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循环系统核医学--心肌显像特点核医学教程

合集下载

心脏核医学学习教材PPT课件

心脏核医学学习教材PPT课件

放射性核素心功能测定
门控平衡法心功能显像结果2: 心室容积曲线 心功能参数
反映心室收缩功能参数: 射血分数(EF/REF、1/3EF),心输出量(CO),高峰 射血率(PER) 反映心室舒张功能参数: 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时间(TPFR)、1/3充盈 分数(1/3FF) 反映心室容量负荷的参数: 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
放射性核素心功能测定
心功能测定【临床应用】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
静息显像: 整体EF正常或↓、PF R 及1/3FR↓ 负荷显像: ①运动EF上升<5%或反而↓ ②局部EF↓、室壁运动异常、相角程增宽
心功能测定【临床应用】
室壁瘤的诊断
反常运动、室壁瘤峰、相角程>135° 真性室壁瘤
左心室影像形态异常,局部膨出且室壁呈反向运动, 瘤体与心室腔间呈宽颈,心室功能异常,多发生于前壁 与心尖。
心功能测定【临床应用】
在瓣膜性心脏病的应用 局部室壁运动评估、心室容量负荷及功能测定 (诊断、治疗决策) 在心肌病的应用 扩张性心肌病心肌运动弥漫性减弱,心功能参 数整体下降,冠心病多为心肌局限性运动减弱 ,局部心功能参数降低为主 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心功能监测,观察药物对心肌损害情况

心肌灌注显像
原理:
1、正常心肌细胞选择性摄取某些单价阳离子, 通过放射性标记后可使心肌显影 2、示踪剂的摄取与心肌局部血流量呈正相关, 与细胞功能状况密切相关。
3、正常心肌显像,而病变心肌(局部缺血、坏 死或疤痕心肌)呈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冷 区”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显像剂〗
铊(Tl)-201
扩张正常冠状动脉,病变冠脉不能扩张 正常-病变冠脉支配心肌供血差异增大 病变部心肌相对缺血,心肌运动不平衡 心功能异常 潘生丁(双密达莫)、腺苷、多巴酚丁胺 主要适用:年老体弱、残疾不能运动患者

心脏呼吸系统核医学教学课件

心脏呼吸系统核医学教学课件

EF(%)=
ED CED
ES CBG
×100%
EDC:舒张末期计C数 ESC:收缩末期计数
BG:本底计数
高峰充盈率(PFR):
心室充盈期的最大容量变化速率。
左心室容积曲线
(二)、局部室壁运动分析
左室轴缩短率
(三)相位分析
时相图 反映心脏各部位运动的 先后次序,开始收缩的时间越迟 ,色阶或灰阶越高。 振幅图 反映心脏各部位收缩幅度 的大小,收缩幅度越大,振幅越 高,色阶或灰阶越高。
靶心图所示:间壁心肌梗死

• 第二节 心肌代谢显像
• 1、葡萄糖代谢显像 • F18-FDG(氟代脱氧葡萄糖) • 2、脂肪酸代谢显像 • C11-PA(棕榈酸) • I123-BMIPP(甲基碘苯脂十五烷酸
) • 3、氧代谢显像 • C11-乙酸
• 图像分析
• 灌注-代谢不匹配:心肌灌 注显像稀疏缺损区,葡萄糖 代谢显像摄取正常或增加
本章着重介绍心肌灌注显像及 心血池显像的原理、方法、 适应证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 一、原 理(Mechanism)
静注99mTc-MIBI
心肌细胞
SPECT
显像与血流 量成正比
心肌显像
二、显像剂 (Imaging agents)
• 显像剂
• 1、放射性气溶胶: • 99mTc-DTPA • 99mTc-硫胶体
• 2、锝气体
二、正常影像
正常肺通气显像
三、临床应用
肺灌注联合肺通气显像诊断肺栓塞
肺灌注显像可见局部放射 性分布稀疏或缺损,而通气显 像该部位放射性分布正常,称 为肺灌注和通气显像的不匹配 征像,是诊断肺栓塞的依据。

核医学填空题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填空题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填空题知识点汇总第四章放射性药物符合药典要求,能用于人体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放射性化合物及生物制剂称为_________。

放射性药物目前临床常用放射性核素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方式。

核反应堆、回旋加速器、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绪论1.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2. 核医学在内容上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部分。

诊断核医学、治疗核医学3.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五种类型。

电离与激发、散射、韧致辐射、湮灭辐射、吸收4. 放射性核衰变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种方式。

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电子俘获绪论1. 核医学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分子、靶向第一章核物理知识2.放射性衰变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α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第二章核医学仪器1.核仪器探测基本原理有()、()、()。

电离作用、激发-荧光现象、感光作用第四章放射性药物3. 放射性药物中的核素来源有()、()、( ).核反应堆生产、回旋加速器生产、发生器生产第七章放射防护4.对于外照射的防护措施中经典的外照射防护三原则是()、()、()。

时间、距离、设置屏蔽填空题第八章内分泌系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_______和_______多为阳性。

TG-Ab TM-ab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瘤时,甲状腺显像多表现_____。

热结节目前反映甲状腺免疫状态的核医学检测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项。

1>TG-Ab 2>TM-Ab 3>TsAb第十三章神经系统AD病影像学表现_________、—————。

影像核医学-循环系统

影像核医学-循环系统
随着核医学仪器与核科学技术和显象剂的不断发展, 介入核医学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心脏病的诊断 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心肌灌注显象介入试验尤为 突出,成为冠心病的诊断、疗效判定、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 预后评价,不可缺少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
心肌灌注介入试验包括:
(1)负荷试验:(生理性和药物性负荷试验) 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冠心病。
缺点: 1、15O-H2O心肌灌注显像本底偏高,需要通过15O-CO标记血池,二 者减影可得心肌图像,或通过PET-CT 直接获得。 2、半衰期过短T1/2=2min,需床旁生产并连续输注方式给药,成本 高。
Nuclear medicine Circulatory system
Nuclear medicine Circulatory system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示:左室间壁、下壁和后壁心肌灌注不良
Nuclear medicine Circulatory system
Nuclear medicine Circulatory system
介入试验显像Interventional test
心肌灌注显像所示:左心室下、后壁、间壁放射性核素分布缺损. 硝酸异山梨酯介入试验所示: 原静息状态核素分布缺损处,核素分布增加。
Nuclear medicine Circulatory system
临床应用:
(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2、对冠心病缺血危险程度及预后评估 3、评价心肌存活与冠脉再通术的疗效及预后 4、指导溶栓治疗及判断疗效 5、冠脉再通术后再狭窄的判断
Nuclear medicine Circulatory system
心肌PET显像
心肌PET显像主要包括:

循环系统核医学课件(临床专业)

循环系统核医学课件(临床专业)
Nuclear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System
影像核医学—循环系统 影像核医学 循环系统
制作人: 主讲人 / 制作人: 课程名称:影像诊断学(供临床专业本科使用课件) 课程名称:影像诊断学(供临床专业本科使用课件)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影像分析: 影像分析:
短轴
垂直长轴
水平长轴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短轴
short axis slices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循环系统比较影像学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电图
核医学显像
超声心动图
DSA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
心脏核医学显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SPECT) )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介入试验显像Interventional 介入试验显像Interventional test 随着核医学仪器与核科学技术和显象剂的不断发展, 随着核医学仪器与核科学技术和显象剂的不断发展, 介入核医学在临床中 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心肌灌注 显象介入试验尤为突出,成为冠心病的诊断、疗效判定、 显象介入试验尤为突出,成为冠心病的诊断、疗效判定、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预 后评价,不可缺少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 后评价,不可缺少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

核医学课件:第9章 心血管系统

核医学课件:第9章  心血管系统

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应用
冠心病危险度分级
MPI结果 正常
年心脏恶性事件 <1%
轻、中度异常
1%~3%
危险度 低危 中危
严重异常
>3%
高危
严重异常: 两支以上冠脉供血区可逆性或不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运动负荷后肺摄取增加; 左主干(LCD)分布区可逆性灌注缺损; 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左室较大可逆性灌注缺损; 运动后左室暂时扩大或右室显影; 休息时LVEF下降。
• 在注射后1-2小时的常规显像时间内,该显像剂的结合是相对牢固的, 清除半衰期大于5小时,没有明显的再分布现象,因此注射后几小时 内的显像仍然反映注射当时的心肌血流分布。
• 为了评价患者在静息时和运动负荷时的心肌血流灌注,则需进行先 后两次注射药物后分别进行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Myocrardial Perfussion)模拟流程图
心尖
垂直长轴
to 心底
前壁 心底 心尖
下壁
水平长轴
心尖 间壁 侧壁
心底
间壁 to
侧壁
前壁 to
心底
异常图像 Abnomal imaging
• 1、可逆性缺血 reversible ischemia • 2、部分可逆性缺血 • 3、固定缺损 fixed defects • 4、反向再分布 reverse redistribution • 5、其他异常改变
• 患者,男,68岁, • 因“发作性胸闷1年”入院,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
表现为心前区不适感,快步行走或情绪不佳时出现,每次持续数分 钟后可自行缓解,病程中偶有胸痛,偶有头晕,无心悸、气促,无 咳嗽、咳痰、咯血。
• 患者PCI术后1年,偶有胸闷,为了解冠脉有无在狭窄及心肌细胞活 性行ECT检查。

核医学名解填空和大题

核医学名解填空和大题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核物理基本知识1、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2、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向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3、α衰变:放射性核素原子核释放出射线后变成另一个原子核的过程。

4、β+衰变:释放出β+粒子的衰变方式5、β-衰变: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方式6、电子俘获:原子核从核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过程。

7、γ衰变:原子核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

8、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定义为放射性活度9、俄歇电子:发生电子俘获后,原子的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轨道电子填充到内层轨道上,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多余的能量传递给更外层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轨道而释出,此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第三章放射性药物1、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是指由放射性核素本身(如99mTc、131I等)及其标记化合物(如99mTc-ECD、131I-MIBG)组成,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药物。

放射性核素诊断(显像)和治疗时利用核射线可被探测及其辐射作用,同时利用被标记化合物的生物学性能决定其在体内分布而起到靶向作用,能选择性积聚在病变组织中。

第五章示踪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显像1、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化学分子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检测仪器通过检测放射性核素在发生核衰变过程中发射出来的射线,来显示被标记的化学分子的踪迹,达到示踪目的,用于研究被标记的化学分子在生物体系中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类核医学技术。

2、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是根据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分布的特殊规律,在体外获得脏器和组织功能结构影像的一种核技术。

不仅可以显示出脏器和组织的形态、位置、大小和结构变化,而且可以进行动态显像和定量分析。

除对脏器或组织的形态进行鉴别外,还可根据图像上的放射性分布特点反映脏器的功能,这是核医学显像与其它显像方法的最主要区别之一。

《核医学》教学大纲

《核医学》教学大纲

《核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第六版修订)核医学教研室修订二00六年十二月一、前言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将核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核医学工作已普及到县级医疗机构,因此,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设立核医学课,作为必修课,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科班本课程大纲以总学时为29学时理论课编写。

采用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核医学》第6版(李少林主编)的内容为基础,参阅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参考资料中的最新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力求简洁明了,结合实际,以应用最广的项目和本学科的特色例题教学。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与核医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核医学概念、在临床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及发展史;掌握核医学的基础知识,为学好临床核医学打好基础。

2.了解核医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探测器构造及与其他影像仪器的异同点;掌握放射性药物的来源及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1.核医学概念⑴核医学定义⑵核医学研究的内容⑶医学的学科分类2.核医学的发展史⑴50年代至今的基本状况⑵仪器的发展⑶放射性药物的发展3.核医学的临床地位第二节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1.原子核结构2.核素的基本概念及分类⑴核素、同位素及同质异能素⑵核素的分类3.放射性衰变⑴核衰变⑵核衰变规律⑶放射性活度⑷常用辐射量①照射量②吸收剂量③当量剂量第三节核医学常用仪器1.核医学仪器基本原理、类型及其构造⑴基本原理⑵电离效应⑶荧光现象⑷感光作用2.基本结构⑴射线探测器构造⑵电子测量装置的配备3.常用的核仪器⑴测量用⑵诊断用⑶防护用4.显像仪的性能简介及特点⑴γ照相机⑵ ECT⑶与其他影像设备的区别和影像特点第四节放射性药物1.放射性药物概念2.放射性药物的分类3.放射性药物的特点4.放射性药物使用要求5.核素发生器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Tl
2
99mTc 标记化合 物:
99mTc-MIBI、 99mTc-teboroxime、 99mTc-tetrofosmine
3
正电子药物: 15O-H2O 82RB 13N-NH3
理想显像剂应具备的条件
• 首次通过心肌组织的 摄取率高;
• 不受其它药物的影响; • 心肌的摄取量与局部
2
99mTc-MIBI负荷-静息二日法
Ø 负荷试验时静脉注射20∽25 mCi, 0.5∽1.5 h后显像;
Ø 隔日再注射20∽25 mCi,1∽1.5h 后行静 息显像。
3 99mTc-MIBI负荷-静息一日法
Ø 休息时静脉注射8∽9 mCi,1∽1.5 h后行 静息显像;
Ø 1∽4 h行负荷试验,再注射22∽25 mCi, 0.5∽1.5 h显像。
为什么要做负荷试验?
心肌灌注显像是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所 引起的后果即心肌缺血,冠状动脉有了狭 窄,即使达到管腔的80%,在静息状态下, 冠脉血流量可以在正常范围,只有在心脏 负荷试验达到一定程度才表现出心肌缺血, 此外,冠脉狭窄的病人血管有侧枝循环形 成,病人长期服药均可影响心肌灌注显像 阴性。
负荷核素心肌显 像(MPI)有什 么临床价值?
4 双核素显像法
Ø 休息时静脉注射201TI 3 mCi,15 min后显 像;
Ø 第60 min行负荷试验,再注射99mTc-MIBI 25 mCi,15 min后显像。
Ⅱ. 心脏负荷试验
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 ➢平板试验 ➢踏车试验
药物负荷试验 ➢腺苷负荷试验 ➢潘生丁负荷试 验
➢多巴酚丁胺负 荷试验
≥1,000 MPS / 100,000 250-999 MPS / 100,000 100-249 MPS / 100,00பைடு நூலகம் 50-99 MPS / 100,000 1-50 MPS / 100,000 Limited Information or No MPS
Contents
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静息, 负荷(运动、药物),包括
Figure . Estimates of Worldwide Utilization (per 100,000 of the population) of Nuclear Cardiology Procedures
Utilization Strata (per 100,000 of the Population)
核医学教程
第九章 循环系统核医学(一)
Cardiovascular nuclear medicine
--心肌显像特点
第一节 概论
Section1 Introduction
冠心病(CA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最主要疾病之一,诊断CAD有哪些 手段?用核素心肌显像能诊断冠心
病吗?
•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是核医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领 域之一。以无创、简便、安全的显示心肌血流、代谢和心 脏功能为特点,是现代心血管疾病诊断与研究的重要手段 。早在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Blumgard等人就 首先利用天然放射性核素氡测定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 环时间”,开创了人体循环系统示踪研究的先河。
PET和SPECT显像。
心肌梗死显像 ((mmyyooccaarrddiaial l ininfafarrccttiioon immaagginingg) )
心脏受体显像(cardial neuroreceptor imaging) :交 感与副交感受体,123I- MIBG研究最广,评价心衰预
后及治疗。
3 13N-NH3
13N T1/2 10min 13N-NH3 血迅速清除 首次通过提取率高 心肌浓集多 细胞膜被动扩散 注射后5min显像
4 82Rb
82Rb T1/2 75s K阳离子类似物 Na+-K+-ATP酶泵主动转运 首次通过提取65~70% 快速自动注射 重复检测
(三)检查方法(test process)
• 核医学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更重要的是可以知 道临床治疗、提供疾病危险度分层和预后信息。目前,心 肌血流灌注显像应用最为广泛,在评价冠状动脉的储备功 能、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肌细胞活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 床价值。
• 然而,我国心血管系统核医学的发展并不理想,下图为心 肌血流灌注显像在世界各地的开展情况。
I. 显像方案(imaging protocol)
1 201TI负荷-再分布显像法
2 99mTc-MIBI负荷-静息二日法
3 99mTc-MIBI负荷-静息一日法
4
双核素显像
1
201Tl负荷-再分布显像法
Ø负荷试验时静脉注射2.5∽3 mCi,5 min后 行早期显像; Ø2∽4小时行再分布显像; Ø如需判断心肌细胞活力,可于再分布显像后 再次注射2 mCi,5 min行静息显像。
心肌 显像
心肌代谢显像(myocardial metabolic imaging) :脂肪酸、
葡萄糖、氨基酸。
乏氧心肌显像 (myocardial hypoxia imaging) :心肌存活 性。
心肌细胞凋亡显像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Section 2 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心肌血流量呈正比关 系。
1
201Tl
发射88%的x射线及12%的γ射线 钾离子类似物 Na+-K+-ATP酶泵主动运转 正常心肌灌注主动摄取 病变心肌减少/不摄取 延迟显像有再分布
2 99mTc-MIBI
脂性一价阳离子 膜电位差透过细胞膜转运 心肌细胞线粒体主动吸收 细胞线粒体功能显像剂 病变组织减少/不摄取 延迟显像无再分布
怀疑或确诊冠 心病的患者
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 Adenosine stress MPI
(一)显像原理(principle)
心肌灌注显像(MPI)是利用正常或有功能的心 肌细胞选择性摄取某些碱性离子或核素标记化合 物的作用,应用SPECT行进心肌平面或断层显像, 而坏死的心肌以及缺血心肌则不显影(缺损)或 影像变淡(稀疏),从而达到诊断心肌疾病和了 解心肌供血情况的目的。
(二)显像剂(radiopharmaceutica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