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2018春期末综合练习与解答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日照市2018年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2018.3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l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第1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时刻地球局部图(图示为南半求,弧MN为晨昏线,阴影与空白区域分数不同日期)。
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20°S,60°E B.20°N,60°WC.20°S,120°W D.70°N,120°E2.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B.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转快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D.驶往欧洲经科伦坡附近海域的轮船顺水航行读“某地区多年平均总云量百分比分布图”,完成3~4题。
3.与周围地区相比,甲、乙两地多年平均总云量百分比差别较大,其共同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B位于山地迎风坡,水汽易被抬升凝结C.位于湖区地表水丰富,水汽较多D.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水汽含量大4.荒漠化是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列关于该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的荒漠环境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造成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加剧了土地荒漠化C.荒漠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D.大面积植树造林、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读“中国大陆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表”及“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2018年政治高考《国家和国际组织》考题练习

2018年政治高考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考题练习一1.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演讲中说,“我已接受女王陛下要我组建新政府的要求” “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一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而会因你的利益而奔走”“我们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而不只是为少数特权阶级服务的国家”。
(1)“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的口号能够实现吗?试从英国政体的角度加以分析。
材料二经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
据此,有如下观点:①英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英国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法院裁定不会影响“脱欧”进程。
(2)请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1)①英国国王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在英国社会中仍然位居最上层,特蕾莎·梅在女王授权下组建新政府,依然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效力。
②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两党没有根本区别,两党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③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成员的构成与实施的政策都是代表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特蕾莎·梅政府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的这一口号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是荒谬的、不可能实现的。
(2)①合理。
理由:政府的有关决定要经法院裁定,经议会批准,这说明政府的权力受法院和议会的制约,表明英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③合理。
理由:英国首相是政府的首脑,是英国最有权势的人,但政府的有关决定仍受法院的裁定,需要议会的批准,这说明首相仍要受种种制约。
2.根据公投结果英国“脱欧”成真。
卡梅伦按事先的承诺辞去了保守党领袖和英国首相职务。
2016年7月13日,卡梅伦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递交辞呈。
随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的新任领袖特蕾莎·梅担任新一任首相,组建新一届内阁。
卡梅伦临别前给予特蕾莎·梅的忠告是尽量同欧盟保持密切关系。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高考专题练10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含解析

高考专题练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已经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一些省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制度已经作出了修改完善,不会实行一刀切。
社会抚养费相关规定的调整表明()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接反映②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③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不同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对社会抚养费作出不同的修改完善,说明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错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直接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答案:D2.在自然界中比92号铀元素更重的元素基本不存在,只能通过人工合成。
美俄研究团队通过让质量较轻的核子相互撞击,并跟踪其后产生的放射性超重元素的衰变情况,合成了115、117和118号元素,并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认可。
这表明()①人类借助科学实验的手段可以创造新的物质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③新元素的发现是对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辩证否定④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新元素的合成,说明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②符合题意;人的这种创造能力是在承认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人类可以创造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但是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因此不能被创造;③说法错误,新元素的发现是对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肯定,而不是否定。
答案:D3.科学家发现,在已知最大病毒——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的任何生物演化支系中。
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5篇)

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5篇)第一篇: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2018年世界近代史期末考题目及答案一、考试形式:闭卷二、考试时间:第16周三、评分原则:鼓励个人见解四、考试内容:共4道题目,每道题25分,考试将从以下7道题目中选4题试题:1.论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内容和影响。
2.请列举三种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的著作,介绍其主要观点,并加以简单评论。
(需写出作者、出版社)3.假设你有机会穿越到近代欧洲,并有机会选择与某两位历史人物共进晚餐。
你会选择谁?为什么?你将会和他或她说些什么?4.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产生于英国而不是西班牙或中国?(只需选择英国与西班牙比较或英国与中国比较)5.论述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体现的原则和精神?(参考书: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精神与实践》,修订本)6.试评苏姗·邓恩著《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7.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参考论文:江晓原,《李约瑟难题是伪命题?》)答案:1.论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背景、内容和影响。
答:背景:1.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阻断了交流。
2.政治基础,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雇佣关系。
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
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4.美国殖民者“黑船开国,带来了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与德川幕府的不平等条约,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
国内外矛盾激化。
内容:1.废蕃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专制体制,天皇独掌大权。
2.废除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允许各等级之间相互交往。
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3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开办大学。
专题18 现代西方政治 2018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历史高考母题题源18:现代西方政治【母题来源一】 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母题原题】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A. “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 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并非从欧洲吸引援助,而是美国给欧洲提供援助,排除A。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一次对抗,危机仅持续了13天,不可能给美国的财政造成赤字,排除B。
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而图表截止时间是1968年,排除C。
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正值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军费开支庞大,给美国造成财政赤字,故选D。
【命题意图】【考试方向】本题以美国财政盈亏示意图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也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依托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
【得分要点】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尤其是1959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从而分析其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因此,备考中一定要注意教材的基础知识的记忆。
【母题来源二】 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12【母题原题】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试题解析】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故B 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高三政治-2018年上学期高三政治专向测试1.2旧人教版(附答案) 最新

第一课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专项测试(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国家中,实行共和制的有()A.意大利美国德国印度 B.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C.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 D.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印度2.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管理形式上不完全相同,属于议会制共和制这种管理形式的特征是( )①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只拥有“虚位”③议会由普选产生④政府对议会负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在当代,英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等国家政体的共同特征是( )①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君主具有最终政治决策权④内阁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1999年11月6日,作为英联邦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就是否实行新的国家政体进行了全民公决,投票结果是多数人赞成保持现行国家政体。
这表明()A.澳大利亚不能自行决定脱离英联邦 B.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君主立宪制优于民主共和制 C.实行什么政体受该国的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和现卖状况等因素的制约D.民主共和制下的国家元首和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元首没有本质区别5.在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中,共和制的议会制和君主制的议会制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①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中心②国家行政权力由内阁首脑所掌握③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象征性的和礼仪性的④政府和政府首脑都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④6.1999年4月17日,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在人民院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而倒台,纳拉亚南总统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这表明印度实行的政体和政党制度是( )A.议会共和制和多党制 B.总统制和多党制 C.议会共和制和两党制 D.议会君主制和两党制7.今年3月普京在俄罗斯大选中获胜,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
俄罗斯实行的政体是( ) A.总统制 B.议会共和制 C.议会君主制 D.多党制8.民主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不同政体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B.国家元首的权利是否受宪法限制C.国家元首是否由选举产生 D.国家元首是否受议会的制约9.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区别是( )①政府首脑产生的方式不同②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③前者采用二院制,后者采用一院制④前者实行间接选举,后者实行直接选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下列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同时实行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有()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11.在欧盟国家中,实行共和制的有 ( )A.意大利、德国、芬兰 B.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C.法国、德国、瑞典 D.法国、荷兰、比利时12.区别总统制与内阁制的依据是()A.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B.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执政党与立法机关的关系13.今年3月,韩国国会通过了对总统卢武铉的违反选举法等三项弹劾指控,最近,韩国宪法法院就此作出判决,驳回了国会弹劾案的起诉。
2018年时事政治模拟练习题(二十八)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二十八)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
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理念,这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这表明(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建筑理念对建筑业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C.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D.继承传统理念是做好建筑的前提条件【答案】A2.自称“思想狂徒”的某学者在博客文章中称,“《论语》,中国人的宿命之书”“孔夫子,中国人的人格分裂之祖”“孔夫子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上述观点( )。
A.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B.能促使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是“封闭主义”的表现D.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答案】D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是( )。
A.团结互助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答案】D4.假设A、B、C、D四人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A欲转让自己的股权给除BCD之外的人,有关该股权转让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经剩余股东过半数同意B.A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意见,若D自接到A的股权转让通知书后满20日仍未作表示,则视为同意转让C.若BCD不同意该股权的转让,则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D.若该股权转让经股东同意,但同等条件下,BC都主张优先购买权,则由转让股份时出资比例较高的股东享有【答案】A5.“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
A.有其因必有其果B.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否定中包含肯定【答案】A6.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专题04 近代中国政治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含解析 精品

1.练高考1.(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名师点睛】注意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推动实现的;都采取国共合作的形式;都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都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破坏而告终。
不同点:历史背景不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具体内容不同——革命统一战线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两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的协调行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受法律保护,有更大的独立性;影响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时期,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因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背叛并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大革命失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使逐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2.(2017年天津卷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政治学原理2018春期末综合练习与解答(一)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A 法治 B德治 C礼治 D 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 法自然 C 无为而治 D 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5、美国政治学家(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7、1880年美国(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 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 B 阶级状况 C 政治力量分布 D 政治秩序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 C术 D 变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 制度研究途径 B 权力研究途径 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 阶级分析方法 B 经济分析方法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 治臣之道 B 治民之术 C 合法性 D 治国之道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 自由 B 民主 C 法律 D 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2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 )。 A 皇权政治学 B伦理政治学 C 政治社会学 D 政治经济学 2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 24、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 A 隐性价值问题 B 价值中立问题 C 经费问题 D 数据问题 25、(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理想主义 26、( )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 理想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科学主义 D 多元主义 27、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 )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A 经济学 B 生物学 C 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 2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 )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29、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 公共权力 B 民主 C 利益 D 人性 3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 )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 政府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选民 31、(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 B 利益 C 阶级 D 国家 32、政治权力具有( )的特性。 A 权威性和强制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 支配性 33、(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 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34、(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 说服方式 D 压力方式 35、( )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 密尔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托克维尔 3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 A 君权神授论 B 人民主权论 C 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 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 3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 )。 A 民主权 B 财产权 C 生存权 D 自由权 3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 )。 A政治权利 B 财产权 C 平等权 D 自由权 4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 )上。 A 财产权 B 平等权 C 自由权 D 参政权 4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 直接选举 B 普遍选举 C 村民自治 D 监督制约 42、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 集体 B政党 C 民族认同 D 利益 4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 肝胆相照 B 荣辱与共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 4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 )。 A 自由权 B 社会经济权 C 公民权 D 社团和群体权 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 政府 B 行业协会 C 市场 D 政党 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 )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49、议行合一原则是( )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 社会主义 B 奴隶制 C 资本主义 D 封建制 50、( )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 共产党领导制度 B 首长负责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 A 欧洲共同体 B 独联体 C 俄罗斯联邦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 )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 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A 专制君主制 B 立宪君主制 C 共和制 D 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 A 苏维埃政权形式 B 联邦政权形式 C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的产物。 A 私有制 B 社会契约 C 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是政府的灵魂。 A 权威性 B 有机组织性 C 阶级性 D 公共性 58、(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 汉密尔顿 B 华盛顿 C杰斐逊 D 潘恩 60、(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 杰斐逊 B 潘恩 C 汉密尔顿 D 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为特点。 A 制度化 B 平等性 C 组织化 D 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政治发展的产物。 A 二元君主 B君主立宪 C 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 A 第一国际 B 社会工人党 C 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 A 在野党 B 反对党 C 执政党 D 参政党 66、( )是多党制的典型。 A 法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公民个人 B 政府 C 社团 D政党 6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 )。 A大众传媒 B 立法机关 C 超国家机构 D 政党和议会党团 69、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 A 多党制 B 两党制 C 一党居优制 D 一党制 70、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 )。 A 示威抗议 B 政变 C 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71、英国政府一直在( )的轮流执掌之下。 A 保守党 B 共和党 C 民主党 D 工党 7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 组织政府的手段 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