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答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人教版数学四上易错点总复习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数学四上易错点总复习含答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1 熟悉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易错点1 对平行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错例1】推断: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平行线。
〔〕【错误答案】√【错误原因】本题错在对平行线的熟悉不够清楚。
【正确答案】×【解题指导】平行线中的“线〞必须是直线,而不是曲线。
如,就不能算是平行线。
因此说,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错例2】推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错误答案】√【错误原因】本题错在对平行线的理解不透彻。
【正确答案】×【解题指导】互相平行是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因此,必须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是平行线。
跟踪训练一、填空题。
1.每个正方形里面都有〔〕组平行线。
2.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线〔如图〕,这4条垂线互相〔〕。
3.观察你的数学试卷,它的左右两边互相〔〕,上边和左边互相〔〕。
4.平行线间的距离到处相等,所以右图中,编号〔〕和编号〔〕两条线段一样长。
二、推断题。
1.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过平面上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并且画出的任意两条直线都不平行。
〔〕3.两条平行直线无限延长后会相交。
〔〕4.两条平行线长都是8分米。
〔〕5.两条平行线之间只有一条垂线段。
〔〕三、作图题。
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知识点2 熟悉垂直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垂直和不垂直两种。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易错点2 对垂直的定义理解不全面。
【错例1】推断: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就互相垂直。
〔〕【错误答案】√【错误原因】本题错在对垂直的定义理解不全面。
【正确答案】×【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同学的是相交和垂直的定义,垂直是相交的特别形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题一、填空题一个数由6个十和5个一组成,这个数是____。
一个数的十万位、万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
一个六位数,最高位是6,最低位是2,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
在算式△÷5=8…☆中,☆最大是____,这时△是____。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48万○480001二、选择题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A. 1010101010B. 11001100C. 11100010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的和是()A. 18999B. 19000C. 19999下列算式中,商最接近9的是()A. 470÷60B. 287÷30C. 400÷50一个数的近似数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A. 54999B. 49999C. 54499三、计算题直接写出得数。
120×7= 630÷30= 4500÷15= 300×60=3400÷20= 7200÷90= 25×40= 16×6=用竖式计算。
708×62= 540×60= 306×25=脱式计算。
175-75÷25 25×8+120 (16+24)×35四、应用题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一场音乐会票价有80元、120元、180元三种,其中80元的有150张,120元的有230张,180元的有120张。
这场音乐会一共售出360张票,票房收入最多可能是多少元?最少呢?答案及解析填空题解析【答案】65【解析】一个数由6个十即60,和5个一即5组成,所以这个数是60+5=65。
【答案】880080【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十万位、万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写作880080。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得上升记作正,则下降记作负,可得一架飞机上升500米记作﹢500米,那么下降300米记作﹣300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如果一架飞机上升500米记作﹢500米,那么下降300米记作﹣300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及其运用。
9.3434 7878 5656 4747
【详解】如果用(x,4)表示小强在教室里的座位,那么小强的座位在第x列、第4行。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理解。
16.1500元
【分析】已知有25箱苹果,每箱有15千克,一共有苹果的重量就是25个15千克,既(25×15)千克,每千克苹果售价为4元,一共卖的钱就是(25×15)个4元,据此解答。
小娟从家出发,先向东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再向北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就到学校了。
【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向和位置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描述路线的方法即可。
18.2800元
【分析】一套桌椅包括一把椅子,一张课桌,用课桌的单价乘课桌的数量算出买课桌花的钱,再用椅子的单价乘椅子的数量算出椅子的总价,最后相减即可解答。
【详解】58×35=2030(元)
B.60×101-59=(59+1)×101-59=59×101+101-59=59×101+42>59×101;
C.59×100+59=59×(100+1)=59×101;
D.60×100+59=(59+1)×100+59=59×100+100+59=59×101+100>59×101。
故答案为:C
【详解】这个数万位数字是5
个位数字是3
十位数字是3×3=9
百位数字是16-3-9
=13-9
人教版统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2022年12月2日小学数学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用棋子摆了一个正方形的方阵,最外层共有32枚棋子,摆这个方阵一共用了()枚棋子。
A.49B.64C.81D.1002.减数是7,被减数是42,差是()。
A.35B.36C.493.()个这样的可以拼出。
A.8B.9C.104.一个物体都没有用()表示。
A.0B.1C.105.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是()。
A.50×20B.35×40C.52×40二、填空题6.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7.读数、写数。
写作:______写作:______写作:______读作:______读作:______读作:______8.第一种分法:( ),( ),( ),( )。
第二种分法:( ),( )。
9.2千米=( )米1吨=( )千克80毫米=( )厘米5米=( )分米5000米+3千米=( )千米1吨-500千克=( )千克10.至少用( )个相同的☐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用( )个相同的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三、判断题11.秒针从数字“2”走到了“5”,经过的时间是3秒。
( )12.兔比鸭少3只,也可以说出鸭比兔多4只。
( )13.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相差1。
( )14.与60相邻的两个数是61和62。
( )15.在除法中,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
( )四、解答题16.新年联欢会同学们用4张彩纸做了12个拉花。
照这种方法,用6张这样的彩纸可以做多少个拉花?17.小华中午在学校吃饭,小芸中午回家吃饭。
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的路多?18.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
4辆三轮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答:一共有()个轮子。
19.商店原来有385袋洗衣粉,卖出196袋后,又运进111袋,这时商店有多少袋洗衣粉?20.根据分数涂颜色,再比较大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应用题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应用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2.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1束,李阿姨一共买4束,每束可以便宜多少钱?3.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一位,新数比原数小72,求原数。
4.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同一种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5.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6.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驶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7.一本科技书有256页,小红已读了8天,每天读20页,还剩多少页没读?8.青峰小学有一块占地面积是490m²的长方形苗圃,苗圃长35m,它的宽是多少米?9.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2倍多60千克。
水果店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10.学校要为图书室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百科知识》每套125元,《奇妙的数学》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11.小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行驶2160千米要多少时间?12.四年级同学做了80朵红花和70朵黄花。
如果每25朵花扎一个花环,这些花能扎成多少个花环?13.冬冬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32页。
还有多少页没有看?14.王大爷买24只小鸡花了72元钱,他还要再买50只这样的小鸡,王大爷还要花多少元钱?15.一辆汽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5小时。
下午比上午多行了100千米。
它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6.面值5元和面值10元的钞票若干张,共175元。
10元的张数是5元的3倍,两种钞票各多少张?17.东东要做315道口算题,已经做了4天,还剩115道没有做,东东平均每天做多少道口算题?18.回答下列问题:19.舞阳县某学校三年级有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到养老院做好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总复习(含答案)

本单元主要结合练习题来复习本册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效利用习题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理清脉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在巩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1.数的概念,具体体现为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等。
2.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的变化规律。
3.理解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
4.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概念。
【难点】利用因数和积的关系进行计算;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竖式简算时,横式余数忘补0。
1.先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等有关知识,抓对比,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
2.读数、写数一起复习。
写出来的大数一定要求学生分级。
采取读、写互查的方法。
3.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起复习,便于区别两者的不同。
4.本单元概念比较多,教师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5.画角或量角时,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把里、外圈的度数弄混,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判断角的类型,最好把类型写出来,然后再画角或量角。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 (3)

二、填空题
6.为迎接冬奥会的举行,我国某体育用品厂正在赶制8500个冰球,已经加工了30天还剩下100个没完成。平均每天生产( )个冰球。
7.如图,三角形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A1B1C1(点A、B、C对应的点为A1、B1、C1)。如果点A用数对(2,3)表示,那么点A1用数对( )表示。
则16个393的相加的和是6288。
【点睛】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10.正八负十三正六十八点八十二分之七+46 -13.6
【详解】“+”读作:正,“-”读作:负,后面是整数、小数、分数的都按照整数、小数、分数的读法读出来即可.
11.√
【解析】略
12.√
【分析】计算25×13×4时,交换因数25和13的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此时算式为13×25×4,应先计算13×25,而算式13×(25×4)先计算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三条路线的路程均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和。
答:三条路一样长。
【点睛】分别计算出三条路线水平方向的总长度,竖直方向的长度,再比较。
17.360°
【分析】前后方向相反是180°,左右方向相反是180°,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互相垂直,原来面向前方,无论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所转的角度都是90°。
【详解】90°+90°+180°=360°
1.C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解答.
【详解】选项A,30000200读作:三千万零两百,与题意不符;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章节总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含解析)

【学霸笔记—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章节总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重点剖析】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例题1:数一数】(2018秋•上海期末)用去尾法把一千零九万九千湊成整十万数,是1010 万.【思路引导】这是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千万位上是1,百万位上是2,万位上是7,百位上是8,十位上是3,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用去尾法凑整到整万,就是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不论是几,都要舍去,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完整解答】一千零九万九千写作:1009 9000;用去尾法把一千零九万九千湊成整十万数,1009 9000≈1010万.故答案为:1010.【典型例题2:认识更大的数】(2012秋•祁阳县期末)在○里填上“>”,“<”或“=”.900000000○9亿68万○680001.【思路引导】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首先要看它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从最高位开始,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完整解答】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900000000=9亿68万<680001.故答案为:=,<.【典型例题3:人口普查】一个九位数,亿位和百万位上都是7,万位上是2,其它各个数位上都是0.(1)请你写出这个数.(2)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4)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写出近似数.【思路引导】(1)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2)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4)数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就是把十万位后的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由此解答即可.【完整解答】(1)这个数写作:707020000;(2)707020000=70702万;(3)707020000≈7亿;(4)707020000≈707000000.【典型例题4:国土面积】一个自然数精确到万位约是64万,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思路引导】根据千位数字四舍五入精确到万位,从“四舍”得到64万的数中找出最大的,从“五入”得到64万的数中找出最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计数单位与数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由小到大排列)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位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由从右第一位到排列)考试题型。
1、从右起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第六位的左边第一位是(百万位)。
第六位的右边一位是(万位)。
2、4567098123读作(四十五亿六千七百零九万八千一百二十三),8在第(千)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它表示(8)个(千),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567100000);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4600000000 )。
3、400900000000读作(四千零九亿),把它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是(40090000万);把它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数是(4009亿);4、由4个十亿、8个千万、5个十万和6个一所组成的数是(4080500006),它的最高位在右起第(十)位。
4800900050读作(四十八亿零九十万零五十),“四百零七亿零五十万零四百零三”写作(40700500403 )。
5、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数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6、比较大小 568009○56809 568009○568091 5690900○5690980二、计数的方法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的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判断题1、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位千、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
()3、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结合图形记忆几何的概念1、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长度。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长度。
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的角是1度。
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等腰直角三角形(45度、45度、90度)三角板的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30度、60度、9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如三角板上 45度+45度+90度 = 30度+60度+90度 = 180度)大于0度并且小于90度 的角是锐角直角=90度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是钝角平角=180度 周角=360度周角=360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对顶角相等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用一幅三角板可以拼出 45度+30度 = 75 度 90度+30度 =120 度 45度+60度 =105 度 45度+90度 =135 度 60度+90度 =150 度 45度-30度 = 15 度时针走1小时所经过的角度是30度。
6时整时针与分针成180度。
9时与3时整都是90度; 12时整时针与分针成360度。
主要的题目1、 准确地画出75度 142度的角2、 准确地量出120度和60度的角3、 运用“对顶角相等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
”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角的计算。
如上图边 边 顶点 120度求其它3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重要提醒: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法,举例法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难题。
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0除外)几。
积的变化规律2: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也就是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0除外)几倍。
6×2= 12 8×125=1000 30×8=2406×20=120 24×125=3×8×125=3×1000=3000 6×8=(30÷5)×8= 240÷5=486×200=1200 72×125=9×8×125=9×1000=9000 15×8=(30÷2)×8= 240÷2= 120积的变化规律2: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18×24=432 105×45= 4725(18÷2)×(24×2)= 432 (105÷5)×(45×5)= 4725(18×2)×(24÷2)= 432 (105×3)×(45÷3)= 4725典型的题目1、A×B= 120,那么A×2×B = (240 );A×2×B ×3=(720);A÷ 2 ×B = (60 );(A÷ 2)×(B÷ 2)= (30 )(A÷ 2)×(B× 2)= (120)2、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不变);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8,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乘8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12)。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除以3,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除以6 )。
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除以2)。
(提示:如果不会就举例,积的变化规律比较抽象,如果孩子的确不理解建议放弃,等孩子再过两年就会明白了,要想100分就一定要会做。
)3、从甲地到乙地,原来以60千米/时的速度,4小时到达,如果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现在可以多少小时到达?第一种方法:①、先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60×4=240(千米)②、再求现在的速度(现在的速度=原来的速度×2)60×2=120(千米/时)③最后求现在可以多少小时到达?(时间=路程÷速度)240÷120= 2(小时)第二种方法:(路程不变,速度扩大2倍,时间缩小2倍,但是小学不提倡这样做)4÷2= 2(小时)4、从甲地到乙地,原来以80千米/时的速度,4小时到达,但事实是用了8小时,实际的速度是多少?第一种方法:①、先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80×4=320(千米)②、再求现在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320÷8= 40(千米/时)第二种方法:(路程不变,速度缩小几倍,时间扩大几倍)①、先求时间扩大几倍8÷4= 2②、再求现在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80÷2= 40(千米/时)5、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80平方米,长是16米,如果宽是原来的2倍,长不变,求现在的的菜地面积?第一种方法:①、先求原来的的宽(宽=面积÷长)80 ÷16= 5 (米)②、最后求现在的菜地的宽(现在的菜地的宽=原来的的宽×2)③最后求现在的菜地面积(面积=长×宽)16×10 = 160 (平方米)第二种方法:(长不变,宽扩大几倍,面积也扩大几倍,但是小学不提倡这样做)现在的菜地面积: 80×2 = 160 (平方米)6、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面积是80平方米,宽是5米,如果长是原来的一半,宽不变,求现在的菜地面积?第一种方法:①、先求原来的长(长=面积÷宽)80 ÷5= 16 (米)②、最后求现在的菜地的长(现在的菜地的宽=原来的的宽÷2)16 ÷2= 8 (米)③最后求现在的菜地面积(面积=长×宽)8×5= 400 (平方米)第二种方法:(宽不变,长缩小几倍,面积也缩小几倍,但是小学不提倡这样做)现在的菜地面积: 80÷2= 40 (平方米)7、火车每小时可以行驶12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120千米 /时)。
8、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特例提示100×10=1000 ;900×90=81000)9、250×4的积末尾有(3 )个0。
10、笔算下列各题630×80 639×80 608×85 630×82 125×2411、估算639×82≈56000609×78≈48000698×98≈70000630×45≈30000 125×24≈2000 700×80=56000600×80 =48000700×100=70000600×50= 30000 100×20=200012、用递等式计算62×85 + 62×25 678 —78÷638 + 62×25 600÷25 + 400÷2513、运用积的变化规律,不计算比较大小420 × 30 = 42 × 300 38 × 120< 380 × 1425 ×400< 440 × 25 48 × 30 <24 × 70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结合图形记忆几何的概念)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