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推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
![[推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f80abc7910ef12d2af9e739.png)
心理自测
1. 指导语:下面列出了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的 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 一周自己的实际感受,选择最符合你的一 种情况,在相应位置打“√”。请不要漏 答问题。
32
1. 头痛 2. 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 头昏或昏倒 5. 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 对旁人责备求全 7. 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8. 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 忘记性大 10. 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在大学里,因为与同学打牌不和,盛怒难下,11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2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标准
1. 充分的安全感 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 3.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10. 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成长性心理问题
障碍性心理问题
7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观念的演变
传统 健康观 • 指没有躯体疾病
现代 • 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
健康观
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会 适应和道德上的完好状态。
8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生活适应良好的 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活动、情 绪反应和意志行为均处于积极状态,具有 适当的自我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 心潜能,达到心理上的完美。
39
71. 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72. 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73. 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74. 常与人争论 75. 独自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76. 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77. 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78.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79. 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80. 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人格 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 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 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 心和正义感完善的人格。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是在帮助大· 学生把握人 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 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和人际交往艺术,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 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 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 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 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 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 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 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 的多次体检合格而进入高校的,患有各种严 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 盖了部分学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 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1.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 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 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心理健康 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 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 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 施。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富有青春气息,对生活充满激情 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 适应和深入展开,及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 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他们的情感也日 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但是容易出 现情绪波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机能健全者”的特征:
(1)开放的经验。 (2)协调的自我。 (3)充分信任自己。 (4)无条件的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判断身心健康的简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八大标准 “5+3”标准:即“五快” 、“三良” “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这种依据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根据个人的 心理行为是否偏离某一人群的平均值来区分心 理健康与否。
“与众不同即变态”
不健康
不健康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优点: 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 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缺点: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 都是正态分布 不是所有对平均值的偏离都 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以每个社会都有某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的行为依据为前提 行为符合公认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2)具有良好的社 会适应 良好社会适应者能随 环境改变面对现实; 能与社会保持良好接 触;能积极地自我接 纳与调节。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3)正确的自我 意识
心理健康者能正确认 识自我,客观评价自 我,积极接纳自我。 做到自尊、自强、自 制、自爱适度,正视 现实,积极进取。
心理健康者必定是个快乐者
•乐观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对美好事物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不快乐时能适当地宣泄。 •能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善于幽默,玩笑自己,快乐大家。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赫威斯特:青年人的十项发展任务
• 4、 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 人的支持和保护。 • 5、 有经济独立的信心。即使在金钱上尚不能自给自足, 在生活中尚不能自食其力,自己也能有信心和意愿不依靠 别人。 • 6、 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奋发努 力,为取得该种职业而准备。 • 7、 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考虑准备成家过独立 的家庭生活。
心理咨询室 艺缘406 咨询电话 83955508
澄清学校心理咨询的几个问题
• 专业性 • 保密原则 • 发展性咨询,目的是帮助同学解决成 长发展中的困惑,协助同学更好地适 应和发展。 • 不简单对号入座,盲目“诊断”
第一章 关爱心灵
教你拥有健康身体
通宵都在 游戏! 上课我要补觉!
教你拥有健康身体
修养,他就会具有较高
的情商。
心理健康对成才的影响
• 西方的研究: • 马斯洛的研究 • 48位同时代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政治家、 军事家、科学家、音乐家等 • 共同的特征——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 • • • • • •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第一章 关爱心灵
心理健康的定义
•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 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 • •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 有效率的生活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卢桂珍教授讨论这是怎样的一门课?? 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 你希望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目的?导言弗兰克:尼采:“意义可能存在于一定时期,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的一切时刻找到意义。
”“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他都能忍受”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的人,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是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个迷惘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教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健康的人、自知的人!听听我来了,大学!? 我要在您的怀中度过温馨美好的四个年头,我要踏遍您那充满智慧气息的园土,博览您那汗牛充栋的藏书,遍访造诣深厚的智者…….. ? 我来了,大学!? 我要在您这儿明白深奥的道理,培养生活的技能,知晓做人的真谛,获得飞翔的翅膀…….大学是什么?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坠地狱大学能给我们什么?或者说大学生能从大学得到什么?知识?理想?爱情?信心?能力?文凭?责任?职业?友谊?在大学可以做、值得做的事太多,每个人在此都应该学会选择、学会取舍,需要知道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才会有所得。
长者的声音每年的金秋入学时节,穿行校园,我都会顿足而观入学的新生,拎着大包小袋,带着美好的憧憬与梦想,一脸的自豪与疑惑走进我们这美丽的校园。
同时心里也都会深深地为他们祈祷和祝福:走好,孩子们,你们是一棵棵的大树,可你们尚未参天,你们成熟的外表,却掩饰不住心理的稚嫩。
岁月的风风雨雨带给你们的是成长的艰辛与磨难,几年后,你们会成为一棵棵真正的栋梁,如一只只苍劲的雄鹰翱翔于蓝天,但也许你们会被挫折和艰难所摧残,留下对岁月和人生的遗憾……。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前,有人组织对北大校友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您在北大期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有少数人只写了一个字“无”,而绝大多数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各式各样的遗憾。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的含义1、什么是健康导入】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曾经有人用“”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利、快乐、家庭、爱情、房子等,纷繁冗杂“”充斥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的浮华喧嚣将归于沉寂。
XXX也曾说:“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
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力、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
提问】什么是健康?(健康是身体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健康)不生病的人、身体强壮的人不一定就是健康的。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这是对健康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
这种对健康的理解就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⑴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一样平常生活和工作;⑵处事悲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义务不挑剔;⑶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⑷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⑸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⑹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和谐;⑺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⑻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⑼头发光洁,无头屑;⑽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从这十条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身体健康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第二篇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健康从“心”开始

力强、适应能力强、冲突管理良好、压 社交及沟通障碍、自我期望过高、适应能
力适度
力差、过于内向
解决问题能力强、压力应对、压力管理、 药物滥用、遭遇压力事件、长期失眠、冲 正向社会行为、生活技能丰富、生活规 动 律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17-23岁,成年早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变 化最激烈的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课题。
2.过分溺爱保护 个完整的家庭。他的妈表妈现本:来消就极是、一懦个弱不、爱不说知话所的措人、,低由情于商离婚,妈妈经常因为 他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犯一些小错,而责骂他。从此他经常隐瞒事实,不敢面对 自己的真实成绩,经常撒谎。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学校因素的影响:
1.学习负担重 如果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设立合理目标,会产生两 个极端:学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挂科科目越积累越多,干脆就放弃学业,放任 自流;自我期望过高,会因为时间和目标的安排不合理,觉得学习内容总是学不
心理 障碍
指心理功能紊乱,并影响个体社会功能或使自我痛苦的心理问题,但并未泛化。心 理障碍表现为四方面的轻度心理创伤:神经性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行为 异常,需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心理 不良 状态
由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引起的轻度心理失调,强度弱,持续时间短,对生活有一定 的负面影响,但不属于疾病,可以自我调节。包括心理疲劳,一般性焦虑,一般性抑郁 。表现为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
情绪反应强度 情绪体验持续时间 行为受理智控制程度 泛化程度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 而产生内心冲突,引起的不良 情绪反应,有现实意义且带有 明显的道德色彩。
01-第1章_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生活就象是玩扑克,发到的那手牌是定了 的,但你的打法是属于你的自由意志的。” ——尼赫鲁
压力面前你怎么做?
梁鹏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
,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 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 :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 的导演又有几个呢。而且自己家 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 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 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 气来。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 惜。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
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概念
(一)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二)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
的心理状态。 (三)—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 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四)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
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 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 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 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 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马勒博士:
心理游戏 心灵捕手
美丽心灵剧照
“5.25”心理健康活动周
压力面前你最需要什么
(心理测试)
在成功背后、压力面前,你最需要的是什么?不妨做一做 下面的测试:如果本世纪最壮观的流星雨将会来临,你会 选择在哪里看这场流星呢? A.海边
B.山顶
C.草地
D.屋顶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7、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 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
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
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 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 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 E激励:重新建立人际交往的信心;吸取经验 教训。
如何做到:
学会乐观 学会放弃 学会通达
活动体验
自我观察与他人观察的比较 想想做做 1、想想:自己来到大学后的心态 2、想想:围绕心理健康宗旨,自己需要哪些帮助 3、做做:以小组为单位,抢说学习方法,每个同学说出一种,大家掌 声鼓励 4、做做:做一名志愿者,在校园开始实践,1个月拿出1小时的实践就 可以,坚持走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理在变化 5、做做:让学院小道的上空回荡自己的朗朗读书声,每天坚持多上半 小时仔细,多看半小时专业课数目等。你会发现,努力实践,不论 在哪个方面,使自己产生和享受高峰体验。
A不愉快事件:好朋友“出卖”了自己 B不合理信念:为什么我最好的朋友出卖了我呢?为什么我 总是遇到这样倒霉的事情呢?世间还有值得信赖的人吗?这 是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不可能有人会真诚待人。我不再相 信任何人了。
C后果:不想再与人真诚交往了;情绪压抑,做任何事都提 不起精神。
• D辩论:①以一个好朋友出卖我来衡量这个社 会是否有真诚是片面的; • ②我为什么不去找她沟通,弄清事实真相, 再做判断呢?如果好朋友是情非得以,或是 无意伤害我的,那我宽容的对待她,也许我 们可以继续做好朋友;即使出卖是真的,那 也不是我的错误,我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错误 来惩罚我自己呢? • ③我现在抱怨和郁闷有什么用?错的不是我, 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心地是善良的,我的其他 朋友对我不是挺真诚的吗?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 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作恰当的评价,不苛求自 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生活的 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对自己基本感到满意,心理相对平衡。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8、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个人的所 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
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
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 己的工作、学习、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 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4、生活平衡积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5、社会适应正常
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能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善于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环境中,个体与
客观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能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
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 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 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9、心身特征一致 现阶段: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 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注意事项
(一)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二)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 心理状态。 (三)—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 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四)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飞扬青春:大学生的幸福人生
本章节学习重点
掌握健康、心理健康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了解心理健康九大标准 能够利用积极心理学知识,正确认识和面对 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1.健康的内涵
传统观点认为:健康是指 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 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6年曾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 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即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 态。”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
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条件和保证。一 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 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 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 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不健康 幸福是什么?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 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 与学习活动。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6、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
开朗、满意等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免不了因挫折 和不幸产生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 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善于适度地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 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 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 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 充满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和帮助,有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并能在其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精神疾患
(一)生活适应问题 (二)学业问题 (三)情绪问题 (四)人际关系问题 (五)情感问题 (六)性教育问题 (七)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八)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患
• 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有消极和积极之 分 • 消极思维者,对事情永远都能找到消极的解 释 • 积极思维者,对事物永远能够找到积极的解 释,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