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宋亚军
微电网中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何晨旭张伟荣肖溢

微电网中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何晨旭张伟荣肖溢发布时间:2021-08-25T09:47:07.61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何晨旭张伟荣肖溢[导读]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必须加强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的应用。
因为在电网中,不仅可以避免负荷对大电网的过度依赖,缩短电力输送距离,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保证供电的稳定和安全。
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415摘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必须加强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的应用。
因为在电网中,不仅可以避免负荷对大电网的过度依赖,缩短电力输送距离,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保证供电的稳定和安全。
关键词:微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1微电网技术1.1微电网的组成及研究微电网的英文名称是Micro-Grid,简称为微网,它在分类上属于一种电压等级一般为10kV或者400V的新型的网络结构,是一种由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储能装置,监控,负载和保护装置等组成小型的发电及配电系统,简而言之就是由负荷和微电源组成的并且可以提供电能和热能的系统。
微电网能够解决形式复杂多样,数量庞大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问题,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
研究微电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与改进方案,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清洁环保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同时使负载端的供给可靠性大大增强,加快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的进化进程。
1.2微电网相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为了解决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这些问题,在“低碳”的呼声下,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这种由分布式电能和电力负荷组成的电网系统与传统电网相比,通过较低的电压接入配电网,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和可调度性。
此外,微电网可以看作是电力系统中的受控实体,可以作为单一负荷运行,这决定了微电网的可控性高,保证了其高供电质量。
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一、概述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加,建筑领域正逐渐向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建筑“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和直流配电相结合的新型电力系统。
它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并通过直流配电系统将电能直接供应给建筑内的用电设备。
这种系统具有高效、可靠、环保和节能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本文将对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将对“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进行介绍,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和直流配电技术。
将对“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包括其在建筑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和提高建筑能效方面的作用。
将分析“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在建筑行业中的挑战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旨在为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节能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能源供应方式,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用电于一体,为实现建筑领域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光储直柔”配用电系统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储能系统实现电能的储存和调节,再通过直流配电系统为建筑内的直流负载供电,最后通过柔性用电技术实现建筑与电网的友好互动。
与传统的交流配电系统相比,直流配电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更低的损耗和更好的兼容性,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分布式光伏文献综述范文

分布式光伏文献综述范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建筑物屋顶或地面,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网,实现电力生成,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围绕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展开综述,从技术原理、应用效果、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光伏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材料,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生电效应。
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会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流。
通过安装多个光伏电池组成的光伏阵列,可以增加发电功率,达到实用的电力输出。
其次,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物自用电需求,还能将多余电力输出到电网中,实现电力上网。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还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
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建筑物的空间资源,促进城市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因此,加强技术研发,推进技术创新,拓展产业链条,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将是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
基于云边协同的微电网自动控制系统

计 算 机 测 量 与 控 制 !"#"$!$%!%""! !"#$%&'( )'*+%('#',& - !",&(".!
! #!%%3 #
"""""""""""""""""""""""""""""""""""""""""""""""""""""
文章编号%43% 5&'("#"$%" #%%3 #4!!6)7%#!%4&"48!9:;<!%%,534"=>!"#"$!%"!#%(!!中图分类号?/3$5!!文献标识码+
!
投 稿 网 址 SSS!8I89DM;^!9C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第 $% 卷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调度研究

的协调发 展, 当我们在使 用清洁能 源时, 必须考虑 民众 对城 市环 境美感 的关心。
D . :
1 = 0 一 芒 c r 一 隶 ) 一 2 口 。 D : : , ( 一 1 ) / h a ( z 一 ) t
其 中D . 、 D , 是推导中的简化 参数 , △ U 为条件变化时 电压的修正值 ,
1 , 分布 式 光伏 发电 的的 特点
系统运行成 本、 环境治 理费用以及功率平衡 约束、 发电单位有 功功率限
1 . 1 4 . ) - -  ̄式光伏 发 电的输 出功 率小 。 分布式光 伏发 电通 过模块 化 的 制、 蓄电池 运行 约束等内容 , 探讨分布式光 伏发电系统优化管理 模型和 设计 , 可 以使 得发电规模 自由调控 , 可 以依据不 同的场 地进行 光伏 容量 调度策略 : 系统 的调 节。 通常普 通的分布式光 伏发电系统 的容量都在 数千瓦 以下, ①稳态建 模。 在掌握 日照强度、 环境温 度数据 的基础 上可求 出光伏 这种 很小 的规 模 同集 中式 的电站 相比起 发电效率影 响很 小 , 所以 经济 发电系统 的输出功率 , 计算公式 为输 出功率 = , 一 A r, 的影 响也 小 , 小型分布式光伏发 电系统 的投资效益并不会很低 。 £ , 赤 ’ 由 = 0 - { ‘ 【 1 一  ̄ 3 i ( e x p ( 二 三 照 ) 一 1 ) 】 + △ ) um , l _ 2 : f 布式 光伏发 电的另一个优势 是污染 很小 , 环保的效 益非常 明 显。 分布式 光伏 发电系统在 发电的过 程中, 听 不到噪 声, 不会 对空气 与 水产生各种 污染 。 不过我们也需要重视分布式 光伏发电同周边城市环境
工 攮黎
一种区域分布式光伏供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区域分布式光伏供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61d95f9c5da50e2534d7f36.png)
专利名称:一种区域分布式光伏供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成志明,封庆,刘晓宏,袁伯军,钱雪峰
申请号:CN201310469221.9
申请日:20131010
公开号:CN103560537A
公开日:
201402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分布式光伏供电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并网系统包括有由一个家庭蓄电池、一组太阳能电池组阵列、一个控制柜、若干直流家电、一个逆变器、若干交流家电组成的一个家庭光伏电网,每个控制柜连入国家电网,家庭光伏电网在阳光充足及设备无故障时正常使用,家庭光伏电网将盈余电力输送给国家电网,电力不足时由国家电网提供电力,其特征在于:并网系统还包括有区域蓄电池组,每个区域蓄电池组连接多个控制柜,区域电池组通过每个家庭蓄电池盈余的电力充电,区域电池组还为家庭光伏电网供电,本发明的提高了分布式光伏供电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并节约了电力能源。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江苏海翔电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10076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顾伯兴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步加深,全球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其中,光伏发电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之一,正逐步替代传统的煤炭、水电等能源,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在光伏发电领域,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因其高效、灵活的特点,成为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热点之一。
1.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简介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组合多种技术,实现对小区、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多种场所的供电。
与集中式光伏发电不同,分布式光伏发电不需要集中式电站的支持,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为单独的客户和区域提供电力供应。
2.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发电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环保: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能够减缓大气污染和气候恶化。
(2)节约: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避免传统发电方式的输电损失和运营成本,能够在有效范围内节约能源和成本。
(3)可靠性: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重要特点是其高可靠性。
系统中的每个太阳能板都是单独发电,而且有多个太阳能板相互配合以应对日常能源需求。
因此,只要有一个太阳能板发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其余太阳能板依然可以继续发电,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4)灵活性: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基于模块化的,可根据实际的能源消费和发电需求进行扩展,这样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相应的用电需求。
3.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1)家庭和社区用电:家庭和社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池和电网。
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免费的能源,并将剩余能源反馈到电网中,赚取微利。
(2)商业用电:在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发电方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现状分析及技术改进研究

1102022年5月上 第09期 总第381期油气、地矿、电力设备管理与技术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 引言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益显著,而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下实现太阳能的最大化开发利用,提高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
1. 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具有的分散化能源供应能力逐渐替代非专业化的光伏电站建设,成为诸多企业开展光伏发电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光伏产业一直是高度的政策驱动产业,在政府遏制盲目性投资、出台平价上网等政策后,企业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中不断探究技术的发展进步与成本控制,以求达到高质量的经济效益。
从光伏发电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质量与安全,而且光伏发电本身受限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会对电网并网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在最大限度收集太阳能的同时降低电网运行的风险系数。
榆树井煤矿没有盲目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而是在完场项目现场调研,编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市场调研,选取适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光伏板、汇流箱、计量柜等软硬件设备后才开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高质量的准备为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高效运作提供了保障,光伏板发电正常,无高出要求谐波,电压稳定,输出电压380V,日发电量7548度,符合设计要求。
基本上规避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确保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有效运用,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组件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保障了光伏发电的整体运行稳定性[1]。
2. 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效益的因素2.1 光伏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伏发电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工艺本身决定了光伏发电成本以及发电效率,随着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逐渐减低,在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工艺以及材料设备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效益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宋亚军
发表时间:2017-06-13T16:16:19.4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作者:宋亚军
[导读] 摘要:同常规电源相比,间歇性和随机性是光伏发电的主要特点,在并网运行状态下,将一定程度上威胁电网电能的稳定性和质量。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同常规电源相比,间歇性和随机性是光伏发电的主要特点,在并网运行状态下,将一定程度上威胁电网电能的稳定性和质量。
光伏发电在并网运行状态下,可以被看做可以扰动源,该扰动源拥有较强的随机性,新时期,为了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积极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
一、光伏发电系统概述
(一)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
该系统指的是电网没有同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连接,本地负载的发电系统可以直接接受输出功率。
储能装置存在于这一系统中,因此在实际对其进行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拥有较低的可靠性。
(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直流的输出由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其可以向交流电进行转化,这一交流电同电网电压拥有同频、同相和同幅值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向电网系统中馈送电流。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第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可调度的。
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储能,其可以发挥有源滤波器以及不间断电源等多种作用,在使用中有助于高效展开电网调峰。
第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不可调度的。
光伏并网发电是该系统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同可调度式系统相比,这一系统拥有较低的成本,但是外部环境在变化以及波动的过程中,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直流母线电压,因此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难度较高。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来讲,电能是在光伏阵列的基础上生成的,在对并网逆变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电能开始向交流电能转换,这一交流电与电网电压拥有同频和同相的特点。
当断电的现象产生在电网中,那么逆变并网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并不再将电能向电网进行传输[1]。
在日间拥有强烈光照的背景下,交流电能是在光伏发电系统基础上产生的,此时该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当地负载需求,而电能如果产生剩余,就将向电网进行馈送。
而在夜间,交流电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无法供当地负载进行充分的使用,因此电网可以将补充电能进行充分的提供。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
(一)运行原理
并网逆变器、直流配电柜、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剂量装置等共同构成了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光伏阵列的核心,其运行中可以转变太阳能,促使直流电能得以生成[2]。
在促使多路直流输入得以在太阳能光伏阵列中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对直流配电柜以及光伏防雷汇流箱进行充分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促使电流形成一路直流并进行有效的输出。
直流电能由光伏阵列输入,在对并网逆变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逆变这一直流电能,促使单相交流电得以生成,三相交流系统是由三个逆变器构成的,380V交流母线位于站用变低压侧,可以对三相交流系统进行接收,当异常现象或者短路故障产生于光伏发电系统中时,自动保护现象会产生于并网逆变器中,促使380V交流母线同光伏发电系统发生脱离。
(二)运行模式
1. 停机模式
首先,停机状态会产生于加电后的装置交流电压中;其次,当装置处于运行、启动以及待机等状态中时,要想促使装置脱离这一状态,需要将停机指令在后台以及触摸屏中进行下发,而是开始向停机状态转换;再次,当一、二、三级故障产生于装置中,且装置处于运行、启动过程以及待机等状态下,如果展开故障复位的操作,在连续5次失败以后,系统现有状态将发生改变,而是将向停机状态转换。
2. 待机模式
第一,停机状态中的设备,如果闭合的状态产生于直流手动断路器和交流手动断路器中,同时启动的命令在后台或者触摸屏中下发,那么停机状态将取代设备原有的停机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启停按钮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如果是在人机接口面板中进行的,也将发生这一现象。
第二,VpvStart作为最低启动电压是需要进行提前设定的,如果其高于光伏阵列电压,那么待机状态将在系统中持续体现。
第三,如果阵列输出电压在设定的时间内始终存在,同时VpvStart小于VPV,那么电网状态监控阶段将产生于光伏并网装置中。
第四,当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中时,如果经过检测发现设备存在故障,那么设备将不再呈现待机状态,取而代之的是故障状态。
3. 电网监控模式
第一,在这一模式中,需要对频率以及电网电压进行有效的监控,如果电压产生越限现象,将被划分程2个等级,对称现象存在于上下限中;如果频率产生越限现象,将被划分程2个等级,对称现象存在于上下限中。
第二,远程控制以及本地触摸屏中都可以对监控时间进行有效的设定,为实现电网的科学监控奠定良好的基础[3]。
第三,当监控状态是电网运行的主要状态时,会对电网中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一旦发生故障,监控状态将被电网退出,此时电网将开始向故障状态进行转变。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
并网状态下的光伏发电系统,通常拥有两种运行方式,分别为系统自动控制运行和上级调度监控中心控制。
运行状态参数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得到实时采集,其中重要的参数包括光伏阵列电压、发电量、状态参数以及交流电压输出等。
电网在实际运行中,会对输出有功功率拥有一定约束,而公路输出模式控制将产生于逆变器中,其在展开跟踪的过程中会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自动选择,同时还可以对恒功率、恒电流以及恒电压等多种工作模式进行自动选择,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模式来讲,发电电压在太阳能板中可以被光伏逆变器进行有效的侦测,这一侦测具有实时性,同时电压电流值在最高功率中也可以被有效的追踪。
环境温度以及光照强度都将对输出功率造成严重的影响,这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特点,当部分电池阵列产生了遮挡现象,或者拥有相对较快的光照条件时,对光伏阵列组件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进行应用,可以对最大功率点在全局中进行优质的跟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对最大功率进行输出,而并网发电也始终处于最大出力的状态。
针对恒功率模式来讲,调度指令在电力系统中是逆变器运行的主要依据,其可以对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进行固定并促使并发实现发电,同时可以连续的对功率值进行在线调节。
针对恒电压模式来讲,固定的直流母线电压存在于逆变器中。
如果电池阵列是由多晶硅材料和单晶硅材料构成的,那么电压值在恒电压模式中将为0.8倍的开路电压;如果电池阵列是以薄膜材料构成的,那么电压值在恒电压模式中将为0.7倍的开路电压。
针对恒电流模式来讲,逆变器在并网发电的过程中,交流电流处于恒定状态,同时可以连续的对电流值进行在线调节。
结束语: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对电能稳定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中,可以达到节能、绿色和环保的效果,同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
但是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控制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艳,宋晓林,周艺环等.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特性研究[J].陕西电力,2015,40(9):20-23.
[2] 陈树勇,鲍海,吴春洋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功率直接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1(10):6-11.
[4] 范元亮,赵波,江全元等.过电压限制下分布式光伏电源最大允许接入峰值容量的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6(17):40-44.。