、 铅、 铜、 板岩、 是6
为农 村 居 民。不丹 面积 约 4 7 , 0 0 0平方 公 里 , 大小 与
不丹 年 度 国 内生 产 总值 , 从 1 9 9 4年 8 4 9 5 . 0百
u到 7 2 4 7 7 . 6百 万 N u增 长 了 6 3 9 8 2 . 6百 万 N u , 瑞 士差 不多 , 其 中森林覆 盖率 约 7 0 % 的土地 , 地形 多 万 N
[ 关键词 ]不丹 ; 经济 ; 农业 ; 电力 [ 中图分类号]F 1 4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 0 0 8- 4 6 1 4一( 2 0 1 3 ) 0 1— 0 0 3 4— 0 5
不丹 经济 概况
1 0 5 5 . 4 8百 万美元 。
不丹 王 国人 均 国内生产 总值 , 2 0 0 8年 是8 1 5 3 9 . 5
2 0 0 6年是 6 8 1 . 0 3百万 美 元 , 2 0 0 7年 是 8 8 0 . 0 2百 万 献 率 是 3 9 . 7 0 %; 2 0 1 0年 是 2 9 3 9 6 . 6 1百 万 N u , 对
美元 , 2 0 0 8年是 8 7 5 . 5 9百万 美 元 , 2 0 0 9年是 8 3 9 . 7 2 G D P贡 献 率 是 4 0 . 5 6 %; 2 0 1 1年 是 3 2 8 7 3 . 0 0百 万
斯里兰卡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

斯里兰卡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岛国,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过去几十年来,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内战和政治动荡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和平的到来和政治稳定的加强,斯里兰卡的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围绕斯里兰卡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前景展开分析。
一、斯里兰卡经济现状1. GDP增长近年来,斯里兰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稳步上升,2019年达到了2.3%的增长率。
尽管这一增长率相对较低,但是相比之前的动荡时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2. 外贸表现斯里兰卡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茶叶、纺织品和服装、宝石和珠宝等。
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斯里兰卡的外贸表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政府债务斯里兰卡政府面临着较高的债务压力,国债占GDP比例较高。
这一情况使得政府在财政支出和债务偿还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4. 失业率斯里兰卡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青年失业率较高,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 基础设施建设斯里兰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和通信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 旅游业斯里兰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斯里兰卡的旅游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 对外投资斯里兰卡对外投资环境逐渐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
尤其是在港口、航空、能源、旅游等领域,有望迎来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
3. 区域合作斯里兰卡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有望为斯里兰卡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4. 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斯里兰卡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斯里兰卡政府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5. 社会稳定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斯里兰卡政府加强社会稳定的措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善民生。
“不丹王国”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不丹

“不丹王国”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不丹1,不丹是亚洲的⼀个国家,⼈⼝有74.9万,整个国家的⾯积只有3.8万平⽅千⽶。
不丹是⼀个多⼭的国家,这⾥发展缓慢,是最后开通⽹络和普及电视的国家。
2,不丹还有国王与皇后,是个传统的国家,直到2008年才有⾸次的民主选举。
四代国王旺楚克和他的四个同胞皇后3,不丹是亚热带⽓候,这⾥经常下⾬,⽐较潮湿。
4,不丹喜欢中国,和我们国家⼀样喜欢红⾊,也喜欢神龙,认为龙可以给⼈带来好运,所以他们的国旗上有龙。
5,不丹⾸都是延布,这⾥⼈⼝不过5万左右,平均海拔在2500⽶,是个⼭区⾸都,感觉跟普通的乡村没什么区别。
6,帕罗机场是不丹唯⼀的机场,因为多⼭,这个机场也⼗分危险。
这⾥只有8名飞⾏员,要在天⽓好的时候才可以降落,可以说是⼗分艰难了。
么平民窟。
8,不丹当地⼈很喜欢吃辣椒,感觉像是我们国家的四川⼈,这⾥的⼈⽆辣不欢。
9,不丹是免费治病的,不需要你掏钱,但是这⾥交通不⽅便,看病都需要去很远的地⽅。
没有什么钱,但是这⾥⼈很淳朴,知⾜常乐。
10,不丹全⾯禁烟,来这⾥旅游千万不要抽烟,也是世界上唯⼀⼀个公开禁烟的国家。
11,在不丹还是有⼀夫多妻制,不过你得征求⽼婆的意见,⽼婆同意了,你才可以娶多个妻⼦。
孩⼦可以跟⼥⽅姓。
不丹不能跷⼆郎腿,这是⼗分不礼貌和不吉利的事情。
担⼼家⾥被偷,这⾥的⼈与世⽆争。
15,不丹是个没有红绿灯的国家,这⾥交通不⽅便,车辆不多,路上也没有堵车的情况。
16,不丹国家离我们很近,但是它这个国家投靠了印度,⼀般什么外交之类的都听从印度的。
17,这个社会,哪个⼈不⽤⼿机?但是在不丹电视机的普及率还不到30%,不过当地⼈的幸福指数却很⾼。
18,在不丹国家规定,不接受⾃由⾏,如果你想要来旅游,每天的最低消费是200美元左右。
虽然这⾥的⼈民不在乎钱,但是消费是硬性要求。
19,不丹海拔⾼,这⾥的⽔资源丰富,但是国家并没有很好的利⽤。
20,不丹王国有⾃⼰特有的服饰,当初梁朝伟刘嘉玲的婚礼在这⾥举⾏。
不丹 进出口

不丹进出口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国家,其中不丹是一个独特的国家。
不丹的进出口业务发展迅速,有助于不丹的经济进步,也为人们提供了获得财富的机会。
不丹对外贸易很活跃,它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不丹主要从印度和孟加拉国进口物资,这些物资主要为运输服务、文具、医药制剂、家电等。
他们还进口来自德国、新加坡和中国的汽车、摩托车和柴油机。
另外,不丹也从其他国家进口许多日用品,如巧克力、花朵、蔬菜和水果。
除了进口方面的活动,不丹也从事出口贸易。
它的服装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度和孟加拉国,而木制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电气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澳大利亚,木材和金属产品主要出口到新加坡、日本和香港。
不丹的进出口业务日益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不丹国家的收入,也为世界外国的商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不丹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进出口业务也会随之发展,为不丹经济和社会带来更多繁荣和发展。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发表时间:2017-09-08T16:01:13.1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上作者:高艳辉[导读] 资源的配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得”与“失”,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开发之路。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高艳辉 100081)摘要:区域经济开发本身就伴随着区域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漫长的经济开发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得”与“失”,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开发之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相关概念(一)经济开发经济开发,是指资源由潜在的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并通过有效配置进入市场的过程。
[ 王文长,1999年,《开发经济学》](二)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二、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得”(一)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开发对资源的需求使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了它的资源优势。
首先,经济开发使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满足了其生存发展的需要。
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相应的物质资料,进而进行加工生产来满足人类更多的需求。
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扮演了所需资料的初次提供者的角色。
其次,经济开发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到区域与区域之间内部产业。
根据比较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区域或各地区都应该利用自身相对丰裕的资源享赋进行生产加工,并与其他区域或地区开展贸易。
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经济建设中确立正确的发展观以及相关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以往谈发展,我们总是和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虽然也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其地位远不如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重要。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跳跃式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为人类敲起警钟。
回顾历史,从工业革命后,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称其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奇迹。
但是问题随之接踵而来。
上个世纪,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不仅危害当时人们的身体和生命的安全,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也影响了以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并且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去不复返。
出现的重大污染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教训。
它告诫我们,在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进行建设及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所以各国纷纷探索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凝聚了当代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熟悉深化的结晶。
各国在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纷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GDP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同样不容乐观。
土地沙漠化,春季肆虐的沙尘暴,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也阻碍经济的发展。
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教训是极为惨痛的。
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经济增长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现在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已经提到战略高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的功利价值观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人的不合理的消费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丹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以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亚研究季刊 2001年第4期不丹经济发展浅析斯 文[内容摘要]不丹是南亚内陆小国,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独立后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很快,工业开始起步,能源交通快速发展,对外经贸逐步扩大,从而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于不丹政府推行经济发展计划,重视发展交通运输,把农业作为去柱产业,积极争取外援,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过分依赖外援、商品结构单一等。
[关键词]不丹;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112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508(2001)04-0014-07南亚内陆小国不丹,面积仅为4 6万平方公里。
目前,不丹总人口为173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9人。
其中75%为西藏血统的不丹族人,其余为尼泊尔族人;农村人口占96%,为世界人口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其境内多山,仅南部为杜亚尔平原。
但不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不仅水利资源,而且还有大量森林。
自18世纪英国入侵后,不丹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1949年不丹从英殖民统治下独立,但其对外政策接受印度指导。
独立后,不丹政府努力发展经济,使不丹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独立后不丹经济不断发展独立后不丹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农业是不丹主要经济部门,直到80年代初,仍占不丹劳动力总数的9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 3%,其中种植业占28 3%,林业占17 6%,畜牧业占8 4%。
到1995年,农业人口仍超过全国总人口的80%!,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达51%(包括林业加工)∀。
(1)种植业 不丹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苹果、桃子、梨子等经济作物。
到80年代中期,水稻产量仅为6 496万吨,小麦1 88万吨,玉米8 73万吨,桔子3 86万吨,马铃著3 26万吨#。
60年代以来,不丹都需要进口部分粮食。
但其经济作物却有部分出口。
1994年苹果出口达796万吨,1995年苹果出口比上年增加60%以上。
(2)林业 不丹素以∃森林王国%著称,森林复盖率达70%,木材蓄积量为6 7亿立方米&,且树种繁多,其中还有印度黄檀等珍贵树木。
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不丹林业的发展。
1995年木材产量达40万立方米。
除用于建筑及公共工程外,大部分用于商业出口,使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木材在不丹外贸出口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985年,占不丹对印度出口总值的17%∋。
(3)畜牧业 畜牧业为不丹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相当多居民,特别是北部山区居民,靠以畜牧为生。
独立后,不丹畜牧业获得较快发展,牛由1979年的16 6万头增加到1992年的42 0万头;同期,猪从5 1万头增加到7 3万头,家禽从10万只增加到21万只(1986年数)(。
此外,不丹的渔业也有所发展。
目前,不丹有4家国营渔场,每年各产鱼20~40万条。
国营渔场还把鱼苗提供给农民或放于河流湖泊之中。
2.工业生产开始起步与农业相比,过去不丹工业相当落后。
1960年以前,不丹还无一家工厂。
但是,独立后不丹工业毕竟已开始起步。
60年代起不丹开始建立各类工业:一是大型工业(投资在500万努以上),二是中型工业(投资在100~500万努),三是小型工业(投资在20~100万努),四是乡村工业(投资在20万努以下)。
目前,不丹有大中型锯木厂、化工厂、酒厂、果汁厂、水泥厂和煤厂等。
工业企业已从1979年的67家增加到1987年的228家)。
就产值而言。
水泥为不丹最大的工业部门。
到1995年,彭登水泥管理局日产水泥达400吨,朗拉姆水泥厂年产水泥达1 5万吨。
除满足不丹国内建筑、公路、水利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而有部分向印度出口,从而促进了不丹经济和外贸的发展。
不丹的木材加工工业虽然在80年代才起步,但已生产层板、黑板、胶合板、家具等许多产品。
格杜木材公司、不丹木板生产有限公司、不丹化学药品与碳化钙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每家每年耗木材都达数万立方米。
不丹的水果加工厂已能将柑桔及其它水果加工成果酱及罐头。
90年代初,不丹每年生产的酒类饮料就达100万箱。
大大丰富了不丹人民的生活。
同时,不丹还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积极发展采掘业。
到1986年,不丹开采的大理石16 2万吨,石灰石14 4万吨,煤炭3 3万吨,石膏1 2万吨,石板54万平方英∗。
后来,不丹又建立起碳化物厂、煤加工厂、大理石加工厂等。
此外,不丹还积极发展传统铸造业,生产佛像、佛灯等与佛教有关的物品;建立手工艺品制作中心,生产木雕、石雕、藤编、竹器等传统工艺品;鼓励家庭手纺工业,生产土布、地毯,毛毯等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有部分出口。
3.能源交通不断发展(1)能源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不丹提供了重要的能源资源,使非商品能源在不丹能源消费中占90%以上,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商品能源在不丹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上升,达到并超过10%。
1985年,商品能源折合电力为1080万千瓦时。
不丹境内河流密布,水量充沛,落差极大,给不丹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据估计,水力发电潜力达600万千瓦。
60年代印度援助不丹建立第一座水电站+++贾尔达尔水电站,到1986年,不丹发电能力已达到176 92兆瓦 。
除不丹免费享受部分电外,大部分卖给印度。
到90年代初,不丹分别在廷布、帕罗、哈宋、扎西岗等地修建了14座水力发电站;还在廷布、帕罗、扎西岗等地建有7座火力发电厂。
目前,其发电量为1550兆瓦 。
除满足不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外,其余都输往印度。
(2)运输 由于地处山区,河流深谷纵横,不丹交通十分不便。
直到50年代不丹仍无公路,货物仍靠马和牦牛驶运。
为促进经济发展,1962年修建了连接不丹与印度边界城镇庞措林到帕罗的第一条公路。
后又建起不丹东部城镇塔希岗到印度阿萨姆的南北公路及途经首都廷布、东起塔希岗,西到帕罗的东西公路。
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不丹公路从无到有,到1987年增为2602公里,目前超过3000公里 !。
基本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
同时,不丹还十分重视航空事业的发展,1983年建成帕罗国际机场,并设立国家航空公司、经营帕罗至印度加尔各答与孟买的国际航线。
后又开通帕罗至孟加拉国达卡航线,帕罗至印度新德里航线,帕罗至泰国曼谷航线、至尼泊尔加德满都航线及至缅甸仰光航线。
目前不丹拥有两架客机,还决定购买更加大型的运输机,以扩大航空运输。
(3)通讯 不丹于1962年在广尤措林建立第一家邮局。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不丹邮局已增至72家。
1997年不丹有邮局103家,还有数十家邮电支局,数百个邮政信箱,年处理邮件数百万件 ∀。
重要的是,自1962年发行第一枚邮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发行100余套特种邮票,受到国际集邮者广泛好评,使其每年为不丹赚得大量外汇。
同时,不丹电话业务也始于60年代初。
其后获得迅速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初,首都廷布与18个县城都有无线电通讯联系,廷布至帕罗及庞措林还有电报联系。
到目前为止,不丹有自动电话局12个,电话交换站10多个,安装各类电话6000余部。
此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丹还开通廷布至扎西岗及至印度哈西马拉、库池比哈尔等地的微波通讯线路。
20世纪80年代末开通首都廷布至印度新德里的直拨电话。
还计划修建卫星地面接收站,促进现代通讯事业发展 #。
4.对外经济逐渐扩大(1)对外贸易 由于地处内陆及其它原因,过去不丹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
60年代以前,不丹除与中国西藏及印度有经济贸易关系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经济贸易往来。
60年代在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贸易联系中断后,为使对外经济贸易联系多元化,不丹努力发展对外经济往来,先后加入科伦坡计划、万国邮政联盟、联合国组织、不结盟国家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南亚地区合作联盟等。
目前,除印度外,不丹已与美国、英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开展贸易。
其出口货物主要有马铃薯、小豆寇、木材、竹子、手工艺品、水泥、水果及电力等,出口额从1976年的100万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200万美元。
20世纪80年代后不丹出口发展迅速,仅1985年出口水泥就达381万美元,水果制品98万美元,小豆寇127万美元,松香87万美元,云母粉50万美元。
同时不丹进口增长也很快,其进口额从1975年的140万美元增为1980年的200万美元 ∃。
过去主要进口粮食、原材料及制造消费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不丹逐渐增加机器设备等进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不丹外贸迅速发展,仅1989年至1994年间,不丹出口增长31倍。
到1994~1995年度,不丹进口额达20 98亿努,出口更达到30 64亿努 %。
(2)利用外援 外国援助在不丹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58年印度就开始参与不丹社会经济发展规则。
1961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66年实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印度提供了不丹全部发展国际资金。
不丹实施的∃三五%和∃四五%计划,印度提供的援助分别占全部发展计划费用的92%和78% &。
可见,∃三五%计划起,不丹开始获得印度以外的经济技术援助,∃三五%计划占计划总投资的3%,∃四五%计划占18%,∃五五%计划升为19 44%,∃六五%计划升为22 4%,∃七五%计划达到45% ∋。
(3)旅游业喜马拉雅山的风光,长期与世隔绝的神秘及古老的文化,使不丹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地方,促使旅游成为不丹重要的经济部门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作为保持传统文化,抵制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丹对旅游业一向持审慎的态度。
自1973年成立旅游局以来,不丹旅游业才得以发展。
但到1979~1980年度,不丹旅游外汇收入仅为1100万努,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2%。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丹建有各类宾馆232家,其中184家为国营旅馆,设有4家大型旅游公司。
1995年到不丹旅游的外国游客4765人,收入585 7万美元,跃居皇家政府外汇来源的第三位 (。
5.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不丹经济只表现为农业经济。
独立后特别是60年代后,由于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交通运输部门的兴起和扩大,水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丹经济结构发生了某些重要变化。
首先是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等在内的广义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到1980年已降为56 7%,1995年更降为37 6%。
共次是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及建筑业等在内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有一定比例。
70年代末达到11%, 1995年更升为28 3%。
再次是包括电力、运输、通讯、金融、行政管理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有所上升,1980年达到31 1%,1995年更升为34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